2024高考做2021版的题合适吗

2023-10-10 19:47: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2024高考做2021版的题合适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铭记历史高考议论文

对照式论证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

正反论证应有主有次:若文章从正面立论,主体部分则以正面论述为主,反面论述为辅;若文章从反面立论,则以反面论述为主,正面论述为辅。

这种类型因为思路明晰、结构简洁,而且对比鲜明、论证充分,有利于突出论点,增强说服力。

正反对比式结构,既可以体现在段内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体现在段与段之间。

【作文参考】——论点对照(正—反)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水血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厥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

因此,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那一天。

(正)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

“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深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拨;面对挫折,我们不应终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沼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了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正面论证)

(反)

相反,遭遇挫折,放大痛苦,结果将不堪设想。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现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击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遭遇挫折,放大痛苦,将会终生遗恨。 (反面论证)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还有你嘴角边的甜甜的笑……(总结全文)

文章分别从“遭遇挫折,笑对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的正面论述和 “遭遇挫折,放大痛苦,结果将不堪设想” 反面论述,两个分论点构成对照,突出了“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的中心论点,说服力强。

【作文参考】——论据对照(正—反)

为自己留一道缝隙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面对名与利,面对寂寞与热闹,失败与成功,现实与未来,有的人为自己留一道缝隙,举重若轻,收获丰盈的人生,而有的人却不堪挤压和重负,羁绊于生命之重。学会留一道缝隙,这是生命的大哲学。

(正)

庄子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但濮水之畔的庄子心如澄澈秋水,心如不系之舟。面对两个身负楚王使命的使者,他持竿不顾。权势于庄子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真正吸引他的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于是历史记录了他那至今还在茫茫天宇回荡的声音:“ 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一句话,便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将许多人甚至愿意用生命来求取的相位扔进了濮水。庄子守护着自己的灵魂,为心灵留下了自由舒展的空间,他的灵魂也成为一个神话,于是也就有了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苏轼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苏轼一生坎坷,从“乌台诗案”开始,他被一贬再贬。他曾哀叹过,彷徨过,接踵而至的灾难曾一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他最终还是给自己的心灵敞开了一道吸纳清风明月的缝隙。面对险恶,苏轼唱出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面对茫茫天宇,他唱出了“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于是他的生命中回荡着倜傥洒脱的华彩乐章。

福楼拜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一个世纪以前,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着青灯的木屋里,大文豪福楼拜每天拼命地工作,他不接受采访,不看报纸,但他给自己留出一道缝隙—— 每天看日出。福楼拜每天看日出,伴着刚刚苏醒的树木和玻璃般翠绿的青草,呼吸着泥土的芳香和果蔬的甘甜。于是,他每天都拥有了温馨和朝气,能够宁静、快乐,充满活力地工作着。留一道缝隙,清晨看日出,福楼拜在为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礼!

学会给自己留一道缝隙,是人生的大哲学;不能为自己留一道缝隙,则是人生的大遗憾。(过渡句)

(反)

项羽没有给自己留一道缝隙,乌江之畔,血染长空。这位“ 力拔山兮气盖世 ” 的英雄,身陷四面楚歌之境,他思想的空间被遗憾、羞辱和绝望占满,已没有可供回旋的缝隙。在衣袂飘飘,长袖舞动中,心爱的人儿香消玉殒。面对着如泣如诉的滔滔江水,悲叹着 “ 无颜见江东父老 ” ,一抹寒光闪过,一个悲壮的瞬间便定格于历史的江河。于是,滚滚江水千百年来一直呜咽地诉说一个悲戚的故事。  

川端康成没有给自己留一道缝隙,他的生命最终在不堪忍受的拥挤中凋谢了。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曾无助地叹息:“ 太拥塞了!”“ 我希望从所有名誉中摆脱出来,让我自由。” 可见,拥塞足以致命。面对别人的盛情邀请,面对各种应酬,他不会拒绝,只能疲于应付。他的生活空间塞得太满,令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于是,在巨大的精神压力面前,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终于崩溃。那一刻,樱花落了一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阴晴圆缺,悲欢离合,面对花开花落,得失成败,面对风霜雨雪,电闪雷鸣,面对灯红酒绿,名缰利锁,最难得的是为自己留一道缝隙!

文章先举“庄子”“苏轼”“福楼拜”的例子,论述“留一道缝隙”的作用,这是正面论证;接着举项羽、川端康成的例子,论述“不留一道缝隙”的危害,这是反面论证:两者对比鲜明,论证充分。

【作文参考】——(正—反—正)

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花儿的感恩;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鸟儿的感恩;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人类的感恩。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懂得感恩,他们创下了人世间温馨的传奇。

(正)

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美丽绽放。

“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七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身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市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

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已,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的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

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

云南大学曾震惊一时的血案是多少人挥之不去的阴影。马加爵一时的性起让四个年轻的生命就此终结,我不想说他的残忍。我只想说,他真的不懂感恩。云南大学用知识培养他,而他却便之蒙羞;他的父母用心血把他养大,他却让他们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楚;他与同学的同学情他不懂得珍惜。如果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也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当感恩的心不在,那一刻,他的幸福之花开在哪里? (反面过渡)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让幸福之花开放。数十年为战友守墓,矢志不渝,是陈健对战友的感恩;荆轲赌命,是为报太子知遇之恩的感恩;袁隆平数十年专注研究杂交水稻,是为祖国的感恩。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将爱传递。将别人无私的帮助,深深铭记,将之传递,这世界因感恩而美丽。人世间没有不绝的风暴,感恩却有其不老的风情。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灼灼其华。

这篇文章中心突出,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文章以“幸福花,开在感恩枝头”题,以阐明感恩和幸福之间的关系作为主要的内容,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跨越时空,让孔子、李密和马加爵形成鲜明的对比,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因为懂得感恩,世界才会如此美丽”的道理。

文章十分注意过渡和照应的安排,标题和内容照应,开头和结尾照应,议论抒情的句子和叙述的内容结合也十分紧密。文章还用“幸福之花,在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这样的句子来纽织全文,显得完整、缜密而从容。

【作文参考】——(正(个人—社会)—反)

平等者得平等,敬人者获人敬

司机们因为对老人的礼让而赢得了老人的鞠躬致谢,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朴实无华的道理:唯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正如孟子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从先秦提倡的“礼”,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友善”,尊重他人、平等交往已成为一个基本的社交原则。(总)

对于个人来说,尊重与平等是个人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互联网与大数据构建的社会,让我们的生活少了几分纯粹,多了几分浮躁。人际交往被物质利益裹挟,一切以有无好处为前提。在这种情况下,何以在社会中与他人建立起心灵沟通的桥梁?答曰:尊重与平等。

想当年,口吃的顾颉刚主动搭讪冯友兰,同样口吃的冯友兰为了避免顾颉刚误会自己嘲笑他,选择了沉默不语,这种沉默就是尊重。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不因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将人划分尊卑等级,显示不同的态度;以一种不卑不亢、不仰不俯的平等态度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与价值,保持适当的距离,进行适度的交心,给予适宜的关切。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些,那么彼此之间就会充满平等与尊重。

对于国家与国家的交往来说,尊重与平等也是必要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的华沙一跪,代表着德国人对犹太人的谢罪与忏悔,是对历史的尊敬,这一跪也使德国人获得了世界的尊重。新中国建国初期,在美国的外交封锁下,中国正是通过满含尊重与平等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打破封锁,开启了新中国的外交。

事实证明,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与尊重,国与国相交更不能少了平等与尊重。唯有平等与尊重,才能让人们和谐相处,才能让世界各国都能享受进步与发展的成果。(正面:个人—社会)

平等者得平等,敬人者获人敬!不懂得平等与尊重的人,只能得到他人的唾弃与鄙夷。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马克·霍顿出言不逊,恶意污蔑对手而遭到许多人的厌恶。同为二战战败国,日本修改教科书,歪曲历史,难以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与尊重!即使它成为经济上的巨人,也只是个缺胳膊少腿、思想不端的残疾巨人。(反面)

尊重与平等是交往的前提,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唯平等者得平等,唯敬人者获人敬!平等相待,相互尊重,被尊重的人生才有意义!请将尊重与平等长植于心,让其开出文明之花。(总)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