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名需要书名号吗(干货:书名号的10条常见易错用法)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论文名需要书名号吗(干货:书名号的10条常见易错用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错例:《我的老师》这类题目
“题为……”“以……为题”中的“题”,如果是作品的标题,用书名号;如果是写作、科研、辩论、谈话等活动的主题,用引号。例如:
一本题为《标点符号易错用法》的书
一篇以《我的老师》为题的文章
一次以“标点符号易错用法”为题的研讨
“我的老师”这类题目
2.书名号的三层以上套用
以需要三层书名号为例,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中间一层用单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双书名号。如:《鲁迅先生〈《呐喊》自序〉试析》。
3.慎用:《监察法》
法律的全称应加书名号,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法律的简称一般不加书名号,如:监察法。(详见《法律的简称加不加书名号》)
对于法律草案,全称一般在书名号内用圆括号括注“草案”(以文件名称为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简称则不加括号及书名号,如:民法总则草案。尚未制定的法律不加书名号,如:代表在议案中建议制定个人破产法。
4.错例:《<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书名号的形式为“《 》”(双书名号)和“〈 〉”(单书名号),如:《〈社会契约论〉读后感》。注意书名号不应写为“<< >>”“≪ ≫”“« »”“< >”“< >”“﹤ ﹥”等。
特别注意:按照打双书名号的方式在英文或半角模式下打出的“< >”不是单书名号。单书名号一般无法通过键盘直接打出*,可通过文字编辑软件或输入法的符号插入功能插入。
* 实际上,很多情况下按住 Alt 键并在数字小键盘上输入 12296(12297)可以得到左(右)单书名号。此外,在 Word 中打出“3008”(“3009”),之后同时按 Alt 和 X 键也可以得到左(右)单书名号。
5.书名号间的顿号
错例:办公室订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环球时报》、《时代周刊》等报刊。
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例如:
办公室订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环球时报》《时代周刊》等报刊。
但是,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应加顿号。如果并列的书名号之间有的有插入成分、有的没有,为保持局部体例一致,仍应在所有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加顿号。例如:
办公室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环球时报》、《时代周刊》等报刊。
(关于并列的书名号、引号之间如何使用顿号,详见《深度解析民法典的标点符号“错误”》)
6.错例:《求是杂志》《人民日报(海外版)》
书名号里的内容应与作品的实际名称一致。如:《求是》杂志。
版本说明一般不作为书报名本身,宜括注在书名号外。例如:
《人民日报》(海外版)
《辞海》(彩图本)
《刑法学》(第五版)
7.《微信》?
依照《标点符号用法》,书名号的用法包括“标示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称中占主导地位的软件名”,示例为:《电脑卫士》杀毒软件。
无论根据常识还是依照著作权法,软件都属于作品。所以,书名号的这一用法符合其标示作品名称的基本属性。有的情况下也符合表达习惯,例如:
他打开电脑,玩起了《古剑奇谭》游戏。
然而,有的情况下,给软件名加书名号并不符合表达习惯。例如:
他拿出手机,打开了《微信》。
因此,在不造成歧义的前提下,可不依照《标点符号用法》给符合条件的软件名加书名号,以兼顾表达习惯。如:微信。
8.错例:《身份证》
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课题、证照、会议、活动等事物的名称,不应使用书名号。以下均为错例:
《刑法学》课程简介
《违纪案件的证据标准》课题立项会
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标点符号易错用法研讨会》成功召开
参加《公文写作基础知识测试》
《改革开放成就展》开幕
有的名称应根据指称的具体意义确定是否使用书名号。例如:
刑法学每年都是闭卷考试。
《刑法学》的封面是黄色的。
“大地飞歌艺术展”今天隆重开幕。
《大地飞歌艺术展》是一部大型现代艺术作品。
9.不建议:《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丛书名应使用书名号还是引号存在一定争议。但依照《标点符号用法》,丛书、丛刊、文库、书系等系列著作的选题名,宜用引号标引,而不用书名号。当“丛书”等为实际选题名的一部分时放在引号内,否则放在引号外。例如: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20世纪心理学通览”丛书
争议较少的是,电台、电视台的节目、栏目名宜用书名号,而非引号。例如:
大型系列节目《资本浪潮》将于4月30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
报刊的栏目名应使用书名号还是引号存在一定争议,混用情况较严重。建议用书名号(用引号也可接受),如:《人民日报》第一版《今日谈》栏目。
(2020年5月17日发布于微信公众号“雨心亭”)
──────────
《文心雕虫》专栏的其他文章
公文写作、新闻报道:
日常使用、应知应会:
──────────
我的公众号“雨心亭”(yxt2114)
比知乎更有趣、更有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