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力批判解读(如何理解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反思判断力与知性的关系)

2023-11-08 03:42: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判断力批判解读(如何理解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反思判断力与知性的关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判断力批判解读

我们先看判断力起什么作用。

康德的哲学是二元论,现象可知、物自体不可知,那么这个不可知的物自体有什么用?

可知的、能认识的是有因果必然性的,能说出原因就不是自由的了,而没有原因的自由,它本身就是终极的、自发的原因,它就是不可知的,在道德活动里表现为善良意志;上帝也不可知,但是为了信仰和道德也是有用的。所以这不可知的在实践领域也是有用的,尽管它不是自然界的自然规律那样必然,但是却是可行的,因为我们的自由不受任何限制,自己立法、自己守法。别把道德看作是自然界的规律,去考虑因果性和功利性的东西,才是真正的道德,所以实践理性的不可知实际上是守护道德理想。

不过,这种理论和实践、科学和道德、现象和物自体的划分就似乎是很割裂的,康德又提出第三批判,作为前两大批判的桥梁,美学就在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之间起着桥梁作用。

判断力是认识能力的一个必要环节;

概念是知性能力,知性建立概念、命题;

理性的能力是推理,通过前提推出结论,这个前提可以从更高前提推出,不断往上追溯,理性有无限追溯的能力。

知性和理性之间是判断力,判断力本身不建立概念,也不推理,它只是把知性提供的概念加以联结,把知性和感性的东西加以联结。

《纯粹理性批判》里,判断力是一种联结的能力,把普遍性的概念运用于特殊的事物身上,比如知性范畴用到具体的经验对象上;在《判断力批判》里,判断力可以从特殊事物里寻找它们的普遍性,对象是特殊的,因此普遍性需要从主体自身寻找,也就是从客体反思到主体,因此叫做反思性的判断力,反思性判断力是一种审美的判断力,从感性入手,从特殊对象来寻找普遍性,在审美意义上寻求主观的普遍性。

总的来说,反思性的判断力(审美判断力)和认识领域的判断力不同:

认识领域的判断力是拿先有知性范畴规定具体对象;

反思性的判断力是从具体对象里反思它先天的普遍性。

我们说和知性有关的判断力是和有普遍性的概念有关的,比如“苏格拉底是人”,而反思判断力(审美判断力)是从特殊事物身上反思到主体的某种主观普遍性,美这个概念虽然称之为一个概念,但是它又是不带概念的,因为美总是个别的,这种个别性又带来普遍性,不是概念的普遍性,而是同感,是情感的共通。

审美判断力可以推广到有机体上(把自然界的有机体当做有意图的艺术品),有机体有自己的目的,如果我们身体的构造是合目的的,这种有机整体的观点是目的论判断力,这把自然界看成有目的的,进而是看成趋于道德的,这就形成理论理性向实践理性过渡。

审美是一个桥梁,审美中不考虑利害,感到自己的自由,同时象征性地实践自己的自由,通过象征方式构成了从认识到实践、从必然到自由、从感性到理性、现象到本体的过渡,审美因而就是认识和道德之间的桥梁。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