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体制,探寻纯正的中医道路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跳出体制,探寻纯正的中医道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充满药香的童年
张仲景因为一部《伤寒杂病论》被尊为医圣,影响了中医近两千年。郭小飞也出生在医圣故乡河南南阳。
南阳千百年来一直是一个中医氛围非常浓厚的地方,走在路上,跟居民随便一打听,总能在附近找到大隐隐于市的名医。
郭小飞的大伯就是这样一位被人称颂的中医:“大伯在镇上的高中做校医,但他的医术医德名闻乡里,找他看病的人很多,一度影响到了教学秩序。学校只好在校园的一角给他盖了三间房子,对外开一个小门,方便乡亲看病。伯父每天早上六点就起来,打开门,开始一天的门诊,如果有学生从后面的门进来,则优先看诊。”
这三间房,一间是卧室,一间是诊室,一间是药房,少时的郭小飞有几年时间跟随大伯生活,就住在药房里。
郭小飞闻着中药的香气,看着大伯给患者打祖传下来的金针。“那针是银制的,跟现在的不锈钢针不同,它很软,只能慢慢地往里捻。几针下去,刚刚被人抬进来、痛得大叫的患者就慢慢地停止呼喊,奇迹般的安静下来。”
“早上看完诊,厨房门外经常能看到放着或者一篮玉米,或者一堆豆角,或者一个泛着金灰色的大南瓜,没有人知道是哪个病人留下来的。每当这个时候,大伯总是在说,应该是哪个人放的,下次他的药钱就不要了……”。
空闲时,郭小飞很喜欢听大伯讲各种奇怪的病例,如何用《伤寒论》中的方子很快得到治愈;还总缠着大伯教他如何打金针。在这样的浓厚的传统中医氛围熏陶之下,“中医”这两个字在郭小飞的脑子里种下种子,并日复一日地长成参天大树。
中医理论再玄,归根结底还是要有临床疗效
选报志愿时,郭小飞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学习中医。
在其他同学抱怨太破太旧的大学校园里,郭小飞却如饥似渴的沉浸在中医的世界里。“不夸张的说,大一大二那两年,我连做梦都是在想中医。课本上的哪句话在哪一页我都说得出来。渐渐的,课本的知识已经不能解决我心里的很多疑问,我只有在古书里找答案。所以那几年便拼命的看书,尽管有很多看不明白。”
怀着对很多问题的不解,郭小飞早早的在学校安排见习之前,就自己到医院里找老师跟诊请教。因此,郭小飞也就很早就认识到了中医理论和真实临床之间的鸿沟。
“如果不能指导临床,理论再玄妙有什么用?我们应该去怀疑他,在临床上验证他,而非固守玄之又玄,但却无法指导临床的理论,止步不前。”
接下来的十几年里,郭小飞便一直坚定的走在临床的路上。把从书中看来的方法,在临床上实践,一切以临床疗效为判断依据。
如今,在中医圈子里有两个极端的观点,一个是全面否认中医,认为中医伪科学,这部分人就实际上做了西医;另一个极端是认为中医的理论完美无缺,之所以经常临床疗效不佳,是因为我们学得不好,没有足够的融会贯通。
“但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问题。因为我见过中医真的能治病,而且经常比西医更好,所以我内心一直很坚信中医。这可能就是家传的力量所在,也是我比别人幸运的地方。”郭小飞说。
“对第二种观点我也不完全赞成。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古人必然有很多谬误的地方,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找到能够提高临床效果的那部分,而不是全部把古人的说法装在脑子里。”
从公立医院出走
硕士毕业后郭小飞却做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面对已经西化的中医医疗环境,他选择了一条很冒险的路——直接走出体制。
“年轻中医的路走得很艰难。因为社会对老中医的迷信,很少有患者愿意直接到刚毕业的中医那里看病。只有很偶然才会有人找我看病,而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之后,建立了信任,他们也会介绍朋友过来。靠着这样的口口相传,病人才慢慢多起来”。
临床越多,郭小飞愈加喜欢一本书——《伤寒论》。这么多年来,郭小飞几乎每天早晨都会晨读一小时的《伤寒论》。
“其实我们今天做中医的人应该超过古人才对,因为我们有古人所不敢想像的条件。比如,民国时候的伤寒大家曹颖甫经常感慨,病人吃了药,也可能好了所以不来了,也可能没效所以不来了,也可能压根就没有服药,但是如果病人不再来就不可能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我们今天通讯如此发达,如果你愿意,几乎可以第一时间知道病人的详细感受。”
郭小飞每天白天看完病人,晚上只要有时间,都会挨个打电话去回访,问问效果,掌握第一手资料。至今,他仍然保留了这样的习惯,遇到比较特殊的病例,他有时间便会用微信跟进治疗的进展。
寻访名医
在坐诊之余,郭小飞一有空就去民间寻访中医:“我拜了很多师父。他们都有一些绝活,比如有些只治颈肩腰腿痛,有些专门治痛经,有些在心脏疾病的治疗上有奇效,有人善用汤药,有人善针灸……。”
有的民间中医平时甚至就是农民,他们手里有个祖传的方子,可是由于没有受过学院派的正统教育,他们对方子的了解是有限的。有些大医院治不好的病他们能治好,但是有些病却无能为力,这里面,实实在在是有些运气的成分。
可是郭小飞却不同,他在大学里扎扎实实地接受过学院派教育,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这让他在接触这些祖传秘方的时候能够打开思路,融会贯通。
最近几年郭小飞拜在邢斌医生门下:“邢斌老师智慧过人,又非常勤奋,他一心钻在中医里面二十余年,临床水平很高。并且自创了一套针法,这比我以前拜师学的针灸更加有效,我非常佩服。”
中医不是“慢郎中”
大家都说中医是慢郎中,其实不然,有很多病人用中医的方法起效很快。
有一次,一位老人心慌胸闷,胳膊发胀,在医院心内科吃药打点滴,半年时间仍不见效,经朋友介绍过来找到郭小飞,经过仔细的望闻问切,辩证为痰气郁结在胸,就给他张仲景的枳实薤白桂枝汤原方三贴。结果吃药当天晚上,胸闷就消失了。在继续服药两周后,所有的症状也全部消失。
针灸更加是立杆见影,经常起效快到让人难以致信。
有一次有位年轻女性痛经十分剧烈,吃了止痛药仍然有一些痛,郭小飞认真的把脉之后,将其辩证为寒邪阻滞,淤血内停,于是在她手上的一个穴位上下针,几乎她下针的同时,病人就大声说:“哎呀,不疼啦!”,让在场的人纷纷称奇。
还有一次,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妇人,胃痛良久,经人介绍找过来。郭小飞给她打了针,胃痛立即消失。郭小飞又问她还有没有别的地方不舒服。她说她的眼睛老是感觉灰蒙蒙的像是蒙了一层雾,视野的两边有黑色的阴影。去眼科检查,眼底、视网膜都没有任何问题,辗转了很多医院都治不了。
在中医里这属于痰浊上蒙清窍,于是郭小飞又选了几个穴位下针,患者自己描述说,针后她眼前就像开了一盏灯,视野一下子明亮起来。经过几次治疗,老人的病情就稳定下来了。
“她回去给我做了一面锦旗,带着锤子钉子到我的诊室,不容拒绝,抬手要往墙上钉。”回忆起一言不合就送锦旗的患者,郭小飞觉得非常有成就感。
现在老百姓只有遇到少数疾病会想到找中医针灸治疗,但是其实针灸能治很多很多疾病:“我的一个患者膝盖有毛病已经十几年了,平时下蹲、站起都只能靠别人帮忙,但是我给她扎了针经过半个小时后,她自己就能慢慢地蹲下再站起了。还有像高血压也可以用针灸来调节,高血压病人针后血压能很快就明显下降。还有失眠、眩晕、头痛、心脏病、鼻炎、咽炎、干眼症、湿疹等等,都可以用中药加针灸来取得很好的疗效。”
因为疗效出众,到门诊点名要找郭医生的患者越来越多。
郭小飞说:“我会始终将提高疗效作为自己中医道路的最终追求。”
专家介绍
郭小飞:硕士,主治医师。邢斌针药结合工作室骨干专家,出生于中医世家,转益多师,复求学于邢斌老师门下。擅用传统中医四诊及中医思维辨证论治,采用经方、针灸等综合治疗手段,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鼻炎、失眠、眩晕、顽固性头痛、心脏病、顽固性咳喘、慢性胃炎等疾病。门诊时间:周五、周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