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优美与崇高 优美与崇高 个人笔记

2023-11-27 07:11: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美学优美与崇高 优美与崇高 个人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学优美与崇高

一、优美

体现了优美的音乐:

这个音乐给我的感受是非常直观地体现了“优美”的主要特征:精致、轻盈、清新、秀丽、优雅。

但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特征:宁静。优美的事物不是狂躁的,它必须是宁静的。即使它是运动的和变化的,也不是剧烈的,而是柔和的。它所引起的美感,就是一种始终如一的愉悦之情。

勃兰兑斯(1842-1927)《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没有地方是突出的巨大,没有地方引起人鄙俗的感觉,而是在明净清楚的界线里保持着绝对的调和。”

这个音乐的前奏结束,进入了一种类似于和声的女生声音之后,优美感直接迸发出来。优美的音乐即使进入更加“运动和变化”的情感丰沛之处,也依然是明净柔和的。

我在准备的过程中在知乎上看到有答主把这首歌作为优美的音乐来举例,于是去听了一下。那种困倦疲惫感在听到这个音乐之后马上振作起来了,(好像我整个人都麻了。)于是我写了五百多字的一小段感受,截取一点:

我曾经以为,“美”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美学仅仅是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是一个哲学在从古希腊的理性客观、到中世纪的神学,到十七十八世纪的认识论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和康德开启的人本主义哲学的一个在美学方面的必然结果而已。而实际上,在哲学以其生命发展的同时,美学也有其自身的发展生命,这个生命来自“美”给人带来的真正的共鸣和灵魂的触动。人类对美的认识与人自身的生命发展交织。不懂得美有何动人之处者(也就是我)并非是没有感受过美,并非是没有感受过一曲音乐的打动,一个画面的震撼,一个舞蹈的触动,只是认识是浑沌的感性的。

1.维纳斯

(1)断臂维纳斯(米洛的维纳斯)

米洛的维纳斯

·直观感受——单纯的美

女性裸体的丰润美。她的面孔有希腊女性的典型特征:鼻直、脸椭圆、额窄。古希腊的雕塑是不区分眼白和眼球的,但是我的感受是她的眼睛依然安详有神韵。她不娇艳,不做作,不被性感化,她的美是自然的自在的,让人觉得她不在乎不意识到他人对她的欣赏和凝视。所以这座雕像用温克尔曼的一句话“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非常恰当。虽然这句话最开始是在《拉奥孔》上提出的,并且在《拉奥孔》上更多地体现了崇高的美。但直观上来说用来理解维纳斯雕像也很恰当:虽然是裸体雕像,但只有单纯的作为人的身体美感而无性暗示的流露,即高贵的单纯。屠格涅夫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米罗的维纳斯雕像比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更加不容置疑地表现了人性的尊严。

·作为古希腊的雕像——理性的客观美

无论是外在的身体比例,还是内在的神韵,都体现了古希腊人的审美理想:纯洁与典雅、形体美和精神美的统一。罗丹这样评价维纳斯的美:“这件作品表达了古代最了不起的灵感,她的肉感被节制,她的生命的欢乐被理智所缓和。”

“节制”和“理智”,是这个雕像美的很重要两点。而这主要是通过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对比体现的。

理智:比例。维纳斯的比例符合黄金分割比。

乱入一道2019年I卷高考题

节制:维纳斯上身半裸,下身被半落的衣裙遮住,衣裙的样态看起来柔软而富有流动性。维纳斯重心似乎放在右腿上,左膝微曲,右肩下沉,这样的姿势是趋向大地的,因此下半身显得沉稳内敛,而向下流动的衣裙又加重了这种感觉。上半身的右侧的挤压和左侧的舒展的对比使上半身富有张力,秀丽典雅。

(2)维纳斯、丘比特与潘(信息不足,暂且放在这里)

世界上最美最著名的三尊“维纳斯”雕像-凤凰网 (参考来源)

作品表现了维纳斯沐浴之际,怪仙潘趁机猥琐纠缠、维纳斯的儿子丘比特正奋力将他推开、女神高举着凉鞋准备回击潘的一幕。收藏于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

尽管这是一件骚扰事件,但作者所刻画的维纳斯此时却面带着迷人的、妩媚的微笑,有人说她的微笑是典雅的,但我觉得这里她的典雅完全不是笑得典雅,而是来自她本身容貌的典雅。她手拿“武器”的样子很温柔,让人疑惑这是不是在调情。

这个作品我目前还没有找到更多信息,但是就我已经看到的来说,我觉得这个雕塑家应该是个男性,因为他把被偷窥的维纳斯当做欣赏的对象,他似乎把自己放到了潘的位置上,而没有表现出一个女性被偷窥时候很正常应该表现出来的愤怒和厌恶。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很不喜欢这座雕像中维纳斯的表情管理。

这一点,我认为触犯了优美的底线——不能走向崇高的反面。(初步)

2. 优美·在思想史上

(前方越往下越偷懒预警)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审美观念中,美近乎被理解为优美。而崇高概念的提出使美扩大范畴,而崇高开始和优美即狭义的美并立起来。博克《论崇高与美》中正式将崇高作为与美(优美)并列的美学范畴。所以在朗基努斯之前对美的讨论并没有区分出优美和崇高的区别,并且更多趋向于“优美”。

·古希腊与古罗马

希腊艺术总体上重理性,重模仿,重科学。模仿也集中与对人体的模仿。黑格尔把人体雕刻视为希腊艺术的核心。人的自然形象被当做美的典范和理想得到崇拜,被按照精确的比例来模仿。古希腊雕刻家波吕克利特在《论法规》中说,对于一件艺术品,“成功要依靠许多数的关系,任何一个细节都具有意义”。雕刻的每一块肌肉当中都体现着一种细节的真实,合乎解剖学的规范。古希腊人模仿的是一个理想化的人自己。

加上另一方面优美是人类最先体验到的对美的感受的一种范畴,所以我想,在大多数古希腊的艺术作品中,体现的都是以和谐为主要特征的优美,而古希腊哲学家对美的论述也更多集中于“优美”。

马克思谈到这两千多年前的希腊艺术时把希腊看做是人类的童年时代,对社会进行了“粗野”、“早熟”、“正常”的划分:“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许多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他们的艺术对我们产生的魅力,同这种艺术在其中生长的那个不发达的社会阶段并不矛盾。这种艺术倒是这个社会阶段的结果,并且是同这种艺术在其中产生而且只能在其中产生的那些未成熟的社会条件永远不能复返这一点分不开的。”

马克思所说的“正常”超出了社会形态发展阶段的划分,而是文化的内部包含着发展出后来各个成长阶段的要素并且并不阻碍这些要素的发展,顺利展开其内部的可能性不遭到压抑。

·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之前的伊奥尼亚哲学是立足于感性,从自然界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气、火当中寻找世界的始基或本原,而毕达哥拉斯对感性事物进行抽象,提出“数”是万物的始基,美是数的和谐,并且发现了黄金分割比例。这个发现体现了美的一种规律性本质性的认知,而不是偶然和随心所欲产生的。(用音乐来举例子。)

于是美就成为了一种事物的自然属性,不依赖人的一直而客观存在。而人的认识就可以归结为一种客观分析,对数的认识,是灵魂的运动人内在的和谐和外在的和谐同构,发生共鸣的时候人会产生审美的快感。它把主观中的审美体验也从客观的角度进行了处理。

·赫拉克利特

美是对立面的和谐。从自然的和谐推出艺术的和谐: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而不是由于联合同类的东西。艺术也是这样造成和谐的,艺术是由于模仿自然,绘画上不同颜色的混合,音乐上高音低音、长音短音,从而造成一个和谐的曲调。

赫拉克里特提出的对自然的模仿是一种对感性的模仿,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本身的模仿,在这个意义上,赫拉克利特的模仿要比毕达哥拉斯的更加具体,把毕达哥拉斯的解释作为一个因素包括在自身中。

·德谟克利特

美是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和谐。但他的观点中包含了一种矛盾:“美来自内心的灵感,但艺术却要模仿自然。”在《西方美学史纲》中邓晓芒认为苏格拉底“美在效用”弥补了这一缺陷。把心灵和外物分出主次,以心灵为主体把一切外物和谐地统一于自身的目的当中。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没有著述,不知道这些论断来自哪里。我想如果来自后学的复述的话,可能并不是很准确,尤其是来自柏拉图的时候。

从自然的客观论到精神的客观论的转变。这与毕达哥拉斯和赫拉克利特等人把美看做是客观事物的客观属性不同,苏格拉底把“美”和“善”联系起来。

·柏拉图

美的事物之所以美就是因为分有了美本身,自然的美是模仿了理念的美,而艺术品又模仿自然的美,就是影子的影子,是美的第三层。而人认识到美也是因为对美本身的回忆。

·亚里士多德

以经验为基础,从美的本质上升到艺术的本质,到亚里士多德这里变成了从艺术的本质上升到美的本质,美的本质成为艺术本质的一个逻辑结果。而艺术在古希腊人理解本来就是一个经验的东西,它包括一切人工制品比如工艺技术技巧,甚至艺术政治法律。而这些在柏拉图那里是被排除的。

《形而上学》和《诗学》

·中世纪

·奥古斯丁

在基督教之前一度信奉柏拉图主义的和谐说,万物之所以美都是因为它们是至善至美的上帝的造物,而背向上帝去欣赏美只能导致罪恶。所以具体事物的美是微不足道的,否则具体事物的丑也就无法解释了,因为丑的东西也是上帝的造物,因此最大的整个宇宙的和谐、适当、完整才是最美的。

奥古斯丁之后 哥特式教堂的富丽堂皇或许是一种崇高。

·托马斯·阿奎那 强调美感,用美感来定义美本身。

·近代人文美学

二、崇高(sublime)

1.崇高的感受和例子

与优美不同,崇高是强大、劲健、力量和有气势的。崇高来自恐惧和未知,指向尊严,在痛苦情致中的精神表现。包括自然的崇高与人类的崇高,其中人类的崇高主要要表现为人的人格或者精神,可能蕴含一些社会伦理的力量,或者人类的道德或强大的权威。

普遍地来说,崇高感是人的生命力首先在一瞬间受到阻滞,然后立刻又继之以更强烈的迸发。崇高的事物或许可以引起恐惧,但不是起于恐惧,而是起于它把我们的精神感知提升到一个完全更高的尺度,使人心里产生他物渺小的感受,从而感受到引起崇高者事物本身的崇高。

(举个例子,大家看星星的时候是怎样的?头不是半扬的而是整个扬起来,脸平行地朝向天空,眼里只有天空,即使这样,仅仅是看到视线范围内的部分天空,不能看到全部。这样扬起来的时候,银河在头顶呈现带状,很广阔地向你压过来,但你和天空依然有可感的一片空间,这片和银河之间的空间感让人首先觉得自己是渺小的,在我看来这就是生命力暂时的阻滞,因为你会觉得自己不过是星辰而已;但是银河本身的广阔又给人另一种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来自于你对当下自己的存在本身非常深刻非常真切的体认,来自于自己与银河共同存在的生命力的交融。这就是生命力所谓“继之以更强烈的迸发”。)

上面这个是自然的例子,还有体现了蕴含精神力量的人类的崇高。

如,觉醒年代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画面给人崇高感,这是一种蕴含着民族复兴和信仰伟力的崇高感。

如,北岛的《回答》

这首诗写于1976年,诗中展现了悲愤之极的冷峻,以坚定的口吻表达了对文革的时代,对暴力世界的怀疑。 作为一首政治抒情诗,它的悲愤至极的冷峻和最后新的转机和五千年的象形文字给人带来的中华民族的希望感,前后情感形成了一个压抑生命力继而生命力全面地迸发。因此是崇高的。

2. 崇高·在美学史上

起源于希伯来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

·朗基努斯

朗基努斯首次提出“崇高”的概念,并且经常使用柏拉图灵感说的词比如迷狂、狂喜、心醉神迷等等。反映了一种摆脱理智和对外在世界的模仿,转入对内心情感世界的表现的一种审美趋势。比如《论崇高》中,“崇高的风格是一颗伟大心灵的回声。”

文学作品的崇高风格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涵: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感情、辞格的修饰、高雅的措辞和庄严的结构。

·(中世纪)

《面包和鱼的奇迹》,这是一幅镶嵌作品。这幅作品来自于圣经里的一个故事,是耶稣用五个面包和两条鱼干变成了很多食物分给人。也就是说耶稣他有这种变化食物的能力,然后祈祷上天给劳苦大众一些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生活,我觉得也是用于传道的吧。所以,中世纪的绘画是为宗教服务,而这幅画的主要目的可能也就是传道,给不识字的人看。而传道本身可能是崇高的。

·柏克(1729-1797)

“崇高”正式作为美学范畴是博克。近代的博克第一个把崇高与美严格区别开来。

柏克认为人的基本情欲有两种,一种是“自体保存”的情感,如安全感、恐怖感,另一种是“社会生活”的情欲,如同情心、模仿心和竞争心。其中最基本的是同情原则。柏克打破了古希腊以来美在比例、适合、完善方面的理智的考虑,把美和人的社会性的情感链接起来。认为崇高首先涉及自保本能,人们在面对威胁到自己生存的恐怖、危险、未知的对象时,会首先产生一种痛感,然后在通过社会情感比如同情产生出痛快的自豪感、胜利感,引起崇敬和竞争心。

我们可以发现这和之前提到的对生命力的阻滞和迸发是有一点类似的。但是具体恐怖、强大和未知的东西是怎样激起人的竞争心我觉得还可以追问一下。

·康德

康德谈到了美与崇高的区别并且进一步把崇高分为:力学的崇高和数学的崇高。数学的崇高主要指体积的庞大,从单纯的直观中把握对象的整体。对象在心灵中唤起的无限大的观念是崇高。力学上的崇高主要是指威力而言。康德强调崇高不于自然界,而是存在于人类的心灵。

·席勒

黑格尔指出,“席勒的大功劳就在于克服了康德所了解的思想的主观性与抽象性,敢于设法超越这些局限,在思想上把统一与和解作为真实来理解,并在艺术里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解。”席勒突破康德仅仅从审美心里出发的局限,从人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关系层面的探讨。席勒从艺术论的层面认为崇高与优美一样,都是“活的形象”。

·黑格尔

综合了康德和席勒观点。

区分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在象征型艺术中,理念没有适合它的显现形式,于是用巨大体积的物来象征它。它的主要代表,是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以及埃及神庙中的巨型雕像。在古典型的艺术中,理念与它的显现形式亲密无间,于是有了写实的艺术,以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为代表。在浪漫型艺术中,理念的发展溢出了它的显现形式,于是作品的观念性增强。从中世纪的艺术到现代的艺术都是如此。

依照这个理论框架,黑格尔承认了艺术中的崇高,但认为它只与象征型艺术有关。他将崇高从自然拉到艺术之中,却将它放在最低的一个等级里。

·马克思

李泽厚(解释马克思)

在《关于崇高与滑稽》一文中,李泽厚先生阐述了他关于崇高的基本观点:首先,崇高的根源是人改造现实的社会实践的活动。李泽厚先生对崇高的根源的解释,和他对美的解释是一致的。崇高客观地存在于对象本身,而不是存在于人的内心世界和主观意识中。崇高最明显地体现了社会实践斗争的艰巨性,也就是说,正是在同各种灾害、困难、险恶、挫折的斗争中,崇高才显得光彩夺目的。

阿多诺在理论上实现了自然崇高到艺术崇高的转变。阿多诺继承了黑格尔和康德的观点,强调艺术是精神的客体化,具有批判和救赎的社会功能。当然,阿多诺对崇高的讨论并不是很多。

在利奥塔眼中,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其本质都是追求“崇高”。利奥塔的观点拓展了“崇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三、优美与崇高的相关问题

1.优美与崇高为什么并举

从审美主体的角度考虑,崇高给人的感受和优美是截然相反的,崇高是激烈壮阔的矛盾、冲突、对抗、斗争,给审美主体带来震荡激烈的心理波动。而优美给人明朗和谐快慰舒畅的感受。在这个意义上,优美和崇高给人的感受是恰恰相反的。

另外,从它们作为美学范畴的发展历史上来看,优美最开始和美是几乎等同的,但是当朗基努斯等人提出了崇高的观念之后,崇高开始和优美也就是狭义的美并立起来。博克《论崇高与美》中正式将崇高作为与美(优美)并列的美学范畴。崇高的提出给人们带来了与传统美的观念不大一样的审美感受。似乎有所递进,比如“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章句下》)就似乎有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复杂的感受。再次,如果优美引起知觉者平静的、和谐的愉快,那么崇高引起人的动荡的、剧烈的愉快。

2. 优美与壮美有时也会被并举,壮美和崇高是什么关系?

崇高和壮美的关系:都是指一种雄伟壮阔的美,有大和无限的特征。崇高的对象往往包含对由恐怖和神秘等等因素造成的生命力的阻滞,而壮美是单纯的雄伟和壮阔,给人更和谐无冲突的感受,没有对生命力的阻滞。所以,当崇高和优美的并举比壮美和优美的并举更“强”。

比如,山水画本身是壮美的,但是当山水画被挂在人民大会堂的时候,就是崇高的。因为这时其中在风景之外含有了祖国山河和人民政权的崇高.

3. 优美与崇高能不能在同一个美的事物上同时出现

自由女神优美而且崇高。

【参考】:

邓晓芒.西方美学史纲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