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土文化的议论文素材 以乡土中国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精选3篇

2023-11-30 15:34: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乡土文化的议论文素材 以乡土中国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乡土文化的议论文素材

从《乡土中国》这本书中,你认识到中国人或中国社会有哪些特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你们对于乡土中国的理解是什么呢?

以乡土中国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1

阅读完《乡土中国》一书,“乡土性”这一概念留给我深刻的印象。

何为“乡土性”?乡土性就是“嗜土性”。

土的原意是泥土,泥土是乡下人谋生的资源,中国人喜欢扎根土地,喜欢用劳动创造生活,享受生活。托尔斯泰在《论孔子的学说》中写道:中国人是庄稼汉,他们的皇帝自己也种田。”古代天子每年都会“亲耕”,以示对“三农”的重视和尊重,祈祷一年的好收成;知识分子和贵族崇尚田园,官员被贬了绝不去经商,而是回归田园;古代知识分子常常把“耕读传家”当做座右铭。

现代社会,进城的农民喜欢在阳台、院子、露台甚至花盆中种菜,有网友们说,看到片地,看到点土,就有种点什么的冲动,就算在茫茫南海的岛礁上,中国人也种了菜;南极中山站温室实验室内的蔬菜也长得生机勃勃;种完南极,你以为结束了?我们的征途在星辰大海!我们连太空都种了菜。在世界人民眼中,俄罗斯是“战斗民族”,印度小伙们自带歌舞属性,犹太人天生会做生意,非洲兄弟在RAP和体育方面自带外挂,勤劳的中国人都在努力种菜。

可以说,“乡土性”是“农耕文明”留下的历史烙印。

中国是农业大国,这是毋庸置疑的,依靠着农业发展,古代中国一度成为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令一衣带水的日本为之倾慕。古代中国,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古人在土地中找到了存在的价值,用双手开拓蛮荒,用汗水播种希望,勤劳的中华民族始终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农民阶级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乡下人”也成为了农民的别称。中国人的安全感是源自土地的,只要自己拥有一块土地,就意味着成功,因此部分人甚至愿意一辈子与土地捆绑,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

农民以种地为生,靠泥土生活,在泥土中创造文明,也受泥土的束缚。

不同于“海洋文明”,中国的商品贸易发展,即商品化进程出现较晚,这也导致了中国是“小”社会,而非“大”社会,这样的状况使农民的视野受限,也正是后世所评价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的第一章里面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最近我遇到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

《乡土中国》一书有理性的光辉,有人文的忧思,更有家国情怀,它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发展的动脉,透析社会变化的原因。今日中国社会如何发展,明日中国如何进步,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除了“乡土性”,中华民族的其他特色,如“无讼”思想、“尊老爱幼”思想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发展。因此,在阅读中我们能获得多元感受,看懂中国的“来龙去脉”。

以乡土中国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2

传统节日:不应消逝的文化记忆

——小议“传统节日与中国文化”

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深邃的人文内涵,是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财富.然而,随着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快速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再强烈:曾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文化积淀逐步流失,仪式感日渐淡化,节日正演变为简单的假日,或是商家吸金的噱头.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次消逝的今天,如何善待每一个节日,让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机,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

节日不仅仅是假日

从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翻开了中国传统节日保护的新篇章.这一改变固然对保护民族传统节日起到了积极作用,却也面临着“鸡肋”的尴尬境地:文化传承的断层,导致增设假日的初衷并未真正实现,节日出现了“假日化”的趋势.

对于传统节日“假日化”的情况,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指出,节日和假日是不同概念:假日是为了实现公民休息的权利,是一种福利,不包含特定的文化内涵.节日则大有不同,如春节,意味着全家团聚,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含有避邪、迎福的内容.又如中秋节,表达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增设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是为了创造条件让民众更好地度过这个节日,而不仅仅是增加了休息日那么简单.

被“瘦身”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多种多样,如春节的祭灶、扫尘、放鞭炮、贴春联、挂年画,端午的祭祀、划龙舟、悬艾叶菖蒲,清明节的踏青、插柳等,人们通过这些行为表达愿望、敬畏自然、亲近血缘、怀念祖先、体现价值观,它们也是节日文化的重要支撑.然而,在现代文明背景下,节庆活动的简化导致仪式感淡漠,节日文化内涵大打折扣.

城市化进程令大多数百姓住进了鸽子笼似的高楼,赏月的理想环境已不复存在.至于七夕,被扭曲为“中国情人节”;重阳,对于年轻人来说越发陌生……无怪乎有人惊呼,中国传统节日似乎就剩下饮食文化了,中秋节、端午节更是被戏称为“月饼节”、“粽子节”.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节日具有增强凝聚力、树立核心价值观、加深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是集体的文化记忆.如何拯救这些流传千年、意蕴丰富的文化记忆,让它们在新时代重现活力,是近年来包括专家学者、普通百姓在内的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陶思炎说:“节日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传统节日风俗的传承可以并行不悖,不一定构成前者对后者的破坏,而是一种对节日文化生活的适时补充.把‘产品’、‘产业’与‘传统节日’相提并论,既顺应了时势的需要,也体现了文化创新精神.”

拓宽民众了解节日文化的渠道,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据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的被访者主要通过“老一辈说的”这一途径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选择“媒体上了解”的仅占四成;同时,近七成受访者呼吁,网络、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媒体要担起文化责任,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营造更积极的节日气氛

以乡土中国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3

聂鲁达曾直言,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循。的确,剥离开叶子,才能一觇万古乔木莽苍的枝干,同样,脱我们的行为外衣,最终呈现出的,自然只有先祖烙在我们基因中的乡土文化。我认为,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亟待重视。

“人在异乡为异客”,没有人可以毫不在意的背井离乡,更无人能离开乡土文化对身心的浸润。“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木心,远渡重洋,耄耋之躯只身返回老家乌镇。想必在远洋外,有数不清的夜,一个方向在无垠的星空中指引他,呼唤他,这种超越了血脉与时空羁绊的情感,是乡。刻在每个人骨子里的思乡之情源于各自乡土对人们的守望。乡土文化不容遗忘传承与保护。

乡土文化具备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对于经济,不亚于一座金山,亟待开发;对于社会,不啻乎至亲的血继,将人与人关联在一起。

中国指日可待的期望,所有中国人的中国梦——脱贫致富,其中含有被反复涉及的因地制宜。何谓因地制宜?即依靠当地乡土文化来发展特色的产业,并延申出产业链条促使落后地区自食其力,获“渔”之术。乡土文化远不止于如此作用。

假使乡土文化亘古不消,与时俱进,人人关注参与传承与保护,人际关系也会因之趋向和谐,大同不再浮于纸面,避免鲁迅笔下“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更免于海明威所认为的“孤岛”,成为约翰之言“人人都是大陆的一部分,是一个整体”。乡土文化源于古初,熔无数大家思想的百家争鸣,实质上更是熔各处乡土文化为一炉,融合在那些失去乡土,脱离文化的夜晚。先哲们,成就了文化,百姓们,造就了乡土。我们应该勿忘乡土,珍视其文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乡土文化的态度不应该受桎梏,更值得去传播与发扬。百年间前,战火腾空而起,烟柱四散而乱,巨龙被压在重霾之下,狂风雨疏,而如今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重霾之外仍有晴空万里,灰云之间犹有雷霆万钧。莫言两次夺得诺奖桂冠,无声的证明了乡土文化本质的醇香,胜过杜康。尽管风雨飘摇,但在天地玄黄之间,宇宙洪荒之内,总有惊雷唤起有志之士去传承,守护。

九零后女孩李子柒,将乡土美食,传统工艺之火于人们心中重新点燃,费孝通学术著作《乡土中国》成为必修课,冯骥才呼吁保护古村落,守住乡土传承……而我们的肩,也要扛得起责任,顶得住担当,执传承之灯,明乡土之境。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