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课论文 美术欣赏论文 最新8篇范文

2023-12-24 01:18: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欣赏课论文 美术欣赏论文 最新8篇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欣赏课论文

美术欣赏是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美术欣赏的方法,可以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8篇优秀的“美术欣赏论文范文”,供美术专业的学者参考。

美术欣赏论文(最新8篇范文)之第一篇:浅议美术欣赏的认识

美术欣赏课是培养锻炼学生审美、观察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如何利用好欣赏课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思想品质、艺术感受能力, 让学生在感受美术作品美中达到美育的目的呢?就要求教师利用欣赏课来把握、实现了。因此在欣赏课教学中就必须把握认识、了解、学习三个关键环节。

一、认识——开启审美的钥匙

美育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这个世界, 开拓文明, 陶冶情操, 全面提高人的精神素养, 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世界和精神文明世界的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 客观上必须认识到审美是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需求

美术欣赏课也就是让学生在欣赏艺术品过程中去感受认识美的过程, 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欣赏课是为什么而进行的。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对于美术作品都有很强的好奇心, 所以欣赏不是简单的看, 而是通过看来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形式和方法。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阶段, 对自身审美的需求和追求已不断提高。如:衣着打扮、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等。对于美的要求也是学生随年龄的成长而自觉认识美, 需求美的过程, 利用欣赏课去把握学生欣赏美、审美的方向, 了解欣赏目的, 也是客观上学生发展成长的需求和要求。

(二) 主观上教师必须认识到审美要帖近学生生活

审美教育帖近学生生活, 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现, 是重视学生已经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生活, 兴趣、动机、经验是展开有效教育的根基, 是学生获取新知的出发点, 理解其他知识的基础。缺少应有的生活经验是阻碍学生学习艺术的重要因素。

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 运用生活来教育学生是最好的教育, 最能出成效的教育, 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育, 艺术回归生活是学生们的呼声, 也是由于教育的本质来决定的。

美术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分辨事物, 使学生有发现美捕捉美的眼睛。艺术来源于生活, 又要高于生活。

二、了解——把握赏析力度的尺子

(一) 了解学生美育的情感、基础与能力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 如果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的参与, 就根本谈不上真正的欣赏。美术课程标准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概念, 美术欣赏是审美活动, 它需要通过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象来感悟美术作品, 更加需要个人的审美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光有情感也不行, 要想使美术欣赏课, 成为美育的重要课堂, 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就必须全面了解学生欣赏方面的基础与能力, 不能不和实际的设计而设计欣赏内容, 而应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的设计内容, 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能从中感悟生活, 感受美所带来的愉悦与力量, 达到净化心灵, 陶冶情操的作用, 从而提高素质。

(二) 让学生了解欣赏的目的与作用

在课标理念的指引下, 应该清楚的认识美术欣赏主要通过欣赏活动来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其根本目的是学会用一种美好的心态面对社会、面对生活。美术欣赏应该看重其学习的过程, 把握好学生欣赏内容的目的, 不要太过于追求结果, 也很少有一致性, 告诉学生们这些, 会有利于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 学会钻研问题的方法, 锻炼独立创新思维能力, 增强美术欣赏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体现审美教育对人的发展的要求, 围绕以人为本教育核心, 开展了美术教育教学工作, 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 大胆的创新, 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使学生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的重点转化到全方位的发展,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地成长。

三、学习——提高审美的桥梁

(一) 理解作品审美所在

为了增加理解作品审美所在, 充实课堂内容, 对于美术欣赏作品一定要先选好的学习内容, 因为每一件美术作品中最突出的美都会各不相同, 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点也应            术形式的多样性, 让学生从美术作品中理解美的内容与本质, 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于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与精神思维。美术作品的创新在于:1.内容表现方面的创新, 作品内容体现对人生的感悟。2.作品表现形式的创新, 寻找最能表现作品内容的艺术手段, 如:徐悲鸿的《风雨鸡鸣》之所以不同与一般赏心悦目的花鸟画, 是因为它的喻意性手法寄托了画家对民族存亡的关心, 期待民族觉醒的激情, 抒发了作者热心爱祖国的情怀, 这种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使作品独具新意。

总之, 作为教师应用心去感受和体验作品的内涵, 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去认识美术作品, 把握好创作者作品的深意。以美术欣赏教学为媒介而达到对学生美育教育的目的,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的人格发展。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2]杜卫.《美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术欣赏论文(最新8篇范文)之第二篇:美术欣赏的生活化审视

摘要:美术欣赏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美术欣赏生活化需要情境浸润、多维互动、有效指导。浸润能拓宽学生生活美术欣赏之路, 互动能开启学生生活美术欣赏之门, 指导能架设学生生活美术欣赏之桥。美术欣赏教学生活化是美术教学的必然追求。

关键词:美术欣赏,美术表达,美学审视

美术教学不仅是“术”的教学, 也是“美”的教学。当下, 美术欣赏研究更多是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的视角切入的, 从生活视角研究的成果不多。小学美术, 应是一种生活美术、经验美术。从生活视角研究、欣赏美术是一种全新方式。对小学生而言, 生活离不开美术, 美术也离不开生活, 生活是美术的源头。如果美术与生活剥离, 那么美术教学将是无根的、机械的, 学生就会感觉枯燥, 丧失学习的兴趣、动力。将美术欣赏与生活联系起来, 让美术欣赏教学生活化, 是美术教学的必然追求。

一、浸润——拓宽生活美术欣赏之路

生活化的美术欣赏教学, 绝不仅仅依靠教师讲解、灌输, 而是基于美术欣赏的熏陶、感悟。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美术欣赏氛围的营造。如果缺乏欣赏氛围, 学生就会感到茫然, 难以养成观察、追问、思考、探究的习惯。教师让学生浸润于欣赏氛围中, 能拓宽生活美术欣赏之路。

1. 生活化情境营造

教师要让生活化美术欣赏真正“落地”, 必须以学生为本, 为学生创设优美、和谐的情境。生活化情境能为学生的观察、交流、临摹等提供条件, 深化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在生活化情境中,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 开辟绿色生态园, 让学生实地观察、临摹。生活化情境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如, 春天时, 学生来到植物园, 看到柳树发芽和花开的景色, 就会在脑海中形成春天的画面。生活化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2. 艺术化情境营造

艺术化情境主要包括生活中的各种标志、卡通、广告、墙面装潢等。学生置身于艺术化情境中, 能获得不同的艺术感受与体验, 从而拓展艺术思维, 发展艺术想象力, 增强对美术文化内涵的生活化认知。在艺术化情境中, 学生能感悟到不同的情境应该用怎样的色调。以苏少版四年级上《冷暖色调的画》一课教学为例, 学生能联系周围环境中的艺术元素、色调, 通过欣赏, 表达对色彩的感受。如, 哪些生活场景应用冷色调, 哪些生活场景应用暖色调等。对于色调, 学生还会借助生活化事例进行诠释, 如:红色、橙色常常用于装扮, 因为这类颜色表示喜庆;同样款式的拉杆箱, 黑颜色的常常显得比较重等。艺术化情境能引发学生的共鸣。

3. 视听化情境的营造

在“互联网+”时代, 视听情境已成为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常态, 成为学生积累美术知识、拓宽美术视野、培养美术素养的重要路径。视听情境将学生带入一个张弛有度的读图空间, 发展了学生的美术心智。在视听化情境中, 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实在的美, 而且能体验虚拟的美。导演李安说:“一部好的电影, 可以改变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视听情境能够让学生积累视觉审美的经验。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视听情境激发学生对电影内容的思考, 让学生体验电影艺术的魅力。如, 在苏少版三年级上《皮影戏》一课教学中, 笔者将电影《功夫熊猫》片段引入课堂, 要求学生找到影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皮影戏, 使学生兴趣高涨, 积极评论、交流相关内容。视听化情境能够引导学生培养美术精神、提高审美水平。

二、互动——开启生活美术欣赏之门

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 学生在认知成长过程中, 各种官能与知觉能力是综合提升与发展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 开启学生生活美术欣赏之门。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 部分学生在美术欣赏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自主权。这样的美术欣赏教学导致学生难以在审美活动中获得愉悦感, 自我个性逐渐丧失, 其美术表达积极性受到压抑。教师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 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潜质, 引导学生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1. 激发思维的对话

教师可以运用“先学后导”“先学后教”的策略, 让学生尝试创作, 先自主学习欣赏, 然后再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如此, 学生能展开平等对话, 激发美术欣赏兴趣和美术欣赏思维。这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 积极启发学生。如, 在苏少版五年级下《画脸》一课教学中, 笔者示范性地速写了班上学生头像, 在画的过程中, 让学生猜测。学生注意力被吸引, 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高涨。在这一过程中, 笔者逐渐展开讲解知识点。教师可组织学生集中讨论, 通过互评互助, 让美术生活化欣赏更轻松、活跃。学生在自由、平等的对话交流中, 初步掌握人物肖像的五官和头型特征。

2. 活化美术冥想的通感

美术是一门看的艺术, 美术学习通常需要依靠视觉。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发现学生的视、听觉往往是相通的。当学生观察一幅画时, 其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会相互沟通、转化。教师可创作作品局部、借助形状或通过声音等手段, 引发学生联想。如, 在苏少版六年级上《听音乐画音乐》一课教学中, 笔者用幻灯片播放《百老汇的爵士乐》与爵士乐《AVALON》, 激发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有的学生通过波浪线和红绿色线条联想到了水流的声音;有的学生通过纵横的线条组合联想到了爵士乐;有的学生从美术和音乐中体验到生机勃勃的感觉;等等。当学生了解到美术中线条、色彩等所表现的情感时, 笔者播放了一段音乐《送别》, 活化美术想象。不同的乐曲, 如《赛马》《将军令》《江河水》《丝绸之路》等, 会引发学生的不同想象。根据美术想象, 学生能够创作出一幅幅有生活气息的作品。

3. 引发美术创造的召唤

美术教学中的“空白”, 一是指作品中的留白, 二是指教学中的留白。美术作品中有许多留白, 这些留白能让学生思考、交流, 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以往的教学往往将教学程序安排过满, 过度预设阻滞了课堂的动态生成, 导致美术教学呈现出单向传导的状态。教师可预设留白、活动留白、思维留白、评价留白, 让美术教学达到动静相宜的境界。如, 在苏少版四年级上《冷色与暖色》一课教学中, 笔者用问题留白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 通过不同的问题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有的学生从蓝色联想到大海, 有的学生从黄色联系到丰收, 等等。教师引导学生汇集对颜色的感受, 就形成了色调冷暖概念。

三、指导——搭建生活美术欣赏之桥

美术不是千篇一律的模仿, 更需要学生的理解和表达。在美术生活欣赏教学中,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度指导: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美术作品, 从而给自己的美术创作提供借鉴;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审视、反思、批判自己的美术作品。教师经过指导, 能够提高学生美术表达的积极性, 搭建生活美术欣赏之桥。由此, 学生能感受到美术作品的情节, 理解美术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其中的情感。

1. 心理按摩, 关注诉求

脱离学习心理的美术教学是一种无根教学。教师应走进学生的世界, 倾听学生的心声, 关注学生的美术创作心理诉求。每一位学生最初的美术创作只是为了展示其感知的世界, 当教师用技法框架限制学生时, 可能会在无意中堵塞了学生美术创作的大门。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表达内心思想。如, 在苏少版五年级上《奇思妙想》一课教学中, 学生不知道怎样的设想才是奇思妙想。笔者关注学生的心理诉求, 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帮助学生拓展想象空间, 让学生浏览国内外富有奇思妙想的绘画、设计。通过介绍, 学生感知到奇妙的高科技设计和生活用品等。这种近距离的感知、欣赏, 激活了学生的感受, 引发了学生的创意思维。

2. 开掘源泉, 关注现实

美术欣赏教学应从学生生活中来, 回归到学生生活中去。教师要从生活中取源, 表现、美化、升华生活, 关注学生的现实欣赏。如, 在苏少版六年级下《美丽的园林》一课教学中, 由于学生缺乏经验, 他们很难想象园林中亭台轩榭、假山池沼的布局。为此, 笔者带领学生来到社区桃李园、休闲山庄,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指出哪里布局不合理, 哪里没有层次感, 哪里需要怎样改进, 等等。通过对园林中花草树木、地势运用、艺术设计等手法的评论, 学生对园林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互摄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其美术欣赏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3. 启发唤醒, 关注反思

教师搭建生活美术欣赏之桥, 需要引导学生将自己作品与他人作品, 或引导学生对自我作品进行陌生化观看,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这样, 教师就能引导学生运用“陌生化”眼光重新审视作品, 让学生探寻更加合理的意象。通过教师的启发、唤醒, 学生能够在欣赏中重新认知作品。如, 在苏少版六年级上《蔬菜的联想》一课教学中, 当学生运用拼凑、插接、粘接、切挖、组合等技法完成作品后, 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审视作品。这样, 学生能突破思维定式, 获得多样化启迪, 提高反思水平和深度。之后, 学生将包菜加工成小猪, 将西红柿做成红眼睛, 将白萝卜做成怪兽白牙, 将青菜做成狰狞的面孔。

美术包括绘画、工艺、欣赏等诸多内容, 美术欣赏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教师应从生活化角度开展教学, 拓宽学生美术欣赏之路, 打开学生美术欣赏之门, 架设学生美术欣赏之桥;通过生活化美术欣赏, 激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美术想象力、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徐小惠.试论美术教学中“看”的实践智慧.江苏教育, 2017 (41) .

[2]胡剑辉.课堂教学生活化:美术教改的新向度.上海教育科研, 2015 (12) .

[3] (美) 巫鸿.美术史十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