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楚辞的兮字运用的论文 一篇关于《楚辞》的笔记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楚辞的兮字运用的论文 一篇关于《楚辞》的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注樱桃 |随便看看
上周末整理书架,找出一本《楚辞》,全新没翻过,需要的朋友可以留言,先到先得。
我问哞,《楚辞》你知道吗?
哞说,不知道!
屈原知道吗?
知道!
《诗经》知道吗?
知道!
《楚辞》知道吗?
不知道!
楚歌知道吗?
不知道!
四面楚歌知道吗?
知道!
好的,那就从“四面楚歌”开始吧!
故事讲的是楚汉之争的最后一战,项羽的军队被围在垓下,楚军兵少粮绝。就在楚军限入绝境的那天夜里,四周包围他们的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民歌。项羽听了非常吃惊:“难道刘邦已经占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军队里楚人这么多呢?”说完,他觉也不睡了,起身在营帐里喝酒与虞姬诀别。
上面这个故事里,项羽诀别虞姬时所作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还有,
楚汉之争的胜利者刘邦的还乡之作《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两首大家熟知的,都是“楚歌”的代表作。
另外还有一首,也非常深入人心: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它叫做《越人歌》。
既然是歌,自然是可以唱的,可惜节奏声调没有流传下来,但留下了不少精彩的歌词。之前写湖北游攻略的时候,读到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青铜乐器,想来真要配上楚歌、楚舞,时光就倒流了吧。
楚歌的歌词还是很有特点的:
● 多用楚声“兮”字
● 接近口语
● 句式自由,长短句兼有
与中原主流文化的四言诗歌不同,“楚歌”饱含着楚人开拓创新的文化风格,它吸收中原文化因素,但却没有被中原文化替代,兴衰沉浮里生出一个别具一个的自己来。
那便是由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楚辞”。
它突破了《诗经》以来以四言为主的固定形式,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次革命。
我摘了两段来做个比较: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节选自《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节选自《楚辞·九歌·河伯》
关于“兮”字的使用:
《诗经》也有不少“兮”字的使用,通常出现在句末或者单子之后;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节选自《诗经·国风·唐风·无衣》
而“楚辞”中的“兮”字,还有下面两个特点:
1、用在每一句的中间;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节选自《楚辞·九歌·国殇》
2、两句为一组时,用在单句末,双句不用;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节选自《楚辞·离骚》
“楚辞”打破固定形式对内容的束缚,使词句参差错落、节奏鲜明,在表情达意上更富有灵活性。鲁迅曾高度评价“楚辞”:“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诗经)以上。”
“楚辞”除了包含大量楚地特色的文化(方言、地名、特产);
还是想象力与象征手法的集大成者,动物、植物、神话,在“楚辞”的世界里万物皆可比兴;
“楚辞”的表现宏大而形象,以屈原、宋玉(战国时楚国著名的文学家)等为代表作家。
后世模仿“楚辞”者众多,汉朝王逸《楚辞章句》所见11篇;唐代柳宗元为骚文(楚辞)数十篇;清初王夫之还将自己仿屈作的《九昭》收入其所撰《楚辞通释》一书中。
后世称这种文体为“楚辞体”,又名“骚体”。
所以,“楚辞”不仅指屈原、宋玉的辞作,而是作为一种文体,包括了所有后人模仿屈宋辞作所创作的同类作品。
目前通行本《楚辞》包含以下篇章
楚文学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先秦时期中国文学创作所取得的最高成就,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在文艺思想、创作精神、表现手法、体裁形式、修辞技巧等各方面都对后世文学创作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于是,我计划着,寒假的时候做一个《走进楚国》的古诗文诵读资料。
用差不多三周的时间,读一些楚人写的、写楚人的古诗文作品,深入了解几个楚国的代表人物,深入了解一些当时的历史事件。
或者,你们有什么奇怪的特殊要求,也可以私信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