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桥梁的发展论文(我国桥梁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桥梁的发展论文(我国桥梁技术的现状与展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桥梁的概述
桥梁是跨越江河湖海、深沟峡谷等障碍的人工构筑物,是交通设施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和枢纽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安全的重要保障. 桥梁产业的发展能有效化解钢铁、水泥、能源等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有力推动新材料、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物流、运输、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在促进产业融合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我国桥梁技术发展的主要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桥梁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桥梁施工技术不断提升,在桥梁施工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桥梁建设技术
在桥梁设计理论与方法方面,从力学角度看,依托弹塑性力学等理论的发展逐步完成了由容许应力法到极限状态法的转变; 在对不确定性的认识方面,结构可靠度理论推动了桥梁工程设计由定值法、半概率法到近似概率法的发展. 此外,全寿命、耐久性、可持续发展等设计理念进一步推动了桥梁设计理论内涵与外延的发展. 当前,着眼于全寿命周期的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正成为主流,开始注重概念设计和基于性能设计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在桥型与结构体系方面,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斜拉桥、悬索桥、拱桥和梁桥等主要桥型与结构体系不断创新和发展,半飘浮、全飘浮、液压缓冲、静力限位和动力阻尼组合等各种结构体系得到开发和应用;近年来我国在桥梁新结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在主梁结构方面,钢箱梁、钢桁梁、钢-混凝土叠合梁、钢-混凝土混合梁等结构形式和新兴建筑材料不断创新并得到推广应用.
2.2桥梁监测检测、评估与管养技术
伴随着桥梁建设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桥梁监测检测、评估与管养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评估技术方面,提出了采用分层综合评定与五类类单项控制指标相结合的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方法,评定指标得到细化; 提出了基于桥梁试验检测结果和结构检算的承载能力评定方法,提出了基于可靠
性的桥梁承载能力评估、耐久性评估及适用性评估的综合评估方法,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全面性进一步提高.在管养技术方面,碳纤维等复合材料、体外预应力加固等新方法和新工艺开始应用于桥梁维修加固工作中,拉(吊)索更换技术、主梁更换和加固技术等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桥梁养护、维修与加固成套技术成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桥梁养护、维修与加固技术体系.
2.3桥梁信息化技术
信息化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桥梁的生产效率、性能水平和建养一体化水平,推动桥梁智能化、工业化水平的提升.桥梁软件的自主化程度和专业水平是评价一个国家桥梁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30多年来我国在桥梁软件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桥梁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将促进国家级桥梁建养一体化平台的建立,实现桥梁全寿命周期内各项数据的管理和桥梁状态的实时评估并保障交通安全.BIM技术作为提高桥梁信息化水平的有效手段,已得到国家各层面的高度重视.
2.4 桥梁标准规范
依托国内大规模桥梁工程建设,我国桥梁标准化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 我国的桥梁技术施工标准已经赶超了发达国家甚至成为了发达国家的技术施工标准。
3桥梁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桥梁技术虽取得了以上主要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创新设计理念、耐久性、高性能材料、软件、装备、标准规范、专业化人才队伍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和不足,一些基础理论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尚需突破,施工精细化程度不高,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还不高,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制约了中国桥梁向以安全、长寿、绿色、高效、智能为特征的可持续桥梁方向发展.
3.1桥梁建设技术
桥梁建设技术及工业化、智能化、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方面,国外已开展200年使用寿命超级桥梁工程的基础研究工作,我国全寿命设计理论方法、基于性能的设计理论方法和多灾害作用下防灾减灾理论方法的系统深化研究与应用仍需加强,指标和规范体系有待完善与建立。在施工技术方面,中国桥梁施工技术工业化程度还较低. 性,需加强对多灾害作用的现场采集和原型观测,从概率性可靠度视角出发创新桥梁防灾减灾理论方法.现有试验平台主要偏重单因素灾害和常规灾害作用模拟,缺乏多灾害耦合、极端灾害作用的模拟试验能
力和合适的试验技术,同时试验设备系统比较分散,需进一步整合以提高灾变试验模拟水平. 此外,还需加强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以逼真分析预测桥梁工程在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下的抗灾能力及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3.2 桥梁新结构与高性能材料
我国桥梁的新结构和高性能材料研发及推广应用还不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新结构方面,适用性强、便于推广的新结构开发有待加强. 目前大多是根据具体工程需要,着眼于提升结构受力性能,在国外类似工程结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进和发展,但在提高结构耐久性、可维修性、方便更换和施工等方面还做得不够,缺乏综合性能优、经济性好、适用性广、可标准化并易于推广的结构型式. 超深水设置基础和组合基础的研究与开发也较为滞后. 同时,针对新结构在设计理论与方法、数值模拟与试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和加强。
3.3桥梁监测检测、评估与管养技术
随着桥龄的不断增大,更多更复杂的病害和问题会逐步暴露出来,影响桥梁及交通网络的安全和使用,而目前很多基础理论和技术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还无法满足近百万座桥梁的安全长寿需求.在监测检测技术方面,无线传感测试技术、数据采集及通讯技术等还存在差距,仪器精度及稳定性还有待提高,高精度监测设备和隐蔽工程检测设备、非接触性检测设备等大多依赖进口,
3.4 桥梁信息化技术
我国桥梁信息化技术水平较低、国产核心软件匮乏,严重制约了桥梁向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其中,我国桥梁信息化技术水平低主要表现为支撑软件系统性差,数据采集设备、方法和手段较落后,缺乏适用于桥梁工程的海量数据存储、分析、挖掘等技术. BIM技术在我国桥梁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远低于国外的研究和应用水平,尚未搭建起桥梁BIM标准体系,主要以试点工程的局部应用为主,且侧重于方案设计、施工模拟等个别阶段,未应用于覆盖桥梁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全寿命周期,
4结语
桥梁是交通设施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和枢纽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化解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桥梁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桥梁技术的基础上,走自主建设和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一批自主创新成果,推动了中国桥梁由大国向强国的迈进,但在核心技术、材料、软件、装备、标准规范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桥梁技术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赵斌.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J].居舍,2018(35):20.
[2]李若愚.试论中国桥梁技术发展新趋势[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1):51-53.
[3]冯正霖.我国桥梁技术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公路,2015(1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