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10篇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篇关于心理健康论文:
《班级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因此,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都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班级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
一、班级环境的含义及包含内容。
班级环境一般指的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校园空间环境和人文气氛,综合了班级的软硬件条件。班级环境对于学生的心理感受、心理体验和身心发展,甚至是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造成行为约束和心理影响。其主要包括班级自然环境和班级心理环境两方面,前者包含班级的格局、布置和地理位置等,后者包含班级的纪律规章、教风学风、传统风格、课堂精神和人际关系等[1].
二、班级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班级的自然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班级里的陈设能充分体现出一个班级的风格特点,积淀出班级文化的历史传统与价值。适宜的班级环境能给学生带来温馨、轻松的感觉,与学习过程的紧张形成鲜明的对比。例如教室图书角的书卷气息、名人名言标语的激励、桌椅的摆放整洁都孕育着隐性的教育功能,适宜的班级环境能给学生带来温馨、轻松的感觉,有助于学生在面对各种紧张的学习任务时保持良好的心态。
(二)班级心理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表明,只有学生对班级产生强烈的归属感,班级每位成员才会热爱班级。而学生的归属感是建立在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之上的。这就需要班级拥有一个和谐民主的气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班级成员之间坚持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学生在面对各种心理困惑时,就会得到来自各方面的积极支持,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大有好处的[2].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环境是青少年心理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决定性条件之一[3].班级心理环境具有无形的环境力量和精神力量,一个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氛和文化底蕴的班级,学生一进入就会感受到班级环境的影响和约束,思想、心情、精神、行为就会自觉融入到环境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同化,从而有了对班级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将个人发展与班级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为班集体的和谐发展不懈努力。
三、如何建立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班级环境。
(一)美化教室育人环境,为优化班集体心理环境创设氛围。
班级所占的地理位置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因素,它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内部环境的布置,来突出地理位置的优势或弥补其不足。例如,卫生工具排放整齐,教室布置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和生理特点,以班级奋斗目标为中心,美化教室环境,使德育、美育和心育同时蕴藏于其中,引导、激励、约束学生,让学生在良好环境的感染和熏陶中,优化自身的班级心理环境[4].
(二)开展多种集体活动,指导学生学会交往。
活动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源泉,因此,学校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善于把握机会,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巧妙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积极的、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集体活动。在日常的活动和交往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思想,学会互相学习、关心和鼓励,用集体的力量影响学生,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保持身心健康,使班级充满人文气息,学生在亲情和友情中快乐成长[5].
四、结语。
班级环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师生、生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主要地方。因此,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同时建设班级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保持身心健康。好的班集体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每个学生共同努力和维护[6].
参考文献:
[1]由冬梅。班级积极心理环境的构建[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1):16.
[2] 陈萍。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最优化[J].数字化用户,2014(2):211.
[3] 钟世显。优化班级环境营造学习氛围[J].新校园(学习),2013(4):202.
[4] 苑坤。对中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关爱明天,2014(5):282-283.
[5] 杭江西。论班级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J].才智,2011(33):96,250.
[6] 江光荣。班级社会生态环境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