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学概论的论文(社会学概论毕业论文案例共赏)

2023-03-21 11:09: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社会学概论的论文(社会学概论毕业论文案例共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社会学概论的论文

第1篇:基于IB知识论视角高校通识选修课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开发

【摘要】在当前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通识选修课社会学概论的教学还在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各种弊端和问题不断凸显。文章从一个高校教师的身份出发,提出了在高校通识选修课社会学概论中引用IB知识论理念的教学策略,探讨了这种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及其对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的切实意义。

【关键词】IB课程知识论;高校通识选修课;社会学概论课程

【基金项目】2017年上海市教委优青项目,立项号:沪教委人〔2017〕38号。

一、问题的缘起:一个困境

近十年来,在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下,一批又一批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新课程教育,通过新高考改革进入高校的学生,对高校的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素质教育模式下,教师不仅需要认真开发和探索教材的内容,而且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探究中分析和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实现高校课程的活力教学。但是笔者所教授的通识选修课社会学概论仍处于传统的教学活动下,应试教育的各种弊端和问题不断凸显。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表现中的积极性,营造活力课堂,如何通过新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如何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品质,就成为摆在每一位高校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当我们把视野从传统的课程体系转向国际课程体系时,当下流行的IB知识论课程理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

(一)高校通识选修课社会学概论教学中,课堂活力不足

通识选修课是大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通识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产物。它在促进文理学科的交叉渗透,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大学,各种硬件设施较二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改进,师资力量也越来越雄厚,可是培养的学生的素质并没有明显提升。

在通识选修课社会学概论教学中,笔者经多年观察发现,一方面,学生的教学参与意愿不断下滑,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往往比较被动,注意力欠集中,课堂活动氛围比较低落。师生互动往往是学生被教师点名强迫叫起来回答问题,回答的情况也往往不尽如人意,或者照本宣科地读出答案,或者根本就没听课,只能低头不语。通常的情况是,上课不到20分钟,一部分学生已经趴在课桌上睡着了。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更是司空见惯,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效率和最终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在期末组织的评教活动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反馈是“课堂太沉闷,乏味,不好玩,希望课堂更精彩一点”。即使教师花了很大的精力备课,别出心裁地“取悦学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不过是肤浅地应付,课堂的活力并没有得到提升。课堂缺乏活力也导致了教师的倦怠,情绪低落。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很无奈。学生为什么会心不在焉?教和学面临如此困境,这样的教学活动毫无生命力,从而产生师生之间的负反馈。

(二)高校通识选修课社会学概论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的思维品质低下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一直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占主导地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权威,学生参与度低,从而导致了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倾向。教师习惯于在教授社会学相关理论时以教材为中心,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和顺序来确定教学活动内容的编排。这种教学活动呈现的社会学知识与时代的发展脱节,使得社会学概论这一课程的有效性和学科价值大打折扣,难以得到充分展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角。说什么,怎么说,完全由教师自己决定,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和记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课程不感兴趣。这无疑也会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学生的思维品质。

20世纪以来,传统的教育理念受到了建构主义的挑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识并非由外界灌输,而是由自身经验内化习得而来,提出以“以学生为中心”取代“以教师为中心”,反对在课堂上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学生思维,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在当前教育國际化的背景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别是当前在高校通识选修课社会学概论中,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的思维只局限在最基本的识记层面,在理解领会和应用层面无法企及。

(三)高校通识选修课社会学概论课程考核体系不完善,考核方式单一化,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学校主要的评价方式。笔者所教的社会学概论课程考核方式单一化,一般多以笔试为主,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锻炼发散思维的口试、调研论文写作等形式较少。这种注重低端思维品质——记忆能力的考核方式,不仅助长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而且无法全面了解和评判学生的综合素质,遏制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考试结果来看,学生只关心自己所学的课程是否通过,能否拿到相应的学分,普遍存在“重考试分数、轻学习过程;重考试结果、轻能力提高”的现象,而且往往是平时学习不认真,考试前突击。这种学习方式严重违背了知识习得的规律,造成了很多考试机器,实际应用能力极差。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在命题时往往依据上课使用的教材和自己的授课讲义,考试内容偏重知识记忆,考查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方面的考题较少,有些教师甚至在考前给学生划定考试重点。于是,就出现了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还给教师的情况,学生根本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这种考核评价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二、一种尝试:IB知识论课程理念

教育的国际化是现代教育的显著特征,从他国的教育体系学习借鉴是全球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这已成为一种国际现象,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未来教育的变革走向,影响各国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选择。而基础教育的改革也一定会传导至高等教育,特别是当下流行的国际高中IB课程,在全世界各国的高中教育中已经占有一席之位,并且已经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和支持。全世界有各级各类的IB学校,这些学校共同遵循一种新颖的教育考试模式——国际高中毕业考试(InternationalBaccalaureate,IB)。IB课程意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对世界不同类型文化的理解、包容能力,也培养学生广阔的国际视野,它的课程有基本课程和核心课程两类。

在基本课程方面,IB课程设置了第一语言课、第二语言课、人文科学、实验科学、数学和艺术等六类课程。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选择所学的课程和各门课程的等级标准,并与将要选择的大学专业课程相结合。而在核心课程方面,IB课程包括知识论、创造性思维活动、行为、社区服务活动和扩展论文。在这其中,知识论(TheoryofKnowledge)这门课程是IB课程体系中较精彩和独到的一门。对所有学习IB课程体系的学生来说,知识论是一门必修的跨学科课程,其目的并非培养学生某一具体的判断能力,而是鼓励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质疑,防止主观臆断和思想意识上的偏见,提高学生以理性基础进行分析和表达的能力;在创造性思维活动、行为、社区服务活动方面,则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发挥与人合作的精神;在扩展论文这门课程中,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课程进行独立调研,能写出4000字的调研文章,这项要求为学生提供了按自己兴趣写作论文的机会,并使学生熟悉独立研究的方法,锻炼写作技巧。

众所周知,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高素质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必须依靠两者的共同努力。所以,高校应该吸收和吸取高中教育过程中的一些优点,特别是当前流行的国际高中课程——IB知识论课程。

三、IB知识论理念下高校通识选修课社会学概论的教学策略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把社会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探讨个人和社会的问题,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既从宏观层面研究社会现象,又从微观上分析具体的社会问题,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并做理论解释,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社会学概论是笔者所教授的通识选修课,主要是普及社会学知识,帮助学生多视角、多维度地观察和理解社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要掌握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形成一种通识教育,培养批判性思维,能熟练地运用社会学原理和方法解释社会现象,并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特别是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学习,为学生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依据IB课程知识论的要求,在通识选修课社会学概论中坚持以下几个策略。

(一)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思维品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考试的机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人云亦云的情况比比皆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维从问题开始,质疑在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首要问题就是使学生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做课堂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问题,在交流讨论中获得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将学习知识从识记的思维层次转变到领会和应用的思维层次。在通识选修课社会学概论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大胆尝试,并从传统的关注知识转变为关注学生,让学生体验和参与知识习得的过程。

(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着重采用专题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计划和大纲的指导下,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再围绕某个主题,在课堂上展开讲授或讨论。这种以专题呈现的教学方法在通识选修课社会学概论课程中的运用,和专业课形成互补,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识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学生专业背景具有多样性,而课时具有短暂性,一个学期只有28课时。通识选修课社会学概论每一章的教学内容自成体系,为运用专题教学法提供了条件。专题教学法可以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从社会的热点问题切入,比如在讲授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社会问题、教育劳动和消费等章节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和案例等方式,采用课堂讨论或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第二种类型:对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教学,对于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社会学的理论只是开阔眼界和简单地对社会生活现象进行解读,所以专题教学法主要教给学生社会学中有哪些主要的理论流派和主要的社会学家思想以及社会学的发展历史。

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与社会实际,往往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社会学概论教学过程中,运用实践教学法就是根据课程的目标要求,指导学生运用社会学知识和原理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使学生能够用社会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来认识、理解社会现象,并能够对一些简单的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比如,在“文化”一章中讲到中西方文化的时候,可以运用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来解释中西方社会关系的异同。一方面,学生在生活中可以体验到差序格局,另一方面可以解释中国的人伦关系。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一章中,涉及实地研究、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和文献法,在这些重要的研究方法中,选择最常用的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法着重讲解,并在实际学习中带领学生学做问卷,用情景的方式学习访谈法,用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让学生实际操作文献检索等。这些方法对于学生今后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在课程评价中渗透教学过程,强化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作为通识选修课的社会学概论,旨在向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普及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IB知识论课程要求学生能结合所学课程独立调研,并要写出4000字的小论文,使学生熟悉独立研究的方法,锻炼写作技巧,这在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中是不多见的。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全部凭借期末考试的一张试卷来评价,造成了学生不重视学习过程只注重期末考试成绩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注重平时的教学过程,将传统教学中只有闭卷考试的方式转变为出勤情况、课堂讨论发言、撰写小论文和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适当在考试中增加案例分析等主观题的比例,这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IB知识论理念下高校通识选修课社会学概论教学的有效性

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笔者发现,在IB知识论理念的指导下,课堂的活力大大增强;教师从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学生从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在本次调查中,笔者选取了本学期选修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的8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观察法、访谈法进行研究。

(一)在IB课程知识论指导下的授课,课堂活力大大增强

活力课堂,是指学生、教师和学科知识都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在天华学院提倡活力课堂的背景下,一个学期以来,笔者采用IB知识论理念授课,收效卓著,传统教学过程中上课睡觉、玩手机、聊天等乱象得到遏制。在课堂上,笔者树立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目标,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注对课堂内容的设计,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在课堂设计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为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比如在“社会化”一章中,从“狼孩”的故事导出“何谓社会化”;再从“狼孩”的故事中引导学生总结社会化的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然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分析社会化的类型;最后从社会化出发,引出下一个内容——社会角色。在问及IB知识论课程理念时,大多数学生这样说:

说实话,我们大多数学生也不想在课堂上睡觉,可是,有的时候上课真的很无聊,老师一直在讲,有的时候听不懂,我们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本学期赵老师的课堂上,不仅运用了大量的案例、故事和视频,而且这些都比较生活化,能指导我们的生活,比如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流动等课程中,我们不仅学会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老师能把这些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我们很受启发,觉得获益匪浅。

由于社会化涉及的是学生自身的情况,上课中引用的故事和问题来源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所以学生上课积极性极高,师生互动很充分,课堂的活力大大增强。

(二)在IB课程知识论指导下的授课,教师从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参与学生的课堂学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讲台上的教师是知识的代表,讲台下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常态。在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学生非常注重平等意识,教师参与学生的课堂讨论不仅可以为学生把握正确的方向,而且能让学生感到和教师的平等。在IB课程知识论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上,教师由教学中的主导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而是学习的领跑者。一名学生在访谈中这样说:

在我13年的求学生涯中,老师一直是高高在上的,而我们只是坐在下面听,我已经认同了这种上课方式,课堂气氛虽然沉闷,但对我这样上课不讲话的学生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的。本学期赵老师在课堂上让我们分小组讨论,老师也参与到我们的小组讨论中,为我们把握讨论的方向,以免我们偏离讨论方向。有时候听到其他同学的想法,加上老师的引导,自己就会有不同的观点。但这种上课方式上课秩序有点乱,老师需要不停地花精力来维持课堂秩序。所以,我认为两种上课模式各有利弊。所以希望老师上课的时候不要一成不变,希望能灵活一点,采用多种方式,这样才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课堂讨论中,为学生把握方向;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听取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观点和想法,从而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在新知识、新观点面前检验自己的思考过程。师生共同参与探讨的过程,不仅营造了课堂的气氛,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大多数学生表示比较认同这种上课模式。

(三)在IB课程知识论指导下的授课,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批判性思维得以培养

主动学习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IB知识论课程的指导下,教师为学生创造了主动学习的环境,比如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可以和教师辩论,可以和同学争论等,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通过一步步的提问,层层深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习惯,鼓励学生对问题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名学生这样说:

本学期的通识选修课社会学概论给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觉,以前都是老师从头讲到尾,现在大多数时间都是课堂讨论的形式,课堂讨论需要我们在课下准备更多的资料,因为有了准备,在讨论中才有话说。赵老师第一节课就把本学期的课程以专题的形式展现给我们了,我们都挑选了自己喜欢的章节,在每章中,赵老师都给我们标注了相应的参考书目。本学期我们在这门课上最大的收获就是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对社会学的12个专题有了清晰的认识。我非常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不仅课堂内容生动具体,而且可以阅读很多书籍。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设计的作业应该与课程目标紧密相关,当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他们无法立即回答的现实问题的时候,当学生在教科书中找不到问题的答案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找到答案的参考书籍和资料,让学生在课下先进行课前阅读和学习,以便更好地在课堂上参与讨论。这种方式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演绎、逻辑思维能力,经过长期的训练,不仅会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且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第2篇:社会学概论课程改革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学想象力”

“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观察问题的新角度、思考问题的新方式,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C.赖特·米尔斯提出的。由于受到家庭、工作和其他特有的社会经验的局限,人们总是在家庭、亲朋和同事这类小圈子里通过有限的经验观察世界,其认识常会在常识性信念基础上导向偏见。米尔斯相信,“社会学想象力”可使这种局限和偏见得以消除,“社会学想象力”是指对个人经验和广阔的社会之间关系的强烈意识,它要求人们“想象自己离开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熟悉的惯例,摆脱狭隘的个人观点,更清楚地认识个人活动同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使我们能够掌握历史和个人经历及二者在社会内部的相互关系”[1]。

社会学想象力作为一种心智素质并非天生就有,需要启发和培育。笔者自1999年開始承担公共管理专业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中发现学生分析社会现象多从个人经验出发而缺乏广阔的社会历史视野,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多感性宣泄而理性探究不足,笔者就萌发了该课程改革应更多关注学生社会学想象力培育的设想。如上文所述,社会学想象力将个人置身于广阔而深远的社会环境中,从看似孤立的个体事件中发现背后隐含的社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学想象力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影响一个问题的多方面社会因素,而且有助于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和实现自我启蒙。2014年恰逢公共管理专业成为学校研究性教学的试点专业,笔者抓住改革契机在课程学习中对学生社会学想象力的培育进行了尝试。结合教学改革,将教学重心从外在书本知识的传输转向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反思;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设计,平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阅读经典和关注现实间的关系,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研究授课对象,设计教学内容

社会学概论课程主要是从静态的社会构成和动态的社会运行两个维度[2]介绍所处的社会,该课程是公共管理专业两学分的专业基础课,每周两个课时,教学中面临知识点多、内容分散的困难。如果单纯按照课本知识进行讲授,难免偏理论和抽象,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笔者将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条经线,经典分享和现实关注两条纬线,围绕教学目标对课程内容重新设计。对教学内容重新设计的原则是,社会学学习必须与公共管理专业相结合,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增减,充分发挥社会学课程的基础作用。围绕学生社会学想象力的培育平衡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经典分享和现实关注两对关系。教学内容在紧扣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做到既与当下的社会实际发展状况相结合,又适当兼顾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在讲授理论时联系社会实际进行剖析,并拓展延伸第一课堂给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按5∶5的比例划分,增加实践课时,改变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启迪的教学现状;经典分享和现实关注的课时分配比例约为3∶7,以往教学中可能会就教材论教材,学生不太清楚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特点,对当下的社会缺少历史的对比关照和反思,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享社会学经典著作了解我国社会的发展变迁,透过历史达到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围绕教学内容的设置,在学期初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一般每组4人至5人,民主推选出组长负责该组的任务安排、组内成员分工协调、和老师及其他小组的通联等事务,小组成员在一学期中围绕学习目标合作完成经典文献阅读分享、热点问题讨论、调查实践等学习任务。

二、阅读经典篇章,培育社会学想象力

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公共管理活动需对我国社会有充分的了解,通过经典文献的阅读培养学生的社会学想象力,促使其能在未来的管理活动中透过个体事件发现背后隐含的社会因子,实现公共性体现公共关怀。经典阅读,包括社会学史上和当下影响力较大的学术成果,教师备课时要充分考虑课外经典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的问题。如果课堂上老师所讲都是课本外经典著作,按照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见识未必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认知,大量学术成果的讲解易脱离课本知识,导致专业知识学习不牢固,结果可能是学术成果一知半解,课本知识也没学懂,得不偿失。笔者是如何处理这两者间的关系的呢?一是坚持适度原则。老师在课堂上对经典的讲解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在学术成果与课本知识中有所侧重又能兼顾双方。课程开始之初就要对授课对象有全面的了解,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经典学术成果。实践证明学术成果与课本知识的有机融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二是坚持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笔者让学生围绕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等经典篇章进行小组阅读,教师在课程的第一节课推荐和介绍经典书目,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并且向学生介绍阅读经典著作篇章的方法。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真正促使其能随时随地阅读,教师不仅会提供纸质书籍供学生借阅,而且会搜集这些经典篇章的电子版分享给学生,方便学生随时阅读讨论。全班同学除了通读教师推荐的所有经典篇章外,每组承担2篇至3篇代表篇章或章节的精读和课堂分享任务。每周利用课堂的前10分钟至15分钟,由每组的主讲成员代表小组和全班同学分享经典篇目,并负责对其他组同学进行解惑、讨论和争鸣。分享的内容是开放性的,围绕经典篇章学生可以结合社会现实对分享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比如分享《乡土本色》时,学生会结合当下我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中大量的人口流动对乡土社会的改变;分享《文字下乡》时学生会延伸思考目前相关部门推进的“法律下乡”、“科技下乡”等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分享《差序格局》时会对照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厘清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因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结构带来的公共管理方法、管理绩效的差异。

三、关注社会热点,培育社会学想象力

培育学生社会学想象力的一个重要路径是关注热点问题,然而事实正如米尔斯所言:“普通人所直接了解及努力完成之事总是由他个人生活的轨道界定;他们的视野和权力要受工作、家庭与邻里的具体背景的限制;处于其他环境时,他们则成了旁观者,间接感受他人。他们对超越其切身所处环境的进取心与威胁越了解——不管这种认识多模糊——就觉得似乎陷得更深。”[3]关注分析热点问题要有更恢宏的视野,能不囿于个人的圈子、固有的思维模式,用更开阔的视野、更大的格局关注社会,帮助学生运用信息与发展理性、培育观点转移的能力,这对于将来从事公共管理的学生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需要注意自媒体时代热点问题层出不穷,怎样帮助学生甄别和筛选有助于培育社会学想象力的社会现象和事件就显得至关重要。课堂上的教学材料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媒介,也是教师向学生分享其思想与知识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笔者会以使用的教材为逻辑线筛选热点问题启发学生关注和讨论,因此,一本好的教材,对于课堂知识的讲解能够起到重要的导引作用。在讲授每个章节前,教师会提前四周布置和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研讨话题,并提供相关的阅读参考文献,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熟知时事,能够运用新媒介,科学地将社会学理论与当下的社会热点有机结合,以这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加深对社会学理论的理解。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针对小组研讨的话题,在教师提供的相关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由组员分别负责并细化相关资料的进一步搜集整理,然后在小组内对所研究的话题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达成初步统一的意见,最后制作成PPT课件,推选小组代表到课堂上进行讲解、演示、分享,课堂进行交流、讨论;学生讨论完毕教师再针对学生的理解和讨论情况进行课堂总结和知识点深化。

四、加大实践教学,培养社会学想象力

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目的,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既是改革方向,又是培养社会学想象力的重要路径。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身临其境让学生感同身受,学会换位思考,激发社会责任感。笔者在教学中强烈地感受到,目前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社会活力显著增强的同时,社会结构、社会利益格局等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社会保障、社会公平牵动着公众的目光,并以各种方式充斥于各类信息平台,另一方面,受知识结构缺陷、社会认知不足的影响,大学生被动融入网络舆情阵地,其中不乏受“网络推手”错误引导的实例。与此同时,现行教育体系重视知识传授、忽略价值培养的现实困境也与社会发展需求相悖[4]。上述这些导致部分大学生社会价值观不当、社会责任感不强,加强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引导其“思考人们实际需要的是什么及人们感到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帮助人们运用了解的情况发展理性,以清醒地总结世界上正在进行和将要发生的事情”[5]。这个过程便是社会学想象力培育和运用的过程。调查实践不拘形式,可以把线上网络调查和线下实地调查相结合,利用新媒体等社交方式进行多形态的调查实践,保证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深度参与。调查实践一般在学生对课程有一定了解的学期期中进行,结合教学内容每组申报一个调查选题,并向教师和同学汇报本组选题的意义、可行性及开展设想,老师和同学会提一些意见和建议,然后每组围绕选题,查阅相关资料文献,设计调研问卷或访谈提纲,制订调查方案并实施相关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教师会全程跟踪并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期末每组整理所有调研资料,分析数据,利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调研中遇到的问题,撰写调研报告。在笔者所教授的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先后对不同人群的职业身份认同做过调查,包括大学校园内的保洁安保人员、校外的流动摊贩、环卫工人等;结合专业学生还针对残障人员出行的公共服务设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做过调查。社会调查实践环节不仅培养了社会学想象力而且夯实了理论基础,提高了学生交际协作的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将来的职业适应性。令人惊喜的是,该专业的学生以课程社会调查为基础,后续申报大学生科创项目甚至作为毕业论文研究的方向,在校期间很多学生撰写的课程论文获得公开发表,为学生后续培养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教学评价,力求多元化科学化

科学的评价对于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反馈和激励作用,在公共管理专业实施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体现在学生社会学想象力的提升上,针对此应建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突出对学生学习考核的过程性和发展性。笔者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多种评价方式,由平时学习、期末考试、调查报告、参加竞赛、论文发表等因素综合构建成多元评价手段,具体包括过程性考察、开放性考试、自主学习评价、小组合作评价等方面[6]。首先重视过程性考察,重点考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通过参与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小组分工、主题发言及拓展学习等环节过程,综合考查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其次,灵活运用开放性考试手段,重点检查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与能力,注重社会学想象力的培育和运用。对学生的开放性考试对教师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特别是要求教师认真设计开放性试卷的内容,保证考试内容可拓展、可多维解决。再次,加强对自主学习的评价,通过对课程指定参考书目的阅读书评、课程小论文、社会实践、大学生科创项目及网络教学平台资源的利用等,多方位全面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最后,运用小组合作的评价,由组内成员互评,旨在评价学生在合作過程中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过以上四种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旨在更合理科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最终培养社会学想象力。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