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教育论文 夯实双创教育基础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双创教育论文 夯实双创教育基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是最具活力的创业群体,高校自然承载着启迪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业能力、推进双创载体建设、打造特色创业平台任务。近年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双创工作上积极探索,构建了“一纳入四融合”全程化理论教育体系;形成了“多元化”创业演练模式;搭建了“三阶段”阶梯式创业实践平台。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进课堂、创业活动进班级、创业实践进园区”的目标,通过实际运作,成效显著。
一、创建“一纳入四融合”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体系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始终围绕唤醒学生创新创业激情、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一纳入四融合”理论教育体系,为学生创新创业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意见》中,明确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人才培养改革的突破口,全面实施“一纳入、四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即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创新创业师资融入专业师资、创新创业平台与专业实训平台融合、创新创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明确要求创新创业公共必修课程不低于139学时、5个学分。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纳入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和院(部)教学工作量化考核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以创新创业通识类课程群为基础、创新创业专业类课程群为主导,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实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思维、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就业指导、创业实践指导等公共必修课,并开发了相应的校本特色教材;二是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立足专业创新创业的需求,在专业核心课程融入创新创业要素,以岗位创新创业为引领,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在每个专业开设一组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限选课或创新创业实训项目;三是鼓励教师团队自主开发创新创业校本特色的公共选修课;四是引进国内外优质创新创业MOOC课程15门,自开设以来选课学习通过人数近10万人次,建起了既有校外优质资源,又有校本特色的创新创业案例库。
(三)实施分类分层教学方式
学校采取分类分层的方式,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施以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普及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通过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案例化的教学方法,普及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二是对具有创新创业意愿与潜质的群体,进行专门化教育和针对性培养;三是对有前景的创新创业项目团队提供从创意设计、项目孵化、项目融资到企业运营全链条的指导与服务;四是鼓励教师改革考试办法,突出考核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改革教学管理
修订了《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管理实施细则》,完善以弹性学制为特征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建立以学分积累与转换为核心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档案,支持学生休学创业。明确规定“在校期间,响应国家政策创业实践者,可休学两年,累计不得超过两年。”对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参与专业竞赛和创业实践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学分奖励,允许学生在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的30%以内,用创新创业学分冲抵部分公共课学分和专业基础课学分。
(五)提升师资服务能力
一是完善创新创业课程研究室功能,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以39位专职骨干老师为主,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负责全校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二是依托各专业实体和合作企业,组建了一支由校内创新创业教育核心骨干教师、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与竞赛活动提供常态化指导和服务。三是由大学科技园牵头,组建了一支由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金融投资专家等组成的创业导师团队,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咨询、诊断、策划与培训服务,为初始创业者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援助。四是在全体教师中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题学习和研讨活动,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面向全体、人人参与”的教学改革意识,鼓励每门课程的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突出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五是鼓励教师在自己科研和创新创业的同时,基于项目带动学生创新创业。2014年至今,30余名老师参加了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培训,为学生开展创业指导与培训讲座共60多场次,受惠学生3万余人。
二、开展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在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基础上,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演练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一)举办创业设计大赛
学校连续9年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建立了“班级D院(部)D学校”三级创业大赛体系。组织校级优秀创业团?参加“互联网+”、“中国创翼”“挑战杯”“创青春”等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近三年参加各类创业大赛的学生3000多人次,郑志港等同学的《宠物乐》创业项目获“建行杯”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朱婷婷等同学的《育婴树》创业项目获“中国创翼”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银翼奖;汪亚丽同学的《自制会阴切开缝合模型》获“挑战杯”全国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三等奖。通过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练,加速大学生创业成长进程。 (二)举办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学校对接专业性研究所、生产性实训基地,连续11年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活动,鼓励学生创新创造。涌现了一批创新典型,连续获得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电子设计创新大赛等创新竞赛一等奖8人次,2010年,苗典武等同学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2011年又获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2015年,承办了“湖北(襄阳)科技成果交易展示会暨襄阳市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展示了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特别是与襄阳产业格局关联度高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等领域中的科技成果1200余项。我校学生的50多项成果在展示会上受到了专家和企业的关注,其中,李厚毅同学制作的3D打印机因技术含量高、售价低受到与会者的青睐。
(三)开展创业俱乐部活动
学校秉承培育学生创新、创意、创业的自我教育和实践能力,成立了校、院、班三级联动的襄职天空三创(创新、创意、创业)俱乐部,吸引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加入创业社团组织。俱乐部按照“每月有主?}、每周有活动、每天能咨询”定期开展创业沙龙、讲座和论坛等活动。2016年学校“三创”俱乐部被评为首批“湖北省优秀大学生创业俱乐部”。据麦可思调研显示,我校2016届毕业生参与过学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比例达到67%,总体创新能力满足度达到86%。
三、搭建阶梯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学校从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有机统一的角度出发,以专业实训为基点、创业实践为突破口,搭建了阶梯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一)校地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襄阳市大学科技园
学校主动联合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共享襄阳市大学科技园。先后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场地20000平方米,建成了创业咖啡、创客空间、创业训练营、晒梦街、孵化港、起航湾等多形式孵化服务区,为全体师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二)以科技园为依托,搭建阶梯式创业实践平台
大学科技园服务团队结合学生创业实际,创设了“晒梦培育DD孵化提升DD起航助推”三阶段阶梯递进的项目建设及孵化模式,分设“晒梦街”“孵化港”“起航湾”三个服务区,为初创者提供一站式、多层次、全要素服务。一是晒梦培育期。通过参与创业计划比赛、项目路演等方式,进行“种子筛选”,将晒梦街铺位交给种子创业团队,完成3-6个月的培育服务;二是孵化提升期。培育项目经创业导师集体评估,通过后的创业项目推荐给科技园“拎包入孵”。采取“导师+项目+团队”方式,导师和项目团队经过双向选择开展一对一“培育苗子”, 为创业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开业指导、项目开发、风险评估等服务,帮助其升级提档,成为初创企业;三是起航助推期。对有前景的创业项目团队,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金融投资专家提供助推帮扶服务,通过业务外包、参与经营和管理等方式,实现成熟企业和初创企业“大手牵小手、传帮带”互利双赢共同发展,逐步达到“结成果子”。截至2016年12月,共培育孵化学校大学生创业项目126个,已经成功孵化了小微企业102家,带动了本校600余名学生就业。
(三)依托实训室建设专业化创客空间
鼓励学生从专业背景出发开展创业实践,充分发挥校内外专业实训中心的场地、设备与教学资源的优势,建设专业化创客空间。学校整合了校内264个实验室、32个实训中心及校企合作企业的场地、设备与专业教学资源,通过整体设计、专项投入、分批建设,建成了以3个省级创客空间为代表的12个专业化创客空间,覆盖校内各主要专业(群)。如在汽车类专业成立了“汽车人创客空间”,服装专业成立了“服饰?创想家”创客空间及普惠型的襄职天空创业训练营3个省级创客空间,按专业类别进行分类管理,专业化创客空间对学生全天候开放,免费提供创新技能训练设备、耗材与技术指导,使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锻炼创业能力。
(四)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各类创业扶持项目
近几年,学校指导创业学生积极申报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计划、省市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襄阳市科技企业孵化专项资金等各类项目,获得扶持资金280多万元。鼓励教师在自已科研和创新创业的同时,基于项目带动学生创新创业。
四、创新创业工作成效显著
学校先后入选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全国文明单位、2015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贡献50强院校、2016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学校大学科技园先后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被工信部认定为首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被人社部认定为“全国创业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