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小班(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一篇)

2023-03-29 01:21: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小班(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一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小班

(一)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类对于健康的认识从单一身体范围扩大到身心范围,心理健康发展成为衡量个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就幼儿的整体发展来说,现代幼儿接触的环境更为复杂和多元化,尤其是处于3-6岁年龄段的幼儿身心正快速发展,其心理健康对个体发展、性格塑造等方面都非常重要。于是幼儿健康的概念也由原来单纯的身体健康发展为身心健康,幼儿健康不只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教育的问题,故幼儿心理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点。

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不仅其自身言行举止会影响幼儿,其心理健康观对幼儿更是起到了重要影响作用。尽管当代家长已经意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这种认识仍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上,对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缺乏准确的把握,阻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笔者所学专业为学前教育,也有一定的幼儿教育经验,自身对幼儿健康教育有一定的社会担当和研究兴趣,同时在学前教育学习过程中发现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幼儿园教育、健康标准探讨等方面,对于家长幼儿心理健康观研究较少,因此对3-6岁幼儿家长的心理健康观进行应用研究,对幼儿健康教育形成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概念界定

1.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英格里士(H.B.English)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状态,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部分学者认为认为,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

陈炜鸿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一书中,将心理健康界定为“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

2.幼儿心理健康

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幼儿心理健康有其独特的方面,幼儿在起步阶段的各个发展领域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故不能将关于成人心理健康的界定直接推广到婴幼儿身上。2000年10月在“领先幼儿心理健康会议上,查理士.基纳(Charles Zeanah)和保罗.多尔.基纳(Paula DyoelZeanah)提出,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在生物学、人际关系、文化的相关的环境中适当发展的幼儿的情绪和社会能力状态。

王瑞林认为,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有学者将幼儿心理健康的内涵归纳为四个方面:①积极的情绪特征;②良好的意志特征;③对现实的良好态度特征;④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本研究在学习与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幼儿心理健康的定义: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幼儿的心理活动与大多数幼儿的心理活动是一致的,具有正常的智力和良好的情绪,并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能够较好、较快的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环境,没有较为明显的心理疾病。

3.心理健康观

心理健康观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形成的关于幼儿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家长的幼儿心理健康观作为一种内在、稳定性的主体认识,影响着教育者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态度和实施策略。家长作为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他人”,是幼儿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者。在家长对幼儿的培养和教育实践中,尤其是在幼儿3-6岁年龄段,认知及心理素质建立处于关键初期阶段,家长自身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于小盼在研究中指出,家长的幼儿心理健康观是其教育观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陈美芬在研究中发现,家庭教育这一行为发生的心理来源为家长的教育观念,同理家长对幼儿心理的教育行为发生的来源为家长的心理健康观,家长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以心理健康观为出发点,以教养行为为中介,影响着幼儿心理的发展。

本研究的心理健康观指家长在日常生活、工作及所处环境中,由各方面因素及观念影响,形成的一种个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认识与观点。家长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观对于幼儿发展、家庭教育等均有重要影响,主要包括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特征的认识、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认识、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促进方法的认识。

(三)文献综述

以“心理健康观”、“幼儿心理健康”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近十年数据库,并在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对已有研究进行阅读、筛选与梳理,并对贴合本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以求形成启发为研究做铺垫,具体综述如下:

1.心理健康观内涵的研究

从已有研究来看不同学者对于心理健康观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大体方向相似。陈美芬(2021)认为心理健康观是指个体对心理健康判断标准的认识和理解。杨铭(2016)认为心理健康观指的是个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形成的对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心理健康观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健康概念的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心理健康保持方法。此外,有的研究者将“个体对心理异常表现的认识”纳入心理健康观中,认为心理健康观是个体对心理健康概念、内涵、心理异常表现、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以及心理健康保持方法等问题的看法或观点。

2.幼儿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

幼儿心理健康影响的因素是多样化的,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对象也是多元化的。于小盼(2011)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农村家长的幼儿心理健康观研究,认为家长幼儿心理健康观的主要因素有家长文化程度、教育经验等个体自身因素,以及文化环境、大众传播等外部环境因素。郭志平等人(2020)认为传统文化价值观念、自身经历、角色地位和认知水平都影响着家长关于幼儿心理健康观的构建。曾庆丹(2019)通过研究表示幼儿心理健康与家长情绪管理有密切关系,家长情绪管理越差对于幼儿心理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则越严重。

3.幼儿心理健康促进方法的研究

张森森等人(2021)指出,近年来,少年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这些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幼儿期是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而且能够让幼儿智育发展,健全的身心发展更有利于幼儿的性格形成。同时分析了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和对策,认为从家庭、幼儿园、政府部门、社会环境四个方面着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丁玲(2021)通过研究提出,对于家长来说,家长应该从提升自身素质、反省自身教育方式、根据孩子个性化需求转变教育方法、提升教育科学性、重视以身作则等方面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4.研究评述

从已有研究来看,家长的幼儿心理健康观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不仅受到微观系统如幼儿园、家庭的影响,也会受到中观系统如家庭与幼儿园互动关系的影响,以及宏观系统如国家政策的影响。然而当前研究中,有关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实践应用层面的研究比较缺乏。故本研究主要以某幼儿园为例,通过实践应用层面进行研究,明确现实情况下家长的幼儿心理健康观,以及从家长角度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方法,从而形成有实质作用的成果。

(四)选题意义

本课题以某幼儿园为例,对3-6岁幼儿家长的心理健康观进行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实践意义:一方面研究过程中使用问卷调查法,可以通过让家长填写问卷及访谈的方式,促进家长认真反思自己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及行为,从而提高养育意识及行为的科学性,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将形成家长对幼儿的教育建议,为家长的幼儿心理健康观提供参考,提升其教育实施的正确性。

二、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1.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特征的认识

(1)大中小班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特征的认识

(2)不同性别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特征的认识

(3)不同文化水平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特征的认识

2.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认识

(1)大中小班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认识

(2)不同性别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认识

(3)不同文化水平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认识

3.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促进方法的认识

(1)大中小班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促进方法的认识

(2)不同性别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促进方法的认识

(3)不同文化水平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促进方法的认识

(二)预期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明确3-6岁幼儿家长心理健康观的现状。

2、在当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了解的实际情况,分析3-6岁幼儿家长心理健康观并提出优化建议。

三、拟采用的方法与步骤

(一)拟采用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知网等学术网站以“心理健康观”、“幼儿心理健康”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并在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得到充足的已有研究成果,并对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形成研究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针对本课题拟研究的主要内容设计制作《3-6岁幼儿家长的心理健康观》的问卷星电子调查问卷,同时为了研究的顺利进行,问卷内容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参照《艾森博克儿童行为量表》作为研究的调查工具。问卷共包含四个方面,共计30个条目。 第一个方面是了解家长的基本情况,从不同班级、性别、文化水平三个维度研究心理健康观的差异;第二个方面是明确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特征的认识,从情绪、环境适应能力、智力、社会性、意志五个维度研究;第三个方面是明确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认识,从遗传因素、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幼儿园环境因素、同伴因素、社会因素六个维度进行研究;第四个方面是明确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促进方法的认识,从家庭、教师、幼儿园、社会四个维度研究。分别在某幼儿园3-6岁各个年龄幼儿家长中随机选取30名家长进行调查,共计选取120名幼儿家长发放电子问卷进行填写,作为研究的现实依据。

3.访谈法:对某幼儿园被发放问卷的部分家长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家长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观,为研究提供参考。

4.数理统计法:利用EXCEL表格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归纳,以直观的数据作为分析研究依据。

(二)步骤

1.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及社会实践经验确定研究的方向。

2.查阅、整理、阅读、分析文献资料,梳理当前关于幼儿心理健康及幼儿家长心理健康观的研究。

3.通过文献资料形成借鉴和启示,从而整理问卷内容并修改、完善形成最终问卷。

4.向某幼儿园的3-6岁幼儿家长发放电子问卷,同时对部分家长进行深度访谈。

5.整理、分析问卷数据,形成直观的表格。

6.根据文献资料、访谈结果、问卷数据撰写论文。

7.通过自查、导师指导等方式修改论文并准备答辩。

四、总体安排与工作进度

1.拟定毕业论文题目2021年9月15日之前

2.撰写开题报告、文献综述2021年10月27日前

3.修改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2021年11月10日前

4.拟定3-6岁幼儿家长的心理健康观调查问卷问卷2021年11月15日前

5.发放问卷 2021年11月15日前

6.回收问卷,分析调查结果 2021年12月31日前

7.整理相关资料、数据,撰写论文 2022年1月31日前

8.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修改论文,形成论文二稿交论文指导老师 2022年2月28日前

9.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再次修改论文,完成定稿 2022年3月31日前

10.论文查重 2022年4月10日前

11.论文答辩 2022年4月21日

12.修改、整理、提交毕业论文,完成毕业论文 2022年4月30日前。

五、参考文献

[1]王瑞林.在家园合作中指导家长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20,(45):73-74.

[2]郭志平,廖思斯,黎秀云,赵丹.不同家庭抚养形式下的幼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教育观察,2020,9(16):58-60.

[3]曾庆丹.幼儿心理健康与家长情绪管理初探[J].当代家庭教育,2019,(11):20.

[4]杨铭.N市家长的幼儿心理健康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5]于小盼.农村家长的幼儿心理健康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

[6]崔淑婧,刘馨,王晓菲.家长参与建构“幼儿成长档案袋”——一种有效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形式[J].家教世界,2014,(20):59-61.

[7]石红梅.基于家园共育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1,(08):59.

[8]苏月贵.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68):154-156.

[9]陈诗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23):33-34.

[10]张玉梅.如何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J].天津教育,2021,(22):186-188.

[11]葛念祖.留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救助策略研究[J].家长,2021,(21):4-5.

[12]丁玲.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天津教育2021,(20):186-188.

[13]张森森,张琳琳,邓燕丽.基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教育有效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1,(28):8-9.

[14]陈美芬.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解决对策[J].第二课堂,2021,(07): 87-88.

发布此开题报告主要是希望能给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的写作上一些借鉴。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