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性论主要围绕什么谈论人的本质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人性论主要围绕什么谈论人的本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性论一直是中国哲学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几乎每一个哲学流派都会涉及到人性问题的探讨。总的来说,这些探讨基本可以分为四类:人性善、人性恶、人性有善也有恶、人性无善也无恶。
人性善
关于人性本善的观点,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孟子由“恻隐之心”推出“人性本善”了。但是孟子的人性论内容除了恻隐之心外,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分别对应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性中确实有一些“恶”的存在,对此,孟子认为,人性之中的恶是因为人们抛弃了本性引起的。
虽然孟子的性善说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孟子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纯粹持有人性善观点的哲学家却非常少,大部分人是调和孟子和荀子的观点,认为人性既有善也有恶。也正因为如此,诞生了很多人性二元论的观点。
孟子之后纯粹持有性善论观点的人是宋代的周敦颐,就是那个写了《爱莲说》的哥们。周敦颐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诚”。这个东西是圣人之本,是纯善的,仁义礼智信,一切德行都由它派生而来。而这个东西就是人的本性。
但是周敦颐的这个观点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宋明理学最有影响力的那一帮人,基本都倒向了人性二元论,并且把这种理论进一步精致化。
但是作为朱熹的四传弟子,元代的吴澄,以及明代的罗钦顺都不同意二元论的观点。在他们看来,“同一阴阳之气以成形,同一阴阳之理以为性”,根本没有必要把人性分为两个方面,因为这两个方面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东西,人性都是秉一气之理以成型的。而从根本上讲,仁义礼智都是人性的内容,因而人性是善的。
再往后,清代的戴震提出了人性具有的三个内容:欲、情、知。欲要求声色臭味,情发泄喜怒哀乐,知辨别美丑是非。但是因为人的知觉高于动物,知礼义,辨是非,所以人性可以说是善的。
近代的康有为,原本是反对性善论的,但是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为了推行他的“仁爱”哲学,又认为人性本善,他说:“不忍人之心,仁也,电也,以太也,人人皆有之,故谓人性皆善”。虽然因为西方科学的传入,康有为的思想体系中多出了很多新的概念,但是本质上还是千年来儒家的那一套理论。
人性恶
持有人性恶观点的哲学流派,除了法家和儒家的荀子之外,并没有很多。在人性论问题上,荀子先定义了何为善何为恶。他认为,所谓善,就是一切行为符合道德规范,服从礼义制度;而恶,就是行为不正,犯上作乱,破坏社会统治秩序。
从这个角度上出发,荀子认为,人性本善是说不通的。因为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和政治制度。相反,人性之中充满了好利、嫉妒、喜声色,如果不加以克制,不用社会礼义规范来约束他,就会影响到社会安定。
他批判孟子没有把本性和人为区分开。人的本性是恶的,所谓善的表现,其实是人为的结果,是后天礼义规范、法律制度对人的约束。
人性有善也有恶
这种观点是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性论的主流。也正因为这个观点具有广大的市场,持有这个观点的哲学家非常之多,所以这个观点又内部分化出了许多的小派别。其中的主要派别有两类,一是三分法,把人性分为三种,纯善,纯恶和两者之间的中间态;另一类是二分法,把人性分为两种,以此来解释人性善和恶的两种表现。
比较有趣的是,三分法基本只在汉唐流行,二元论则在宋明流行。
我们先来介绍三分法,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汉代的董仲舒。他的“性三品”是在他为论证汉代统治合理性提出的“三统三正”学说上发展而来的。他认为人性有上、中、下三品,分别是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其中圣人之性和斗筲之性是天生善和天生恶的,而中民之性则无所谓善恶,需要圣人教化。统治者就扮演着这个教化的角色,“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董仲舒之后,王充和韩愈也基本是持同样的分类观点。王充是个唯物主义者,用气一元论来解释自然。人性由气而来,人性中的善恶贤愚不同,是受到的元气厚薄不同引起的。
而韩愈则创新性地引入了“情”这个概念。他不仅认为性有三品,情也有三品。上品的性是具备仁义礼智信五种品格的;中品性则具备五种品格中的几种,具备的程度也不同;而下品的性则五种品格都不具备。情是人的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上品情符合中庸,中品情有的发作过分,有的发作过少,而下品情则都是发作过度或不足的。三品性和三品情是互相配合的。除了中品之外,上品和下品的性是不可改变的。
继承韩愈“情”的观点,李翱认为“性善情恶”,人性本善,人性中恶的部分都是“情”引起的。而王安石则认为人性无善恶,善和恶其实都是“情”造成的。
除了性三品的观点之外,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观点应该是人性二元论。
宋明人性二元论的提出者应该是程颐程颢兄弟。他们把人性分为“天命之谓性”和“生之谓性”,前者是先天的,至善的,是“理”在人心中的体现。而后者是“气”生成的,因为“气”有清浊之分,所以“生之谓性”也就有了善恶之别。
和二程一脉相承的朱熹,同样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在人性问题上他和二程的看法基本一样,只不过换了个名词,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除此之外,朱熹的理论更为庞大和精致,从“心”的体用关系进一步说明了人性问题,他认为“性”和“情”都统于“心”,是“心”的体和用。
二程、朱熹以及后来的许衡等人,这些理学家在人性上的共识就是源于“理”的人性是至善的,而源于“气”的人性则有善有恶。所有的恶都源于由“气”而生的性。在理学理论体系中,理是形而上的存在,而气是形而下的存在。所以他们得出以上结论也就十分自然了。
在理学人性二元论大行其道的时候,张载的唯物人性二元论就显得独树一帜。他认为人性来自太虚和阴阳二气的结合。太虚的本性生成了“天地之性”,是善源;而每个人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又有了“气质之性”,是恶源。从气的本性推到人的本性,这是张载人性论的特点,也是区别于理学家观点的地方。他认为人人都有“天地之性”,只要善于反省,就可以认识到自己善的本性。他不赞同理学家“存天理去人欲”的观点,认为人欲也是人本性的一部分,只要加以限制不过分就好。
人性无善也无恶
持有这个观点的学派其实不多。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告子。他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本无善恶可言,全看后天如何引导。就像我们不能把柳条变成的篮子和柳条等同起来一样,我们也不能把人性善和人性本质之间等同起来。因为人性善的表现是后天引导的结果,先天的人性是无善无恶的。
持有这种观点的思想家,基本都同意人性的善和恶是靠后天学习的。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指家长学校的教育,还包括环境的塑造等。如汉代的杨雄就认为“学则正,否则邪”。认为性无善恶,善恶由情起的王安石也说:“诸子之所言,皆吾所谓情也,习也,非性也。”近代的龚自珍也认为“善非固有,恶非固有”“善恶皆后起”
在持有无善无恶观点的这个群体中,最具有创新精神的要数明代的王夫之。王夫之可以算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他用气一元论和日新之化解释世界,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而且事物时时处于运动之中。
也正是这样的世界观,在人性问题上,王夫之提出了“性日生日成”的观点。即人的感觉和思维都是变化日新的。他最后得出结论“性屡移而异”“性也者,岂一受成型,不受损益也哉”
后记
虽然中国哲学史上对人性的问题探讨了几千年,看似得出了许许多多的结论和看法,但事实上,各个哲学家之间都是在自说自话。他们几乎都默认了符合封建道德体系的就是善,不符合的就是恶。在这个基础上去探讨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但是封建道德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善和恶的定义是变化的。
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没有人提出一个能让人达成共识的善和恶的标准,也没有人更深入地去讨论什么是人性。因为有的思想家把人欲归为人性的一部分,有的则不这么认为。因此,在善恶没有同一标准,什么是人性的问题也没有被深刻追问的前提下,所有思想家关于人性论的讨论都存在着被全盘推翻的风险。
而就算这两个问题人们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还有一个新的问题在等待着人们。通常来说,人们制定善恶的标准是为了指导人们弃恶从善,但是,人们为什么要弃恶从善呢?
——所有问题追根溯源都是形而上学问题。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简携微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