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论文(繁荣开放的隋唐社会)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隋唐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论文(繁荣开放的隋唐社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隋朝
1.建立: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统一南北。2.开皇之治:隋文帝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国家出现安定统一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3.开通大运河:运河是为了方便交通而开凿的人工河。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中国的大运河,它最早开凿于隋朝。关于大运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条件:全国统一,经济繁荣。
(3)影响: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但因役使百姓,导致人民起义推翻了隋朝的统治。
(4)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功过参半。
大运河的开凿促进南北交通和经济文化交流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但隋炀帝因开凿大运河而大量奴役百姓,且带有个人享乐的目的,使大运河的开凿成为导致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注意
对大运河开通的目的,起止点及作用考查较多;(2)将隋朝大运河与现在的大运河进行对比,认识其历史与现实作用。
二、“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1)背景: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隋炀帝被部将所杀,隋朝灭亡。李渊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2)李世民即位:李渊退位后,传位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2.“贞观之治”:
(1)原因: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为唐朝时期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在唐朝初年,统治者吸取隋亡的教训,决定轻摇薄赋。唐太宗的个人因素,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内容:唐太宗认为皇帝要勤于政事,并注意“戒奢从简”,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了人民负担。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重视文化教育,沿用隋朝的科举制,并进一步完善,以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
(3)作用:“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使唐太宗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
注意
唐太宗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政策,仍然值得今天的我们来借鉴,这一内容是近年的中考热点。
武则天的统治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既弘扬了“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武则天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不可避免地有她专断腐化地一面,但是从总体上看,她仍不失为历史上一位有作为地皇帝。
四、“开元盛世”
1.“开元之治”:唐玄宗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励精图治。他尤其注重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开元初年,唐玄宗还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决心。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2.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
(1)在农业方面,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也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产量大大增加,江南地区为重要地粮食产地。从西域传入很多蔬菜地新品种。唐代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盛行。生产农具改进,发明了曲猿犁、筒车。
(2)手工业发达,丝织品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超。陶瓷业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有名。
(3)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3.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归纳
唐朝前期繁盛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历史启示;
形成原因:隋朝经济制度和经济繁荣,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廉洁奉公,政治清明。如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善于用人和纳谏,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调整统治政策,为唐朝前期繁盛局面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唐初,几代帝王励精图治,努力发展生产。人民安居乐业后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为唐朝前期繁盛作出了直接的贡献。
历史启示:必须正确认识人民力量的伟大,使之有效的为社会作出贡献。政治清明、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盛世出现的重要保证和必要前提。统治者的个人作为至关重要。
唐朝的民族关系
唐政府设置机构管理边疆地区: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作为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唐朝的民族关系。
唐朝同周边民族关系得到发展主要表现在经济文化交流、册封、联姻、结盟等方面。第一,唐朝同吐蕃联姻结盟。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太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通过联姻密切了唐蕃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与内地的交流。公元823年,唐蕃正式结盟。第二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第三,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唐朝同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到发展的主要原因;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国家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唐朝政府采取灵活多样的民族政策。
归纳
唐朝的民族关系,主要体现在一个“和”上,其民族政策是值得今天的我们来借鉴的,这有助于多民族的团结与巩固。
唐朝的对外友好往来
1.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概况:
(1)对外政策: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2)交往地区:唐朝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主要有日本、新罗、天竺、波斯、大食等70多个国家。
(3)唐朝的对外交通很发达。(可参见“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4)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2.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日本派遣至唐的遣唐史达十多批,同来的还有官员、留学生、留学僧人等,少则二百人,多则五六百人。
(2)两国贸易;遣唐使带来很多礼品,唐政府也回赠礼品,这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
(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经济制度,日本仿唐制进行改革,即大化改新。日本参照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
城市建筑,日本都城京东、几乎与唐长安的建筑样式相同。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的某些风尚。
鉴真东渡:鉴真因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现位于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是鉴真和他的弟子精心设计的,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3.玄奘西游:
(1)贞观元年,玄奘西游,在天竺遍访名寺高僧,成为著名佛学大师。贞观后期,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了《大唐西域记》。
(2)贡献:玄奘回国时,带回大量佛经,他和助手们译出1300多卷。这些佛经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他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归纳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是唐朝时中外友好往来的见证,展现了唐朝对外开放的一面,对外友好往来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隋唐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创立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权贵子弟中选拔,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得到重用。
科举制的诞生:为了改变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做官,而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而不被重用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制的完善: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科考中第一名者称为状元。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开设殿试,增设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结果大大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注意
科举制度在中外历史上都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但到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严重的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学法指要:
本专题是“繁荣与开放的隋唐社会”,要求学生用史实来说明“繁荣”和“开放”。
本主题是古代史中的重要知识点,注意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来归纳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