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货膨胀论文(通货膨胀论文 研究热点10篇)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谈通货膨胀论文(通货膨胀论文 研究热点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通货膨胀论文主要是探讨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及一些策略,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实际需求小于货币供给,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就是通货膨胀。本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通货膨胀论文的范文,供给大家作为一个参考。
通货膨胀论文研究热点10篇之第一篇:浅谈我国通货膨胀与失业问题
关键词: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 失业;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
菲利普斯曲线是由新西兰学者菲利普斯首次提出的。此曲线主要揭示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化工资变化率的关系。菲利普斯认为,失业率和货币化的工资变化率之间是呈负相关关系的,也就是说,当货币化的工资变化率上升时,失业率就会下降:相反,当货币化工资变化率下降时,失业率就会上升。这样的两项指标相互之间所呈现的关系就是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之后,萨缪尔森和索洛两位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他们通过加价原理确定了货币工资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是呈正相关关系的,即货币工资率上升,就业人数增长,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率上升;相反,当经济衰退货币工资率下降,人们付出同样的劳动得到了较少的回报,社会整体失业率就会上升,通货膨胀率相对下降。菲利普斯曲线最初是解释失业率与工资水平这两个指标之间关系的工具,之后的萨缪尔森和索洛将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演变成了解释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这两项指标之间关系的新的理论,这一演变也是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得以进一步发展的体现。
二、我国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变化的总体态势
(一) 我国通货膨胀率变化的总体态势
世界范围普遍存在着多种经济现象,通货膨胀即是其一,该问题困扰着全球大多数国家以及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经济学家。可以说哪里有市场哪里就会出现通货膨胀问题,中国当然也不例外。然而,由于国情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我国的通货膨胀带有其特殊性。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的第一次高通货膨胀期出现在1958年,出现该现象的关键因素是我国改革方向的转变。众所周知,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城市、农村同步推进的综合改革方向替代了原有的单一农村改革方案,这一转变使消费品价格和各生产资料的价格管制大幅减少,基本放开,刺激需求、物价飞涨的同时,也使得民众生活成本剧增、压力极大。自此之后我国通货膨胀率逐年增加,虽然有时会有小幅度的下降,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二) 我国失业率的总体态势
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规模之庞大使得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失业人口劳动力无法得到安置,劳动力供给的增长率高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指数。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加剧了失业,增加了失业率,那就是之前容易被社会忽视且比较隐蔽的失业问题逐渐变得显著,这主要由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可是近年来,城镇人口失业率在逐年增加,更难以置信的是通货膨胀率总体也在上升,这与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并不相符。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呈负相关关系,即当城镇失业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因此而下降,相反,当城镇失业率下降时通货膨胀率上升。尽管失业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波动并不明显。
三、平衡处理通货膨胀和失业关系
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特殊性,从发展现状来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是成正比的,这与菲利普斯曲线所揭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不符合,其并不能完全反映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为了平衡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
(一) 努力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实践证明,我国现在依靠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诸多问题。投资过热会引起通货膨胀,而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正是依靠大量投资的模式,这势必会出现通货膨胀问题。政府的首要问题是促进消费,这一办法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且可持续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增长得靠消费和投资而不是仅靠大量的投资,仅凭借投资这一单一的经济模式只会使经济过热,经济永远不能发展和增长。只有将投资和消费两个经济模式结合,配套使用,形成新型的双驱动经济增长模式,我国的经济状况才能得以改善。
(二) 制定针对性措施以解决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是重中之重。首先应该解决的就业问题是我国企业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体制性失业问题。政府应在坚持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企业做好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工作,鼓励失业职工再就业;其次,企业产业的结构化升级会形成结构化失业,就需要高职业技能和高素质的职业人员,根据这一需求企业应该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使职工能够胜任不同的岗位,给职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机会;最后一个就业问题是,我国人才培养单一与企业岗位所需的人才不符带来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要重视基础教育环节所承载的教育职能,主要是要调整教育结构,特别是注重基础教育,消除大学生在就业时所遇到的政策壁垒和制度障碍,促进广大大学生积极就业。
总之,我国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这两项指标之间所呈现的的正相关关系未体现菲利普斯曲线所揭示的理论,有其自有的独特性。所以我们要结合中国国情,在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正确地和有选择地借鉴菲利普斯曲线的合理之处,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来更好地解决我国现在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我们不但要掌握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的规律,还要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制定完善的治理方案来解决现实难题。这一问题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我国的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终将会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张焕明。1979-2000年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3 (2) :79-82.
[2]赵博、雍家胜。《菲利普斯曲线研究在中国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月刊[J], 2004. (9) .
[3]苏芳,赵昕东。中国长期、短期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的关系[J].经济评论,2009 (5) .
[4]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戴维。莫斯[美].《哈佛极简宏观经济学》[M],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
通货膨胀论文研究热点10篇之第二篇:我国汇率波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摘要:汇率和物价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倍受关注的指标,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它们的变动对我国宏观调控、国民经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统计结果中显示,汇率波动是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但是汇率波动对通货膨胀指数变化率的变动影响很小,通货膨胀指数变化率在受到汇率的正向冲击后,通货膨胀指数变化率有短暂的滞后,随后出现迅速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汇率; 通货膨胀; 汇改;
2005年,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开始启动,同年7月21日,央行宣布我国汇率制度不再盯住美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以一篮子货币为参考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2015年8月11日,我国汇率制度有了很大的改变,开始形成"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其灵活性、透明度以及市场化程度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在2017年5月26日,为了对冲有市场情绪而放大的单边市场预期,在形成机制中引入了逆周期因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机制变为"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
对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能否破7的言论一直存在争执,市场预期不一,上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已是10年前。2008年金融危机时,每当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时,央行均力挽狂澜,采取紧盯美元策略,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在6.89-6.8的区间内。随后10年来,我国经济复苏,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未破7.然而在2016年,一系列事件导致汇率持续波动,例如美国不断加息、特朗普上台、英国脱欧事件等。导致在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三次近乎跌破7,全年贬值6.83%.自2018年4月以来,国际上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人民币较大幅度贬值以及A股市场惨淡、低迷。包括外贸市场的不确定、美国对中国征税以及美国本国大幅度减税、美联储再度加息、资本回流美国、中美贸易战加剧和美股持续上涨等因素。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一是稳定物价,根据传统经济理论,汇率的变动势必会影响物价的变动。汇率对物价的传导也会影响到国家的宏观政策的实行。
一、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关于汇率波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有的文献都是从汇率对物价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的。
关于汇率对物价的影响效应,国外学者对此做了广泛的研究。Dornbusch (1987)是首位研究汇率对物价的传递效应,认为汇率对物价的传递是不完全的,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包括市场化程度、商品替代品程度以及外国厂商竞争力。Baldwin&Krugman (1989)指出商品的价格对汇率波动不敏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沉没成本。Menon (1995)通过对43个工业国的汇率传递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汇率传递具有不完全性和时滞性。McCarthy (2000)通过建立VAR模型发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同样存在汇率传递不完全性的特点,发现汇率的变动对物价影响很小,开放程度不同的国家影响大小不同。Bailliu&Fujii (2004)对11个国家汇率波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汇率传递效应有下降的趋势。Ca'Zorzi etal. (2007)对12个国家汇率波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汇率波动对物价水平具有正效应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在已有的文献中大多是基于2005年汇改后,市场对人民币存在升值的预期,考察期内人民币汇率也是大幅升值的阶段。在宏观经济人民币升值的大环境中研究汇率波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此环境已有的分析可能解释力度较强。自2015年汇改以后,2016-2018年国内经济形势不好,加上国外各种因素叠加,人民币持续贬值,已有的分析基于人民币贬值的大环境中可能解释力度不够。
二、汇率对物价的影响机制
汇率传导机制指的是名义汇率的波动影响价格变动的渠道和路径。汇率传导机制被分为直接传导机制和间接传导机制。直接传导机制是指汇率有波动的趋势,那么进口商品的价格是最直接受到影响的。如果本币升值,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降低;相反,本币贬值,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提高。相比而言,间接传导机制更为复杂,通过影响其他变量来影响物价水平。根据变量的不同,间接传导机制分为不同的间接传导机制。对于生产成本机制,本币升值,那么进口原材料的相对价格就会下降,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相对降低,一般物价水平也会相应下降。对于收入机制,若本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较高,而外国对本国的出口产品需求弹性较高,那么本币的升值将会恶化贸易状况,从而降低总需求,然后对收入和一般物价水平产生影响。对于替代机制,汇率波动通过影响进口商品替代品的价格进而影响一般物价水平。对于货币工资机制,汇率波动通过影响实际工资进而影响一般物价水平。对于货币供应机制,汇率波动通过外汇储备和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一般物价水平。对于预期机制,由于消费者预期的存在,货币升值将导致消费者总需求进一步减少,从而影响一般物价水平。对于债务机制,如果本币升值,那么依靠外国融资的企业成本将会下降,消费和一般物价水平均有提高的趋势。
三、结论与建议
(一)构建汇率分析研判体系并建立预警机制
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在7关口意味着稳定市场的预期,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将会引起市场动乱,人民币将陷入持续贬值的状态。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以及经济形势不好的大环境中,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不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7关口,应该建立科学的研判体系,追踪汇率的走势,做好对走势的科学判断,并建立预警机制,如果汇率走势有意外波动,当预警提示后可以立即做出针对性的措施,及时止损,避免汇率影响到国内一般物价水平。
(二)加强对汇率市场预期的管理
人民币加入SDR、CDR的发展以及A股纳入MSIC等一系列事件,均会使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有所提升,也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以及汇率市场化。随着汇率市场化的加速进行,市场预期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民币持续贬值,每当人民币贬值接近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7关口时,就会有大量的国际投资者来做空人民币,为什么所有人都在关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否跌破7,因为7这个数字就是市场的心里关口,一旦突破了市场预期就会引起一系列的恐慌,引起一系列的资本外流行为,市场对人民币的预期将会加速人民币的贬值,影响市场稳定。因此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要想维持汇率稳定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所以,应当加强对汇率市场预期管理以及稳定市场情绪。目前汇率形成机制已加入逆周期因子,目的是抑制市场的非理性行为,积极引导市场行为。
(三)有效利用各种工具规避风险
2018年汇率先涨后跌、双向波动,市场都在预期汇率是否跌破7关口,不论国内投机者还是国外投机者都在预测人民币汇率的走向,追涨杀跌,做空或者做低人民币。现在这个阶段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投资者都不应该再去赌汇率的走势,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对汇率的走势作出预测,汇率的波动必然带来风险,应该采取期货或者期权等衍生工具合理地对外汇资产规避风险。如果不主动采取措施,很可能会造成损失。对于外贸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管理风险的能力,在企业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寻求金融机构的帮助,多与金融机构沟通和交流,用更好的金融手段和金融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
(四)调整发展战略、支持产业结构升级
汇率与物价的稳定都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企业应该不断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市场中拥有决定价格的权利;从政府层面来讲,应当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量通过减税以及优惠政策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使企业回归实体经济,促进企业创新以及产业升级,提高技术发展实力。
参考文献
[1]李婕。跨境资金流动管理中外汇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与监管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17 (29) :13-14.
[2]肖芝露,尹玉良。我国汇市、股市和债市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基于"8·11汇改"的经验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 (09) :82-87.
[3]潘莉莉。"一带一路"背景下汇率制度改革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8 (06) :12-16+31.
[4]李艳丽。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考虑预期与结构变化的分析[A].《国际货币评论》2015年合辑[C].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2015:20.
[5]张深红,黄沛儒,汤春玲。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8 (25) :93-94.
[6]刘少华。政策冲击视角下美国国际资本流动与美元汇率波动探析--聚焦此轮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美国税改和特朗普贸易保护政策[J].金融发展评论,2018 (07) :14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