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023-09-01 22:56: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怎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如何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

刁凤彩

肇庆市高要区小湘镇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德育教育应放在第一位,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必需。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从下面几点做好德育工作。一、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二、取得学生的信任;三、讲究方法,注意方式是关键。我们相信:德育教育工作作为一份长久的事业,只要对学生付出一切耐心与爱心,我们的德育教育就不会失败。

【关键词】德育   身教   信任   方法

当前,我们正逐步把对学生的应试能力的注意力转移到重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的培养上来。但是,我们关于德育教育的进行,还是存在落伍且贫乏的说教,然而对于我们的德育教育来说,则不乏空洞而落后的说教,即使我们能推出“德育为先”的观念,但是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们还是没能真正做到落实。

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根本问题。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忽略或者不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行的。据调查显示,近50%的未成年人会犯罪是由于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较好的教育,而这部分人又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界。由此可见,德育工作的重要毋庸置疑。我们办教育是为了培养出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栋梁。为祖国的建设施展才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因此,我们必须明确:把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必需。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该怎样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来做:

一、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本身需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行,才能以德服人、以德施教。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来教化学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教师不但要用师德规定来管理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归入自己的行为准则中。老师在监督学生的同时,也有几十双眼睛在关注自己。老师们严谨认真的态度、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事,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言出必行的品质更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行为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学校,老师们能够自觉节约一度电、地张志你、一滴水,不随手扔垃圾、爱护环境,与学生一起排队打饭……正是由于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影响了教师的威信,显示了老师的人格魅力与道德修养,同时也在慢慢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

二、取得学生的信任

赢得学生的信任,就是要让学生敢于在教师面前表露心事,就是要让学生与老师之间架起一道桥梁,缩短师生彼此的距离。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得学生信任,班主任的工作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怎样取得学生的信任?我的体会是对学生要有爱心,并能尊重、信任学生。

有爱心,就是关心、帮助和爱护学生。教师如果能在学生迷失、彷徨或遭受打击、处于困难时帮助学生,他将能够时刻记在心中,感激不尽。学生只要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就会有无尽的力量。有一次,我班有一个学生突然精神不振,做事拖拖沓沓,并对同学说不读书了,接着就不回校上课,经家访了解才知道是因为他的父亲遭遇车祸去世,给他带来很大的心灵创伤。为了减轻他的思想负担,我主动和他倾心长谈。有时甚至到深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慢慢地把他从悲伤的心情中解脱出来,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后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爱,像寒冬深夜里的篝火,能温暖和照亮人的心灵。多一分爱,就多一分希望。所以,作为老师的,一定不要吝惜自己对学生的爱。

尊重,信任学生,就是能够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不但要体现在大的方面,也要在细微之处体现出来,尊重学生、不嘲讽、不压制学生,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对于不正确的看法要及时给予分析、引导是指纠正,对于正确的观点要给予鼓励、肯定,给学生信心。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成长,能够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之所想,急之所急。给孩子们以公正无私的帮助,对他们理解、尊重、信任,孩子们才可接纳班主任是他们最可信任的知心朋友。

三、讲究方法,注意方式是关键

1.赏识多、贬斥少。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人性最本质就是得到赞赏、尊重与爱。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赞赏,我们在教学中不要吝啬赞赏,要善于寻找学生的发光点,让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自信心。如我班有位男同学,非常喜欢运动,体育成绩很好,但其他的文化成绩很差,我便找他谈心,对他的优点大加赞赏,接着指出他的不足,对他说如果把他对运动的热情转移到学习上,那成绩就会提高起来,在我的耐心的劝导下,他的文化成绩终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见赏识的力量比贬斥还大。

2.宽容多、责备少。宽容能够一个老师的胸怀、人格和爱心,造就和谐的师生关系往往比严厉更有效果。有一次我班的宿舍出现失窃的现象,经调查是某个同学所为,我并没有斥责他,而是细心的向他讲述这种错误的行为,让他了解错误,不再犯错。当然,宽容不是放任自流,宽容不是迁就。因此我认为,最有效的教育是能打动学生的心以及让学生能够理解老师,并不在于教育的形式有多么严厉。

3.个别交流多,泛泛而谈少。作为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因材施教的意思。作为班主任,在做好学生工作时,我会深入了解学生,通过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对症下药,因为在教育工作中,任何不着边际的谈话都是无效的。

4.强调集体多,渲染个人少。我在班级建设中十分重视学生集体观念的教育,例如在获得“先进集体”“文明班”等称号时,我会首先强调班级的荣誉,让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其次才表扬为荣誉而努力的学生。

5.耐心多一点,急躁少一些。中学生具有可塑性强、反复性强、自控力差的特点。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和途径。面对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我总会给出耐心,不厌其烦教育他们。我常常告诫自己:他们毕竟是孩子,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教育他,帮助他。这样心情也就平静了许多。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对学生付出爱心与耐心,才能确保学生的教育转化的成功。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应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角度出发,有效运用各种方法,根据学生个性化的特点进行互相联系和有效结合,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爱心耐心,切实做好德育的落实工作。相信通过我们的正确引导与真诚教育,德育教育工作在未来一定会得到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罗正华著《教育学》

2、贾献文 孔令明著《教育艺术论》

3、刘晓明 张明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4、晋银峰 赵云红著《德育原理》

5、刘志泉著《如何做好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之我见》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