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践活动计划 在新课标下如何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实践活动计划 在新课标下如何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新课标下如何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活动,正是语文教学创造性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园地。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这种目标与能力的培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能更好发挥,是因为作为一种实践取向和经验取向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比其他任何形式都注重过程的教育价值。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儿童获得情感、态度、人格等方面的培养,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课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1、担心“非语文”内容过多地介入担心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象语文课”。
2、一些语文综合学习课实效性不强。
3、有一些课为活动而活动,单纯追求活跃气氛,做表面文章。
4、在综合活动课上,一些比较开朗活泼的学生得到了充分展示的机会,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得不到什么锻炼机会。
因此我认为在设计和实施语文综合实践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活动主题,分层推进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等方面。它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依托,写作和口语交际贯穿始终,密切联系实际进行设计,使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发展。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不仅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收集、运用、创造信息能力的训练,还要关注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情感熏陶、品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等。另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课程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安排,在一个主题统率下,开展一系列活动,这样才能使活动课精彩纷呈。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学习了古诗《小儿垂钓》之后,我组织学生举办了以下一系列的活动。活动分为四步:
1、学生分头查找作者胡令能的生平、创作经历、作品,阅读他的其它作品、以及和本诗内容(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相关的古诗,并开展“古诗报告会”。
2、开展“古诗改编大赛”,优秀作品选入黑板报中展示。
3、以古诗内容作画,并举行绘画展。
4、表彰大会,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个人。这样的主题活动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而且在活动中,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二、课程生活化,生活课程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在语文教学中,把语文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让语文走向生活,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语文学习回归生活,这也是对语文学科本质的回归。
如在练习的“读读背背”中,有这样一些论语中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为了检验同学们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些名言,我出了以下两道题来检测:
1、一次有一个陌生的远道朋友,来你们家做客,你们热情的款待了他,此时你由衷地发表感慨说:_______
______。
2、一次你们几个同学围坐在一起写家庭作业,遇到了一疑难问题,起初都无法解决,忽然平时学习较差的一位说出了令大家吃惊的好办法,于是,你感慨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面向全体,形式多样
综合性学习的操作形式,一定要多种多样,让学生有新鲜感、好奇感,而且在活动中,教师应不断地进行指导、点拨、咨询、协调和帮助,让学生有兴趣地做下去,从而得到体验,促进发展。学生是主体,要全程、全员、全面地参与活动。同时,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张扬生命个性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体。它能最大限度地尊重和利用这种独特性,学生可根据自己认知水平,实际生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尽可能完整地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实现学习过程从他律到自律,从消极到积极的根本转变。
1、竞赛型。 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作用。竞赛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随时举行,不必拘泥形式的大小。如:查字典比赛、成语接龙、朗诵会、辩论赛、课本剧表演赛、演讲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可以使师生沟通,达到共同进步。这也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活动时也可以模仿电视综艺节目的布局,全体学生分红、黄、绿、蓝几队或甲、乙两队,或是几大方阵,进行对抗赛,活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话题来确定,这些活动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怎能不喜爱语文呢?
2、表演型。 小学生很愿意模仿故事中的角色。通过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课本剧、童话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记忆,还能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促进语言发展,增强自信和勇气。如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云雀的心愿》等课文后,我组织学生自己创作、设计、表演课本剧,他们惟妙惟肖的表演获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这些表演的成功,激发起了学生的表演欲望,于是我又设计了一次成语典故表演大赛。另外学生们自编自演的小品也能让人明辨是非,身临其境。
3、辩论型 。小学生好胜心强,不服输,常常为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根据这一特点,我常在课上开展一些小小的辩论会。学生为了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辩论前积极准备资料,编写提纲,辩论中唇枪舌箭,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如:学习了《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之后,同学们对“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辩论;学习了《特殊的葬礼》后,又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哪一个优先级高”而辩论,通过这些争论,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另外,在同学们推荐下,我们还进行了“小学生要不要看电视?”、“ 课外辅导班有无必要?”等辩论赛。学生们的观点之鲜明,用词之精彩,辩护技巧之高超,令我佩服不已。我想:学生是有无穷潜力的,做为老师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们的潜能。
4、游戏型。 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如:在学习第八册练习七中的口语交际《小烦恼热线》这一课时,我把课堂变化成“烦恼热线现场”,让每位学生都做热心听众,老师或个别同学则变成主持人,“角色体验”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烦恼,还锻炼了他们的口才。至于成语接力、联词作文,这更是我们的保留曲目,常玩不衰。
5、赏析型。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我开设了一些赏析型活动课,每个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选择一篇你认为最好的文章,然后先在小组中朗读,再选代表全班集体赏析。在活动中,既提高了同学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又提高了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6、旅游型。生活水平提高了,趁着“五一”、“十一”、寒暑假,很多学生都随家人出去观光旅游,回来后,总有说不完的新鲜事、希奇事。在学了《走,我们去植树》、《秋天》、等课文后,让曾旅游的同学当小导游,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大自然,再现美景。不少同学还带来了数码相机拍摄的精彩画面,让“在家”的同学一起分享。这些活动课体现了他们一定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们丰富的创造力。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面,而且对于语文阅读也是一种很好的引导。
语文活动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必须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服务课堂,开放课堂,引入竞争,想办法刺激学生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应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课内课外都营造一种语文学习的氛围。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学习应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合谐发展。这正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理想!当然,在具体的操作上,还有许多方法需要摸索,还有许多困惑有待解决。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已开设的综合性实践课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语文综合性学习乘课改之风,自由翱翔在更广阔的天空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1年7月版
2、马振海主编:《素质教育读本》,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