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施工个人总结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沥青路面施工个人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沥青路面施工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1 沥青路面的压实与压实度
压实是把沥青混合料转变成沥青混凝土的途径。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程度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通过压实,空隙率减小,集料颗粒重新排列,达到紧密接触、相互嵌挤以及粒料间相互紧密地粘结,使得沥青混合料密度增大。因此,沥青路面只有充分压实,才能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等技术质量要求。做好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的设计, 在拌和、装料、运输、卸料、摊铺碾压等各阶段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才能确保压实度。应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出厂温度、摊铺温度及碾压温度,尽量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碾压成型。选择合理的压实机械。由于中、下面层Superpave材料中间档次集料较多, 难以碾压, 所以必须采用大吨位轮胎式压路机进行碾压。轮胎压路机开始碾压阶段,可适当用烘烤的方式提高轮胎温度,涂刷少量隔离剂、防黏结剂,也可少量喷水,或先到高温区(靠近摊铺机)碾压使轮胎尽快升温以避免粘轮。振动式压路机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 的原则,紧跟在摊铺机后碾压,并保持较短的初压区长度, 以尽快使表面压实、减少热量散失。
上面层SMA-13的初压、复压均采用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混合料摊铺后,应紧跟着在尽可能高温状态下开始碾压,不得等候,碾压温度必须符合规范。采用2台双钢轮压路机(宝马BW160, DYNAPAC232)进行初压,2台双钢轮压路机(DYNAPAC522,DYNAPAC622)进行复压,1台双钢轮压路机(DYNAPAC522)进行终压。同时依据SMA-13的特性,严格控制压路机的喷水量,要求把喷水量控制在最小,以不粘轮为宜。
现场道路压实度的检测,原则上采取当日施工,隔天取芯(采用H-160钻芯取样机),表干法测密实度(马氏密度与最大理论密度双控),达到施工阶段的质量检查标准再进行第二天的施工。
2 沥青路面的渗水系数
控制路面渗水系数是检测中的一大重要指标。对于高速公路路面, 水害性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的质量,特别是该地区的夏天多雨, 路面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车辙、表面松散、坑洞等损坏。此次该公路施工中,特别重视渗水系数这一指标,并且将三层路面的渗水系数均控制在≤ 50 mL/min (见表1)。这样控制了沥青路面的质量,对于延长沥青路面的寿命有重要的意义。
渗水系数定义为沥青层一定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渗水量。其与混合料离析、粗集料集中、压实度好坏等都有关系。采用SDLS-1路面渗水仪进行渗水系数的测定。按照施工控制指导意见,下、中、上面层合格率要求分别≥80%、80%、90%。在实际检测中,下、中、上面层均达到这一控制要求。
由于道路边缘摊铺机送料器难以达到,且初始压实度不足,在沥青路面与路缘石之间20 cm范围内通常出现压实不够和渗水现象。因此应人工对此区域进行补料,同时确保此区域的碾压遍数,以达到这一薄弱处的压实度与渗水指标。
渗水指标不仅跟压实度有关,还跟材料的离析有关。在拌合和摊铺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方式控制材料的离析:从拌和机贮料罐向运料车上卸料时,分三层放料,即每卸一斗混合料,汽车挪动一个位置;等一层放完后,再逐次进行第二、三层放料,从而减少粗集料的集中;另外,根据不同的摊铺厚度,调整螺旋布料器和熨平板前缘间的距离,也能减少混合料出现离析;在混合料集料粒径较大、摊铺层较厚的情况下,螺旋布料器离下卧层的距离和离熨平板前缘的距离都应稍大,反之可适当调小; 螺旋布料器离熨平板前缘的距离在保证供料充分、满足摊铺厚度要求的前提下,宜尽量调小;这样能保证摊铺后表面平整及厚度均匀,减少离析。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的行进速度发生改变也会导致摊铺厚度不均匀而发生离析。
3 沥青路面的平整度
路面平整度是衡量高等级公路路面质量和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该公路工程施工中加大了对路面平整度的控制。自下而上三层平整度分别控制在:下面层(均方差)≤1.3 mm,中面层≤1.0 mm, 上面层≤0.8 mm。应当说这是公路施工中最为严格的了。
在施工中应加强摊铺工艺的设计。首先要控制好下卧层的平整度;其次应选择合理的找平方式,底面层一般利用基准钢丝绳来确保高程控制,中、上面层利用浮动基准梁(平衡梁)来达到较好的平整度。同时,在施工中应采用性能先进的进口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和压路机,充分地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调整好摊铺机的各项参数。控制好供料和摊铺施工的关系,避免施工现场料车积压或等候料车过少,确保摊铺机以恒定的速度前进。控制好卸料车的倒车速度。避免卸料车撞击摊铺机。
确定合理的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从平整度控制的角度讲,路面施工中应尽量减少摊铺停机的现象,减少横向接缝,并认真地处理好横向接缝,可大幅度提高路面的平整度。继续摊铺时保持原先的作业参数,接缝处理保证接缝断面垂直,并采用正确的骑缝碾压(即向新铺层错轮20 ~ 25 cm ,与接缝平行碾压)。碾压时经常用3 m直尺检查平整度,可获得平整度较好的横向接缝。沥青面层压实度越高, 使平整度变化越小,因此切不可为求初期平整度而降低路面压实度要求。
通过对逐层平整度进行质量控制(采用XLPY-F型八轮连续式平整度仪),使得上面层的路面平整度符合控制要求。
4 沥青路面的抗滑能力
随着高等级、重交通道路越来越多,运营能力的急剧增长加剧了对路面的磨耗作用,使路面的抗滑能力降低,而高速行车又要求路面有较高的抗滑能力来保证行车安全。因此高速公路路面的抗滑性能被提升为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
路面抗滑能力的大小用路面表面摩擦因数(以摆式仪测定)来评价。面层石料的性质、颗粒级配、路面潮湿程度、滑流性污染、沥青性质与用量又决定了摩擦因数的大小。
路面面层的微观构造是指面层石料表面的粗糙度,用石料的磨光值(SPV)表示。它是决定轮胎与路面之间湿摩擦力水平的主要因素, 反映了石料抵抗被磨光能力的大小。磨光值越高的石料,在轮胎的长期作用下,越能长时间保持其粗糙的微观构造,路面的抗滑能力也就越好。所以,选用磨光值大的石料铺筑沥青面层是提高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措施之一。
颗粒级配路面面层的宏观构造指面层表面石料间的孔隙,即构造深度(铺砂法测定)。级配是形成构造深度的关键,构造深度越大, 则抗滑能力越强。集料的级配还影响着集料的程度、尺寸大小、相互间距,而它们又影响着路面摩擦因数的大小。
通过现场检测,该公路路面面层的摩擦因数均达到规范要求,且大于设计值48 BPN,构造深度均在0.8~1.5mm设计范围之内。因此,该公路路面面层的抗滑性能良好,确保车辆通过舒适安全。
5 沥青路面的回弹弯沉
为了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将弯沉值测定列为该公路路面质量检测的指标之一。
该公路上面层回弹弯沉值的测定采用东风10 t卡车,轮胎内压力为0.7 MPa。选取K3 + 440~K4 +210路段检测,回弹弯沉值如表3所示。可见该路段内弯沉值均符合设计值(≤0.194 mm),且内侧2车道的弯沉数值均相对比较大。这是由于内侧道路为老路,而外侧2车道是新建路面,由此可以判断新建路基以及加罩的沥青路面结构层相对于老路基以及加罩的沥青路面结构层变形更小。
参考文献:
[1]林有民.沥青路面质量控制[J].福建建设科技,1995.
沥青路面施工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剪应力;抗车辙剂;混凝土面层结构
车辙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类型,也是破坏较大的种类之一,对于沥青路面使用寿命、行车安全、通行能力都会带来直接影响。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上车辆保有数目的不断增加等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车辙已经成为各地最为常见的路面损坏,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车辙的产生一般在高温的夏季,由于沥青中石蜡发生流动,使沥青路面各种性质发生改变,在负载的条件下,沥青路面被挤压而产生形变,出现了轮迹带,如果此时初见较大的剪应力将会形成进一步的形变,产生波峰和波谷桩的连续性的车辙。对车辙危害,公路交通行业和全社会有着高度的重视,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措施,但是还存在着系统性和有效性的问题。公路施工单位应该根据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过程,在科学描述和分析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沥青路面施工和维护的具体工作,以过程性和发展性的眼光重新审视沥青路面车辙问题,提出了预防沥青路面车辙形成和治理沥青路面车辙的针对性措施,在提高沥青路面施工有效性的同时,完善了沥青混凝土路面防范车辙的理论和经验,更好地确保沥青路面安全、高效地施工和使用。
1 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过程
1.1 沥青路面的压密。沥青路面面层的各种材料在汽车荷载的作用会形成压实效应,若压实的时间和幅度过大将会形成微量的永久变形,这些形变有累计的效应,会进一步对沥青路面面层产生影响。
1.2 沥青的流动。沥青路面在高温及车辆荷载的影响下,会产生沥青的流动现象,由于沥青的流动导致沥青路面出现结构上的变形。
1.3 沥青路面的破坏。随着荷载、形变和温度的累积,沥青及胶浆向富集区进一步流动,导致沥青路面的结构失去稳定性,在沥青路面形成起伏状的连续车辙。
2 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内外因素
2.1 路面的结构。沥青路面的厚度越大,永久变形也越大,产生沥青路面车辙的可能就会越大,因此要控制沥青路面的厚度,使其保持在临界厚度范围内。
2.2 集料的性质。集料会影响沥青路面薄层的内聚力,沥青集料内聚力越高,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也就提高,对于沥青路面车辙的抵御能力也就越强。
2.3 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级配几乎能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所有性能,对高温稳定性亦是如此。集料级配决定了矿料颗粒间嵌挤力的大小及混合料的密实程度,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研究表明,在通常情况下,有合理密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要优于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SMA除外)。形成骨架结构的级配受温度影响较小,有较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而悬浮型结构抗车辙能力较差。
3 行车的影响
重载、超载交通的影响随着超载率的增加,车辆换算系数明显增加;使用初期计算标准轴次与设计寿命年限内累计标准轴次均明显增加;使用寿命明显降低,超载60%时,使用寿命为3.4年;超载100%时,使用寿命仅为1.4年。可见超载对路面使用寿命的影响极大。超载、重载情况下,当车辆轴载增加时,当量轴载作用次数不是按照比例增加,而是按照4.35次方的指数级增长。因此,当汽车超载时,其对路面的破坏并不是随荷载线性增长而是呈指数级变化的。
4 沥青路面温度的影响
高温是产生车辙的一个重要因素,温度越高,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越低,抗车辙能力越小。据观察,气温低于30℃一般不会有大的车辙;气温低于35℃,即路表温度低于55℃的情况下,车辙能够限制在几毫米以内;而气温超过38℃时车辙就会很快增长;如果气温连续超过40℃,几天就会使路面发生严重的车辙,并且发展很快。沥青粘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降低。沥青粘度的降低会使沥青混合料抗变形能力减小,从而导致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的降低。
5 剪应力的影响
由力学分析可知,车辆荷载分为行车水平力和垂直力。在纵坡路段,水平力由车辆荷载水平分力、车辆惯性力、变速力等通过车轮传递给路面。在陡坡路段,车辆荷载水平分力较正常情况大得多,加上综合超载车在爬坡时跳跃式前进的水平;冲击力的影响,面层将承受更大的剪应力。
6 沥青路面车辙的预防措施
根据沥青路面车辙成因的分析,沥青路面车辙预防应该做好如下工作:掺加抗车辙剂,降低成型沥青路面的永久变形;加强集料质量的控制,采用合格的集料;采用改性沥青或添加抗车辙剂提高沥青结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选用抗车辙性能好的沥青混凝土;严格控制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对行车和环境等影响因素加强控制和预防。
7 结语
总而言之,沥青路面车辙是常见的沥青路面病害,特别在山区公路网络、上坡区域和施工控制不严格路段有着更为严重的表现和影响,不但提高了行车的危险,而且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在降低公路建设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降低了整体建设工作的社会效益。因此,需要在高度重视沥青路面车辙的前提下,对沥青路面车辙发生过程和产生原因展开研讨,以对沥青路面车辙形成机理的科学分析为切入点,形成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混合料配比、原材料选择、施工技术运用的技术措施,在辅以环境干预和交通控制的手段,有效防治沥青路面车辙这一典型病害,为公路事业发展开辟出技术、管理和质量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1] 韩学文.半刚性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与发展分析[J].山西建筑, 2008(33).
[2] 李高明,卢明华,高燕.车辙形成机理浅析[J].交通标准化,2007(12).[3] 刘红瑛,林立,任伟,张涛.沥青混合料高温车辙评价指标的研究[J].石油沥青,2003(04).
沥青路面施工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质量控制、实验抽查、施工方法
1、原材料上的质量控制
1.1原材料的组成及作用
沥青混合料拌和前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选择好各种材料。必须对材料来源、材料质量、数量、供应计划、材料场堆放及储存条件等进行检查。
组成沥青混凝土的材料,主要是沥青材料、粗骨料、细骨料和矿粉填料。沥青是混凝土中的胶结材料,能将散碎的骨料和矿粉组成一个整体,起着粘结和传递荷载的作用。粗细骨料和矿粉填料均属于矿质材料,占混凝土总体积的90以上,起着骨架和填充作用,沥青混凝土的受力性能主要取决于粗细骨料所形成的骨架,所以骨架对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刚度起着重要作用。
1.2沥青选用的种类
沥青混凝土路面所用的沥青材料有道路石油沥青,软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和沥青乳液等。使用各类沥青材料的标号,应根据路面的类型、施工条件、地区气候调节、施工季节和矿料性质与尺寸等因素而定。
1.3骨料的种类及质量控制
沥青混合料所用的碎石即粗骨料,应尽量选用高强(抗压强度不小于78.4MPa)、耐磨(磨耗度<6)、与石油沥青黏附性好的碱性碎石(如石灰石等)。若在就地取材的情况下选用酸性碎石(如花岗岩等)时,则需要掺加各类增水性材料,如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料等使石料表面碱化。
细骨料是指粒径小于5mm的天然砂(河沙、海沙、山沙)、人工砂、石屑。沥青路面所用的细骨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合的颗粒级配。热拌沥青合料的细骨料宜采用优质的天然砂或机制砂,在缺少砂子的地区也可以用石屑。细骨料也得和沥青油良好的粘结能力,与沥青粘结性能差的天然砂或酸性机制砂或石屑不宜用于等级高的公路沥青面层,当必须采用时,应采取抗剥落措施。
沥青混合料中使用的粗集料,通常是2―3种不同规格的石料经掺配组成。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有稳定的合格矿料级配,就要求在石料的供料和收料过程中,保证不同规格碎石颗粒要有一致性。保持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的一致性对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路面施工所用的矿料数量较大,加之施工单位流动性强,施工单位很少有自己组织的石料加工厂。同时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利用当地生产的材料。现在社会上生产碎石材料的厂家都属于建材部门或地方的集体或个人所有,生产的材料又是常用于水泥混凝土。而水泥混凝土对集料规格的要求与沥青混凝土对集料的要求是不同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对砂、石料的质量和规格要求更高,因为它在相当程度上要依靠集料的嵌挤作用形成路面强度并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实践中认识到,同一个工程从多个厂家购进石料,会出现品种杂,而且规格上参差不齐的现象。名义上是同一规格粒径的石料,出自不同厂家,甚至是一个厂家由不同型号机器加工的石料,其材料级配也是有差异的。用这些碎石直接掺配后生产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由于不同规格集料级配的不均匀性,常导致混凝土的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在室内实验认定的各厂家生产的石料性质、强度等指标合格的基础上,选取生产量能满足需用的一个或二个厂家的石料。如能采用对进场的各家不同规格的集料进行二次筛分的工程措施,使分离出的不同规格的集料配比均匀一致。就更多可保证拌制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组成的均匀性,从而保证沥青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
2、沥青混合料拌合控制要点
沥青混合料拌制时,沥青和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合的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石油沥青120~165摄氏度;煤沥青80~120摄氏度)。混合料温度过高时,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从而影响到混合料的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拌合时间要以混合料拌合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间歇式拌合机每锅拌合时间宜为30~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s),连续式拌合的拌合时间由上料速度及拌合温度调节。
拌合厂拌合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如发现不合格时应及时调整 。
3、马歇尔试验检查对质量的控制
由《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94)规定马歇尔试验的检验频率为每台拌和机每日1次或2次。这个规定,没有与拌合机的单位时间内的产量联系起来。实际施工中,应视拌合机每小时拌合量多少及其它相关因素的变化,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检测次数。一般情况下,以每台拌合机每日不小于2次为宜,每日的上午、下午各检查一次,如果拌合机日产量较高或施工因素有变化时,应适当增加检测次数。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沥青混合料拌合时其矿料经过初次冷配和二次热精配的过程,现场技术人员对其标准配合比盲目自信,往往出现马歇尔试验疏于检查的现象,使产品的质量均匀性受到影响。但是相关因素的变化,单一粒级矿料颗料组成极有可能出现不均匀现象,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会产生影响,因此及时且适当增大对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检查频率,对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沥青混合料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工作中,由试验工程师专职驻拌和站,和施工试验人员一起每天分次做马歇尔试验,检查各项指标,指导拌料生产,做筛分查对配合比设计,保证出料质量。
4、压实施工的质量控制
保证路面达到设计的密实度和良好的平整度,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碾压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实现工作目标,关键是要使沥青混合料在适当的温度下实施碾压。尤其是初压阶段,应尽量在规范规定的温度区间内的较高温度下短时间内完成。在施工组织上,首先要做到拌合机和摊铺机在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必须匹配,即拌合量略大于摊铺量,使混合料摊铺在缓慢、均匀、连续不断的条件下进行;其次要做到随铺随压。碾压分段方式应改变以前那种将路面分成一定长度的碾压段,让压路机压完一段再往前移动碾压下一段的习惯做法。这种分段方法的缺点是:压路机的折返位置基本上都在一个位置,会影响到路面的平整度;同时有相当量的摊铺好的混合料不能得到及时的碾压,碾压温度有所下降。而应使压路机紧跟在摊铺机后面一定距离内碾压,每次碾压到离摊铺机约5m左右才折返,随着摊铺机不断向前,压路机的折返位置也跟着向前移动。这样既保证了碾压温度,又不影响平整度。
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过程中,要避免路面推移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压实效果,尤其是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最大。压实过程中的路面蠕动推移,使在摊铺过程中已弥补的下层的不平整,又凸现于压实层的表面上。从而影响上面层铺筑,影响路面平整度。
路面压实过程中,若发生推移现象,应现场查明原因。首先是否是由于下层顶面浮料、浮尘造成的,如果是这样应及时清楚浮料、浮尘。如发现不是浮料、浮沉的原因造成推移的现象,应立即停止混合料拌和,对混料的级配组成进行检查,并适当进行调整。及时进行马歇尔实验,以检查新拌混合料的质量。
实践证明:初压温度低时推移现象较为严重,初压如果在120°C~130°C温度条件下短时间内完成,可以避免和减小推移程度。因此,这种情况下,较高温度下短时间内完成初压,是提高压实质量的最佳方式。
5、路面的施工厚度控制
施工厚度的检测应按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并进行相互校核,当差值较大时通常以总量检验为准:
①利用摊铺过程在线控制,即不断的用插尺或其他工具插入摊铺层内,测量松铺厚度是否满足要求。
②利用拌合厂沥青混合料总生产量与实际铺筑的面积计算平均厚度进行总量方面的检验。
③当具有地质雷达等无损检验设备时,可以利用其连续检测路面厚度,但其测试精度需要标定认可。
④待路面完全冷却后,在钻孔检测实压度的同时测量其厚度。
6、一般公路沥青路面的初期养护
摊铺、压实后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待摊铺层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度后方可开放交通。纵横向的施工接缝是沥青路面薄弱环节,应加强初期养护。沥青混凝土路面对温度比较敏感,应根据各地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水和温度的变化规律,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区成功经验,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做好预防性性季节养护工作。
7、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施工队伍人员责任心不强、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施工企业往往把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分包给沥青砼拌合厂,因此极易出现施工企业撒手不管,而沥青砼拌合厂及其操作人员往往只追求完成沥青混凝土的摊铺任务,而对其施工质量不作过高追求;操作人员对施工规范、作业规程、质量要求知之甚少,如不少施工队伍未对现场沥青混凝土温度进行检测,甚至不清楚摊铺应达到的温度值;对一些沥青施工中的常见通病也坐视不管,如摊铺机作业人工干预太多等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施工队伍责任心不强、细部质量控制不严等问题,这些问题属施工实体的范畴,可通过加强管理,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对不能很好履行质量责任的单位和个人,应将其与资质资格审批结合起来,与市场准入结合起来,并将其纳人不良行为管理,可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总 结
长期以来,我国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和耐久性总是不够理想。修筑一条高质量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关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⑴、要有一个适合本地区气候特点和与路线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结构设计,觉不能照搬照套他人的设计。⑵、有了好的设计作为保证,还要有好的精心细致的施工队伍认真实施,认真不走样的按照生产配合比进行拌合、摊铺和碾压,压实密度最好控制在98以上。⑶、开放交通后,路政部门管理和养护要注意,成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最怕滴洒柴油和超荷载的汽车在高温条件下行驶。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众多优点决定了,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它仍将是道路的首先结构形式,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科学技术、施工工艺的发展、装备水平的提高、施工经验的积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会不断取得飞跃式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JTJ 032―94)7―113页
[2]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实务》郝培文、刘红英编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3―183页
沥青路面施工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路施工;SMA沥青路面;注意措施
一、 SMA沥青混合料原材料控制
(1)沥青:
SMA沥青混合料使用的沥青结合料一般为SBS改性沥青,改性沥青的剂量以改性剂占改性沥青总量的百分数计算,改性剂剂量以内掺法为准。改性沥青的运输温度不得低于150℃ ,保温贮存温度不得低于140℃ ,不得长时间存放,对现场加工的改性沥青,必须不问断地搅拌,以防改性剂离析。制作好的改性沥青温度应该满足沥青泵输送及喷嘴喷出的要求,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沥青的加热温度不能太高,一般控制在170~180℃改性沥青质量抽检必须在现场改性沥青制品中随机抽样,进行检测,以保证SMA混合料的质量。
(2)集料:
各种沥青面层的粗集料、细集料、填料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和《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要求。SMA使用的粗集料应采用碎石,石料坚硬,耐磨耗,外观接近立方体,有良好的嵌挤能力;粗集料应洁净、干燥、不吸水、无风化、无有害杂质;粗集料100%轧制,并至少应有两个破碎面。SMA的细集料宜采用破碎机制砂,其它面层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或石屑。
(3)填料:
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细磨得到的矿粉,矿粉应保持干燥、洁净,能够自由的从矿粉仓流出。
(4)纤维稳定荆:
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的纤维稳定剂宜选用木质纤维、矿物纤维等。纤维应在250℃ 的干拌温度不变质、不发脆,纤维必须在混合料拌合过程中能充分分散均匀,纤维应放在室内或有棚盖的地方,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受潮。纤维稳定剂的掺加比例以沥青混合料总量的质量百分率计算,通常情况下用于SMA路面的木质纤维不宜低于0.3% ,矿物纤维不宜低于0.4% ,必要时可适当增加纤维用量。纤维的允许误差不超过±5%。
二、 SMA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试验室通过各种集料的筛分结果、矿料的合成级配计算、最佳的沥青用量等数据并参照配比设计规范规定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高速公路一般都采用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按照目标配合比的集料比例对沥青混合料拌和机进行冷料输入,待拌和机达到实际生产状态时,从热料仓取出经筛分后的集料,合成生产配合比级配,并尽量使其接近目标配合比级配曲线,并取最佳沥青用量。
三、 SMA沥青混合料拌合
(1)SMA沥青混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合厂内拌制,拌合机一般为间歇式拌和机,拌合机应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填充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合温度的装置,拌合机在工程施工前,必须将所有的计量设备准确标定,以确保拌和机配料的准确性,施工温度的可靠性。
(2)由于SMA为间断级配,粗集料用量多,细集料用量少,矿粉用量多,因此,在冷热料仓配置上数量应匹配。
(3)纤维类掺加剂的添加必须有可靠的掺加设备,SMA路面的添加比例不宜低于0.3% ,拌和必须分散均匀,干拌时间延长5~15 s,投入矿粉和沥青后,相应的增加湿拌时间5~20 s左右,以保证纤维均匀的分散在SMA混合料中,避免摊铺时出现油斑。
四、SMA沥青混合料运输
(1)SMA混合料的运输应使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板的底板可涂一薄层油水混合物,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运输过程中必须加盖篷布,防止混合料表面硬结。
(2)运输车辆的多少,必须根据拌和机的拌和能力及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合理配置,为了保证连续摊铺,开始摊铺时,现场待卸料车辆不得太少。
(3)为了保证摊铺出的路面的平整度,在卸料时,运输车辆不得撞击摊铺机,可采用间接输送的办法或采用沥青混合料转运车。
五、SMA沥青混合料摊铺与碾压
(1)SMA混合料摊铺前必须将下层清扫干净,必要是可用水刷洗,待水干后,洒布粘层油,洒布量一般为0.25~0.4 kg/m ,也可以通过试洒布确定洒布量;洒布必须全面、均匀,一次洒布长度应以摊铺机每天的工作量为前提,洒布后必须封闭道路,严禁车辆行驶,避免将油膜粘起以及表面污染。
(2)SMA混合料摊铺过程中,必须保持缓慢、均匀、连续不断的摊铺,中途不得随意停顿,不得随意变换摊铺速度,更不允许时快时慢。
(3)SMA混合料内部含有大量沥青玛蹄脂胶浆,黏度大,温度低时很难压实,因而确保摊铺碾压温度尤为重要。
六、 SMA路面接缝处理
(1)SMA路面处理较常规热拌沥青混合料要困难,因而施工中要尽可能避免冷接缝。如不可避免冷接缝,应在施工完毕、路面尚未完全冷却前,用切割机切割好,继续施工时,用乳化沥青涂刷新茬1:3即可摊铺。采用平接缝,上下两层横缝应相错1 m,纵缝相错应大于20 cm。
(2)当使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梯队作业时是采用热接缝,接缝比较容易处理,且连接强度好,前机摊铺面留下10~20 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台摊铺机红外探头的高程感应基准面,待后台摊铺机完成后,一同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
七、 SMA路面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
(1)SMA拌合、摊铺和碾压温度均较常规路面施工温度要求高,不得在天气温度低于10℃ 的气候条件下和雨期施工。SMA施工各环节工序要求温度如表1。
施工工序 不改性沥青SMA SBS改性沥青SMA
沥青加热温度 150-160 160-165
改性沥青现场制作温度 - 165-170
改性沥青加工最高温度 - 175
集料加热温度 185-195 190-200
SMA混合料出厂温度 160-170 175-185
摊铺温度 ≥150 ≥160
初压开始温度 ≥140 ≥140
复压开始温度 ≥120 ≥130
辗压温度 ≥110 ≥120
开放交通温度 ≤50 ≤60
表1 SMA施工要求温度(℃)
(2)过碾压
对SMA路面来说,过碾压是施工中的大忌。SMA在高温下依靠集料间相互嵌挤作用,压实度比较容易达到,但在粗集料之间还有一层当于油的沥青结合料膜,在高温状态下碾压,沥青结合料的黏度低,集料的嵌挤也只能是棱角部分接触,反复地碾压,集料之间不能达到最终稳定状态,不管碾压多少遍,粗集料之间的相对位置总可以多少有些位移,只能是集料不断地往下走,玛蹄脂一点点地向上浮,因此过碾压除了可能压碎碎石外,还会使玛蹄脂脂部分上浮,构造深度减少,达不到SMA的目的。
(3)碾压不足
如果路面碾压温度不够或路面碾压次数少导致路面压实不足,会造成路面平整度差和通车不久即形成车辙病害,SMA高温稳定性能不能体现。
(4)油斑的形成和处理方法
对SMA路面来说,油斑是SM路面施工过程中又一常见问题。总结以往的施工经验,油斑形成的原因主要有:运输距离较远,SMA混合料骨料与沥青产生离析;SMA混合料温度过高,改性沥青发生老化;纤维稳定剂拌合不均匀;拌合时间太短,SMA混合料拌合不够充分;用油量过高;压路机碾压遍数过多,使路面超压;拌合料(特别是纤维掺加剂)及路表含有一定的水分。
沥青路面施工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 沥青面层 施工
沥青路面是以沥青为结合料,将矿质材料粘结成为整体的路面。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噪音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沥青路面按照材料组成及施工工艺可分为: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及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等。通常,把未经摊铺、碾压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和沥青碎石混合料统称为沥青混合料。
1高速公路工程沥青面层的特性
铺筑面层所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必须考虑温度稳定性、耐久性、抗滑稳定性、抗疲劳特性等问题。(1)高温稳定性。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时,沥青的粘滞度降低,矿料之间粘结力削弱,导致强度和抗变形能力降低。因此,高温季节,在行车荷载的重复作用下,路面易出现车辙、波浪、推移等病害。提高高温稳定性,可采用提高粘结力和内摩阻力的方法。此外,在沥青中掺人天然橡胶、合成橡胶、聚异丁烯、聚乙烯等聚合物,也能获得较好的高温稳定性。(2)低温抗裂性。随着温度的降低,沥青的粘滞度增高,强度增大,但变形能力降低,并出现脆性破坏。气温下降,特别是在急骤下降时,沥青层受基层的约束而不能收缩,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若累计温度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极限抗拉强度,路面便产生开裂。引起低温开裂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有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性质、当地的气温状况、路基的类型和路面结构及层间结合状况等。在混合料组成设计中,应选用稠度较低、温度敏感性低、抗老化能力强的沥青。(3)耐久性。在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下,要保证路面具有较长的使用年限,必须具备较好的耐久性。耐久性差的沥青混合料常会引起路面过早出现裂缝、沥青膜剥落、松散等病害。影响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有:沥青性质、矿料的矿物成份、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等。我国现行规范用马歇尔试验法来反映耐久性,采用空隙率(或饱水率)、饱和度(即沥青填隙率)和残留稳定度等指标来表示耐久性。(4)抗滑性。高等级高速公路的发展,对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抗滑性与矿料的微表面性质、混合料的级配组成以及沥青混合料用量等因素有关。为提高其抗滑性,配料时应特别注意粗矿料的耐磨光性(用磨光值检验),应选择硬质有棱角的矿料。硬质矿料往往属于酸性石料,与沥青的黏附性差,为此,在沥青混合料配料时,如采用当地产的软质矿料必须在其中掺加外运的硬质矿料组成复合矿料和掺加抗剥离剂等措施。(5)抗疲劳性。抗疲劳性是沥青混合料抵抗荷载重复作用的能力。通常把沥青混合料出现疲劳破坏时的重复应力值称为疲劳强度,相应的重复作用次数称为疲劳寿命,而把可以承受无限次重复荷载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坏的应力值称为疲劳极限。从设计考虑,影响抗疲劳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沥青的质量与含量、混合料的空隙率、矿料的性质及级配。
2高速公路工程沥青面层施工的质量检查及控制
沥青路面是以沥青为结合料,将矿质材料粘结成为整体的路面。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噪音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沥青路面按照材料组成及施工工艺可分为: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及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等。通常,把未经摊铺、碾压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和沥青碎石混合料统称为沥青混合料。在设计说明中,设计人一般对总体设计思想、设计标淮、设计中的难点重点、设计图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施工人员应注意的问题等做简明扼要的阐述,语句不多,但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很重要,在审图时应引起足够重视。
2.1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检查内容及要求
施工中的材料检查,是在每批材料进场时已进行过检查及批准的基础上,再抽查其质量稳定性(变异性)。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经常对各种施工材料进行抽样试验,材料质量应符合质量指标的要求。材料检查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矿料级配精度和油石比计量精度。例如对于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二次筛分后砂石料再分别予以精确计量,是这种设备可以获得较高级配精度和油石比精度的重要保证。因为这种配料方式是将集料、矿粉和沥青分别予以计量,它们的配合比精度仅仅取决于各自称量系统的精度,排除了相互之间制约。
2.2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及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包括工程质量及外形尺寸两部分。其检查内容、频度、质量控制标准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当检查结果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追加检测数量,查找原因,作出处理。运料设备应采用干净有金属底板的自卸槽斗车辆运送混合料,车槽内不得沾有有机物质。为了防止尘埃污染和热量过分损失,运输车辆应备有覆盖设备,车槽四角应密封坚固。
2.3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1)施工单位自检自评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将全线以l-3km作为一个评定路段,按规定频率,随机选取测点,对沥青面层进行全线自检,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向主管部门提供全线检测结果及施工总结报告,申请交工验收[6]。(2)工程建设单位检查验收工程建设单位(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在接到施工单位交工验收报告,并确认施工资料齐全后,应立即对施工质量进行交工检查与验收。检查验收应按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一定数量的评定路段进行实测检查,每一检查段的检查频度,试验方法及检测结果应符合规定要求,检查、实测项目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或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检测单位提供检测结果。
3结论
路面施工应根据公路工程建设工期安排或在路基施工即将完工之前一定时间内,施工单位就应开始着手进行路面施工的各种准备工作。施工准备工作涉及面广,必须有计划、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工程的开工创造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袁细红,陈岳军.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 广东科技,2009(10)
[2]卓富生,王华英.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的施工[J]. 科技致富向导,2010(12)
[3]范伟.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J]. 民营科技,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