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培训内容总结(口腔健康培训总结)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口腔培训内容总结(口腔健康培训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口腔健康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保健干预
龋齿也称虫牙、蛀牙,是儿童口腔常见病,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龋齿疼痛对儿童进食产生不良影响,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对恒牙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儿童的发音及容貌,对儿童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漱口、刷牙是预防龋齿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同时也对口腔卫生的保持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掌握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现状,提高儿童口腔卫生保健水平,更好地开展口腔保健干预,笔者于2013年1月随机选取本社区某幼儿园3岁儿童62例,采用《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在本社区某幼儿园中,随机选取3岁儿童62例,男33例,女29例。
工具:根据李秋忠设计的儿童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对其条目进行筛选和修订,制成新的《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调查问卷》,修订后的问卷Cronbach's α为0.8068,重测信度0.87。内容包括:每天刷牙次数>2次,选择竖刷,持续时间>3min,选择保健牙刷,选择2~3个月更换1次牙刷,有无饭后漱口的习惯,父母有无参与孩子刷牙等7个条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或“否”。
资料收集方法:对62例儿童进行问卷测评,由健康教育小组人员一对一指导家长填写。发放问卷62份,有效问卷62份,回收率100%。
结果
62例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情况,见表1。
讨论
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与其口腔卫生知识的掌握密切相关。刷牙和漱口是口腔保健中最基本的行为,刷牙可以对牙菌斑进行有效的祛除,漱口能够对食物碎屑给予及时有效的清除。通过刷牙和漱口的方法,能够有效预防及减少龋齿的发生,进而预防牙周病。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很低,自理能力也较差,缺乏口腔卫生自我保健意识。本研究结果显示,有38.71%的儿童坚持每天清洁牙齿2次,37.09%儿童坚持每天清洁牙齿1次,有3.23%的儿童从未刷过牙。可见多数儿童未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而早晚刷牙对预防龋齿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童刷牙方法和刷牙时间及其所使用的牙刷不符合要求,这也会直接影响幼儿口腔卫生保健的效果。本调查发现,62例儿童中刷牙正确率也不尽如人意,仅56.45%的儿童刷牙方法正确,19.35%的儿童刷牙时间达不到3min,使用保健牙刷和选择2~3个月更换1次牙刷这2项指标分别达到93.55%、66.13%。应该对儿童加强指导口腔卫生的相关保健知识,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儿童的口腔自我保健意识。
学龄前儿童刷牙行为与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相关。由于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相对薄弱,不能对儿童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从而导致儿童存在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本研究结果发现,82.26%的孩子清洁牙齿时缺少家长监督,家长自身也存在不良口腔卫生习惯,说明家长对口腔卫生保健不够关注。口腔卫生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是幼儿期,但是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无法自觉主动地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此时就有赖于家长的教育与监督,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可塑性,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用自己正确的言行来影响孩子,让孩子在生活的点滴中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为了提高家长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社区应积极开展相关健康教育,使他们意识到保护牙齿应从儿童做起,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
积极开展口腔保健教育,宣传其重要性。龋病是由牙菌斑引起的,预防龋病的有效措施是对牙菌斑进行有效的清除,其中自我口腔保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林靖雯等发现,2岁儿童就可能发生龋齿,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龋病的预防中,4岁以前是其中重要的时期,3岁以前开始刷牙发挥了一定的预防作用。应加强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其口腔保健意识,培养儿童自觉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让儿童从小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针对学龄前儿童生理心理特点,设计适宜的教育培训内容及形式,定期开展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培训。每次培训时间应宜短,形式可采用小讲座、观看口腔知识动画片及漫画、刷牙模拟训练等,指导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要让儿童了解不正确的刷牙,不仅不能对牙齿起到清洁的作用,而且还可能对牙龈造成损伤,导致牙龈萎缩,牙齿形成楔状缺损。正确刷牙的基本原则: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清洁效果佳,对牙齿及牙周组织无损伤。鉴于学龄前儿童接受能力,选择比较容易学习的旋转刷牙法(ROLL刷牙法),并且应一对一,手把手指导儿童学习。家长应为儿童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大小特点的保健牙刷,刷牙的次数为早晚各1次,进食后漱口应每次2~3min。可以设计一些卡通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册,开展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有奖竞猜、儿童刷牙竞赛等活动,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口腔健康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口腔保健 健康知识 健康教育 调查研究 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246-01
为了解我省郴州永兴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日常口腔健康行为及态度,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开展口腔健康知识宣传提供依据,现就本次调查结果及健康教育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当地的居民450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4年7月3~10日。利用居民的空闲时间进行随机整体抽样问卷,年龄0~7岁、8~12岁、50岁至今,总体分儿童与成人两张问卷。
1.2 方法
问卷内容结合群众所关心的口腔问题及其他文献进行设计。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姓名、年龄、性别);口腔检查(龋齿、牙龈、牙异常等情况);口腔保健行为(刷牙方法、刷牙次数、持续时间、定期口腔检查等);口腔卫生及饮食习惯和对自身口腔状况的了解程度。所有调查对象均按照WHO制定的《口腔卫生健康调查基本方法》进行调查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
(1)儿童几岁开始刷牙。
根据调查永兴地区儿童刷牙起始时间为5~6岁的比率达到50%,而据口腔检查结果,龋齿病率达到85%,儿童预防龋齿和其他口腔疾病的重要方法就是刷牙。养成每天刷牙的良好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可去除菌斑和软垢,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的发生。这需要家长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儿童从几岁开始刷牙比较好呢?目前,对于儿童刷牙的时间,应强调早。乳牙会在出生6个月左右的时候开始生长,家长应该在乳牙刚开始萌芽的时候就用湿纱巾定期清洁牙面。在一岁半左右会长出第一乳磨牙,家长就可以开始帮孩子刷牙了,牙膏可以含少量的氟化物。家长在这个时期帮孩子刷牙时可以使用套在手指上的专用小牙刷,这样对于诱导孩子的注意力,操作也更简便,更够更好地完成刷牙。家长可以在孩子2~3岁的时候开始培养孩子自己刷牙,兵进行督促。一般在6岁以后,经过训练的儿童都能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所欠缺的就是恒心和毅力,所以家长仍要进行必要的监督。
(2)是否做过窝沟封闭。
据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省永兴地区做过涡沟封闭的儿童为0,而且知道有窝沟封闭的家长为0,窝沟封闭是最佳的对儿童牙齿的保护方法,能有效的避免蛀牙的出现。
(3)每天刷牙的次数。
据调查数据显示,51%紧早晚各刷一次,科学刷牙的最佳次数和时间是“三、三、三”,就是每天刷三次牙、每次都在饭后3 min刷、每次刷牙3 min。因为饭后3 min正是口腔齿缝间细菌开始活动并对牙齿产生危害的时刻,对于普通群众来说比较合适的刷牙的时间应该是起床后刷一次及睡觉前刷一次,因为大部分人中午由于上学或者工作几乎没有空闲刷牙,建议在午饭后用水漱口,而工薪阶层能做到的当然是午饭后也刷一次,每次刷三分钟,并能保证每个牙面都能清洁到,时间不多不少,保护牙齿最好。
(4)口腔保健产品的推广情况。
功效性牙膏、漱口水、美白牙贴、止痛含漱液、牙线等功能性口腔保健产品在永兴地区的使用率为0,刷牙虽然是维护口腔卫生的有效方法,但有报道单纯的刷牙平均只能清除菌斑的50%左右,特别是难以消除邻面菌斑。所以,应该加快口腔保健产品的应用推广,尤其是牙线的使用推广,使用牙线可以预防口腔疾病,大大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为此,美国衰老学专家迈克尔・罗伊森更指出,坚持每天使用牙线,能让你多活6.4年。
(5)口腔服务设施的利用。
调查发现,55.8%的当地居民因为牙疼而就医,仅有1%的是做定期检查,4.3%的接受预防性措施,这说明目前农村居民是被动就诊口腔科,未能充分利用口腔服务设施。郴州永兴地区获取口腔保健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76.2%,媒体是传播健康信息的主渠道,应组织口腔专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科学引导大众的口腔健康行为。
2 讨论
2.1 原因
本次调查显示,郴州永兴当地居民口腔健康有关的知识知晓率较低,对口腔保健缺乏积极态度,口腔卫生状况普遍较差。大多数居民不能定期口腔检查,不能正确掌握刷牙时间和方法。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牙石、菌斑、通过问诊调查及统计学分析其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第一口腔保健知识缺乏:口腔健康知识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渠道获得,从这些渠道获得的相关知识一般较为肤浅,缺乏连贯性与针对性,有时还较片面,并缺乏实际的指导,对于口腔健康持顺其自然的态度不够重视。第二农村地区相比城区医疗条件落后,受教育程度低下。因此,在本次调查的人群中牙龈出血、菌斑、龋病的患病率较高,而龋面充填构成比却较低。
2.2 对策
(1)发展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网。
(2)人力资源开发:用多种形式培训基层各种口腔保健工作者、健康教育者,乡村医生;为各省及农村地区举办牙防专业人员培训试点班;编写各种教材,参考书等。
(3)利用墙壁板报和学校学报的形式在校园中宣传。
将口腔健康宣传知识和图片制成生动活泼的墙壁板报形式或在学报中开辟专栏,可使居民在赶集以及学生在业余时间,不经意中学到口腔保健知识。
3 结论
这次调研结果显示儿童口腔疾病问题最大最常见的就是龋齿,其次就是牙齿发育异常的情况,成人中最常见的口腔问题是牙周病,有必要对农村地区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宣教,使他们认识到其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并组织定期检查,对口腔疾病进行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如果能普遍提高农村居民口腔健康意识,不但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口腔保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成年人群体中口腔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姜红,姜广水.大学生口腔健康认知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口[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9):1181-1183.
口腔健康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1 进行改革与创新的目的及意义
口腔医疗兼容了健康和美丽的概念,具有很好的市场概念和运作空间,中国的口腔医疗产业是一个快速发展、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在中国口腔医疗服务中,长期以来以口腔医疗诊所及医院口腔科服务为主要模式,而口腔疾病的发生与诊疗特点决定了口腔医疗服务是以口腔医疗诊所为主要模式。口腔医疗诊所的工作人员主要由执业口腔医师、执业口腔助理医师、口腔医疗技师、执业口腔护士组成。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口腔治疗方面,要求更安全、更舒适的诊疗服务。卫生部规定每台牙科综合治疗椅至少配备1.03名相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和0.4名护士[1],这也要求大量的口腔护士要尽快的进入工作岗位。如何培养合格的口腔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工作,是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和难题。目前应用于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口腔护理专业教学相关教材,还没能与新的教学法配套。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的护理技术、护理流程,并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护患沟通技巧与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爱伤”观念,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为学生实习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探究的课题在国内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在我国,口腔护理学是一门新型的学科,是以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基础,以其独到的专业基本理论和技术,集多种交叉学科理论与实用技能于一体,在人类口腔健康保健和卫生事业发展中占有重要比重的专业性学科。随着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作为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护理专业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为了是学生能从学校过渡到临床操作,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校不断总结经验,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口腔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人才规格及知识和技能结构,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初步形成了一套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的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生活和生存能力等[2]。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在我校口腔护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结合我国国情和本校口腔护理专业的培养现状,应用一体化教学方式,不断探讨符合中国特色的口腔护理人员的培养方案。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训练其在实际工作中与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在一体化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学生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可以说,一体化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在口腔护理职业教育中,一体化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应更进一步总结提高,大力试用推广。
3 项目的前景预测及分析
“口腔护理”这一新兴的护理专业方向虽起步较晚,但随我国口腔医疗市场需求应运而生,从事口腔护理的专业人员既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又要有高超的专业能力。在我国口腔门诊推广四手操作势在必行,培养专业的口腔护士有广阔的市场需求[3]。如何使口腔护理专业学生在校能较好掌握四手操作技术,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校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改革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地尝试将目前国内外较推崇的一体化教学应用于口腔护理专业教学中,结合一体化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找出为口腔医疗市场系统培养口腔护理专业实用型人才的方法,使其成为我校口腔护理教学的长效机制。通过对口腔护理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学生掌握严格的四手操作技术,它是一种高效率的牙科操作技术和现代化的服务形式。通过培养优秀的口腔门诊护士,为社会创造更优质的服务,造福社会。
4 具体内容和创新突破点
4.1 内容
以培养实用型口腔门诊护士为目标,改革口腔护理教学模式,通过一体化教学构建一个全面、实用的口腔护理专业课程。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整合教学资源,编著一套适合口腔护理教学的具自身特色的校本教材。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以实训项目为主导,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制定课程标准、实验实训规范、形成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以适应岗位需求。实训室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配置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并配有摄像头、口腔内窥镜、数字化影像系统,便于教师直观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可做到边训边教、边教边做;构建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为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的见习、实习提供良好的场所。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顶岗上班承担大量临床工作。从护德、医学基础知识和四手操作方面综合测评学生学习情况,在临床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顶岗工作,以此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4.2 创新突破点
以培养目标为主线,把课堂教育和口腔医疗市场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开展一体化教学,形成一种优化的教育体系;订单培养模式即与口腔诊所合作,开展订单培养。
口腔健康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1.1基层口腔医疗机构现状与人才培养定位
选取我省多所基层口腔诊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专业开展情况、口腔人才需求、人才培养能力需求、职业核心课程及技能需求等。诊疗机构包括市级医院6所、县级医院10所、乡镇医院55所、口腔社区门诊及口腔诊所45所。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口腔医疗资源分布不均,81%的医疗机构认为城市资源相对比较集中,基层口腔医疗资源严重匮乏,部分乡镇没有开设口腔科,在乡镇医院及社区甚至没有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从事口腔医疗,说明现有口腔医疗资源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从人才岗位需求来看,约有59%的县级以上医院3年内有口腔专科人才需求,约75%的乡镇医院和71%的口腔门诊需要口腔专业全科人才。我校作为我省主要医学院校,应立足基层医疗需求,培养合格的口腔专业人才。
1.2新时期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
对基层口腔医疗机构职业核心能力需求进行调查,发现龋病、牙髓炎等牙体疾病治疗,牙周病基础治疗,牙槽外科及缺牙修复等能力在基层医院中需求高,说明当今社会需要应用型口腔技能人才。我国口腔专业教育层次主要为三年制专科和五年制本科,这两个层次培养学生侧重点不同,专科教育强调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本科教育主要培养综合性科研人才。因此,对专科和本科学生的培养方案也应有所区别。新形势下社会对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还要具备全面的社会人文知识、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构建以系部为主体的高等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2.1教学管理
2.1.1系部组织制度体系
以系部为主体责任人,将教研室主任、课程负责人、教师、学生、教学督导等纳入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并完善一整套考核量化标准及制度。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基础。我校制定《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章程》《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督导信息反馈管理规定》《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与讲稿编写管理规定》《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外聘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关于教学事故、教学差错的暂行规定》等多项规章制度,实行授课与考试分离制度,规定系、处级干部参加监考工作,并遵循监考守则,学期内不及格和无成绩课程达3门的学生降级。
2.1.2信息反馈体系
应建立科学的信息反馈体系来开展教学评价。学生对教学有许多建议,建立科学的、量化的、可及时进行监控的网络体系非常重要[1]。(1)教师督导评价体系:由督导员考评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项目,反馈信息作为教师年终考评、晋升晋级的参考资料;(2)学生合理化信息监控反馈系统:建立表格化网络系统,收集学生评价信息(包括教师讲授内容、方法、教学态度以及自身需求),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汇总。教务处整理反馈信息,对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信息加以推广,对存在问题加以整改。
2.2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核心。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临床教学医院、科研部门锻炼,提高教师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加外聘教师,实行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模式,改善师资队伍结构,适应专业变化要求;引进科研、管理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考评教师授课效果,鞭策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重视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科研是临床医疗与教学的先导,科研水平的提高能有效推动教育创新,保证教学质量。教案规划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教案检查是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保证。教务处应定期检查教案,及时发现问题并汇总整改;教案格式不规范者,要求重新按照学校规定格式备案;对于陈旧教案,要求教师根据学科发展及时补充完善,并由系部主任审核,以确保教案科学化。
2.3学生教育
2.3.1调整课程设置,重视基础教育
口腔专科教育包括基础课教育、专业课教育和临床实习3个阶段,课程设置主要为一年级基础课学习,二年级专业课学习,三年级临床实践,其缺点是课程衔接不畅[2~4],导致学生专业知识脱节、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因此,课程设置既要考虑口腔医学与医学基础课程的相关性,又要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要增加口腔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缩减与口腔医学严重脱节或不相关的基础课程学时,以实现口腔医学专业教育全程化。可将部分专业课程前伸至相关医学基础课程的中后期,如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课程后期开设口腔材料学;在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中后期开设口腔组织学和口腔病理学;结合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课程进行口腔生物学教学,构建交叉融合式口腔专业教学体系。此外,还可以适当增加专业选修课,以利于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充实专业知识,如口腔颌面美容学、口腔常用设备使用与维护等课程。
2.3.2强化临床实践
以往教学过分强调基础知识教育,导致口腔专科毕业生临床操作能力不够。临床实习是口腔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口腔医学教学整个系统中最关键的环节。改变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传统大课模式,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大课讲授结合小组讲座、小组讨论,理论教学结合实际病例进行授课,由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临床病例。建设口腔模拟临床实训室,改善实训条件,推行模拟仿真头颅模型教学,如口腔颌面外科实训课中实施局部麻醉操作、拔牙的实体操作、治疗颌面部骨折的牙弓夹板颌间结扎固定技术等;口腔内科实训教学中,指导学生制备各类窝洞、根管治疗及牙周治疗技术操作等;口腔修复实训教学中牙体修复实体训练、牙体预备等。在实习阶段,训练时使用的一切器材和材料均与临床相同,消除学生进入临床时对各种治疗方法和材料的陌生感[5,6]。注意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鼓励低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如组织一年级学生在寒暑假、节假日和周末轮流到附属医院,安排他们导医、预诊,协助拍X线片,做牙医助手,进行病案管理等,早期接触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并利用“爱牙日”“六一儿童节”“爱牙护齿大行动”等活动积极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深入社区、企业、学校、敬老院进行口腔健康检查、预防保健知识宣传和咨询等;对高年级学生进行综合实验训练和综合临床技能培养。
2.3.3校院合作、产学研结合
高等医学专科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与医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学校应主动与医院取得联系,进行校院合作;教师定期到医院工作,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掌握一些先进的、前沿的技术和方法,并融入教学。通过学习、实践、运用、科研相结合,一方面锻炼师生的研究、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口腔健康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鼻咽癌 ;自我护理
癌症是目前世界上前三位的死亡原因之一,鼻咽癌是广东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1]。根据Orem理论。自我护理是人类个体为保证生存维持和增进健康与安定而采取的行为[2]。人在患病时必须调整自我护理的方法,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本文探讨的是针对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而进行的健康教育,以全面了解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2013年本科室收治的100例鼻咽癌放疗后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2例,对照组48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36岁。鼻咽癌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对鼻咽癌的诊断标准。入选标准:年龄18岁以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意识清楚,能正确理解量表内容,能读会写,并且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改善自我护理能力的健康教育。采用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黑板报,宣传栏,工休会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的医疗护理知识,以配合治疗的需要。鼻咽癌放疗后常常会出现并发症:放射性皮炎,放射性口腔炎,以及张口困难,吞咽困难,情绪障碍,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放射性脑病 (REP)接下来就分别总结其相关并发症的健康教育
1.2.1皮肤自我护理指导
1.2.1.1放射治疗皮肤损伤的护理 接受放疗的癌症患者在放射线治疗期间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反应。皮肤反应包括皮肤变化、疼痛、发痒及灼热感等症状,不止造成身体上的生理反应,同时影响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常使放疗中断,疗程延长影响疗效。一般而言,在开始放疗后的l~4w开始出现皮肤反应,一直持续至治疗后2~4w,放疗后皮肤护理主要的目标在于保持皮肤的清洁、舒适,减少因皮肤反应造成的疼痛,预防感染及促进伤口愈合。
1.2.1.2放疗后一般皮肤护理 患者在接受放疗期间,皮肤的一护理,如避免在局部涂抹化妆品、修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肤,射部位避免过度日晒、避免衣物压迫束缚或衣服材质过于粗糙,摩擦皮肤,头颈部肿瘤男性患者最好使用电动刮胡刀。应用皮肤防护剂 患者在第1次放结束后即开始应用皮肤防护剂。使用方法:在放疗区域涂一层皮肤防护剂软1~2mm厚,覆盖整个放疗区域并超出2cm,并轻按摩,2~3次/d,从第一次放疗结束就开始坚持用药至放疗结束
1.2.2放射性口腔炎的护理指导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部分正常组织亦会受到损伤。由于放射治疗野区包括整个或部分唾液腺,常引起唾液腺功能障碍,导致一系列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并发症。放射性口腔粘膜反应是放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口腔干燥、口腔粘膜水肿、疼痛、溃疡及进食困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放疗计划的顺利完成,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
1.2.2.1口腔黏膜反应的评价标准 按肿瘤放射治疗学组RTOG制订的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分级。0级:无变化;I级:充血、可有轻度疼痛,无需止痛药;Ⅱ级:片状黏膜反应,或有反应性血清血液分泌物,或有中度疼痛,需止痛药;Ⅲ级:融的纤维性黏膜反应、可伴重度疼痛,需;Ⅳ级:溃疡,出血坏死。
1.2.2.2不同口腔黏膜反应级别的护理
1.2.2.2.1 I级 约照射12次左右出现,患者口腔黏膜稍红肿、红斑充血、唾液分泌减少、口干、稍进食略少;护理措施为每日用漱口水含漱至少4次,2min/次。建议:服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类药物,如牛黄解毒片、六神丸咽清毒剂,中草药选用麦冬、生地、沙参,对治疗有一定效果。
1.2.2.2.2 Ⅱ级 口咽部明显充血水肿斑点状自膜、溃疡形成,有明吞咽痛,进食困难,反应最显著部位在软腭和悬雍垂。①根据患者口腔pH值选择适宜的漱口液,pH值在6.5~7.5用5000呋喃西林液、pH值7.5用2硼酸溶液,含漱2min,8~10次/d;含漱在口腔表面使用喷雾剂,常用的有桂林西瓜霜、金黄散、溃疡散等,保护口腔黏膜。②超声雾化吸入,常用的药物有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利多卡囚,可起到消肿、湿化、止痛的功效③对因疼痛而影响进食的患者,在其进食前可用2%的利多卡因溶液漱口,鼓励患者大胆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补充大量的维生素B、C,保证营养物质的足够摄人,促进口腔病变早日愈合,从而提高患者对疼痛耐受的能力。
1.2.2.2.3 Ⅲ级 出现融合的纤维性黏膜反应,可伴重度疼痛。此时应加强口腔护理4次/d;每次用棉签清除口腔黏膜表面的分泌物后,立即督促患者含漱漱口液2min以上,可使用吸复济等表皮生长因子;另外,此阶段患者每日漱口次数应超过10次;为防止霉菌、真菌的感染,可加服氟康唑50~100mg/d。总而言之口腔黏膜反应是放疗最常见的副反应之一,特别是鼻咽部肿瘤放疗对口腔有直接损伤作用。调强适形放疗虽可有效减少常规放疗的并发症但这并不意味着口腔黏膜反应等并发症一定不会发生。在治疗过程中对口腔黏膜反应进行精心的护理,可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消除或减轻局部放疗反应,增强放疗效果,减少其放疗后遗症的发生。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的护理措施,顺利度过急性反应期,保证了放疗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也是放疗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1.2.3吞咽困难的护理指导 吞咽困难是指不能或难以吞咽饮食的一种症状,也是放射性损伤的一种后遗症。其程度视病变的性质和轻重而异,其后果可造成患者水和其他营养成分摄人不足,并且出现误吸,发生吸人性肺炎,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训练方法与护理如下:
1.2.3.1直接摄食护理 目的在于利用不同性质的食物让患者做吞咽练习,以提高实际吞咽能力。食品的选择:除了考虑营养因素外,结合患者的吞咽能力选择流质、固体饮食或固体硬食。食物应避免刺激性,不宜过甜、过酸、过辣,温度适宜,不过冷、不过热,减少物理刺激。每次摄食人口量:先以每次3~4ml开始,然后酌情加入1汤勺为宜。嘱患者反复吞咽数次,确认口中无剩余食物再摄人下一口食物。进食:卧床患者,一般取仰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软枕垫起,喂食者位于患者健侧,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利于食物向舌部运送,减少逆流和误吸。对能下床者,取坐位头稍前屈位,身体也可向健侧30。,这样既可以利用重力使食物容易被摄人和吞咽,又可以减少误吸。
1.2.3.2间接吞咽训练 目的在于改善吞咽过程中必需的神经肌肉运动,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大脑微循环,有助于吞咽障碍的康复。①冷刺激:研究表明前咽门是用以刺激吞咽反射的最佳部位,而冷刺激是最好的刺激方式。方法:用冰块、冰喉镜或棉签蘸少许冰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寒冷刺激能有效强化吞咽反射,促进吞咽力度,3次/d。②口腔肌肉力量训练:促进下颌运动,促进口唇运动,促进面颊运动,促进舌运动。方法:嘱患者张口,将舌尽力向外伸出,先舔下唇及左右口角,转至上唇及硬腭部,然后将舌伸回,闭口做上下牙齿互叩及咀嚼10次,分别于3餐前进行,每次5min。嘱患者张口后闭上,使双颊充满气体,鼓起腮随呼气轻轻吐出,以收缩颊部肌肉运动,2次/d,反复5下/次。?K颈部活动度训练:活动颈部,增强颈部肌力,利用颈部屈伸活动帮助患者引起咽下反射,防止误吸。?L呼吸道训练:咳嗽训练深吸气一憋气一咳出,目的是提高咳出能力和防止误咽。努力咳嗽建立排除气管异物的咳出能力和防御能力。?M空吞咽:吸气一屏气一吞咽唾液一呼气一咳嗽,可有效改善吞咽动作。
1.2.3.3对家属喂食技巧的培训与宣教 ①提供适宜的进餐环境,包括:进餐环境安静,尽量使患者注意力集中,避免周围声音及移动物体的干扰;②使家属掌握为患者喂食时的、速度、方法、量、食物的性状以及进行空吞咽的时机等技巧。
1.3测量工具:入选患者在干预前后完成2份调查问卷: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鼻咽癌生活质量评分表(FACT)。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包含43个条目,分为4个维度,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5分制评分,其中11个条目是反向评分。得分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强。在收集资料前,测Cronbach's a 定为0.91鼻咽癌生活质量评分表(FACT)该表包含生理健康状况 ,社会/家庭健康状况,情绪稳定状况,功能健全状况,头颈肿瘤附加注意事项5个维度,共计39个项目。采用5分制评分,评分越低,受影响程度越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处理所有数据,采用?字2检验比较两组人口学资料分布均衡性,采用样本t 检验,分析干预组对照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自我护理能力是满足自身需要,维持正常的生命过程。是一种后天学习而得的并受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身心状况所影响的能力。由于护士人员紧张,临床工作过于繁忙,对患者自我护理技术指导时间和精力都十分有限,不利于患者掌握与提高自我护理技能。所有,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视鼻咽癌患者的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培养。本研究中干预组干预后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转化为主动参与配合治疗。主动掌握自我维护的技能。患者从情绪障碍到逐步转化为乐观积极地配合治疗
4结论
综合以上所述,可以通过健康教育指导培养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8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