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舞的心得体会(民族舞蹈心得体会)

2023-04-06 15:01: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民族民间舞的心得体会(民族舞蹈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民族民间舞的心得体会

篇一:对民族舞蹈的感受

对民族舞蹈的感受

莫善杰交通1192 2011929055

我高中毕业于海南的嘉积中学,很幸运在这个在国内以舞蹈和办学质量闻名

的高中度过三年的时光。自然而然,有很多的机会接触到了舞蹈,虽然不会跳舞,但是从欣赏中得有了那份对舞蹈的认识和理解。学校的舞蹈排练室就在我们教室的旁边,所以在教室的窗户望出去,总会看到舞蹈团的同学把脚抬高高的在拉筋,还有在练习基本动作。我们都会羡慕舞蹈团的同学形体很好,很有个人独特的气质,但有会觉得他们非常的辛苦。那时候住的隔壁也是舞蹈团的同学,他们每天除了上课还要练舞,每天下午放学之后,他们就到舞蹈排练室一直练到凌晨12点,累到 一回来就睡,他们的辛苦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他们因为对舞蹈的喜爱,通过刻苦的练习,在劳累中享受中舞蹈带给满足感,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的是,学校舞蹈团表演的《秦皇点兵》和《士兵》。看

完表演之后,深深的被他们的舞台表现力所感染,细腻的情感通过肢体,用美的表现方式表现出来。

还有通过这一学期舞蹈鉴赏课的学习,加深了对舞蹈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

民族舞蹈,中国有56个民族 ,每个民族的舞蹈虽然各不相同,但又有联系,他们都是通过舞蹈来反映他们本民族不同程度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居住环境,经济基础等文化现象。藏族舞蹈反映了藏族人民勤劳,纯朴,善于借舞抒情。他们在歌舞中欢庆佳节,也在歌舞中祭祀祈祷,用歌舞来伴随劳动,也以赞美爱情和生活,歌舞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而,藏族舞蹈与歌唱艺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歌中有舞,舞中有歌的独特艺术,深得国人和外国人的喜欢。傣族舞蹈,在江河纵横,绿树繁荫的原始大自然环境的哺育熏陶下,以及随着社会发展和中原文化,南亚文化的影响,傣族民间舞蹈逐渐形成东方韵味的艺术风格。维吾尔族舞蹈是我非常喜欢的舞蹈类型,舞蹈演员身材非常的高挑,眼睛大大的,五官很立体,特别是女生。他们的舞蹈来自于生活,经济生活和宗教文化在维吾尔族舞蹈中留下了多重的文化印迹,多样的形式,特别的风格,深受许多人喜欢。蒙古族舞蹈,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他们很有气势,表现出了一种

英雄的气概,节奏很快。感受到了他们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朝鲜族舞蹈,动作优美,感情细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柔中带刚,反映了朝鲜族人民勤劳朴实,能歌善舞,形成了潇洒,典雅,含蓄,飘逸的独特风格。

舞蹈能够陶冶人得情操,通过舞蹈可以人内心的情感,是一种美的艺术的表

达方式,我的生活中离不开舞蹈。每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我最期待的就是舞蹈的节目,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热闹喜庆的大型歌舞表演,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喜庆,和无限的欢乐。

篇二:舞蹈心得体会

舞蹈心得体会

张晨思

中国舞蹈包括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蹈,这个学期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中国民间舞蹈的教学,了解了各种民间舞蹈的教学元素。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泛指我国56个民族的各种舞蹈的总称。由于各民族人群在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其生产、生活、历史、习俗在民族性的基础上必然带有自然界给予的印记,尤其民间舞蹈文化更是具有地域性,有着各民族自身独特的色彩和风格。

1、介绍民族舞蹈的民族文化、地域特点、生活环境及民俗风情。

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民间舞蹈的生成演化,与其他传统艺术门类一样,是与其相应的生存地域、民族习俗、地形气候、历史制度、文化背景,甚至宗教信仰紧密相联的。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整合,最终形成民间舞蹈各自稳定的结构和特点,并符合民族自身独特的美学追求。因而,在学生学习不同民族舞蹈前,教师应首先向学生介绍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地域特点、生活环境及民俗风情对舞蹈风格形成其特点的影响,让学生从感性上有基本的民族认知。

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方法的认识,舞蹈动态的形象示范,要经过两个过程:

一、第一过程要全面示范,全面把动作做出来,手、脚、身体和面部都同步进行,它给学生的印象应当是美好的总体印象。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对舞蹈动作有全面的理解,同时,也对老师产生尊敬喜爱的心理,使教师的威信一开始就牢固的树立起来。

二、第二个过程要使动作逐步简化,有时可以用手比划。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对学生智力的提高具有极大好处。开始是模仿,要求学生模仿得越象越好。当学生逐步掌握了身体运动规律后,模仿的对象开始淡化,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想象。当教师逐步过渡到很简化的示范时,学生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理解去塑造他自己了。

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有什么样的语言表述能力呢?也就是说,舞蹈教学对教师的语言表述有什么要求呢?

1 、准备:无论讲解动作还是传递知识,舞蹈教师的语言最怕似是而非。

一个学生完成其动作时长期不得要领,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常常是因为在最初教学时教师的语言不准确,从而学生产生错觉和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越努力越糟,如果教师的语言准备够充分,不仅可以避免误解,而且有助于完成学习进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否准确,除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善于使用语言外,还要学好舞蹈教学法课。

2、生动:语言的生动性对舞蹈教师来说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它可以唤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减少舞蹈训练中的痛苦成份。舞蹈教师语言的生动,主要是要善于运用形象性语言。比如,舞蹈时,要学生手形漂亮,不要太僵硬,常用“枯树枝”来形容僵硬的手,学生们一听到“注意手”的话时,就会想起“枯数枝”,谁也不愿自己的手像“枯树枝”那样难看,当然在形容难看的动作时,切忌挖苦,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假如学生的情绪不好,特别是与教师有某种对立情绪时,更不能挖苦学生。

3、精炼:教师的话要尽量准确、简单,不能罗嗦,否则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兴奋不起来,影响教学质量,而且,当学生运动后,热身变冷,肌肉便开始收缩,对训练是十分不利的。

4、亲切: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不能过于严厉,过于生硬,学生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老师要有耐心。

身授:即示范的方法。示范,是由教师亲自塑造让学生可以尽量容易效仿的形象,舞蹈教师的手法,含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舞蹈的动态形象,一是舞蹈老师本人的形象。

“口传身授法”,是舞蹈的最基本的教学法,它是符合舞蹈教学规律的。

1、讲解动作。无论是教授新动作,还是复习老动作,舞蹈教师都要通过讲解或伴以讲解。如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动作规格和标准。做这个动作容易犯的毛病,怎样克服与纠正这些毛病等等,这里面包含许多解剖学,动力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也有语言方面的知识。

2、传递知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免不了有许多提示和讲解。甚至在学生动作过程中,舞蹈教师也会不时发出许多指令,提示或评论。学生把教师的话连同音乐一起接受过去,这不仅是对学生感观的全面锻炼,同时还是传授各种舞蹈种类的知识,也包含与其它舞蹈种类的比较,还有关于对音乐的理解与感觉

等等。

3、渗透思想。所谓思想, 包括世界观,品德,艺术观和为人的标准等等。这方面往往不是教师有意准备的,而是下意识的外露,比如在学生发生迟到,不按规定穿戴练功服,舞鞋,不听老师讲话等违反纪律的现象时,教师会说出许多不同的话来。并会同时流露出许多表情。在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争吵等情况时,教师会把不同的言语说给学生听。这种时候,教师本人的品格、为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处理方法,甚至是习惯语言,都会渗透给学生。学生会情不自禁的模仿老师的言行。 对于初学者做舞蹈动作时支配身体的能力较差,他们多善于模仿。教师通过示范一招一式,一手一脚来教导学生,逐渐帮助他们纠正动作的差误。教师做完一个完整的准确的示范动作,可避免学生走很多弯路,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动作概念。在接受舞蹈基本功同时,也相应加插一些舞蹈民族风格的组合动作。模仿是中学生阶段最擅长的能力,所以学习新舞蹈风格组合要通过老师热情的,准确无误地示范动作。示范内容包括局部动作、单一动作、动作组合等。老师边示范边讲授身体、头、手、腰、脚的要领。使学生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教师只有深刻地了解中国民族舞蹈文化,具体掌握并能准确地用肢体体现各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才能够透彻地对学生进行民族舞蹈深层次文化内涵、具体风格特点的讲解、示范与指导。

在教学中,我看重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的单纯性教学,即通过教学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民族舞蹈的传承,表达出民族的性格、气质和人文精神———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再现民族文化的认同

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汉族的民族民间舞蹈,汉族舞蹈主要是“南灯北歌”,即南方的花鼓花灯;北方的秧歌。汉族民间舞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鼓子秧歌、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

这个环节的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对各民族自身的认同感。这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在此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启发与引导,再次回到民族文化、地域环境、历史环境以民俗风情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客观、深刻的分析与讲解(可用影像资料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让学生从这种“软”的精神意识上对各民族再认知。这个阶段较之前面所提到的初次认知,有着“感性———理性———感性”的飞越性认

识,能将民族的东西尽可能地融入到学生的心灵里,通过学生艺术化的肢体使“民俗”文化向“高雅”的舞台演化,使学生在舞蹈表演时从心理上对各民族具有真正的自身的认同感。

篇三:浅谈对民族民间舞的认识

浅谈对民族民间的认识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它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世代生息演进,流传至今。以其绚丽多姿的风采和各民族独具特色的舞蹈深得中国各民族人民和世界各国朋友的喜爱和珍视,被誉为世界舞蹈宝藏中的瑰丽之花。

首先,我们来谈谈什么是民族舞,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民间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接着说说民间舞,民间舞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和可伸缩的界面,它可以包容各种程度的加工。民族舞是一个民族的标志物,(如孔雀舞等,就属于民族舞)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民间舞蹈和人民的生活有着最密切的联系,它直接的表现着他们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 它需要艺术家进行高度的再创造,从民间来最后又回到民间去,练习民间舞好处 有较强趣味性 、培养舞者气质 、让人心情愉悦、有益身心的作用。由此而来,我们如今兴盛的广场舞也是由于此原因而诞生,变的更适合某些年龄段以及更简洁。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最属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民俗性。我们从舞蹈功能的角度,将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分属五大类,即:节令习俗舞蹈;生活习俗舞蹈(如自娱自乐、社交择偶、健身竞技、表演卖艺等);礼仪习俗舞蹈(如在生育礼、成人礼、婚礼、寿礼、丧礼、祭礼、兵礼等礼仪活动中进行的舞蹈;信仰习俗舞蹈(如在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原始宗教、民间俗信活动中跳的舞蹈);劳动习俗舞蹈。由于历史原因,有些地区或民族,生活中自然传衍的舞蹈濒临绝境。面对新的时代,他们也渴望以舞蹈来表达心声,树立自己民族的形象。他们甚至向专业舞人提出:“为我们设计一个舞蹈吧!”有许多自编的民族舞蹈就是在这样的呼应下而诞生。 从艺术的角度上来说:载歌载舞,自由活泼。中国民间舞蹈很主要的一个特点,就

是舞蹈与歌唱的紧密结合。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自由、生动、活泼,可以比纯舞蹈易于表现更多的生活内容,而且通俗易懂,所以非常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巧用道具,技艺结合。中国的很多民间舞蹈都巧妙地使用道具,如扇子、手帕、长绸、手鼓、单鼓、花棍、花灯、花伞等等,这就大大地加强了舞蹈的艺术表达效果。

既然说到了民族民间舞的艺术特点那么自然要选取一个典型的民族民间舞的来进行代表说明了,大家都有所了解的《孔雀舞》,它是傣族的傣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已有悠久的历史。起始于云南省傣族地区。傣族人民把孔雀当做吉祥的象征,以自己扮成孔雀来跳孔雀舞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民间孔雀舞的表演形式比较简单,一般只由一人或二人来跳,吹奏葫芦丝等乐器当伴奏,表演者模拟

着孔雀的形象,感情细腻, 舞姿姻雅。解放后的孔雀舞经过加工提高,服装也有改进,又增加许多新的动作,通过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和手臂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 型,柔中带刚的动作韵律,小腿的敏捷运用,加上提气、收腹、挺 胸和头部、眼神的巧妙配合,使舞姿更为优美。

由此可以认识到,民族民间舞不仅是人民欣赏的舞蹈,在我国也是传承着历史,穿插着各个地区人民的劳作,心愿的舞蹈,既有高雅之处也有民俗趣味之处,更是可以锻炼身体,对于中国这个整体来说,它是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