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资格认定工作总结 军工保密现场审查易扣分项总结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保密资格认定工作总结 军工保密现场审查易扣分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保密现场审查工作人员是从保密资格认定审查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人数为5—8人。
现场审查结果分为通过、不通过或者中止。依据相应等级的保密资格标准及评分标准,满分为500分,达到450分(含)以上为现场审查通过,450分(不含)以下为现场审核不通过。
审查中发现单位达不到评分标准所列基本项要求的,中止审查。未通过现场审查的单位,六个月内不受理再次申请,现场审查中止的,三个月内不重新进行现场审查。
细节决定成败,评审过程中,每一分都至关重要,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顺利通过现场审查。审查组成员进场评审中,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易扣分项。
组织机构建设方面
保密组织机构建设,是开展保密工作的组织保证。保密组织不健全、不作为,必然导致单位保密工作一盘散沙。
然而,有些单位并未引起重视。其原因首先是思想认识有误区,总觉得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是企业实实在在的组织机构,保密工作小组(保密委员会)是个名义上的虚设机构,不起什么作用。
其次是顾虑占用人力成本,经济上不划算。所以,有的单位为了应付达标,就下了个空头文件,给有关人员安上了保密的“头衔”,实际上人员和工作并不到位。尤其是专职保密总监和相关专职保密管理人员都是有名无实。
有的单位保密工作小组成立后连专门的例会都不开,有的开会也只是简单听听汇报过过场,并不具体研究工作、解决问题。
由于领导的态度明显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样子,下面执行层也就觉得保密机构是虚设机构,没有领导权、号召力,便在工作中表现为不负责、不到位、不落实。
保密制度制定方面
保密制度具有规范性、稳定性、约束力,对保密工作健康运行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但是,有的单位却不注意在制定制度上下功夫,工作中凭感觉办事,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不讲规矩,缺少章法。
有的直接照抄照搬别人的制度,严重脱离本单位实际,工作中无法执行。保密标准要求,制定保密制度要与日常管理制度相融合。
保密制度与业务工作制度不能融合,保密工作的保障作用必然苍白无力。但是这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制度融合做不到位的原因,缺乏归口管理,主要是没有抓住本单位区别于其他单位的独特之处,没有梳理出日常管理制度的特点与保密标准的刚性要求和程序性特点的关系,导致定出来的制度“保密是保密,业务是业务”,形成“两张皮”现象。
而深不进去、融不到位的根本原因,还是思想不重视,工作简单化、图省事。
涉密人员管理方面
保密工作的成败得失因人而异、尽在人为。对涉密人员的管理是保密工作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涉密人员保密管理是一个多环节的过程管理,涉及人员挑选、考察政审、教育培训、签订承诺书、确定岗位密级、日常管理、考核评价等。
同时,涉密人员管理还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涉密人员的密级变化、家庭重大变故、出国(境)审批、离岗离职脱密期管理等,都是保密管理的范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的加快,一些单位涉密人员频繁调整,也会加大保密管理难度。
涉密载体管理方面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涉密设备和载体呈现出多样化、微型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使用快捷、携带方便等特点,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因涉密设备和载体使用管理不当造成秘密泄露的案例屡见不鲜。
为了加强涉密设备和载体管理工作,保密标准对军工保密资格单位、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单位、秘密载体印制资质单位的涉密设备和载体管理都作出了严格规定。
但是,现场审查中,许多单位对这方面的知识明显掌握不够,从设备和载体的标识、登记、使用、借用、携带到维修、报废等多个环节都做得不规范,出现了较多的丢分。
涉密场所管理方面
涉密场所是涉密人员开展涉密业务的经常性活动空间。
武器装备技术研发、生产、测试、改进的全过程要在涉密场所进行;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安防监控、屏蔽室建设等,也离不开涉密场所;秘密载体印制、档案数字化加工等更需要在保密安全的空间环境中进行。
所以,涉密资质单位对涉密场所管理(包括在甲方进行的场所)同样不可掉以轻心。但是,有许多单位在这方面做得不到位。
涉密项目管理方面
加强涉密项目保密管理,是涉密资质单位保密工作的重要任务和重点环节。
涉密项目实施中往往头绪繁多、变化较快、环境复杂,保密管理的难度常常难以预料。有时一些在家练好的套路,到了现场派不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