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肥胖问题研究报告 大学生隐性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调研报告

2023-12-18 20:59: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肥胖问题研究报告 大学生隐性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生肥胖问题研究报告

摘 要:为了解大学生隐性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实践项目通过采用 InBody S10 人体成分分析仪和大学生身体成分检测相关问卷对上海交通大学的 117名大学生(其中男82名,女 35名)进行个人身体成分检测和对于日常行为与健康的调查。 结果显示:抽样调查中大学生隐性肥胖率为 11.97%,其中男生为 2.44%,女生为 34.29%,隐性肥胖主要发生于女生;调查研究表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运动习惯中熬夜、总饭量大、每周体育锻炼次数少、体育活动强度低、课外体育锻炼次数少且锻炼时间短是造成大学生隐性肥胖的主要原因.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膳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们群众开始日益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引起人们重视的“显性肥胖”外,“隐性肥胖”也逐渐走入人们视野。隐性肥胖(recessive obesity)是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正常或较低但体脂百分比(body fat percentage, BF%)超标且同时伴有瘦体重缺乏的现象[i]。表现为去脂体重下降、肌肉量减少、体重不高但脂肪量并不少的一种状态,是一种不易发现的潜在肥胖。隐性肥胖不仅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还表现为身体机能、体力下降,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而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 作为肥胖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筛查指标,不能对脂肪和肌肉进行准确区分,使得大量隐性肥胖人群被漏判[ii]。目前我国大学生人群“隐性肥胖”的出现率呈较高趋势,且主要以女大学生为主,引起我们的关注。本社会实践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身体成分检测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和日常行为调查,探讨了大学生隐性肥胖现状及其日常行为影响因素。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考虑到实践的开展时间因素对样本采取难易度的影响,实践研究对象的采样分为前后期两部分。前期于上海交通大学暑期假期前开展,采用非概率抽样方式,在校园内进行随机偶遇抽样,共取得个人身体数据 83份(男 32名,女 51名),其中能够与问卷相匹配的有效数据共 50份。后期于暑期假期返校后开展,主要调查群体缩小到了军训新生,进行以军训班级为单位的整群抽样的方法,共取得个人身体数据84份(男 77名,女 7名),其中能够与问卷相匹配的有效数据共 67份。

调查选取医学院、机动学院、安泰经管学院、致远荣誉学院、电院五所学院的 167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获得能够与问卷相匹配的有效数据共 117份。其中男生82名(平均年龄 19.86±0.94 岁), 占总数的 70.08%,女生 35名(平均年龄 23.25±1.29 岁),占总数的 29.92%.

1.2研究方法

1.2.1测量法

身体成分分析:实践团队采用国际先进仪器InBody S10人体成分分析仪对大学生身体成分进行测评。测试将严格按照人体成分分析仪操作规程进行,测试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输出包括:人体成份、肌肉脂肪、节段肌肉、营养信息在内的主要指标。据此判断出受测者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脂肪率、内脏脂肪含量等数据。根据国际肥胖评定标准判断受访者健康状况,按照测评结果将测量对象分为正常、低体重、高体重、显性肥胖、隐性肥胖 5 大类。

正常水平的判定:按照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评报告,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同时体脂肪率男性低于 20%。女性低于 30%,视为正常水平.

低体重的判定:按照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评报告,体重低于正常范围下限,同时体脂肪率男性低于 20%、

女性低于 30%,视为低体重者。

高体重的判定:按照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评报告,体重高于正常范围上限,同时体脂肪率男性低于20%、女性低于 30%,视为高体重者。

显性肥胖判定:按照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评报告,体重高于正常范围上限,同时体脂肪率男性等于或超过20%、女性等于或超过 30%,视为显性肥胖者。

隐性肥胖判定:按照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评报告,体重在正常范围或低于正常范围tf限,但体脂肪率男性等于或超过 20%、女性等于或超过 30%,视为隐性肥胖者。

1.2.2问卷调查法

影响因素调查:本研究在前期充分开展问题预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预实验的结果及上海市大学生实际情况,对照中央、上海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表》,向符合纳入标准的调查对象下发问卷。包括受调人员的基本社会人口学信息、饮食习惯、心理状态、运动习惯等几部分组成。问卷依据上海大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前期调研实际,对测试过人体成分数据的选定的样本进行数据采集。在培训合格的调查员指导下,施予统一指导语,在规定的时间内由调查对象本人填写完成并回收。问卷经过信度、效度检验,检验结果:Kappa 系数均值为 0.832,相关系数均值为 0.854.发放问卷167份,收回问卷 125份,回收率为 74.85%,其中有效问卷 117份,有效率为 93.6%.

1.2.3Logistic 多元回归统计法

对于隐性肥胖的影响因素分析,数据分析成员首先对参与者进行了筛查,将其分为隐性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接着,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比较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影响因素。而后将焦点分为基本社会人口学信息、饮食习惯、心理状态、运动习惯几部分,分别运用有序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来识别与隐性肥胖相关的因素。再次使用有序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对之前筛选出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最终确定导致隐性肥胖的整体影响因素。结合了单因素 x2 检验和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模型。通过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选择α=0.05的显著水平和P=0.05的有效水平来确定变量的入选条件。

2研究结果

2.1大学生各类情况现状

大学生各类情况现状统计详见表 1. 显然可见,大学生各类体重情况发生率统计学比较呈现显著性(P<0.01)。其中正常体重男生远高于女生,低体重率、隐性肥胖率女生远高于男生;男生正常率(79.26%)远高于女生(40%);男生的显性肥胖率(6.1%)高于隐性肥胖率(2.86%),而女生的显性肥胖率(2.86%)远低于隐性肥胖率(34.29%)。由此可见,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中,女生体成分正常水平较低,隐性肥胖主要发生在女生身上。根据本调查样本数据显示,隐性肥胖男女生合计人数为14人,占总样本的11.97%;正常水平男女生合计人数为 79人,占总样本的 67.52%。

正常低体重高体重显性肥胖隐性肥胖
性别
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
6579.2667.3144.8956.122.44
144072012.8612.861234.29
x2 248.47068.52941.3486.623263.792
P 0.0000.0000.0000.0090.000

2.2隐性肥胖与饮食习惯多项 Logistic 回归分析

大学生饮食习惯多项 Logistic 回归分析情况统计如表 2 所示。根据饮食习惯板块的有序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7个自变量中,只有“是否吃早餐”、“总饭量”2 个自变量的似然比检验具有显著性(P<0.01),表明这 2 个自变量与隐性肥胖显著相关.

表 2 大学生饮食习惯多项Logistic 回归分析情况统计表

饮食习惯

模型拟合标准简化后模型的

-2 倍对数似然值

似然比检验

x2 P

是否吃早餐661.99531.0680.041
总饭量648.72521.2760.006
睡前加餐647.42517.0100.289
零食习惯639.87311.6170.531
是否吃纤维水果642.76514.2150.368
是否爱吃甜点653.90411.3230.311
是否选择清淡食物657.80410.1350.520

2.3隐性肥胖与运动习惯的多项 Logistic 回归分析

大学生运动习惯多项 Logistic 回归分析情况统计如表 3 所示. 根据运动习惯的有序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6 个自变量中,“体育锻炼次数/周”、“体育活动强度”、“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周”、“课外体育锻炼量/周”4个自变量的似然比检验具有显著性(P<0.01 或 P<0.05),表明这 4 个自变量与隐性肥胖显著相关,可以有效解释隐性肥胖的成因。

表 3 大学生运动习惯多项Logistic 回归分析情况统计表

运动习惯

模型拟合标准简化后模型的

-2 倍对数似然值

似然比检验

x2 P

体育锻炼次数/周739.16427.4150.007
体育锻炼时间/次747.12916.2020.214
体育活动强度751.18527.8860.006
半小时内的运动744.12411.1080.375
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周760.24821.3250.040
课外体育锻炼量/周764.07022.0460.033

2.4隐性肥胖与课余生活的多项 Logistic 回归分析

大学生课余生活多项 Logistic 回归分析情况统计如表 4 所示. 根据生活习惯的有序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7 个自变量中,“是否熬夜”、“静坐时间/天”2 个自变量的似然比检验具有显著性(P<0.05),表明这 2 个自变量与隐性肥胖显著相关,可以有效解释隐性肥胖的成因。

课余生活 模型拟合标准简化后模型的

似然比检验

-2 倍对数似然值

x2

P

步行时间/天

745.512

10.676

0.606

是否午睡

760.529

20.395

0.070

午睡时间

763.274

20.571

0.191

是否熬夜

764.818

22.377

0.033

睡眠时间/天

757.172

19.287

0.068

睡眠质量

741.326

8.712

0.684

静坐时间/天

760.312

21.277

0.043

表 4 大学生课余生活多项Logistic 回归分析情况统计表

2.5大学生隐性肥胖日常行为与健康习惯总体影响因素的有序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

通过第一轮对课余生活、饮食习惯、运动习惯三个方面与隐性肥胖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八个指标与大学生隐性肥胖密切相关:是否熬夜、每天的静坐时间、是否吃早餐、总饭量、每周的体育锻炼次数、体育活动强度、每周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以及每周的课外体育锻炼量。这八个指标被纳入第二轮回归模型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这八个自变量对是否隐性肥胖的预测回归模型的卡方值为1,624.169(P=0.00<0.05),达到了0.05的显著水平。这表明,这八个自变量所构建的回归模型具有很好的适配度。

进一步分析发现,其中六个自变量,即是否熬夜、每天的静坐时间、每周的体育锻炼次数、体育活动强度、每周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以及每周的课外体育锻炼量,通过似然比检验具有显著性(P<0.01)。这表明这六个自变量与隐性肥胖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并且能够有效地解释隐性肥胖的原因,详见表 5.

表 5 大学生隐性肥胖日常行为与健康习惯总体影响因素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情况统计表

模型拟合标准简化后模型的

因素

-2 倍对数似然值

是否熬夜508.07231.7480.000
静坐时间/天487.95119.1230.036
是否吃早餐480.92716.5000.113
总饭量478.70712.2870.080
体育锻炼次数/周508.94734.9150.001
体育活动强度530.23456.7480.000
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周510.75136.8410.002
课外体育锻炼量/周556.84376.0560.000

x2 P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大学生隐性肥胖现状

根据调查结果表明,调查结果显示:抽样调查中大学生隐性肥胖率为 11.97%,其中男生为 2.44%,女生为 34.29%,隐性肥胖主要发生于女生,且在可观测数据中女生的发生率约是男生的14倍。隐形肥胖的发生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正常、低体重、高体重、显性肥胖、隐性肥胖等五类情况中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正常体重男生远高于女生,低体重率、隐性肥胖率女生远高于男生;男生正常率(79.26%)远高于女生(40%);男生的显性肥胖率(6.1%)高于隐性肥胖率(2.86%),而女生的显性肥胖率(2.86%)远低于隐性肥胖率(34.29%)。

3.1.2 大学生隐性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据本研究表明,隐性肥胖的主要原因包含 6 个因素,分别为:经常熬夜、静坐时间长、每周体育锻炼次数少、体育活动强度低、每周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短、每周课外体育锻炼量低,而经过分析可见,经常熬夜和缺乏有强度的体育运动是导致隐性肥胖的主要原因。

分别具体分析,熬夜会造成隐性肥胖的原因在于:首先,熬夜会打乱正常的生物钟和睡眠模式,导致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干扰食欲激素的平衡,增加食物摄入的欲望,尤其是高糖高脂的食物。其次,睡眠不足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血糖升高,进而促使体内更多的脂肪储存[iii]。此外,熬夜会引发压力激素皮质醇的释放,它促使脂肪在腹部积聚。最后,由于熬夜通常伴随着不规律的饮食时间和频繁的宵夜,这会导致进食次数增多,增加卡路里摄入,进一步增加了体重增加的风险。综上所述,熬夜对于隐性肥胖的生理影响主要包括睡眠不足、胰岛素不敏感、皮质醇释放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缺乏有强度的体育运动是导致男女表现差异的一大重要原因,部分女大学生在乎自己的直观躯体形态,为了保持良好的身体形态,部分同学减少进食、拒绝锻炼,因此导致自身的肌肉含量大量降低[iv],造成体重不高但身体脂肪仍然超标的结果。且有研究表明,隐性肥胖者的体内脂肪主要集中在腰腹部,这被称为“最危险的脂肪”,因为它可导致内脏器官被脂肪包裹,干扰了人体内部的信息传递系统。这会导致内脏器官开始向身体发出错误的化学信号,从而促使这些器官内部也开始积聚脂肪。一旦体内器官积聚了脂肪,就会增加罹患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的风险,进而提高中风和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v]。

而反观男大学生隐性肥胖发生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男生普遍喜爱体育运动,尤其是我们选择的样本中将近一半的同学为正在参与军训的新生。男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积极开展各种体育项目。通过日常的锻炼就足够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持续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加身体肌肉质量[vi],减少脂肪含量,预防隐性肥胖[vii]。特别是高强度的运动,它更能够显著提高肌肉量,降低脂肪比例。研究指出[viii],高强度的体育活动对内脏器官产生更强烈的刺激,进一步促进了周围脂肪的燃烧。相关研究还显示[ix],低强度运动仅能额外消耗5~10千卡热量,而中等强度运动可额外消耗12~25千卡热量,而高强度运动则能够额外消耗高达180千卡的热量。此外另有研究表明[x],高强度运动不仅有效增加了肌肉质量,还创造了一种良性循环,因为更多的肌肉可以进一步促进脂肪的消耗,从而进一步改善身体组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有计划和具备强度的体育运动是有效预防肥胖(无论是明显的还是隐性的)的方法。

3.2建议

加强身体健康教育宣传和培养体育意识,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培养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促进体育活动。这包括提供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无偿提供运动器材,以及组织有趣的体育竞赛。此外,要控制学生的上网时间,鼓励他们每天坚持进行至少1小时的体育锻炼。还可以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成立不同的体育锻炼小组,以促进他们在参与中提高运动水平。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质状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特别是对于体脂含量较高的学生,除了合理饮食控制外,还鼓励他们多参与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以实现减脂的目标。

为了确保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建议大学制定一个定期的体检计划,例如每学期或每年一次,确保体检的时间和地点对学生来说方便,并提前通知学生。这些体检应包括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压、体重、身高、BMI(身体质量指数)测量,以及心率、呼吸率等基本生理参数的测量。

4

创新与局限

4.1创新

测量仪器先进:本次社会实践采用国拜尔斯公司生产的 Inbody S10人体成分分析仪对受测大学生进行高精度的身体成分进行测量, 该仪器先进灵敏,测量准确度高。

测量方法新颖:并从医学专业的角度对大学生的身体成分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研究角度独特:本次针对该研究方向的空白区域:男生隐形肥胖测量不足进行了补足,通过测量发现男生女生的体脂含量相差较大并就相关原因进行了可能性分析。

4.2局限

本次实践为小组内各个成员的第一次实践活动,暴露出了小组各成员过于理想化的问题。在调研开展过程中,我们逐步认识到了实践选取的样本年龄差异大[xi],样本选择覆盖范围小,问卷布置不规范,样本随机性不够的诸多问题,同时我们的实践为横断面调查, 只能起到揭示现况的作用,对于现状分析方面小组成员所作不足,有所缺漏。

参考文献:

[i] Lorenzo A, Martinoli R, Vaia F, et al. Normal weight obese (NWO) women: An evaluation of a candidate new syndrome [J]. Nutr Metab Carbiovasc Dis, 2006, 16(8): 513-23.

[ii]王梦蝶, 任弘, 白妍, et al. 高校女大学生隐性肥胖的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 41(07): 1061-5..

[iii] 汪丽.肥胖大学生的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8):210-211.

[iv] 范锦勤,张向群,付丽明,等.不同运动方式对隐性肥胖女大学生体成分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3):354-357.

[v] 应凤莲,刘勇,吴斌.体重指数、腰围值与冠心病的相关性[J].体育学刊,2008,15(5):110-112.

[vi] 翟贤和, 丁利和. 高校田径运动队队员与普通大学生身体成分的比较分析[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1: 142-143

[vii] 林延敏,李建民.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体成分比较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9,4(1):8-10.

[viii] MAJOR G C, PICHE M E, BERGERON J, et al. Energy Expenditure from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Metabolic Risk Profile at Menopause[J].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005, 37(2): 204-212.

[ix] BAHR R. 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rnption: Magnitude Mechanisms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J]. Acta Physiol Scand, 1992, 605: 1-7.

[x] 梁崎,焦睿,江沁,等.短期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对青年男性运动耐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0):925-928.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