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实训总结(内部控制实训总结范例6篇)

2023-12-28 07:04: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内控实训总结(内部控制实训总结范例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内控实训总结

内部控制实训总结范文1

一是强化风险管理,研究建立风险识别及预警防范体系

研究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和导向的内控管理,企业应从加强关键环节、重点领域的业务管理入手,强化对招投标管理、信用管理、对外投资、分包管理、资产产权处置等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高危地带的监控,并加强风险分析和定期评估,避免重大风险和实质缺陷的发生。结合国资委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逐步研究建立风险管理事件库。企业要按照统一的格式和要求,定期开展风险分析和评估,对已发生的事件或潜在的重大风险及重要风险进行分析,制定应对、解决或改良措施,按要求纳入风险事件库的管理,并按季度上报总部汇总更新,逐步推进内控管理与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风险的防范和抵御能力。风险管理事件库统一的格式和要求由总部制定下达,并负责汇总建立集团公司总体的信息库,定期进行分析。

二是开展外部项目调研督导,加强外部项目监管

根据近两年的检查和了解,总体感觉企业外部项目内控管理比较薄弱,考虑外部项目管理的现状,企业要加强对外部项目内控管理的支持和督导。一是加强外部项目管理人员内控培训学习,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内控管理意识。二是加强外部项目的督导调研,了解外部项目内控执行的难点和阻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强化对外部项目的支持,提升外部项目的内控执行力。三是加强对国际项目的监管和指导,研究国际市场的特点,有针对性探索和完善国际项目内控管理制度。今年总部拟组织对外部项目相对较为集中的地方,开展外部项目专项调研和检查,以促进提高外部项目的内控管理水平。

三是建立内控管理定期通报机制,定期内控管理动态(简报)

为解企业内控工作开展情况,定期总结管理经验,剖析执行中出现的案例,建立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各企业要建立定期简报制度,通过总结本企业内控管理、风险管理经验或剖析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与案例,以内控管理动态(简报)的形式下发所属单位,同时将每期内控动态(简报)每月25日前向总部进行报送。原则上规模较大的企业每月报送,其他企业按季度报送。总部依据企业的内控动态(简报),对各企业总结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进行总结提炼和选编,以总部内控动态(简报)的形式定期下发企业,供所属企业进行学习和参考。

四是继续强化基础资料规范工作,推进内控管理要件的表单化工作

集团公司要分步推进实施制度全面信息化工作,将所有制度按照“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电脑化”的要求进行信息化,该工作也与内控制度表格化联系紧密。企业要规范内控管理要件,结合企业管理实际,整理汇总企业成熟的要件资料,并结合内控制度要求对没有的要件进行制定和完善,对所有内控要件资料力求以表单的形式体现出来,形成本企业的内控管理要件,并于7月底前上报总部。总部借鉴各企业的管理要件格式,完善制定出统一的管理要件格式,形成系统的管理要件表单,为制度信息化奠定基础。

五是调整优化检查考核思路,提高内控检查质量

企业要继续加强内控检查评价,优化和创新检查思路,选拔、培养和选用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内控检查人员,完善专业队伍人才库建设。企业在做好内控重点流程测试及自查工作的同时,加强外部项目的检查评价工作,延伸检查范围和深度,提高检查频率,结合审计、稽核、效能监察等形式开展专项和复合检查工作。检查中重点控制风险点和关键环节的抽查样本,切实提高内控检查的质量和效果,并落实“严考核、硬兑现”机制,企业检查评价工作应在10月中旬底前完成,11月15日前将自查报告报总部备案。为了进一步提高内控检查的深度,延伸检查范围,总部也将研究优化内控检查的思路和方法。

六是继续加强宣传培训,通过多种形式扩大内控影响力

企业要抓好内控环境建设,扩大内控影响力,提升全员内控管理意识,坚持对内控宣传培训工作常抓不懈,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贯方式。一是坚持业务流程讲解与案例相结合,引用国内外企业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来加深对内控流程的理解。二是要加强企业间相互学习交流,内控培训可以聘请兄弟企业的内控专家进行交流讲课,也可组团到管理好的企业去现场学习。三是鼓励内控管理骨干参加有关权威机构或高校举办的培训班,了解内控新观点和新思路,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四是开展内控知识竞赛,丰富宣贯形式,强化对流程的学习和理解。五是开展内控论文征集和评比活动,提升内控理论学习和研究水平等。

七是开展专题研究,研究做好与内控相关的专项管理工作

为了更好地做好内控相关工作,配合解决好今年重点工作中的难点,确保内控工作深入并顺利开展,总部计划采取实践推进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方式,选定部分重点课题,指导企业开展研究工作,以推进专项工作顺利开展。各企业要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指定相关人员,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对相关工作进行研究,在企业内开展优秀课题评选活动,并向总部提交推荐优秀研究成果。具体研究围绕以下课题开展:内控风险识别及预警防范体系的构建;内控“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内控管理与业务监督管理的关系;新形势下内控管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内控检查评价方法及考核方案的优化思路;内控管理信息化的实现途径及探索等。原则上规模较大的企业应选择多个课题开展研究。

内部控制实训总结范文2

一、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业务培训内容

(一)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和疫情网络报告管理培训

1、项目目标

通过对卫生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和疫情报告管理培训,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规范报告行为,为传染病疫情处置和预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2、项目对象

各县(区)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人员,每县(区)2人、开发区1人,共培训18人,培训时间2天。

3、项目内容

(1)疫情报告中的绩效管理

(2)传染病网络直报操作技术规范

(3)传染病网络直报监测信息的分析利用

(4)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中的法律责任等

4、项目组织实施

(1)组织形式:集中培训

(2)资金安排

按平均每人每天8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小计0.288元。人员和经费安排见附表1。

(二)重点传染病防治技术培训

1、项目目标

总结年我市重点传染病监测工作,部署年监测工作任务,并对霍乱、出血热、登革热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和防治技术进行培训,提升我市重点传染病防制能力。

2、培训对象

每个县(区)6人,共计54人,培训时间为2天。

3、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将根据以下省级培训内容,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1)年全省霍乱、伤寒、钩体病、出血热、禽流感、流感、狂犬病、登革热、手足口病等监测病种的监测工作总结;

(2)年动物狂犬病监测、出血热疫苗接种、钩体病疫苗接种项目工作总结;

(3)年全省重点传染病监测工作部署和培训等;

(4)标本采集、运送、检测质量及实验监测数据分析;

(5)出血热防制技术

4、项目组织实施

(1)组织形式:集中培训

(2)资金安排

市级培训按平均每人每天8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共计0.86万元。人员和经费安排见附表1。

(三)结核病防治技术培训

1、项目目标

通过加强基层结防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具体包括结防机构和综合医院的结核病防治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县、乡三级结核病防治工作水平。

2、培训对象

(1)新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培训

根据新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进行培训,每县1人,共培训9人。培训对象为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中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人员,共培训2天。

(2)结核病实验室人员培训

根据结核病实验室操作及工作规范等内容进行培训,每县3人,共培训27人。培训对象为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中从事结核病菌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培训2天。

(3)医院与结核病防治机构合作培训

9个县(区)、83个乡镇结核病防治人员及医院防保医生就医院与结核病防治机构在结核病合作方面进行培训,每县(区)3人,每乡镇1人,每县级以上医疗机构1人,共培训145人。培训对象为县、乡结核病防治机构及医院中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人员,由市级负责组织培训县级,县级负责组织培训乡镇,市级培训2天,县级培训2天。

3、培训内容

(1)新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培训

①结核病疫情、策略和服务体系

②肺结核的化学治疗

③肺结核治疗管理

④结核病信息管理

(2)结核病实验室人员培训

①结核杆菌的培养及药敏试验

②培养基的制作

③实验室生物安全

④结核病实验室新诊断技术介绍

(3)医院与结核病防治机构合作培训

①结核病防治规划指南

②学校结核病控制规范

③医院与结防机构结核病控制的合作

④肺结核患者的转诊与追踪

⑤结核病的信息管理

4、项目组织实施

(1)组织形式

各县区要按照省卫生厅的要求组织实施本项目,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控制主管科室负责做好协调和配合工作,并确定培训机构及师资。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将工作落到实处。

(2)资金安排

市级按平均每人每天80元的标准,小计1.008万元;县级按平均每人每天60元的标准,小计1.416万元,共计2.424万元。

(四)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专业培训

1、项目目标

(1)提高我市医疗卫生机构霍乱疫情的调查控制能力和实验室诊断能力。

(2)提高我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对新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疾病的防制能力。

2、培训对象

(1)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制技术培训

对县级医疗机构急性传染病临床医生和从事霍乱等肠道传染病检测的临床检验人员,进行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制技术培训,每个县(区)3人,合计27人,培训时间为2天。

(2)新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制技术培训

对县级医疗机构从事传染病防治的临床医生,进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制技术培训,每个县(区)2人,合计18人,培训时间为2天。

以上两个项目,由市卫生局组织实施,市疾控中心协助举办。

3、培训内容

(1)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制技术培训(以下所列为省级,市级培训内容将根据省级培训内容,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①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疫情调查控制技术

②霍乱、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实验室检测技术

③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疫情标本采集、保存和处理方法介绍

④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病原实验室检测依据与方法介绍

⑤霍乱疫情调查处置流程与诊断标准(WS289-2008)介绍

(2)新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制技术培训(以下所列为省级,市级培训内容将根据省级培训内容,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研究进展

②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

③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制现况简介

④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调研情况简介

⑤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接触传播预防控制要点

4、项目组织实施

(1)组织形式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做好协调和组织工作,并确定培训机构及师资。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将工作落到实处。

(2)资金安排

市级按平均每人每天8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计0.72万元。

(五)慢病防治技术培训

1、项目目标

通过加强基层卫生人员慢性病防制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具体包括市县两级疾控机构慢性病防制技能水平,进一步提高防办、基层医疗机构、二级以上医院慢性病防制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2、项目对象

为全市9个县(区)疾控机构培训27名卫生技术人员(3人/县区),为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培训40人、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培训30人,合计培训97人。培训对象为县(区)疾控机构慢性病防制专业技术人员、基层医疗机构和二级以上医院防保医师。由市卫生局组织实施,市疾控中心协助,培训时间为2天。

3、培训内容

(1)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防治

(2)死因监测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网报技术

(3)慢病核心信息收集

(4)慢病防治示范区建设标准及要求

(5)肿瘤监测技术及癌症早诊早治技术方案

(6)慢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规范

4、项目组织实施

(1)组织形式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做好协调和组织工作,并确定培训机构及师资。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将工作落到实处。

(2)资金安排

按平均每人每天8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计1.164万元。

二、资金管理

培训经费已通过《财政厅卫生厅关于下达中央财政年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赣财社〔〕232号)下达拨付。承担培训单位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省卫生厅下发的《卫生事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赣财社〔2004〕60号)、《关于加强疾病控制专项资金业务培训会议管理的通知》(赣卫疾控处便函〔〕99号)的规定,加强项目经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切实发挥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严禁将财政补助直接发给受训人员,也不得另行向受训人员收取培训费用。

三、项目执行时间

市疾控中心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并于年4月底以前完成全部培训工作。

四、项目监督与评估

(一)委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效果评价进行综合评估,坚持考核评估,保证质量。不断完善教育培训和考核评估制度,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对每一项培训项目执行情况都必须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培训质量。采用数据分析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督导评估方法,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抽取市级、县级培训班各三个,用评估表进行现场评价。

1、本培训项目已纳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对培训合格者,统一给予继续教育学分。

2、承办的培训项目须填写以下表格:

(1)《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申报表》

(2)《卫生人员教育培训效果评价调查表》

(3)《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执行情况报表》

(4)《卫生人员教育培训学员考核情况登记表》

(5)《卫生人员教育培训项目汇总表》

收集培训班资料,包括培训班通知、课程安排、学员须知、培训班预决算、培训资料、培训总结、签到表、考卷。

3、市疾控中心负责组织对项目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评估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考试等形式,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培训效果。主要评估内容如下:

(1)授课师资教学效果评估。

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访谈、开展教学质量评估问卷调查,评价授课的质量,包括教学计划、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

(2)培训内容学员接受与掌握情况评估。

培训前,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培训相关内容考试测评,培训结束时,使用同一份试卷进行考试,比较培训前后考试成绩的差异。对每个培训班学员的整体合格率进行统计,培训后考试合格发给合格证,培训合格率达75%以上。

内部控制实训总结范文3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已相继施行,必将有效地推动上市公司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以下或简称“内控”)。笔者认为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企业有重大意义:保障经营活动合法合规,防范经营风险、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保障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确保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规范经营管理活动和会计核算,保障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持续维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各项战略举措得到有效实施,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确保控制剩余风险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内;提高企业对内对外的信息与沟通能力,增强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满足财政部、证监会、深交所以及国资委的监管要求或管理规定;与顾客、社区、社会互动共赢,彰显公司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

(一)内部控制构成 《基本规范》提出了内部控制建设(以下简称“内控建设”)和实施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具有强制性;《配套指引》对企业常见的、一般性生产经营过程的主要方面和环节进行了规范,是对《基本规范》相关规定的进一步补充和说明,具有指导性和适应性。但是,《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两者均没有明确完善的内部控制的构成,这是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难题。在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2002)颁布实施以来,有关内控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丰硕的成果,国际上较普遍的共识是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应该包括:业务流程图及说明、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的控制环境及内部控制评价标准。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标准 根据多年的企业内部控制构建及内部控制自我测试评价经验,笔者认为衡量一项具体业务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包括设计的有效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应坚持“风险、控制措施、制度、人”四位一体,具体评价标准如下:该业务的主要风险是什么?针对该风险的控制措施是否存在?该控制措施是否合理可行,可否预防风险或及时发现问题?合理可行的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控制中发现的问题是否被及时处理?控制措施是否有相关制度支撑?控制实施人员是否具备实施控制的能力?控制实施人员是否真正理解控制措施或相关制度?在实施控制中所使用的信息是否可靠?控制剩余风险是否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内?控制是否适应变化的环境?

(三)内部控制构建步骤 为了有效推动各主板上市公司全面实施《基本规范》,规范内控建设管理,提高内控建设效率和效果,证券监管机构为上市公司规定了内控建设路线图,其中,内控建设阶段的主要工作如表1所示:

表1的工作步骤可用图形示例,如图1所示:

实际上,企业开展内控建设的过程与上图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有两个环节:第一,由于内部可胜任的内控人才匮乏或人员编制限制等原因,企业一般聘请专业的项目咨询机构帮助开展内控建设,因此在梳理流程、识别风险之后,就开展内控设计,初步形成业务流程,然后进行控制分析和制度缺口分析,修订完善业务流程,提出制度修订建议,编制内控手册;第二,内控自我测试中发现的缺陷,大部分是执行方面的问题,只有少部分属于设计方面的问题,由于员工已形成惯性思维和操作习惯,对新的内部控制的认识理解需要过程,难以一步到位,因此,内控手册修订完善与内控测试及缺陷整改往往是多次交互进行,螺旋式前进,而不是“一站式”或直线运动,因此,内部控制实际的构建过程如图2所示:

业务流程是指企业所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有序的活动。对业务流程的描述应该体现该项业务活动如何发生、处理、记录、报告的自始至终过程,体现出审批、授权、复核、资产保全、职责分离等控制活动。

在初步完成业务流程绘制后,应将内部控制整体情况与控制标准进行比照,建立“风险控制分析模板”进行控制差异分析和制度缺口分析,记录、归集分析结果,提出制度修订建议、整改控制差异,最终建立一套满足管控要求、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业务流程。

控制差异分析:根据企业统一确定的风险标准,结合具体业务确定各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风险;将已有的控制和已经确定的风险相对照,分析权衡现有的控制环节与方法是否可以应对已确定的各种风险,如果已有的控制措施不能确保控制剩余风险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内,就需要增设新的控制措施。

制度缺口分析:各单位将企业现有的控制措施与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对比,来发现规章制度缺口。制度缺口有两种情况:一是有控制,但没有形成正式的规章制度;二是有控制,也有相关规章制度,但没有达到内控建设所确定的记录要求,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规章制度

业务流程梳理及修订完善是企业内控建设的核心工作和关键工作。但在业务流程修订完善方面,有些单位却绕弯路或存在错误理解,比如有些单位在流程绘制方面没有注重部门间的协调,割裂业务流程,将业务流程变成了部门职责,导致绘制出来的流程有着浓厚的本位主义色彩,偏离了内控建设目标;有些单位没有考虑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或照搬照抄其他单位的业务流程,工作缺乏严谨和细致;有些单位认为控制“越多越好、越全面越好”,忽视了内部控制的适应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出现控制过度或控制冗余,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效果,导致员工对内部控制多有非议或产生抵触情绪。

二、企业内部控制构建经验分析

笔者曾经先后参与多家公司的内部控制构建,包括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公司、在国内主板上市的公司,以及中、大型国有企业。纵观企业内部控制构建历程,内部控制构建是一件浩大繁琐的工作,每一步工作都有其必然的工作量,不可以粗放开展、也不可能有跨越式前进,否则,欲速则不达。内部控制构建是由千万个细节工作组成,需要项目建设人员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内部控制构建的最大考验不是所需巨额的费用,而是管理层及全体员工的态度、决心和信心,或者说是企业的意志。

(一)设置内控建设管理机构 企业内部控制构建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从上至下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建设指挥机构和组织管理体系。内控建设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工作内容十分繁重,需要结合内控法规对现行管理架构进行重新定位和设计,对现行制度进行梳理,或立或废,描述业务流程和进行风险分析,提供全员培训和组织内部控制测试等,单一的职能部门或个人难于协调全公司范围的建设事宜,也无法平衡和充分利用企业内外部的所有资源,难以协调解决一些跨部门、跨组织的问题,因此,为了有效开展内控建设,企业一般都成立了“内控项目建设委员会”或“内部控制规范实施专项领导小组”,公司董事长或CEO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或专项领导小组组长。

公司管理层要积极参与、支持和推动内控建设。公司主要领导,特别是董事长或CEO要亲自挂帅领导内控建设管理机构;亲自动员公司各级组织和全体员工要重视内控建设、支持内控建设和参与内控建设;推动公司单独划拨内控建设专项资金,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参与项目咨询机构的选聘;定期听取内控建设汇报和测试情况汇报,协调解决一些跨部门、跨组织的问题;主持制定内控建设考核管理办法;亲自与外部审计师、项目咨询机构、证券监管机构等建立沟通机制,听取有关的建议和意见。公司管理层应将内控建设真正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避免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高级管理人员要带头执行制度,率先垂范,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力,既不“向上越权”,又不“向下越权”,更不能超越职责插手事务,确保公司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执行有效”。

内控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除了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外,还需要各单位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共同协作和统一管理,内控建设有必要实行全过程的“统一领导策划、统一政策制订、统一实施安排、统一检查标准、统一奖惩”,变少数部门的行为为单位管理部门的一致行为,变临时行为为持之以恒的长期行为,变管理者行为为全员参与行为。

(二)内控建设培训 内控建设涉及到的法规条款或知识点较多,包括新出台的《基本规范》、《配套指引》及有关解释或指南,证券监管机构有关内控建设的最新要求,风险评估方法以及最为广泛认可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国际标准COSO框架等。由于培训内容多,涉及面广,侧重点也不同,选择科学合理的培训方式将会事半功倍。

在内控知识宣惯和建设氛围营造方面,公司应分层次分区域集中培训员工,培训责任逐级分解,形成“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肩上有一份”的局面;制定合理可行的内控建设管理考核办法,并严格兑现,用铁的纪律和奖惩机制促使各级管理人员及一线员工重视内控知识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因地制宜,创新学习培训模式,比如发行可以随身携带的内控知识单行本,或将培训内容做成小纸条分发给每位员工;组织员工互相测试,寓教于乐;组织内控知识讨论和演讲比赛,激发员工学习兴趣等;充分利用文件、视频会议、宣传栏、报刊杂志、内部网络、电子邮件、户外广告宣传内控建设知识和内控建设要求,并用业绩合同的形式将个人的内控建设责任固化,列入月度和年度考核指标;出版信息简报,提供法案法规的最新变化、国内外企业内控建设经验;选派内控建设骨干参加准则制定机构、内控权威机构和外部审计师组织的培训会议。

内控培训应坚持以下原则:首先应坚持全员培训和动态培训,现有在岗人员全部参加培训,新进员工在岗前培训中接受内控知识培训;其次应强调制定培训计划,包括单位培训计划和个人学习计划,从制度上保证学习质量;第三是做好培训考勤记录和学习笔记,留下足够的培训学习证据;第四是及时通报培训情况,总结好的培训方式方法并推广,查找不足,补缺补漏;第五是实战培训各级内控建设人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试点,完善操作步骤和确定工作标准后,“树立标杆、典型带路”地进行推广,缩短各单位自行摸索的过程。

(三)确认重要业务流程与关键控制点 证券监管机构对2011年实施和试点开展内控建设的单位,要求先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切入,已经完成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公司,则鼓励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扩展到全面内控建设。在建立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过程中,需要首先确定与财务报告相关的重要会计科目和披露事项,再进一步确定与重要会计科目和披露事项相对应的业务流程,即重要业务流程,然后设计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

(1)重要会计科目确认。在确定重要会计科目时,有关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如下:

定量标准:在进行风险评估时,一般选择合并财务报告税前利润的5%作为确认重要会计科目的定量标准。

定性标准:在确认重要会计科目时,先按定量标准进行确认,凡是会计科目的当期余额或发生额大于或等于定量标准(税前利润的5%)的,直接确认为重要的会计科目;对于其他的会计科目,还需要从定性的角度,确认是否属于重要会计科目。通常考虑的定性因素包括:会计科目核算的业务存在较大的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会计科目核算的业务所包含的交易数量、复杂程度和类似程度;会计科目相关的交易事项本身具有较强的经营风险,可能存在重大的财产损失;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存在较强的会计估计和人为判断,会计科目确认记录金额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与或有负债相关的会计科目;相关账务处理的确认、金额计算较复杂;本年度新发生的交易或行为所对应的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核算内容是否包含大量的关联交易。

如果根据上述定量和定性的因素确认某项会计科目是重要的,那么其附属科目也是重要的。例如:固定资产是重要会计科目,其附属的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也应确认为重要会计科目。

(2)重要披露事项确认。财务报告中的每项附注都是报告使用者关心的事项,所以,企业应将财务报告的会计报表附注,全部确认为重要的披露事项。在确定重要披露事项时,应将每项附注作为一个整体确认为重要披露事项,而不是针对附注中的个别披露事项。

(3)关键控制确认。关键控制是在相关流程中影响力和控制力相对较强的一项或多项控制,其控制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和无可替代的。如果缺少该项控制,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确认关键控制的目的是:将确认的关键控制作为控制活动的重点,对其实行全面、严格的管理,以防范重要风险。

重要业务流程和关键控制点确定必须克服“越多越全面越好”的错误思想,必须考虑成本效益、制度可行性和实践操作。控制程序太复杂会导致整个组织运行低效率,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

(四)内部控制完善与内部控制测试互动 在新的内部控制试运行后,内部控制测试(以下简称“内控测试”)逐步展开,并与缺陷整改交互进行,有力推动内控建设。

按组织级别分,内控测试可以分为公司总部组织的验收测试(以下简称“总部测试”)和分子公司自行开展的内部测试(以下简称“分子公司测试”)。两者一般均遵循公司总部制定的测试标准和方法,但在实际中,两者所起的作用差别比较大。

总部测试由总部的内控建设管理机构负责,委托内部审计部门或外部中介机构开展。一般情况下,总部测试的测试人员素质比较高,而且在测试之前要进行集中培训。总部测试结果是分子公司内控建设考核的依据,并且要报送给公司董事长CEO或者CFO,因而分子公司都高度重视总部测试,认真准备、极力配合、积极沟通。公司测试开展之前,内控建设管理机构会发文要求分子公司先行开展自测,自测结果作为总部验收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一次的总部测试对分子公司内控建设都是一次极大的推动。

分子公司测试一般是分子公司项目组人员和内审人员联合开展。从实践中看,依靠内部力量明显无法满足分子公司内控测试的要求,有些分子公司委托外部中介机构进行。委托外部中介机构也面临需要对外部人员进行较长时间培训、费用高、可胜任内控测试的中介机构少等问题。由于受分子公司领导重视程度的影响,分子公司内控测试开展情况和测试结果相差很大,而且较难发现公司层面控制存在的问题,或者发现却不敢披露。

在内控测试中要注意处理好三个问题:

(1)要正确对待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在大张旗鼓开展内控建设阶段,测试中发现问题是很正常的,这些问题包括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公司公司管理层必须表达认同体系运行可能存在的问题,只要不是违规违纪问题,公司管理层将留给被测试单位足够的整改时间,并在整改中提供指导、支持和帮助。被测试单位和人员应该正确对待测试,不怕暴露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加强内部测试过程的监督审核,确保测试质量。

(2)要注重测试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在内控测试过程中,内控建设管理机构对于测试过程中出现的例外事项,不断进行汇总分析,以便发现问题;明确测试的重要流程和测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并在公司网站专栏上,以便测试组人员学习,交流,不断提高测试水平,保证测试工作顺利进行。

(3)要重视测试结果。测试发现问题不可怕,可怕是不整改。公司管理层不把第一次测试、第二次测试发现的问题作为考核被测试单位的依据,而是把及时全面整改问题作为考核的依据,并对相同问题屡次发生进行严惩。在测试过程中,内控建设管理机构要对测试过程实行全过程跟踪,全过程改进,对测试发现的问题及时评估,及时改进。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适时进行披露,对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市场预期进行有效控制。

(五)内控建设的信息与沟通 内控建设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作,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信息、知识流入,如法律法规、解释指南、工作进度、工作标准和时间要求等;同时内控建设又是全公司范围内的大事,部门之间、单位之间有大量的信息沟通需求。

首先,公司应在内部网站建立内控建设专栏作为信息沟通平台,存储和展示大量的文件资料,包括公司领导有关指示和讲话精神,开辟经验论坛、问题解释等。其次,要强调部门之间的沟通。内控建设过程中,需要公司各部门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多次核实确认,沟通工作量大并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良好的协调沟通机制,可有效提高体系建设的效率和效果,如内审部门与监察部门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反舞弊工作开展情况,并对新的形势进行评估,可以有效提高反舞弊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第三,要强调与测试人员、被测试单位的沟通。内控建设管理机构制定周密的测试工作计划,全面把握测试进度,要求测试组通过《测试进度表》和《测试反馈表》的形式定期汇报,适时监控测试情况;对于测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内控建设管理机构统筹安排、组织协调,及时与测试组进行沟通并指导;内控建设管理机构应及时听取被测试单位的意见,并就例外事项提出具体的整改建议。对于测试中出现的个性问题,由内控建设管理机构和测试组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进行点对点的沟通;对于测试中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则及时提出具体的工作建议,并在内部网站专栏。第四,要强调与外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沟通。实践表明,在进行内控审计过程中,企业和外部审计师保持坦诚持续的沟通是确保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在第一次面对内控审计,企业有一个适应过程,在一些问题的执行上力度上可能把握不准,存在问题是必然的。审计师也有一个了解企业实际情况、摸索改善工作方法的过程。双方需要通过沟通来增进了解,对一些问题取得共识。由于内控审计能否通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审计师的决定。作为被审单位,应该积极主动与外部审计师交流、及时请教,如实反映情况,争取整改机会。不要遮遮掩掩,不能提供虚假情况,更不能站在审计工作的对立面上,拒不合作。国内外企业内控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与审计师保持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 问题拿不准就与外部审计师商量,如果审计师认可实施方案或者整改方案,在将来的审计过程中该问题就不是问题。

三、结论

内控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在突击建设完善之后,只能说针对当前的情况,所建立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但社会经济环境和企业自身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业务流程与风险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需要企业随时关注内部控制运行情况,不断维护更新,以适应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公司管理层有责任每年发表声明,报告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因此,内控建设将是企业一项长期的工作,伴随企业发展而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2]福建证监局:《关于做好2012年福建辖区主板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规范有关工作的通知》(闽证监公司字〔2012〕7号),2012年2月15日。

[3]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相关问题解释第1号》,2012年2月23日。

[4]陈汉文、吴益兵、李荣、徐臻真:《萨班斯法案404条款:后续进展》,《会计研究》2005年第2期。

[5]刘迎宾:《“萨班斯法案”对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影响分析》,《经济师》2006年第2期。

内部控制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轮转护士;培训管理;过程控制

笔者所在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专科护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本院每年都要招聘一批护士,且数量逐年增加。2010年本院护理部把“过程控制”运用到新进护理人员轮转科室培训的管理中,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我院2010年开始应用“过程控制”方法培训带教新招聘护理人员,2010年至2012年我院新招聘护理人员共计310名,其中男性15名,女性295名,年龄21-30岁,学历:中专50名、占16.13%,专科及以上260名、占83.87%。平均每年新招聘护理人员百余名,以大专学历为主。进院后前八个月为培养带教期,每月轮转科室一次,称为“轮转护士”。

1.2方法

1.2.1对新招聘护士统一岗前培训,了解各种所需我院实行医院-护理部-科室教管小组三级教学管理模式,科室教学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内护士的教学及培训,还包括进修护士及实习护生的带教等工作,护士长担任教学管理小组组长。护理部在新招聘护士报到前与人事部门就岗前培训内容及时间进行沟通。报到后参加医院为期3天的统一培训,培训结束护理部登记个人一般情况、主要工作及学习经历,制定《轮转计划》及《轮转护士登记表》,并集中进行为期2天的护理规范培训,主要学习护理核心制度、护士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护士礼仪。要求轮转期间由于个人原因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等情况,及时向所在科室护士长汇报,并填写书面材料上交护理部,护理部视情节轻重予以是否退回。护理规范培训结束由教学干事将其引领到科室并介绍给护士长。

1.2.2完善带教记录,尤其要做好重点环节的记录

1.2.2.1护理部按照全院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出新护士培训手册,制定教学工作的细则、质量标准及管理制度,制定轮转护士学习反馈表。培训手册内容包括:对转科护士的讲课内容、教学目标、专科知识培训讲座记录、专科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及扣分理由、护理查房情况、转科护士工作情况记录、转科小结、组织纪律及表现、综合测评情况、出科试卷粘贴处、护士长座谈记录、各科室特色性教学方式记录及对教学工作的建议。

1.2.2.2科室教学管理小组制定并实施本科室的带教计划,安排本病区具备教学资格的护士对转科护士进行评估并与之交流,共同商定所要实现的目标,完成目标所需要的时间,对没有完成的目标要分析其原因,再做计划并加以实施,直到完成在本科室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实施“过程控制”需要以下几个阶段:准备阶段、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改进计划、监测及效果评,后四个阶段依据PDCA循环进行,使教学老师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朝着目标呈波浪式前进,最终达到目标[2]。

1.2.2.3轮转护士完成在一个科室的培训目标后,由护理部发放反馈表,了解轮转护士在一个科室的学习情况及体会,还要了解带教老师的带教内容及提出的意见或建议。依据轮转护士的理论及技术考核成绩、工作态度、临床实践能力、医德医风、护士的沟通能力及应急能力及患者的满意度来进行评价总结,并对科室的教学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1.2.3整理轮转护士的培训资料并归档轮转护士完成一个科室的培训后,由科室将《轮转护理人员登记表》、《新护士培训手册》上交护理部,并与《轮转护士学习反馈表》共同存档,作为新聘护士获得的教学培训的第一手资料,也可以作为下一步进行培训的参考依据,也能为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1.2.4评价方法依据三年来护士在各类竞赛及检查中的成绩,各科室计划性工作的完成率,教学管理小组成员在各类竞赛及活动中考评结果来对“过程控制”进行评价。

2效果

2.1提高了教学效果“过程控制”运用三年来,本院在全市岗位技能竞赛中有4个基础及专科护理技能单项比赛获得了全市总分第二名的成绩。在年终的医疗卫生系统质量评估中,从2010年排列同级医院的第3名提升到2012年的第1名。

2.2计划性工作完成率及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提高护理部对培训手册的培训情况进行检查,对各科室上报的计划性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每个科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并制定了详细的追踪调查表,对每一项未完成或未做好的工作都要监督落实,避免了各科室开展工作的盲目性。统计显示,三年来各科室计划性工作的完成率超过95%,我院护理工作质量也在持续提升。

2.3提高了教学管理小组成员的综合能力培养人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如果缺少组织体系的保证就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成立专门的教学管理小组、规范教学工作内容与职责,避免了工作开展的盲目性和被动局面,管理小组的成员在督促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对各科室的教学工作情况有了全面的掌握,并实现有效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并不断地解决新问题,总结工作经验,促进了自身管理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形成了主动探索新方向、新思路的工作局面。2010年以来,先后有5名教员通过竞聘成为护士长,有8名教员在医院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演讲等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讨论

3.1“过程控制”是轮转护士培训带教中有效的管理方法控制是为了更好地管理,也体现的职能,要达到管理的目标,就要对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过程控制中要分析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对带教护士产生的影响,并做好相应的调控,才能使整个过程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实现管理的目的。过程控制注重对轮转护士整个学习过程、计划执行及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调控,这改变了过去的终末质量统管的模式,切实为为专业护理人员的培养及护理人员层级使用打下了基础,也为护理人员的成长提供了规划与保证。根据护理人员成长规律,严格控制关键环节培养与考评,使护理人员在刚进入临床各科室轮转时即接受严格的培训,有利于良好职业习惯的形成,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及安全。

3.2实施“过程控制”需要注重持续改进控制是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其目的是在控制中提高质量[2-3]。对轮转护士而言,培训、考核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自我的过程,对护理管理人员而言,坚持严格的培训考核标准体现了其对工作的责任心,在临床工作量大、护士人力紧张的情况下,严格培训显得非常重要。今后,在“过程控制”的不断实践中,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改正出现的问题,同时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模式,并结合本院的护理教学工作的实际来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杨建国.护理行业实施ISO9000实践与指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74-78.

内部控制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市场营销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4108

1前言

继2014年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后,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又明确提出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各大学纷纷展开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升学生在创业课程中的学习积极性,使高职营销专业学生创业理论和实践能力水平显著提升,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内容进一步丰富,整体创业与就业实力显著增,对完善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有积极推动作用。

2大学生创业训练营的创建目标与设计思路

21大学生创业训练营的创建目标

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沙盘教具和系统平台软件”为载体,利用院校的优质教育和校友企业家资源,引入优质企业合作开发,以创业教育和初级孵化为核心,以导师咨询、创业项目一对一辅导等产业整合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扶持体系。

具体目标是开发和建设创业课程资源平台和实践支持平台,搭建工学结合的实践环境;依托课程内容体系及学生特点,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创业教材,让学员动手参与将创业团队、创业项目、创业资金、创业市场、管理等知识动态融为一体综合体验,逐渐探索和完善“××天集中训练”的“教”“学”“做”一体的创业训练课程包,并制定和完善创业训练营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体系。

22大学生创业训练营的设计思路

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按照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本着满足营销专业学生的岗位技能要求和个性心理需求,将理论内容设计成不同知识点的模块,授课时课时数目、内容难度与深度均可根据师资与学员情况灵活调用,配套设计。实践部分遵循真实创业所经历的创业酝酿期、萌芽期、发展期、成长扩张期的阶段性规律,按照从形成创业思维,到付诸创业行动,到最终形成创业结果的思维进行推演过程。建立了一个从准备创业到建立企业,并初期盈利的创业脉络,以模拟创业软件为实践载体,以创业公司的成败得失案例为辅助,构建具有鲜明营销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训练包,具体的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最终形成的创业训练营课程包实际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分解、提取、序化和重构的过程。

图1大学生创业训练营的设计思路示意

3大学生创业训练营的方案实施

31以“大学生”真实的创业状态与规律为基础构建了微观的创业世界(平台)由企业和院校教师共同开发的大学生创业训练营项目课程结合真实创业规律,实战演练、分组练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沙盘教具和系统平台软件为载体,融入市场变数,结合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讲师点评,使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体验企业的采购、研发、生产、销售、计划、财务核算、筹资与投资管理等各方面的运作流程,体验承担经营的风险与责任,学习管理知识,掌握管理技巧,感受管理真谛,体验团队协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企业经营管理的素质与能力,深入理解和有效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理论,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及方法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尽早树立创业意识,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项目运作与经营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让学生赢在就业起跑线上。训练营项目与真实创业阶段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图2大学生创业训练营项目与真实创业阶段的对应示意

32结合营销专业特色,打造出模块化、积木型训练内容课程包当今企业竞争异常激烈,市场营销已然成为21世纪的核心思维方式之一,对于创业的大学生至关重要。而市场营销专业是研究企业一切的经营活动以及企业及其员工经营理念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本专业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扎实的经济、管理、市场分析、企业运营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在创新创业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大学生往往对于创业表现很茫然,缺乏心理准备,没有创业信心,对创业的理解只停留在概念上,不知道该如何行动。而在创业后又往往表现得盲目自信,但极低的创业成功率似乎又预示着一些问题的存在。所以在大学生创业训练营的内容设置上,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和学科发展特点,着重将丰富的市场营销创业实践经验,渗透到整个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中,主要以如何去帮助学员发现自身的思维误区、找到自身创业的短板、盲点,补充相关知识。学生在训练营中可以根据自身知识程度和认知水平,选择性地学习项目知识、团队并及时通过模拟软件进行实践验证,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训练营中的老师及企业专家互动交流、分享观点、接受咨询建议等,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系统思维能力、整合资源能力、组织能力、市场开发能力等创业必备能力。

大学生创业训练营课程历时3~11天不等,具体训练活动内容安排如表1所示(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表1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内容安排(省略)讲次训练项目培养目标主要内容描述第1天创业思考与行动对整个创业过程有初步感知感知创业意义、内涵、方法创业素质测评认知自身创业素质和团队角色定位通过系统答题自我测评第2天创业项目设计与项目选择激发创业思维、形成项目创意创意比评并形成创意团队……………………第11天第六年总结信息化管理第6年企业模拟经营及阶段总结……

33多种形式调动,激发学生从激情创业到理性创业、科学创业的良性循环当前营销专业大学生创业大多以自雇型(自己做老板,如个体户经营“淘宝网店”餐饮店等创业)和产品型创业(利用自己或家人朋友独特研发的核心技术产品,投资市场生产的创业活动)为主。尤其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更助推了营销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但由于创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大学生一遇到困难往往一蹴而就,热情难以维继。因此需要在创业教育中正确地引导和鼓励,使其形成持续创新创业的动力和激情。大学生创业训练营讲理论时课程内容充实,引用国内外多个真实创业案例,紧跟业界趋势,在讲座、案例学习的同时,辅以动手练习、交流研讨,实操时采用新颖的体验式教学,体验成人行动学习,更好地完成团队协作,培养企业经营意识和能力,多种授课形式的有机结合,生动易懂、不枯燥。学生足不出户完成了一次“创业游学”,并意识到创业不仅仅是学习成功者的经验,更需要接受失败者的教训,在沙盘演练中遇到、知道、学习到,未雨绸缪,降低真实创业走弯路以及失败的代价。同时,通过创业训练营孵化出几个适合青年大学生创业的小型项目,教师和企业专家随时跟踪指导,给予学校、企业等多种支持,让学生在后续的创业实战中学习如何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去总结,实现真正理性创业、科学创业。

4结论

大学生创业训练营课程遵循创业思维成长规律,让学生从产生创业意识的创业者到通过自己的创业思维去判断、把握、整合、掌控,产生一定的创业行为,并最终产生创业结果,让学员动手参与将创业团队、创业项目、创业资金、创业市场、管理等知识动态融为一体综合体验,一旦产生良性的创业结果,将更加增强创业意识,触动创业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提升学员在创业课程中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沙盘演练,让学员保持激情且拥有理性,以系统化、动态化推演,增强自身创业能力,有效引导创业行为。同时,在此过程中专业教师得以到合作企业接受培训和顶岗实践,吸纳多名企业教练加入课程建设和讲授,极大增强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但应该看到,我国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仍处于初期阶段,要借鉴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改革,才能满足大学生的创业需求,为大学生提供更高的创业服务价值。

全员必须有上岗证书、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基本功,能够及时有效地完成工作要求;②开展专业的职业培训,强化内部控制人员掌握先进的财务内部控制中的新知识、新业务及新方法,与时俱进;③落岗位轮换制,以增添有关人员的新鲜感,避免他们长期从事一份工作感到厌烦,并且还有助于培养其竞争意识,调动其内部潜能和工作积极性。落实相关制度,促使内部控制人员自主学习新知识,以胜任新岗位工作,提高业务水平;④强化内部控制人员的政治学习,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内部控制人员,在进行不断的政治学习后,清楚了解自身具有多高的职业道德,并不断增强自身的职业荣誉感,树立主观能动意识,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

(4)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新会计制度的落实,事业单位必须突出内部审计监督的功能优势,培养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强化自律性。单位应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开展经常性的审计单位的整体经济项目,制定详细的审计方法、审计领域,明确审计员的工作任务。通过内部审计将单位各部门有机结合起来,严格遵循并落实内部审计制度及内部监督原则,促使各部门工作中互相配合、互相监督。除了各部门间要互相监督做好内部审计外,各部门岗位间也必须做到有效的互相监督。通过内部审计,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过程进行合理评价,及时找出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5)构建完善的流程监控机制,强化建设项目管理。事业单位应构建一套完善的项目内部管理制度以及相配套的议事决策机制、审核机制,严格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项目招标,结合审批单位制订的投资计划与预算落实各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强化档案管理工作,将所有不相容岗位进行分离,促进建设项目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6)促进程序管理的规范化,强化预算控制。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设置管理岗位,清晰划分各岗位的职责任务,将预算编制工作、预算审批工作、预算执行工作等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构建预算内部管理制度时,应充分考虑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等工作内容,规范预算编制程序,制定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要及时、内容要完整、数据要精确。

4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对事业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事业单位应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及手段,尽快构建一套适应于新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体系,并贯彻落实到实处,发挥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内部控制实训总结范文6

一、上半年主要开展的内控工作

以《内部控制管理手册》为参照,积极动员全面组织。半年来,积极组织机关各部门以及各基层配送中心充分利用软视频方式,共同参与公司组织开展《手册》相关内容的业务培训学习4次,按照公司培训周的安排在分公司周四组织内控相关业务培训8次,网上系统培训1次。通过不断地培训学习帮助大家完成了从最初的认识到深层次的了解过程。

按照公司要求全面开展内部控制体系跟单核查工作2次。各个部门以及配送中心结合自己的生产经营情况全面开展跟单核查,并将核查结果签字及时反馈,汇总后统一上报给公司内控处。在跟单核查过程中,内控各部门人员都能够结合实际,仔细查找相关业务流程实施和风险控制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下一步内控工作

1、继续认真开展业务流程梳理

针对公司内部控制工作相关要求,继续认真开展分公司业务流程梳理工作。由于分公司经营范围广部分业务层面依然存在着风险,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避。

2、进一步开展内控理论及业务流程操作的培训学习工作。

内控涉及分公司生产经营方方面面,关键在于执行,要确保内部控制在分公司更有效执行,还应继续加强培训,通过培训不但使全体人员在思想上认识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要让“搞好内控与风险防范是每一位员工的责任”的理念深入人心并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做到人人讲内控,人人懂内控,人人执行内控,以保证内控工作在全分公司有效执行。

3、结合《手册》完成部分规章制度的修订工作。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