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自我服务活动设计 在亲身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自我服务活动设计 在亲身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必备能力,它反应了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和个性魅力,以及自立水平、交往能力等社会性发展能力,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反应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受教育水平。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管也是为了不管。教与管的精华,在于教会学生学会自我管理,那才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成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应该把班级还给学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应该是高控的,而是应该间接地去引导。
经过小班的学习,中班幼儿的自主性增强,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自我情绪控制、行为控制方面较弱,自我管理能力表现较差。家园双方对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视程度和认识也存在着差异。幼儿园重视从小培养幼儿自我动手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但也有教师出于安全考虑和便于管理以高控的管理方式对幼儿进行过多的干预,常常采用集体活动、过多等候和要求统一的组织形式,使幼儿失去了自主活动、自主管理的机会。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多以孩子智力的开发为主,重视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培养。家长认为现在孩子还小,能吃饱和吃好是最重要的,长大了自然就会有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于是,就有了幼儿在家家长包办代替的情况。问题的挤压,有的孩子上小学后就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其实根本原因不是知识准备的不够,多是社会性能力发展受阻,这突出表现在自我管理方面的能力较弱。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对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观念偏差
幼儿生活活动蕴含广泛的教育价值,老师们认为幼儿的自我管理就是能按要求去完成任务,至于在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并不重要。由于重复性和单调性,教师也为了便于管理和安全问题,为了省心、少出事而对幼儿“管理到位”。教师出于安全考虑,要求幼儿必须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进行活动,因为,对于幼儿的活动重点是确保安全、按计划顺利完成就行。由于教师的不敢放手,没能充分利用整天活动各环节的教育机会,使孩子们错失了自主动手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机会。
2.家长对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认识不足
现代的家长在学历层次、文化素质方面不断提高,对幼儿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出现过高期望、过分关心、过多呵护的情况。他们多重视对孩子在知识学习与技能掌握方面的培养,认为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发展,因而会把读好书作为培养孩子的奋斗目标。同时,出于对孩子的溺爱,认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动作慢身体弱,常常会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孩子们在家很少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孩子失去了进行自主管理的机会。
培养中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
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不断形成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启蒙阶段,包括的内容有:(1)生活管理。这是幼儿自我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入园、进餐、饮水、盥洗、如厕、睡眠、离园等生活活动内容,学习自觉地、主动地管理自己的生活。(2)物品管理。学习管理自己经常使用的物品,例如玩具、衣物、学习用具等,懂得物品的摆放和收拾。(3)交往行为管理。学习与同伴间的交往、学习自己解决问题,逐步学会与他人交往。那么,在生活活动中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呢?
1.建立良好的常规,是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础
建立良好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常规的要求并不是约束孩子的思维, 而是将一日生活的基本要求进行规范化、固定化。生活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重要环节。常规习惯的建立要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因而在培养方式上可以与幼儿共同建立规则和要求。如,在帮助幼儿建立盥洗常规时,可以用图谱表现规则。教师指导幼儿用绘画、剪贴的方式表现盥洗的流程指引,让孩子们在绘制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理解规则要求。又如,也可用粘贴符号和制作标记等方式提示幼儿物品摆放的要求,同时掌握一定的物品摆放方法与技能,具体为,分类摆放,从里到外,从下到上等,从而学习物品管理的方法,在不断的实践中培养幼儿自我管理的能力。
2.创设自主式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条件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幼儿的个体,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创设自主式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在生活活动中,教师要擅于激发幼儿自我管理的愿望和动机。鼓励幼儿自己想一想、动一动,在主动生活、学习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幼儿参与管理,为他们提供机会,激发幼儿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如,“争当值日生”,让幼儿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开餐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及餐后的收拾等工作,这样不仅能满足幼儿为集体服务的意愿,同时还锻炼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3.提高自我服务能力,是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内容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 “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提高自我服务能力首先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自我管理的起步。总之,应让幼儿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自己的小主人。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中班幼儿自主意识的萌芽,自控行为的出现为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教师应鼓励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并从需要老师的帮助向独立完成的要求转变,获得更多独立动手的机会。让自我服务成为幼儿发自内心的需求,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多管齐下,从而促进幼儿自我管理技能的提高。
4.进行渗透式的教育,是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教育来生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养成教育,应渗透在幼儿园生活活动各环节中。幼儿每天都会从各种必不可少的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最基本的生活经验,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本身就有一定的常规要求,如正确盥洗、自己喝水、文明进餐、饭前便后洗手、收拾整理玩具、安静阅读等。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强调了生活教育的价值,也凸显了为了幼儿健康成长及养成良好品质的教育目的。教师应重视不同类型活动的教育价值,深入挖掘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进行渗透性的教育,以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5.家园合作共育,是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环节
陈鹤琴先生认为: “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家园教育观念不一致是当前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致使出现幼儿在家和园有不同的表现。因而,转变观念,提高家长对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认识,实现家园同步教育犹为重要。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主体性,为孩子创造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机会,如,自己收拾整理书桌、柜子、衣物、鞋子、玩具等,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让孩子在家庭中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最后,家长应尽量克服包办代替的思想和行为,为孩子创造自我管理的机会,如,与孩子订立生活劳动协议等,使孩子在生活劳动中得到锻炼。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幼儿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在教育中我们要转变观念,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意识,一步步由“他律”走向“自律”引导着幼儿在自我管理活动中获得独立、自主、能动,健康的发展。
作者:郭凤鸣,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幼儿园副园长,中小学一级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