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的理论依据 三位心理大家们关于自我的理论

2023-12-04 01:31: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自我的理论依据 三位心理大家们关于自我的理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认识自我的理论依据

三位心理大家们关于自我的理论

Original 李智聪 李智聪 Today

你好

欢迎来到一百挑战

让学习点亮我们的生活

现在到了第二周的学习,内容是:心理大家们关于自我的理论。

有句话说:我们的格局的大小,决定了我们的未来。在学习好自我也一样,有必要学习一下心理大家们的理论,来提高我们“自我”的格局。当然,老师也说过,如果觉得不可取,就当是不同的看法意见听一听。

别人的理论不一定适合我们实际,但还是可以一边思考,一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上周说自我的组织力这个概念,要是身边人的自我的组织力低,可以多鼓励和支持她们,要是我们自己的自我组织力低,可以找到一些自己的“支持系统”,找到愿意支持我们的人(家人、朋友都可以的),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自我组织力,也可以做别人的支持系统。

在学习心理大家们的理论,也可以这样。

一共介绍三位心理学大家,

第一位,是心理学弗洛伊德

第二位,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第三位,是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

那么接下,就开始介绍。

第一位,是心理学弗洛伊德,他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由三部分组成,也就是本我、超我和自我,英文分别是id、ego、superego。这里的人格,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自我,是个大范畴的定义,而细分的自我,则整个人格结构其中一部分,是个小范畴的定义。

先来看看“本我”。

本我也就是本能,由各种欲望组成,像性欲和攻击欲。本能有着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为我们提供能量,就像燃料,是能源。之前说到的自恋性的竞争,就是本我提供的能量,让我们不断变得卓越。

本我遵循的原则,是享乐原则。

说完了“本我”,再来看看“超我”。超我,相当于人格中的管制者,代表着道德。

超我遵循的原则,是道德原则。

这个比较好理解,值得思考,是我们的超我来自哪里?课程给出的答案,是养育者,还有我们的文化。

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养育者的道德原则一定适合自己吗?

当一个道德原则不适合自己的时候,那么这个错误的道德原则则会内化到我们内心去,变成“内在的父母”,而我们自己则变成了“内在的小孩”。所以说,这个“内在的父母”很重要,要保持一定的正确性。

最后就是自我了,本我和超我之间,需要一个协调者,就是自我。

自我奉行的,是现实原则,也就是环境允许一个人做什么,这个人就做什么。

比如,如果环境特别强调道德,那么我们就可以超我的方向调节一下;同样的,如果环境鼓励个性解放和自由,那么我们呈现出来的人格,就可以往自我的方向调一下。

介绍完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说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他关于的自我理论。

首先了解一下人本主义心理学,有两位主要的贡献人物,一位是马斯洛,相信大家听说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二位,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罗杰斯。

罗杰斯对自我的定义,“我”,不是别人,而是一个人在过往的时空里一切体验的总和。

这里的体验,包括三个部分:“我”,“你”,和我们之间的动力。这个“你”,指的是万事万物,是“我”之外的一切存在。

老师说,我们去了解和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过分的重视思维、思想,而忽略体验。罗杰斯就是强调体验的重要性,此外还提出现象场的这一概念。

就是一个人的体验和时空等环境因素的结合。

老师还说,任何两个人,如果深入了解了彼此的现象场,在四目相对四分钟,都可以爱上彼此。

这个方法,你可能不信,但也可以试试的,试着去感受对方的体验,注视一下对方的眼睛。

第三位心理学大家,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他就是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

老师说,他不像弗洛伊德,没有构建出一个理论体系,而是提出很多经典术语。这篇文章,也打算简要的说说他那些术语。

第一个术语,“抱持性环境”。就是孩子做得好的时候,给予认可;受到挫折的时候,提供帮助。在这里,可以把孩子换成朋友、家人、同学.....都可以的,之前说到的积极的权威人,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可以提供抱持性环境的人。

在这种环境成长的孩子,一方面,可以让自己的本能发挥出来,另一方面,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

第二个概念,“足够好的妈妈”,英文是Good enough mother 。意思是,妈妈不能是差劲的匮乏性的妈妈,也不必是完美妈妈,刚刚好就可以了。国内精神分析学家曾奇峰把它翻译为“60分妈妈”,这个翻译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

第三个,是“能量球”,假设你的自我,是一个能量球,也就是本我释放出来的能量。温尼科特认为父母、老师和其他权威,尤其是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活出本我,活出野性,因为本我和野性,才是生命,而超我永远不会是生命。

这里有个感知你的能量球的练习。

第一步,找出五个形容词,来描绘你自己的个性;

第二步,找出这五个形容词的反义词;

放松,中正地坐着或站着,闭上眼睛,想象在你身前,出现了一个能量球,感觉一下它的大小,它的色泽……

如果你有瑜伽或静心等训练,你的姿势可以是这样:中正地站着,双脚岔开和肩同宽,搓手约10秒钟,然后闭上眼睛,张开双手,手心相对,去感知两只手间,真的会有一个能量球一样,如两只手距离近了,你能感知到两只手间,有一股张力在。

在想象中,将那五个形容词,逐一放到这个能量球中,看看这个能量球会变大,还是会变小。

如果只是放形容词进去,可能还不够,那你可以将符合这个形容词的自己的形象,比如说,某一情景中你就是某种样子的,就可以想象着放进这个能量球中,看看会如何。

了解完这三位心理学大家对于自我的理论,我们可以如何运用呢?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人格,也就是大范畴的自我。还有教我们要懂得看环境,平衡好本我和超我。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教我们想了解一个人,就去了解她的过往有什么体验。从潜意识和身体层面去了解一人的,也就是我们说的感觉,而不只停留在自我1的思维上。

温尼科特提倡就是活出本我,释放自己的本能和野性。当然,最好,就是在“抱持性环境”,要是在家里的话,就是“60分妈妈”,可以指导你,也可以做你的容器,接受你的情绪和本能。

好了,这周的内容就这么多了,三位心理学大家的观点也介绍完了,下周是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相信会对你有启发。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