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内心中的两个自我指什么 所谓的“自我”究竟是指什么

2023-12-20 14:51: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们内心中的两个自我指什么 所谓的“自我”究竟是指什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们内心中的两个自我指什么

「模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词,而自我是模式的产物。如果你能够透彻领悟模式,离大彻大悟也不远了。

模式的根本形态是一个首尾相连的圆圈⭕️。展开说模式之前,要把人的结构先说一下,了解人的基本结构是前提。

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起码在真正修行有成之前,都不是。人其实是各种碎片,这些碎片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五个模块:身体,头脑,信念,情感,还有能量。

这五个模块平时的运作就如五个在运动着的圆圈——五个循环的模式:

你的身体有一定的模式,除了作为一具生物机器的自动运转之外,你的睡眠,你的舒适,你身体的水分,你的饱饿,你喜爱的食物... 你的表情,你的肢体动作,你呼吸的方式,你走路的姿势...除此之外,你的眼睛,鼻子,嘴巴,脸型,肤色,身高,身体比例...这些也都遵循你家族的基因。无论是先天的基因还是后天生活逐渐形成的习惯等等都属于身体层面的模式。

你的头脑也有一定的模式,你的思维方式,你看待事物的角度,你的理解方式,你的语言表达方式,你的观念偏好...是更多使用左脑还是更多使用右脑...等等都属于头脑层面的模式

你的信念系统也有一定的模式,无论是有明晰的信念还是只是模糊的信念或找不到方向的信念...统统都是属于信念系统层面的模式。信念系统对身体与头脑的模式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头脑的模式反过来也会不断强化信念系统。信念系统中的信念有些是自出生起就被告知的,然后这些被告知的信念被你接收并内化了。还有些是你后面自己去建立的。

你的情感也有一定的模式,你的笑点在哪里,哭点在哪里,什么样的人和情境会触发你的喜爱或厌恶。你的爱情是由什么所触发?安全,激情,情境氛围,身体外貌?

以上四个都是比较好理解的,我们都能有感的。最后一个能量模式,就比较难理解了。能量不是一个很清晰能够感知到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先把它理解为注意力/精力。 你的注意力的投放都是有一定模式的,吃饭/工作/读书学习/刷手机/运动/思考/创作/打游戏刷动漫...你在哪些模块投注更多的注意力,哪些更少的注意力,哪些完全不关注...这些都是属于能量层面的模式。

这5个模块并不是分割开来单独运作的,而是不断互相影响和重叠。

以上,是从一个总的角度,也是极度简化的角度来说模式,但实际情况比这要复杂地多得多的多:

贯穿一个人的一生,模式会从五大模块中不断分裂出更多更庞杂更细碎的模式。大大小小,经意和不经意的模式,显意识/潜意识/集体无意识中的模式不断层层叠叠,构建了人的所有行为,思想,情感与注意力的投放。

假如一个人终生不发展觉知能力,任由模式不断自行分裂和复制,最终TA的生命就会如这最后一幅图,生命就沦为被无数模式所覆盖的不知名之物。

这种被无数模式所覆盖的生命就陷入了无止境的轮回当中。

为什么要去了解这些?因为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无论是现实层面还是心灵和精神层面)无一例外都是对模式的觉察以及跳出旧有的模式。

小的成长和小悟,是觉察到“一个”旧模式并用一个更健康的新模式取而代之。大的成长和大彻大悟是觉察到“所有”大大小小的模式并彻底跳出它们。(一些觉知的方法如:冥想,禅定,内观,瑜伽等都是去让这些隐秘在背后的模式一一显现出来,显现为让你能清楚看见的现实。)

那你会说,我为什么要跳出模式?除非死了才能跳出来吧?别急,这里说的“跳出”并非是去除掉所有模式,而是使自己不再被模式摆布。

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来理解模式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模式的综合,就构成了一个人的“自我”。从自我走向真正的无我,根本上是对模式的全部觉察以及跳出。而这种觉察和跳出绝不只是在理智或理解层面,只有完全落实到行为包括无意识和下意识的行为层面,才能说真正走到了无我的境界。

「自我」并不只是一种视角。那种说“我不从我的角度去看世界,而是仿佛从自己的背后来看世界,我从我之外来看就是无我了。”的说法太过天真。

自我绝不只是一种观念或视角。

自我是栖息在一大片异常顽固的土壤之上的,这个土壤就是由大大小小层层叠叠的圆圈所叠起来的「模式网」。每一个模式圆圈都制造了一个“自我”,你平时所认识到的那个「我」是这无数个自我的重叠和综合:

这就是「自我」与「真我」的根本区别。这俩完全不是一种东西。真我就是出离了所有构建自我的模式,真我就是无我的状态。

而「自我」是模式的产物。

所以,在那些非常流行的成功学或成长类书籍里教人们如何构建一个强大的自我的这类书籍实在是谬误中的典型。因为它们真正教人的是如何去选择一类模式然后不断去强化它。

就不同模式的比较而言,当然有些模式更好更科学更健康,有些模式则很糟糕。但是仅仅是不断从一个模式跳到另一个模式而不是觉察它们的话,对个人的成长而言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帮助。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