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贺华富 贺宗——湘乡名人生平之二十八

2024-01-02 00:14: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湘乡贺华富 贺宗——湘乡名人生平之二十八,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湘乡贺华富

贺宗

——湘乡名人生平之二十八

贺宗(1392——1453),派名志宗,字敬祖,号鹤楼。湘乡县湄水乡人,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1392)农历四月十六日生。

贺宗自幼勤奋好学,聪颖过人,邑内诸内无不“走节双赏”,成祖永乐十一年(1413),被造入邑库,专心学业,因他常登门向诸老求教,难免旷课,师“怒其不守规”,呈报于府,府提调责问,他能将早日缺课一一陈述,府吏斥其师曰:“此子务学如此,尔乃以寻常律之,可谓不知矣!”

明宣德四年(1429),贺宗应乡试,中第三十四名,次年会试,登第三甲十三名,赐进士出身,宣德八年入京。宣德九年(1434)授南京大理寺右评事。宣德十年举例解任,在吏部听选。英宗正统元年(1436)六月,贺宗胞弟贺容赴京,告兄本年五月家乡遭遇水灾,田地颗粒无收,民众叫苦连天,他便奏于朝廷,陈诉水患“拯弱救困”。敢于为民请愿,疏言湘乡田税过重,又遭水潦,得减去粮额4000石。正统二年四月,升大理寺前职,正统三年七月,贺宗奔父丧回籍,遵父遗命,移居白马段下,正统六年赴前职。

正统十四年(1449)贺宗参与镇压江浙、福建叶宗留和邓茂七领导的农民起义,因“功”升太仆寺丞,后分司滁洲(辖今安徽滁县、安来县),为官清廉得民爱,后民为之立碑纪念。

代宗景泰三年(1451)十一月,贺宗因母胡氏去世,从滁洲徒步回籍。景泰四年(1353)八月二十三日奉例起复,自永丰乘舟至湘潭黄龙大祠下,染疾而卒于舟上,时年62岁,归葬寺冲,其墓尚存。

遗作辑为《贺评事奏疏》。子贺恕亦有名。

附:《为家乡父老冒死上疏的贺宗》

花鼓戏《唐知县审诰命》中的唐诚有一句台词:“当家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戏中的知县唐诚确是把这句话作为信条。他不看来头,不管风向,不顾个人得失,秉公而断,为民申冤。观众看后无不为其诙谐的表演技巧所体现的严肃主题而叫好。我这里也要讲一个贺宗冒死上疏为湘乡父老减税的真实故事。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安徽的郭子兴,河北的韩山童,湖北的徐寿辉,江苏的张士诚都率众揭竿而起,湘乡人易华,也建成48个山寨反元。起初,农民起义军要集中精力对付元朝官军,当官军无力对付起义军了的时候,起义军内部就互相拼杀起来。如陈友谅就于1360年杀掉首领徐寿辉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汉。朱元璋起初是郭子兴的部下,郭子兴死后,韩林儿接替称帝,朱元璋任韩林儿的副元帅。朱以集宁(今南京)为根据地,称吴国公,招聘刘伯温为军师,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方针。同时,对能与之抗衡的陈友谅发起攻击。1363年朱元璋终于消灭了陈友谅的起义队伍,紧接着他又暗害了小明王韩林儿,1368年正月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在陈友谅与朱元璋作战期间,湘乡的农民起义军首领易华筹集十万零八千石粮食在涟水下河,运至陈友谅的大本营武汉。陈友谅被消灭后,朱元璋派人清点陈友谅的资产,发现湘乡支持了陈友谅十万八千石粮食,朱元璋勃然大怒,除派兵血洗湘乡外,还确定湘乡每年要上缴十万零八千石粮食给国库。这就是有名的朱元璋“堕粮”。

十万零八千石粮赋等于湘乡元代年税赋的三倍。尽管湘乡当地人基本上杀绝,但不知情的外省人一迁到湘乡就叫苦不迭,不少人尚未站稳脚跟就继续迁徙,不少人只能拼命开垦荒地以增加粮食,完成税赋。这时候,明朝刚立,杀气腾腾,湘乡地方官明知冤哉枉哉,也无人敢说半个“不”字。不但如此,还虚报田亩,充当积极,以表明他们对大明皇帝的一片忠心。

到了公元一千四百二十七年,一个以民为本、以敢为先的人物出现了!那就是贺宗。贺宗,字敬祖,湘乡湄水(今双峰印塘乡)人,宣德进士,授大理寺(掌管刑狱的衙门。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评事。这位新科进士,目睹和亲历了湘乡农民饱受赋税之苦的惨状,带着乡亲们的重托,以无私无畏的精神向宣德皇帝上了一个《奏减湘赋疏》。宣德准奏减去湘乡粮赋四千石。四千石对于十万八千石来说是个区区小数,但明朝建立六十年了才有这样的表示,湘乡的父老们把它作为一良好开端而欢欣鼓舞,同时也为出了个为民做主的贺宗而自豪。

本来,封建礼教也讲究“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但封建社会真正能做到的不很多。旧官场上明哲保身哲学盛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民的死活是人民的事,自己过自己的安乐日子就行。20世纪70年代溥仪参观故宫,有人问他:“对你父亲,你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指指照片上的花翎说:“是这个,他一说话,这个花翎就跳动。后来才明白,他一说话,没别的,就是点头。”停顿一会儿这位末代皇帝颇有感慨地说:“一个国家掌握在像这样一班昏庸愚昧无知的人手里,一百零九年,几乎把中华民族毁灭了。”在封建统治的环境下贺宗敢于冒死为湘乡农民说话,实在是难能可贵。

贺宗为民做主,冒死上疏,表现了他三个方面的优良素质。

一是能体贴民众。了解人民生活,关心人民痛苦,把人民的冷暖时刻放在自己的心里,是为官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至今被人传颂,是因为人民需要这样知民情、怜民苦的官员。贺宗出生于1393年,中进士时34岁,父老乡亲因堕粮所造成的悲剧一幕一幕印在他的脑子里。同时,他又有一颗怜恤民众的心,急民众之所急,痛民众之所痛,欲解救父老乡亲于水火。一旦“居庙堂之高”,便为民办事。假若他不了解民众之苦,纵有体贴之心也是空的。假若他虽然知民众之苦,而无体贴同情之心,同样也是空话。贺宗是二者兼备。

二是能善于讲理。要为民做主,必须善于讲理。通过讲理说情去感动上司,从而达到为民做主的目的。贺宗请求朝廷为湘乡核减税赋抓住“为陈水患,拯溺救困”这个突破口,进而诉说“湘邑多石山峻岭,无广野大川”,使得宣德皇帝处于要么准奏,当个明君;要么不准,落个骂名。所以,宣德皇帝乐意有个体恤民众的好名声,听几句“皇恩浩荡”的好话,就御笔一挥,“恩准”了。湘乡夏梓桥古有“迎恩门”,说不定就是为此事所建。

三是有无畏精神。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皇帝身边,稍不留神轻者贬官、削职;重者充军、砍头。贺宗作为一个新科进士,一个刚上任的大理寺评事,这个奏章写不写,写好了呈不呈,是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的。应该说,他既有良好的企盼,也有最坏的打算。贺宗到底是一个有书卷气,重气节的读书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豁出去了,即使杀头也在所不辞了。

贺宗的部分愿望实现了!湘乡农民的肩头上轻了四千石的重量!容易满足的老百姓仍然没有忘记这件事。五百七十七年后的今天,还在歌颂贺宗为民做主的美德。(文/杨慕如)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