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二十八篇的中心思想【精选】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尚书二十八篇的中心思想【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尚书》中被学者们确认为真古文的有二十八篇,按记载的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
虞书:《尧典》、《皋陶谟(gāo yáo mó)》。
夏书:《禹贡》、《甘誓》。
商书:《汤誓》、《盘庚》、《高宗肜(róng)日》、《西伯戡(kān)黎》、《微子》。
周书:《牧誓》、《洪范》、《金縢(téng)》,《大诰(gào)》、《康诰》、《酒诰》、《梓(zǐ)材》、《召(shào)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shì)》、《多方》、《立政》、《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bì)誓》、《秦誓》。
一、《尧典》
《尧典》讲的是尧和舜治理国家的一些事,因为篇幅较长,学者们分为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歌颂尧的功绩;第二部分说的是尧制定历法、节令的情况;第三部分说的是尧选拔官员的情况;第四部分说的是尧考察舜,并要禅位给他,但舜没有接受;第五部分说的是舜接受了尧的禅让,然后做出了许多功绩;第六部分说的是舜任用百官;第七部分只有一句话,说的是舜在位五十年后逝世。
虽然这篇是《尚书》的原文,但是这篇的内容可以肯定是编造的,《尧典》中记载的事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尧典》完成的年代大概是战国时期,那个时候百家争鸣,各个学派的人为了让自己的学说能够为七国君王采纳,纷纷编造史料,宣扬自己的主张是继承自古代圣贤的思想。编造的人一开始还只敢说自己的主张是从商汤、周文王、周公等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那里继承的,后面越来越离谱,编造出了许多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人和事,《尧典》就是这样被编造出来的。而整理《尚书》的人或者是出于某些目的,或者是不辨真伪,就把这些编造的文章也收录了进来,一直流传到现在。
二、《皋陶谟(gāo yáo mó)》
《皋陶谟》记载的是舜、禹、皋陶举行的一次讨论国家大计的会议。传说皋陶是舜的大臣,掌管刑罚诉讼,谟就是谋的意思。本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记录皋陶和禹的讨论;第二部分记录舜、禹、皋陶的讨论;第三部分记录的是会议后乐正夔演奏音乐、表演舞蹈;第四部分记录舜和皋陶吟唱赞歌。
《皋陶谟》和《尧典》一样,虽然是《尚书》的原文,但内容却是战国时的人编造的。
三、《禹贡》
《禹贡》是歌颂禹功绩的一篇文章,贡就是功绩的意思。本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记录禹治理九州的功绩;第二部分记录禹开山治水的功绩;第三部分记录禹统一九州的功绩。
《禹贡》和《尧典》、《皋陶谟》一样,也是战国时的人编造的。但是文中记载了古人早期的地理知识,作为地理著作来研究还是很有价值的。
四、《甘誓》
《甘誓》记载的是夏启讨伐有扈氏,在甘这个地方举行誓师时告诫将士的话。甘这个地方据说在有扈氏国都的南郊,有扈氏是夏的同姓诸侯国,传说启是禹的儿子,继承了王位,有扈氏不服,夏启便举兵讨伐,在甘这个地方和有扈氏大战。开战前,启誓师告诫六军将士,史官记录了启的誓辞,写成了《甘誓》。
自《甘誓》之后的二十五篇,学者们大都认为是由当时的史官记录的史料,内容是可信的,不是后人编造的伪史料。
五、《汤誓》
《汤誓》是汤讨伐夏桀时,在都城告诫民众的誓辞。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当时夏王桀荒淫暴虐,汤决定讨伐夏桀,当时商的民众不愿打仗,汤就在都城召集民众,告诉大家讨伐夏桀的道理,并公布赏罚的办法。史官记录了汤的誓辞,写成了《汤誓》。
六、《盘庚》
《盘庚》篇幅较长,按记载的内容被分成上、中、下三篇。盘庚是汤的第十世孙,商朝的第二十位君王。他为了躲避水患,同时改革商朝贵族奢侈腐败的恶习,决定将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商国臣民不愿放弃眼前的利益,纷纷反对,盘庚在克服了巨大的阻力后成功迁都,使得商朝得以中兴。《盘庚》篇记载的就是盘庚在迁都前后告诫民众的三次公告。
上篇记录的是盘庚迁都前,贵戚大臣出来反对,盘庚召集群臣,在朝堂上告诫群臣的话。中篇记录的是盘庚计划带领民众渡过黄河,渡河前,他召集不服从的臣民,登上高处向他们告诫的话。下篇记录的是盘庚迁到殷后告诫官员的话,他重申了迁都的必要,并告诫官员要努力让民众安居乐业,不要贪财。
《盘庚》篇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但因为它是商朝的史官所作,所以难读难懂,历来的学者都感叹称佶(jié)屈聱(áo)牙。《史记》记载盘庚死了之后,他的弟弟小辛继位,商国又衰落了,百姓追思盘庚,史官就追记写下了《盘庚》,结合文字内容来看,《史记》的记载应当是可信的。
七、《高宗肜(róng)日》
高宗就是商王武丁,他是盘庚的侄子,商朝的第二十三代君王。肜是祭祀,肜日就是祭祀的日子。
高宗的儿子商王祖庚在祭祀高宗的时候,忽然有一只野鸡飞到鼎上鸣叫,祖庚感到非常恐惧,大臣祖己趁机开导祖庚,劝他改革祭祀。当时的史官记录了这件事,写成了《高宗肜日》。
八、《西伯戡(kān)黎》
黎是商的属国,戡是战胜的意思。
西伯打败了商的属国黎,商王纣的大臣祖伊听说了后非常恐惧,于是向纣王进谏,劝他不要再荒废国政,否则国家必将灭亡,纣王对此却不以为然。当时的史官记录了这件事,写成了《西伯戡黎》。
《西伯戡黎》中没有记载西伯是谁,历来的学者都认为西伯就是周文王。但是“清华简”中有一篇失传了两千多年的古文《耆夜》,讲述周武王八年讨伐耆国胜利后,大宴群臣的事。耆国就是黎国,也就是说《西伯戡黎》中的西伯应该是周武王。
九、《微子》
微子名启,是纣王同父异母的长兄,因为封地在微,爵位是子爵,所以被称为微子。
《史记》记载,周武王向东方进军,到了孟津后觉得时机未到,又回去了。纣王以为周武王害怕自己,更加放纵,微子屡次向纣王进谏,纣王都不听。微子知道纣王要不了多久就会亡国,他拿不定主意,自己是应该以身殉国,还是应该逃走,于是去找父师和少师商量。父师劝微子保全自己,尽快离开商国。史官记录下微子和父师、少师的对话,写成了《微子》。
十、《牧誓》
牧就是牧野,在商国都城朝歌(现在河南省北部的淇县)南方七十里。
公元前1050年左右,周武王率领三百辆战车,精锐武士三千人,步兵四万多人,还有其他诸侯国的几千辆战车和数万名士兵,前往朝歌讨伐纣王。大军浩浩荡荡渡过黄河,在离朝歌不远的牧野,纣王派出了由奴隶组成的七十万大军迎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大战前,周武王召集军队,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誓师之辞,史官记录下武王的话,写成了《牧誓》。
十一、《洪范》
洪范就是大法的意思。
周武王灭了商后,从牢里放出了被纣王囚禁的箕子。箕子是纣王的叔父,他向纣王进谏,惹怒了纣王,箕子为了自保装疯,被贬为了奴隶,后来又被纣王囚禁了起来。灭商的第二年,周武王访问箕子,向他请教安定国民,治理国家的大道,箕子便向周武王说明了洪范九畴,也就是九类大法。当时的史官记录了箕子的话,写成了《洪范》。
《洪范》是《尚书》中非常重要的文章,它详细记录了商朝时候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法律思想,是研究殷商和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献。
十二、《金縢(téng)》
金縢就是金属束着的匣子。本篇分为三个部分,记录了三个相关联的事。
第一部分记的是,周武王在灭商后的第二年得了重病,他的弟弟周公姬旦筑起三座祭坛,向太王(曾祖)、王季(祖父)、文王(父亲)祷告,请求以自己代替武王去死,史官记下了祝告的册书,放进了金縢中。
第二部分记的是,周武王死后,儿子周成王继位,因为成王年纪太小,周公代理国政。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蔡叔谋反,四处散布谣言,说周公要谋害年幼的成王,成王听信了谣言,对周公产生了怀疑。周公东征,平息了管叔、蔡叔的叛乱,又写了诗《鸱鸮(chī xiāo)》想感动成王,成王表面上不敢责备周公,但是心里仍有隔阂。
第三部分记的是,后来发生了一场天灾,成王打开了以前封存的金縢,发现了周公请求代武王而死的祝辞,成王询问史官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深受感动,大哭悔悟,消除了和周公的隔阂。
十三、《大诰》
诰就是古代帝王发布政令的文书。
周成王元年,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和纣王的儿子武庚联合殷商的旧部发动叛乱,周公决定出兵平乱。出发前,周公进行占卜,得到吉兆。但是各诸侯国的国君和朝里的大臣认为困难很大,劝周公违背占卜的结果不要出征。周公于是发布大诰,驳斥发对者的说法,劝他们同心协力一起去平定叛乱。史官记录下周公的诰辞,写成这篇《大诰》。
十四、《康诰》
本篇是周公告诫康叔治理殷商遗民的诰辞。康叔名姬封,是周武王的幼弟,也是卫国的第一代国君。
周公率领军队平息了管叔、蔡叔、武庚的叛乱后,杀了武庚、管叔,放逐了蔡叔,周公将原先由武庚统治的土地和人民封给康叔,立康叔为卫君。由于康叔统治的是殷民,周公担心他年轻没经验,于是告诫他,要他寻求殷民中的贤人和长者,向他们请教,并且要努力爱护殷民。史官记录下周公告诫康叔的话,写成这篇《康诰》。
十五、《酒诰》
本篇是周公命令康叔在卫国宣布禁酒的诰辞。
殷人大多酗酒,周公害怕这种恶习会酿成大乱,所以命令康叔在卫国宣布禁酒令,并把禁酒的重要性和历史教训告诉康叔,还向他说明了禁酒的条例。史官记录下周公的诰辞,写成这篇《酒诰》。
十六、《梓材》
本篇是周公告诫康叔治理殷民的诰辞。
周公告诉康叔对待殷民要宽大,然后具体阐述了这些宽大的政策,最后勉励康叔要施行明德,努力完成先王未竟的大业。史官记录下周公的话,写成了这篇诰辞。因为篇中有一句“若作梓材,既勤朴斫(zhuó),惟其涂丹雘(huò)”,意思是说,好比制作梓木器具,既然已经勤劳地剥皮砍削,就应当完成后面刷漆彩绘的工作。这是周公用制作梓材来比喻治国要继续努力,史官就用《梓材》作为篇名。
十七、《召(shào)诰》
周成王派召公去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随后周公也去了,经过视察和占卜,周公认为洛邑是统治天下的好地方,周成王来到洛邑,同意了周公和召公的决定。召公率领各国诸侯拜见成王,向成王分析了营建洛邑的情况,赞美成王的决定,勉励成王施行德政,爱护百姓,最后召公和诸侯表明拥护成王的心意。史官记录下营建洛邑的经过和召公的诰辞,写成这篇《召诰》。
十八、《洛诰》
洛邑建成后,周公和召公希望周成王定都洛邑。周成王认为当时民心不稳,需要周公在洛邑主持大局,经过成王和周公的反复讨论,最后决定由周公居洛邑,治理东方。史官记录下周成王和周公先后讨论的对话以及洛邑冬祭时的情况,写成这篇《洛诰》。
十九、《多士》
多士指的是商王朝的旧臣,周灭商后,商的旧臣心怀不满,周人叫他们仇民或顽民。
洛邑建成后,为了加强对殷民的管理,周成王命令殷民迁到洛邑附近。周公代替周成王发布诰命,指出周灭商是顺从天命,将殷民迁到洛邑,不任用殷人为官也是顺从天命,同时宣布对待殷民的政策,要求他们顺从周王的统治。史官记录下周公的诰辞,写成这篇《多士》。
二十、《无逸》
无逸就是不要沉迷享乐的意思。
周成王年纪大了,开始亲政,周公害怕他贪图享乐,荒废国事,于是告诉成王,国君不可以贪图享乐,要了解百姓耕种的艰难,要了解百姓的痛苦,并引用商朝先王和周朝先王的历史事迹,告诉成王无逸的重要,最后周公勉励成王要严于责己,以殷商为鉴。史官记录下周公的话,写成这篇《无逸》。《无逸》对后代统治者有很大的影响,大臣经常会引用其中的章句劝谏帝王,很多文人也会借书写《无逸》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
二十一、《君奭(shì)》
奭是召公的名字,在名字前加君,表示对他的尊敬。本篇是周公答复召公的诰辞。
西周初年,东方各国的叛乱刚刚平定,周王朝的贵族又渐渐开始自满,自诩他们是天命所归,安于天命不求进展。召公对此非常不满,认为这种思想会妨碍周王朝的发展,甚至还会危及国运。周公以诰辞答复召公,表示赞同召公的意见,他也主张事在人为,同时说明辅臣对国家很重要,他希望与召公同心同德辅助周成王,勉励召公和他一起完成文王的功业。史官记录下周公答复召公的诰辞,写成这篇《君奭》。
二十二、《多方》
多方就是众多国家的意思,也就是周天子分封的各个诸侯国。
周公归政周成王后,东方的淮夷、奄国又发动叛乱,成王亲自出征,灭了奄国,平息了叛乱。成王回到镐京后,各国诸侯都来朝见,周公代替成王向各诸侯训话。周公首先分析了夏朝灭亡商朝兴起的原因,指出这是因为商汤顺从天命,爱护人民;然后说明周王顺从天命统治诸国,并谴责发动叛乱的国家不安天命,自作不法;最后勉励诸侯国顺从天命,服从周王。史官记录下周公的诰辞,写成这篇《多方》。
二十三、《立政》
立政就是建立官制的意思。本篇是周公晚年告诫周成王如何建立官制的诰辞。
周公先分析了夏朝、商朝官制的得失,又说明了文王、武王时的官制,最后告诫成王要任用贤人,不要任用奸佞的小人,要努力发展文王、武王的功业。史官记录下周公的诰辞,写成这篇《立政》。
二十四、《顾命》
顾命就是嘱咐大臣辅助新王的命令,也就是周王的遗嘱。
本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记载周成王病危,他召集群臣嘱托后事,第二天成王逝世。第二部分记载太子姬钊在太庙接受册命的仪式,即位周王,是为周康王。第三部分记载周康王完成即位仪式后,初次接受群臣的朝拜,召公和芮伯向康王献词,随后康王发表告诸侯的诰辞。
《顾命》中记录的周王册命仪式非常详细,文辞华丽,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文学价值,是研究周代初期礼制的珍贵文献。
二十五、《吕刑》
周穆王前期喜好游玩,生活奢侈,导致政治昏乱,后期他任用吕侯为相,制定新刑法,国家才重新安定。本篇是周穆王采纳吕侯的意见,发布的诰辞,因此史官记录下来后命名为《吕刑》。
本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详述了黄帝、颛顼、尧时刑法的情况。第二部分说明了当时刑法的种类、条目,以及审理的方法。第三部分说明惩办贪污的重要。
《吕刑》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系统记载刑法的文献,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同时《吕刑》的第一部分还记载了不少上古时期的传说,比如蚩尤时对苗民的酷刑,颛顼绝地天通等,因此在中国神话史上也有很重要的价值。
二十六、《文侯之命》
文侯指的是晋文侯,本篇是周平王表彰晋文侯功绩的册命。
周幽王宠爱褒姒,废了王后和太子宜臼(jiù),王后的父亲申侯联合犬戎攻陷镐京,杀了周幽王,掳走褒姒。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就是周平王。晋文侯、郑武公等诸侯辅助周平王平定犬戎,因为镐京被毁,他们又协助周平王迁都洛邑,这就是东周的开始。周平王为了表彰晋文侯的功绩,赐给他车马弓矢。史官记录下周平王嘉勉晋文侯的诰辞,写成了《文侯之命》。
二十七、《费(bì)誓》
费是个地名,在现在山东省费县西北,在周朝时是鲁国的领地。
周公在镐京辅助周成王,命儿子伯禽回鲁国代他治国。本篇是周成王平定东方殷商诸国的叛乱时,伯禽召集鲁国的军队出兵协助,出发前对将士们说的誓辞。史官记录下伯禽的话,写成了《费誓》。
二十八、《秦誓》
秦穆公派兵远道偷袭郑国,老臣蹇叔和百里奚进谏阻止,秦穆公不听,结果途中被郑国商人弦高发现,偷袭失败。返回时,秦军在崤山(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遭到了晋军的伏击,导致全军覆灭。逃脱的秦军将士回国时,秦穆公当众宣读了自责的诰辞,悔恨自己的过失,表示今后一定亲近老臣,又悔恨自己对待将士的偏差,希望容人之善。史官记录下来秦穆公的诰辞,写成了《秦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