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简历模板英文(留学英文简历怎么写)

2024-01-31 22:08: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出国留学简历模板英文(留学英文简历怎么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出国留学简历模板英文

在跟大家说简历的注意事项之前,先跟大家澄清一个概念,就是Resume和CV有什么样的异同。我们在查阅学校的申请要求时,会发现国外的学校对于简历会有两种称谓,一种是Resume,另一种叫CV。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两个概念之间是有差别的。Resume其实是法语挪过来的词语,通常指的是我们概念里的1页,最多不超过2页的简历。而CV是Curriculum Vitae的简称,直译过来应该是个人履历。和Resume相比,CV通常更加的详细,一般都要两页纸或以上,涵盖更加全面也比Resume更为严格。CV在欧洲的使用比美国更常见一些,放在不同专业上则更加侧重于申请偏重于学术性比较强的理工科或者是PhD博士的专业。因此,CV的长度可根据内容进行扩充,有时可长达十页。而年轻人的履历一般长度都在2到4页。听上去貌似Resume和CV还是有蛮大区别的,至少在长度上,但我在这里要澄清的是,对于我们这些以商科或者类商科硕士为主要申请方向的人来说,不用太纠结于学校说的到底是Resume还是CV,最后只要都按照1页,最多不超过2页的标准版简历准备就可以。

第一节:英文简历有什么基本注意事项

在这里,我从大方针上列举了几个最重要的英文简历的写作须知。对于刚开始写英文简历的人来说,这些也都是大家最容易犯的错误或者搞不清楚的地方,下面我们就一个个来说。

第一条,关于简历的长度。通常英文简历的长度都会放在一页以内,如果经历实在丰富,一页内很难放下的话,也需要控制在2页以内。而且不要弄出一页出头或者一页半这种样子。假设简历初稿全部写完后是一页半,则需要调整字体大小,页边距等格式,然后让简历充满两整页。因为一页出头的简历会给人一种很不好的视觉感受,貌似你的话都没有说完。此外,有一些学校严格规定了页面的长度,比如说杜克大学就规定简历必须在一页以内,所以还是建议大家从一开始就准备一页的简历。

第二条,简历是按照教育经历、工作经历、课外活动等版块来划分的,在考虑版块的先后顺序的时候,需要按照相应版块的重要顺序排序。举个例子,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因为没有长期的全职工作经验,在留学申请或者找工作的时候,用人单位首先关心的肯定是你从哪个学校的什么专业毕业的这类事情。所以教育经历就应该放在第一位。而如果是已经工作多年的人申请或者找工作,对方更加关心你之前在哪些公司的什么职位工作,所以工作经历可以放到第一位。类似的,假设你的申请素材中实习是最核心的版块,自然就紧接着教育经历放在第二位,而课外活动、海外经历、兴趣爱好等等都依次往后排。如果你的科研经历或者志愿者经历是申请的核心,也应该调整相应的版块顺序。

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人在阅读文章,尤其是简历这种分模块的文字时,通常会采用一种叫做“F型阅读法”的习惯。大致意思是说,拿到一篇陌生的简历,先仔细认真看最上面几行的内容,建立初步理解的模型,大致知道自己想看什么。然后往下快速浏览,当中间看到什么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或者吸引到自己的关键词的时候,再对这一部分进行精读。给我们的启发就是,首先要把重要的版块放到靠前的位置,其次是要注意关键词的运用。

第三条,进入到每一个版块后,我们需要描述不同时间的不同经历。这个时候就不能用重要性排序了,因为在这里时间的权重是要大于内容的。也就是说,在每个大版块里面的每条经历,需要按照发生的时间顺序,用由近及远的倒叙方式来排列。这是由于在看过往经历的时候,人们总是关心你最近干了什么,而对于已经发生了很久的事情兴趣感会下降。另外,这种排序方式还可以更好的体现出你的成长过程,尤其是假如你的职位或者工作岗位有上升的趋势的话。

第四条,在对每段经历进行细节描述的时候,不能简单的堆砌工作的内容,而是要学会利用STAR原则来描述自己的这段经历,从而体现出足够的亮点。稍微插一句,大家应该对STAR原则这个词不陌生,我们之前几次提到过,在本章的第三节课当中,我将专门给大家来介绍这个思考模型。回到主题,对第四条的理解,更容易的方式就是,不要把你自己的简历里面的经历描述,写成我们在招聘网站上看到的那种JD,也就是职位描述。这么写给人的感觉就是,你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标准化的流程,也就意味着你很容易被另外一个人取代,这样就体现不出任何你的独特性和对于公司或者组织的贡献。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自然也不会从众人中凸显出来。但不幸的是,我发现大部分同学自己写简历的时候都会有这个问题。

第五条,善于使用动词和数字等具现化的词语来增强画面感。首先英文的简历每段话的开头都是用动词的过去式开始的,因为简历上发生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用动词开头还有个好处就是,动词相比于名词有更强的力量,英文里叫Power,这也是英文区别于中文的一大优势。其次,我们需要多用具现化的词语来增加简历的真实性和给人的冲击感,以让人留下印象。什么叫做具现化的词语呢?简单来说,就是像人名、地名、公司名、数字、工具名等这种有明确指向性、可以被量化的词语。举个例子,很多人都会在简历中写到“拥有很强的沟通能力”这句话说出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太空洞。如果换句话说成“5天内接待超过50名前来咨询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的客户,沟通满意度达到98%,成功帮助23名客户购买新的理财产品”那效果就很不一样了。

最后第六条,跟PS和Essay小文书一样,在自己写完简历之后,一定要反复检查,并且请别人帮忙多看几遍,避免出现错别字。简历由于它的模块性和模版化,很容易让人看到错别字,尤其是本身英文就是母语的人。所以说,反复polish打磨的步骤是不能少的。

第二节:简历的每个版块该写些什么

这节课我们接着上一节课的讲解,跟大家讲讲英文简历的每一个版块该写什么样的内容,或者说有什么样的信息是不应该写的。

我在这里列出了5个最常见的简历版块,分别是个人信息、教育经历、实习经历、课外活动以及特长爱好。我估计80%以上甚至更高比例的同学在写简历的时候都会是这种结构,所以也非常有代表性和参考性。接下来我们就按照顺序一个个来看不同版块的注意事项。

第一个版块,个人信息,通常都是放在简历最开头的部分。在个人信息中,必须要包括的内容有,你的姓名、地址、电话和邮箱。在写作英文简历的时候,姓一般都是中文拼音,但名的话其实没有严格的要求,可以是中文的拼音,也可以是你一直在使用的英文名字。当然,有种比较保险的方式是两者都写,比如说中文名是向问天,英文名是Wade,我们就可以写成Wentian (Wade) Xiang。这样的好处是不管你这份简历用在哪里对方都能把你对上号。

刚说的关于名字的问题只是个小技巧,但个人信息部分最大的问题是,要不要写国籍、性别、年龄、民族这种信息,甚至要不要贴上照片?因为在国内的中文简历上,这些信息是经常出现的,尤其如果你是应聘偏国家背景的工作岗位,政治面貌都必须交代清楚。但在写英文简历的时候,这些关于个人的敏感信息统统不要写。原因有两个,一是在国外,公司最怕扯上的就是跟性别、种族歧视等有关系的敏感话题,甚至在美国有法律规定,如果你认为在应聘过程中对方是因为性别或者种族歧视把你拒绝的话,你是可以直接告这家公司的。所以,公司在招人的时候如果看到这些敏感信息,为了避免麻烦有可能就直接不跟你进行下一步的接触,毕竟不给你面试的机会,你也不能说什么。因此,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我们都不要写这些内容。二是,即使不考虑刚才说的问题,这些信息通常对你来说也不会有什么明显的加分作用,反而有可能因为你在最一开始就提供了详细的个人隐私信息,让对方失去了进一步了解的好奇心。或者恰好你的某些特征是在对方偏好以外的,那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所以说,这种可能有害但基本无益的事情我们最好少做甚至不做。这个原则其实也可以用在考虑其他问题的场合。

第二个版块,教育经历。这一部分通常占整个简历的版面比较小,但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不过因为教育经历主要都是非常客观的信息,比如说你的学校、专业、所获学位名称,入学和毕业的时间,学过的专业课程等,所以变化会比较少,也就是大家说的门槛的问题,可变形不是很大。在这里主要想跟大家说两件事,一是如果你除了在本校本专业的学位以外,还有辅修、二学位或者海外交流、交换等经历的话,记得在教育经历版块分成两段独立的经历来叙述,不要混在一起。二是,很多人都会把获奖的经历单独罗列,通常都是学校的各类奖学金或者社团的荣誉称号,但这些经历的文字长度通常都会比较短,确占了很多行,所以单独把获奖经历和荣誉设成一个独立的版块有些浪费。而且只是把一个单独的奖项列出来,别人也很难知道这些奖项是什么。所以建议大家可以把在大学期间,尤其是由学校颁发的奖学金或者荣誉称号统统放到教育经历里面,并加以描述,告诉别人获奖的原因。

第三版块,实习或者工作经历。无论是在校生还是已经毕业的工作人士,职场的经历都是非常重要的版块。之前我们说过,不同的经历需要按照时间的倒序顺序来写,同时需要对每段经历利用STAR原则挑重点进行详细描述。在这里,主要想说的问题是关于如何挑选写在简历上的经历?如果是实习或者工作经历很少的人,可能这个不是问题, 因为本身靠仅有的一两个实习就想撑满一页的简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个问题主要是针对经历比较多,一般是两个以上实习经历的同学。直接说要点就是,一定要有取舍,原则是挑选跟专业相关性最大的实习经历放在前面,尤其是文书里面有提到过的实习经历是一定要写的。

第四版块,课外活动。这里指的是笼统概念的课外活动,理论上讲凡是不属于课堂上的内容,且不是在公司的实习的经历,都可以归到课外活动里。最常见的课外活动包含社团、竞赛、创业、科研、志愿者等等。如果说你的某一些经历有相似的共性,比如说科研经历比较多,或者志愿者的背景非常丰富,而且这些经历与你的文书有直接关系,那可以考虑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大的版块。相反,如果版面有限,先从重要性排序,有些经历的含金量比较低或者几段经历过于同质化,可以选择合并或者直接删掉。

第五版块,特长爱好。这一部分通常包含语言能力、艺术特长、突出的兴趣爱好或者计算机水平等等。如果自己有一些体现出自己个人性格特质的软性能力或者兴趣爱好,可以在这里写。有人会问是不是应该把这块删掉,因为跟专业无关。我的建议是能保留尽量保留,即使只有一两条。因为招生官都是喜欢个人经历和想法比较多样性的人,而这段介绍的作用就是告诉别人你是个有个性的人。但需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写那些太大众化的笼统概念,比如说爱好运动、电影或者音乐。如果真的要写这些,就需要用例证来证明自己的喜爱不是一时兴起。比如说很多人都会提到喜欢音乐,这是不够的,最好能用一些自己的经历证明自己对音乐的热爱,比如说钢琴十级,一直坚持登台演出,对某些钢琴大师的乐曲如数家珍,像这类的描述才是令人信服的描述。最后,记住不要为了显得自己的有兴趣而去夸大事实,或者把压根不喜欢的东西说成喜欢,因为万一对方看到了,在面试中进行追问,可能人家当时是好心,想跟你套套近乎,结果反倒是把你拆穿了。

第三节:怎样让自己的经历描述更加吸引人

这节课我们要讲一个非常实用的套路,就是之前反复提到的STAR原则。这个讲故事的方法不仅可以用在简历的经历描述当中,更可以用在面试或者即兴演讲中快速组织自己的语言,并且让你的故事听上去既能有很强的逻辑性,又可以达到凸显出自己的优势的目的。下面我们就直接进入正题,跟大家说说STAR原则是怎么回事。

STAR原则其实是四个单词的缩写,分别代表Situation、Task(有的时候也会说成是Target,但意思差不多)、Action和Result四个部分。翻译成中文就是情境、任务、行动和结果。我们稍微来分析一下每个部分分别是什么意思。之后我会给大家讲一个实际案例,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

首先是Situation情境。这个的意思是你需要先描述故事发出的场景和重要的背景条件,有点像交代中文里我们常说的时间、地点、人物,或者英文里的5W,也就是Where, When, What, Why, Who,这五个条件。简单讲,就是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其次是Task或者Target,可以翻译成任务或者目标。这里重点描述的是在刚才所说的情境下,你或者你所在的团队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是Action行动。这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在简历或者面试中,对方最关心的是你的独特性或者过人之处,而行动部分要描述的就是你针对刚才所说的情境和目标,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其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以及是如何自己或者带领团队客服这些困难的。这一部分可以说是整个故事的高潮和关键所在。但遗憾的是,我发现很多同学在写简历或者向我叙述一段经历的时候,都把重点放在了前面的Situation以及Target上,确很少提及Action,即使提到了,也都说的很平淡,没有让人感受到亮点,也就失去了表现自己的机会。

最后一个部分,Result结果。这也是大家经常容易忽视的部分,其实要讲的就是通过你或者团队的努力,最终克服了什么样的困难,取得了什么结果,受到了什么认可或者表彰之类的。

以上的四个板块串联起来,就可以把一个故事很好的讲出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有了骨架之后如何把血肉给补充上来,让你的故事更加的丰满。说到这里,其实我们可以回忆一下,从小听过的那些童话故事是不是都用的这种套路。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白雪公主的故事。如果我们简化一下就是,从前有个国王娶了个漂亮的皇后,皇后自认为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女人,与此同时国王有个女儿叫白雪公主,长大后比皇后还要漂亮。这个是Situation。皇后为了保持自己最漂亮女人的地位不被动摇,就想要除掉白雪公主。这个是Target或者Task。之后的各种故事情节,什么皇后派猎人去刺杀白雪公主啊,变成老太婆给白雪公主喂毒苹果啊,都是皇后采取的Action。正是因为对行动的部分采取了扩充,增加了戏剧的张力,最后才让整个故事变得丰满起来,也更加有意思容易让人记住。对我们的启发就是,Action部分是听故事的人最感兴趣,也是我们最容易在里面进行创作的部分。最后的Result结果部分大家都知道了,皇后失败了,白雪公主在七个小矮人和王子的帮助下战胜了皇后,永远快乐的生活下去。

所以,我们用STAR原则就可以把那些好听的故事都快速的拆解开,更好的去抓住重点。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利用STAR原则去组织自己的故事。刚说的是离我们比较远的童话故事,下面我们来讲一个很有可能发生的现实情况。

我们假设,你之前做过一份实习,实习的职位是公司的网络推广和公众号的运营。我相信很多人去实习,尤其是对市场营销感兴趣的同学去实习的时候都做过类似的事情。那问题来了,如果你去面试学校或者找工作的时候,面试官问你,“你能跟我简单介绍一下这段实习经历吗?”你会打算怎么说呢。

我们下面就用STAR原则来简单套用一下。首先是Situation,你可以说,哦,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这部分可以说公司做公众号目的、当时的粉丝量基数、已经发过的文章数、微信推文的种类、当时这个公众号对于公司整个项目的意义、公司的重视程度等等。

接下来是Task,我开始负责公众号运营的时候,公司给我们小组下达的任务是……。这部分可以说,公司希望在多少期限内增加多少粉丝、发布多少软文、有多少转发、产生了多少潜在客户、转化率达到多少等等。在这里还可以为了显示任务的难度,可以说,以当时的客观情况来说,完成这个任务还是有一定挑战的。

再下来就是重点的Action部分了,你可以说,但是我们小组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整个任务过程中,我负责的工作内容是……。这部分可以分成几个清晰的版块,讲自己做了哪些工作,用简洁的语言和大量的数据以及专业术语来描述自己的工作内容。中间视面试者的情况选取对方可能会比较感兴趣,或者体现出对方想要的一些能力和性格特点的东西来描述。所以Action部分其实是随机应变或者说可操作性最强的部分。

最后,一定要有Result,也就是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说我们重新把文章进行了分类、发了多少篇文章、新增了多少粉丝、对比于上一个季度增长了百分之多少,等等。当然这里尤其要注意说一些跟自己工作任务相关的成绩。最后可以补一句,最终我们的结果老板还是很满意的,大家在这个任务过程中都很有责任感,正是因为每个人的付出,才有团队最终的成绩,自己在整个任务执行过程中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说一些谦虚的同时顺便从第三方的角度夸夸自己和队友,体现出自己的团队精神。

通过上面的这段描述,就把一份表面看上去很平常的微信运营工作树立的高大上起来,更重要的是面试官会很容易把你之前的工作跟他们想要的人的职务去横向对比,看你的哪些经验和能力是可以匹配到他们的需求的。这也是简历或者面试成功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