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的人生感悟(一曲哀歌传千古——探究《长恨歌》的爱情悲剧与现实意义)

2023-04-03 06:46: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长恨歌的人生感悟(一曲哀歌传千古——探究《长恨歌》的爱情悲剧与现实意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长恨歌的人生感悟

一曲哀歌传千古——探究《长恨歌》的爱情悲剧和现实意义

白居易笔下的“长恨”意为无止境的遗憾,题目已经揭示了李杨的爱情是带有悲剧色彩的,首先从开头“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来看,爱情的开始已经带有“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惆怅。更重要的在于诗人开篇即借“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交代了唐朝祸乱的原因,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即使后来在一起度过了短暂的美好时光,也难掩最后结局天人两隔的苍凉,甚至那些昔日美好时光,更衬托得最后的悲剧色彩愈加浓厚。

杨玉环的回眸一笑颠倒霍乱了皇帝的心,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妩媚,君王前承欢谈笑,帝王爱是一夜飞送荔枝的轻易,而天下乱却是江山动摇的不可逆转。于是落得“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的逃窜,到最后只因“六军不发无奈何”,就“宛转蛾眉马前死”。曾经的爱意是缠绵浪漫,似乎延续进余生,但贵妃的死却是戛然而止。这一切的悲剧在于,帝王身份的无可奈何和生于乱世的不安稳。李降基是那样深爱着杨玉环,可就是因为他投入的感情太多太炽烈,以至他不愿分心去处理政务而导致了政治败落;正因为他无限度地赏赐爱妃及其家族,又导致了对民众的残酷盘剥。他俩情投意合使得他们沉溺于歌舞声色,他的爱毁灭了他们的一切,包括他深爱的贵妃。杨玉环也深爱着李隆基。可她付出的爱越多,李隆基的溺爱更加对杨氏家族异常垂青。她的爱毁灭了她自己,她是被这炽烈的爱所引发的政治大火焚毁的。漂亮女人被放在乱世是格格不入的,乱世的不安稳是长久的不稳定因子积淀起来的,安禄山的暴动岂能是一时起义,必是长久蓄势待发,然而国灭最后所只能是美色误国承担,这是时代悲剧,也是女性的悲哀。

王国维说,中国的悲剧“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这种“欢”“合”“亨”的结局都是中国文化大团圆式的结局。但《长恨歌》的悲剧结局是彻底的,从内容看,它否定了唐玄宗与杨贵妃再次相逢的可能,只留下“不绝”的长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诗的结尾部分明确的对悲剧结尾作了定音,“仙”和“梦”相继破灭,悲剧意识几乎无从消解。似乎也可以说《长恨歌》是中国古代真正的以悲剧为结尾的悲剧。

虽然李杨的爱情悲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长恨歌》中的闪光点持续被发掘出来。我们肯定其中对于爱情的现实意义,也对其中不可抹去的政治悲剧进行现实意义的抒发警示。

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惊天地、泣鬼神。李隆基专宠杨贵妃长达十四年之久说明其对杨贵妃用情之深二者在音律方面可谓志同道合。马嵬兵变杨贵妃被赐死李隆基对月伤心夜雨断肠这份情感已不局限于所谓的重色,而是充满着爱意。行宫的凄凉寂静情感的真切深厚,互相衬托尤令人心中生寒眼中生泪。皇宫中触景生情睹物思人,那种经久不息的情感使李在现实中煎熬,于是临别殷勤托方士,寄语君王表情思,这份爱已不再停留于物欲而上升为精神上的追求,这才是理想爱情。

反观现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三千宠爱集一身”这样忠贞热烈的爱情同样是寻常人渴望的。我们也希望有一份这样爱情,能够呵护自己心爱的人,事无巨细的关心和“兴师动众”的偏爱,甚至是关键时刻的陪伴和可爱专横的来往,给足了双方安全感。

李的政治悲剧有一定的讽喻价值。《长恨歌》描写李杨的爱情悲剧的复杂过程着力反映了封建帝王沉溺情感,荒废政务的严重后果,从而批判唐玄宗的错误行为,并以此作为后世帝王的鉴戒。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警示我们要想获得完美适配的爱情,首先得有一个度,然后爱与责任同等重要。爱情应该是包容和规范,而不是放纵。乐极生悲的爱情并不长久,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把握平衡和度。其次,我们的爱情应该是面包和鲜花都有的,许多青年人都拥有着从校服走到婚纱的爱情,但却在婚后变质,一拍两散。爱情要走得长久责任感和爱缺一不可,在爱人之前应该先爱自己,只有自己足够强大自立,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井井有条之后,才有走下去的可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不朽的作品,它内在的思想内容与现实意义是值得我们玩味的,它不会因时间的飞逝而销声匿迹,而是在不同的时代给人以不同的价值。让人们咀嚼其中的韵味,以此来品评现代人生,从中获得新的感受新的认识,以此完善自我,正视人生。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长恨歌》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中)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9.

3.彭红卫 感伤体验的诗化表达--论白居易《长恨歌》的情感指归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4.陈燕 白居易“中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5.浅析《长恨歌》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杨梅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艺术分院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