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外美术史有感

2023-04-05 20:20: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中外美术史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中外美术史有感

课程学习总结

古人云:“读书不多,画则不能近于雅;观理不清,则画不能规于正。”美术史是人类知识的一个分支,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部分。

”学“史”、观“史”最终的目的是建立有系统思考体系,以便于在我们的专业中灵活的运用。通过这段时期对中外美术史的学习,使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感受到了大师们的智慧、思想精神以及中外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还意识到艺术的发展是连续的和可继承的,这使我受益匪浅。

回首这学期的艺术史课程,在浩瀚的艺术长河中,这些知识永远闪耀着宝石般的光芒。对我而言,学习中美史的时候深深的被中国文化的精深与宏伟所折服。我好奇远古图腾的神秘,实用且富有神秘纹样的彩陶艺术;我惊叹秦始皇兵马俑雄浑的气势和壮丽的审美特征;我赞美魏晋南北朝百家争鸣的文化融合和优良路线;我佩服大唐盛世艺术题材形式多样,山水画的独立以及鲜明而富有时代特征的民族风格的石窟壁画;我向往简单自由的文人画和宋代独特的山水艺术形式;我主张元清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和中外艺术形式的融合。

说起西方艺术,我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新世界,一种与中国美术意境完全不同的感觉。在兴趣盎然中,乔托的觉醒,波提切利的韵昧,达芬奇的智慧,米开朗基罗的激愤,拉斐尔的优雅,乔尔乔内的建树,提香的追求和丁托列托的视角,感受布勒格尔的气质,丢勒的才情,普桑的力度,华托的情调,大卫的理想,安格尔的柔美,德拉克罗瓦的激情和莫奈的光影,深深吸引着我。此外,西方艺术流派和形式也多种多样:

华丽激情的巴洛克艺术;古典优雅的学院派;充满生活情趣和阳光的荷兰小画派;夸张扭曲的折衷主义;真实和谐的写实主义;抽象豪放的野兽派;带有戏谑和象征的超现实主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最大的成就就是了解和掌握中西艺术形式的差异,提高我的鉴赏能力。中国画作浸染几千年的儒佛道家的神韵,古朴典雅富有诗意;西方绘画充满人文精神,追求科学现实主义。

首先,中西绘画的区别在于哲学的不同。众所周知,西方艺术与西方哲学密不可分,而中国艺术则潜移默化地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艺术主张义、互动、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西方艺术强调从科学的角度寻求美的基础,提倡个性和意志的自由。

西方人在思考问题时比较理性,注重对作品形式的抽象分析和阐释;而中国人则“以人为本”,多为感受性和经验性的评议,多结合对具体作品的品评,进而涉及作者的个性品格。西方美术对于客观事物的分析与研究是相对透彻的,而中国画强调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人们通过画的本身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另一方面,中国绘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画作时“胸有成竹”,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然而,西方画家在造型上并不拘泥于表面的相似性,而是注重在遵循规律上突破创新。

其次,题材重点也有不同。西方绘画最强调的是人,中国传统绘画强调“天时,地利,人合”,人物甚至可以甘心沦落为风景的配角。从社会学角度看,中国艺术注重艺术自身、自然与社会、艺术的社会价值的和谐共存;西方艺术理论更强调作品形式美的自由性,强调艺术的无私性和非功利性。

当然,不同的绘画工具也造成了中西绘画的不同。笔、纸和颜料各有特点。中国的绘画,可以在薄薄的纸绢上,勾勒出祖国的大好河山,恢弘而庄重;西方的绘画,则可以再方寸之间,宛如让时间停滞一般的精工细做,耐人寻味。

我记得在某期刊上读过一篇文章:西方艺术大师毕加索遇见中国画大师张大千,谈中西艺术。毕加索说:

“在这个世界上谈艺术,第一就你们中国人的艺术,第二就是日本人的艺术,但日本人的艺术是源于中国的,还有就是非洲黑人有艺术。”这话可以看出西方艺术大师对中国艺术的肯定,也体现出中国艺术的地位。还说:

“齐白石先生画的鱼,不画水也感觉到鱼在水里游。”其实就是中国画跟西洋画本质的差异了,西洋画强调光的表现,是画家对光这种因素的主观和客观的科学分析,用光影明暗去塑造对象。中国画强调意境,意境是一种纯粹的画家意识。

中国画重视空白的运用,有“虚实相生” 的效果。讲究意境、神韵;散点透视。如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相联系,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

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传统等方面都有很多差异, 各自的绘画在艺术形式、表现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西方艺术形式多样,而中国画只有植根于民族艺术精神中,才能失去其本质。这种民族艺术精神也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画有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欣赏、欣赏、继承和弘扬中国特色文化。

此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大量的历史理论知识,还总结出以下两点认识:

一。建立系统思维体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艺术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立一个系统的思维体系,以便于今后的灵活运用。光熟识哪一位大师的风格和作品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现代艺术有何帮助。从**的对象,研究的对象,欣赏的对象,鉴赏的对象,阅读的对象中,有些甚至是毫无关系的事物、文化联系在一起,让那些零零散散的思绪,交融在一起,融会贯通形成流动的创新的思维从而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2。视觉经验的积累积其在创作中的辅助作用

学习美术史让原本思绪躁动或者漫无头绪的创作者有了灵感。艺术史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系统,它将古代和现代文化与艺术形式联系起来,并充分利用历史知识。比如:

我们赞叹汉代画像石,魏晋佛教像,少数民族壁画的伟大的同时,不断努力地发掘它们相关的背景条件,了解作品更深层的含义。建立自己的历史观体系,是为了便于他在研究或创作中的努力定位。我们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经常看到大量传统的特定文化元素,这也可以直接解释从传统中寻求创新路径的现象。

三。艺术史教育在当前艺术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今社会,我们已进入全球一体化,中西文化交流频繁。在艺术方面,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显得尤为重要。外国美术的多样式、多观念给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有着启迪作用,当下中国艺术的多维展开的动态结构和日益丰富的视觉形态多多少少受到了西方艺术的影响。

其次,国外艺术多元化可以促进中国创意产业和视觉产业的健康发展。例如,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创新精神和表现手法对中国的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和广告制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使当地文化焕发光彩。

在我看来,在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外国艺术欣赏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结合自己的专业,我有以下看法:我的科学是设计,我的研究生学习是艺术。

艺术与设计的区别在于一个强调装饰,另一个更实用。原来学过一些设计史,现如今学习了美术史,二者之间彼此联系彼此依存。人类首先是先有了“装饰”这一想法,再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新颖取代过时形成一个又一个新的设计。

在油画研究中,从艺术史的角度看,油画虽然起源于西方,但在中国当代文化生态中却具有生命力。如今中国的写实油画必须放在美术史的角度来审视,我们不能以重复西方传统来定位自己的文化,更不能以模仿自然的视觉逼真而失去创作个性。我们应该欣赏美,创造美,把美从具体的事物中解放出来。

但是现在我们很多学生都接受了填鸭式的教育,他们的思想也受到了限制。他们缺乏主观认识和自我创造能力,只是为了应试。缺乏探索能力。用齐白石老先生的话来说:

“学我者死,似我者生。”总之,艺术还是在于它的原创性。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矫老师有一句话我记得比较深刻:“我们的创作要投入真实的情感,打动别人作品才会引起共鸣。要有自己的风格,才不会平庸。

”是的,我们还需在艺术的长河中不停的探索和钻研,让艺术之舟到达真理的彼岸。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