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实训总结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电气控制实训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在原贵阳市高级技工学校维修电工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校内原有实训设备主要围绕维修电工职业标准配置,由于高职教育和技工培养在目标、起点、学制的差异,以就业为导向,围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建好机电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定位
通过对30余家大中型企业调研,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应以机电设备生产和维护、维修为两个主要方向,根据企业机电岗位需求,定位为:机、电、气、液、信息化五位一体,突出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
二、校内实训基地概述
1、基地主要实训室
学院现有机电技术实训室11间,可完成电工基本技能、电子产品装调、PLC/单片机应用、常见机床电气线路检修、机械装调等实训。
2、实训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实训室设施设备基本能完成维修电工(高级)及以上培训及鉴定考核,能满足机电一体化技术、铁道机车车辆、铁道电气、化工设备维修等专业对电工安全、电气控制等基础实训的要求,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设备数量偏少。学院2011年前仅有4个高、中职专业开设机电类实训,年实训人次在600人左右,目前已增加到9个专业28个班约1700人次,由于每个实训室平均工位不足30个,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2)现有设施设备难以满足高职办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求。现有设备从技能培训方面看,可基本满足维修电工的培训,但高职相关专业由于学制为2+1,在校学习时间中又有将近1半为国课、省课,因而难以沿用原中职教育8周以上的集中实训,根据目前高职教育课改的大趋势,都以任务驱动的一体化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对实训设备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虚拟工厂、仿真实训等来满足教学。
(3)现有设施设备系统化、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对各专业差异化实训教学需求。
三、建设方案
1、建设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遵循以下原则:
(1)基地建设要为专业群建设服务,有利于资源共享,培养学生岗位群职业能力;
(2)基地建设要有利于教学改革,要以融“教、学、做”合一的项目实训为载体,注重内涵建设;
(3)实训模块包括基本实训模块(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及设备构成的模块),项目实训模块(岗位项目训练的内容及设备构成的模块);
(4)基地要有利于各专业的资源整合;
(5)可供本地区实训条件不足的学校进行实训,发挥辐射作用;
(6)基地具备一定生产服务能力,要开展产教结合,直接对外经营服务,让学生实现近距离就业;
(7)面向社会开展相关专业的就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针对本区域经济结构及发展趋势,把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科研结合在一起。
2、建设内容
根据调研企业机电设备及控制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校内机电实训基地拟采用工业网络控制系统,通过工业以太网、工业现场总线、PLC控制系统等,将原来独立的各个实训室有机联系在一起。新建一个总控室,利用组态软件,将重点企业的典型生产工艺、流程制做成动画、图型,将生产工艺、流程等画面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并可通过网络系统,与对应的实训室连接,通过对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学生在实训中心,首先到总控室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了解,然后根据工作任务不同,可完成从机械部件组装调试、电路安装调试维修到编程、组网、组态等项目的实训。
(1)总控室
总控室配置2台工控主机(服务器)、现场总线模块、主流组态软件及工业以太网附属设备。
室内前期可利用投影机作为教学屏幕,根据专业拓展,在开设楼宇智能化、工业自动化等专业方向后,应配置拼接屏,用于安防、视频监控相关课程实训。
(2)各功能实训室
1)电气自动化实训室
该实训室以现有设备为主补充现场总线网络模块,根据专业需求,定制机车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等部分实训挂板,完成考核实训任务。
2)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实训室
该实训室利用现有部分设备,补充网络、组态、伺服、步进、传感、检测等功能模块,增加常见机构拆装台架,根据开磷集团矿山运输线、化肥生产线,轮胎股份公司轮胎生产线、雪花啤酒生产线等实际工作任务,搭建项目实训平台。
该平台除满足教学实训外,可为企业科研、培训提供服务。
3)电液综合控制实训室
该实训室利用现有部分液压气动实训台架,以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护为工作任务,增加液压拆装、仿真挖掘机、挖掘机电控系统和现场总线网络功能模块,搭建实训平台。
4)数控机床装调实训室
利用现有数控装调、维修设备,针对主流数控操作系统,进行经济型数控机床装调实训。增设带现场总线网络功能的DCS控制系统模块、DDC控制模块,为复杂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实训、科研服务。
(3)仿真实训
1)电工电力拖动仿真软件
可满足学生对电气元件结构、作用、安装、接线、电路分析的多媒体教学和熟悉电气控制线路的虚拟接线实训及应知考核测试功能
2)PLC类仿真软件:
PLC仿真系统包括PLC仿真软件与仿真模块。通过仿真软件可以真实地改变PLC输入点的状态,完全真实地展示出PLC的工作过程。
3)气动液压仿真软件
该仿真软件包含液压和气动两部分,提供了各种气动和液压元件的实物图片、工作原理剖视图和详细的功能描述。逼真地模拟这些元件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四、结语
不断改进校内机电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营造学习和工作一体化的情境,开发“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化课程,打造集教学、培训、科研、技能鉴定、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机电实训基地,可大大提高机电大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现状;趋势;建设
在现代工业发展中,加强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应用,不仅是适应时展的需要,而且是促进我国工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因而作为现代工业企业必须意识到加强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应用的必要性,认真分析和总结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建设。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论述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在现代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工业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结晶,在促进我国工业事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工作强度,还能强化工作效率,提高检测精度,确保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也提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安全性,确保工业设备安全高效的运行。由此可见,在现代工业事业发展过程中加强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1]。
2.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加强对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应用,就必须对其现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实现集成化
在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中,目前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已经实现集成化。尤其在管理上正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企业浏览器对人力资源和财务核算等信息数据及时的进行存取,并对生产全程的画面实施动态的监控,能及时地获取企业在生产方面的第一手信息资料。同时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设备、机器等方面实现了横向拓展,这些设备与系统软件的应用和通讯技术的支持,实现了集成化的组态环境。
2.2 维护更加简便,应用更广泛
就电气自动化工程而言,其发展的主流主要以人机交互的界面为主,并在PC系统的支持下,使得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控制更加灵活,集成的特点更加显著,加上其标准系统语言的应用,在便于维护的同时提高了其应用效率。
2.3 替代传统的DCS系统
随着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不断应用,DSC系统的弊端正在不断的体现出来,不仅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还在便于互动基础上降低了维护的价格,因此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技术创新使得其应用更加广泛。
2.4 处理速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由于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采取的集中控制的方式,因而必须将全部功能录入处理器之中,这就会使得系统的处理速度较慢,最终导致机器难以高效的运行,加上电子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多,极大的增加监控的数量,使得主机的空间不断的下降,不仅提高了投资的费用,还加大了查线的难度[2]。
3.发展趋势
通过多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现状的分析,我们对其应用的必要性、重要性和不足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必须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展望,以确保其应用成效得到有效的提升。
3.1 未来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将实现统一化
这里的统一化主要是指管理的统一化。具体来说,未来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下生产的电气自动化产品,不仅能进行周期性的设计以及测试和运行,还能对其进行统一化的调试、维护和运行,从而降低一项产品从设计到制成成品的时间和精力,从而通过统一化管理满足客户的需要,从而实现开发系统与运行系统的分离。因此,在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中,必须确保所采取的设施有助于现场设备的控制,并结合企业和计算机的监管体系,在通讯技术的支持下保持数据的畅通,达到统一化的管理。
3.2 未来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将实现标准化
未来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在实现统一化的基础上,还能在微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程序的标准化。并在微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降低工程成本和缩短工程时间,达到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与办公室系统的资源数据的交换和共享。所以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科学策划就显得十分必要,并在相同PC系统的支持下,实现程序接口的标准化,从而更好地与生产厂家进行软硬件的数据交换,从而彻底的解决通讯困难[3]。
3.3 未来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将实现产业化
为了促进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发展,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工业企业,必须切实加强自身体制的改革,着力实现结构的产业化,并在科学技术和保障体系的支持下,推动工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市场产业化形成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尤其是当技术开发和集成系统过程中投入的精力较多时,可以采取外包分工的方式,切实加强与分包单位的合作,实现零部件生产的配套化和市场生产化,确保所有的大型装备的技术开发研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从而更好地配置资源,利用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更好地服务企业的各项生产。
3.4 未来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下制造的成品安全化水平更高
目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生产技术奖变得更加安全,有效的实现安全和非安全系统一体化的集成空中,从而在非安全系统进行控制的原则下,确保开发费用降到最低,同时还能满足产品设计的需要,尤其是未来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下生产的成品的安全化水平将变得更高,从而更好地将其性能发挥出来,服务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3.5 未来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在安装和设计电气自动化工程系统时,往往不注重对设备控制人员的培训,当安装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之后,才注重对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的培训,使得其难以适应岗位的需要。因而为了确保其应用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就必须在安装过程中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参与,以更好地掌握其安装流程,同时深刻的认识到系统的重要性,并加强对其的专业技术培训,使其更好地掌握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安装方式以及安装的必要性,同时更好地处理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找出问题的所在,及时的判断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最大化的确保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始终出于安全高效的运行状态。由此可见,未来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应用,必将需要更加专业的技术人才[4]。
4.关于如何建设电气化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几点浅见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电气化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为了确保电气化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应用成效更好地提升,为工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就必须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强电气化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建设,具体来说,就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 将地球数字化技术融入电气化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之中
在电气化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中,将其与地球数字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仅是使其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的重要表现,而且也是促进电气化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自身技术含量提升的重要举措。将地球数字化技术融入电气化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之中,主要是将具有较高分辨率和动态表现以及多维空间的且与地球有关的大量的信息数据整理成坐标,从而形成电气自动化的数字地球,并将所有的信息录入计算机之中,并在网络的辅助下,就能随时随地的对地球的地理坐标进行整理,从而对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电气自动化信息数据进行实时有效的掌握。
4.2 将现场总线技术与电气化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有机结合
在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基于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的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在系统的长期运行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正在不断的提升,并在这些条件作用下,使得很多网络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实现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现场总线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得其在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成本得到了有效的降低,不仅为企业的各种电气设备提供通信的同时将其与生产信息和顶层信息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企业的管理部门就能对自动化部门的数据进行及时的存取,达到网络服务工业发展的目的。尤其是与传统的DCS系统相比,不管是在安装成本还是在材料成本以及可靠性方面等均具有较强的优势,并节约了大量的通信和控制电缆,在节约成本方面的优势进一步体现出来。因此,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中,将其与总线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有助于成本的降低和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的提升。因此,在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应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其使用性能得到有效的提升[5]。
4.3 加强多方的合作,着力推进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建设水平的提升
一是工业企业应切实加强与电气自动化专业学校的合作,可以在学校设立厂区和车间,对现有的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并接纳学校的学生进行实习,着力打造多功能的生产试验和培训基地,深入企业开展教学,加强校外培训基地的建设,实现实践能力与岗位实习之间的有机结合,同时多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深度应不断的拓展,采取订单的方式进行人才的培训,使得学校严格按照企业的职业要求进行专业人员的培训,从而为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建设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从而在人力资源的大力支持下为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建设水平提升注入强劲的动力。
二是在加强与学校合作的基础上,还应对企业在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应用方面的改进,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着力打造符合企业发展的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管理模式,明确系统运行过程中各项责任的主体,在促进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有效应用的同时确保企业的各项生产运营安全高效的进行。
4.4 改革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培训体系
第一,在教学专业团队的协调组织下,对市场需求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岗位群体进行科学研究,总结这些岗位群体需要具有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学校组织优秀专业的教师根据这些岗位群体反应的特点,制定与之相关的教学课程,这就是以工作岗位为基础形成了更加专业化的课程模式。第二,将教授、学习、实践这三方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真实的生产任务当作对象,重点强调实践的能力,对课程学习内容进行优化处理,专业学习中至少一半的学习内容要在实训企业中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行动组织教学,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将来的工作程序。第三,加强与各大高校的合作,实施定点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及时的引进现代化的专业技术人员,在高校人力自愿的支持下,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对企业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不断的培训和实践,并设置具有激励和约束职能的奖惩体系,以全面激发其工作的热情,从而更加主动全面的占领市场的领导地位,快速的提高企业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尤其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6]。
5.结语
综上所述,对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工业企业,必须紧密结合时展的需要,充分意识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加强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应用的必要性,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总结,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紧密结合企业实际,致力于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建设,将地球数字化技术融入电气化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之中,将现场总线技术与电气化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有机结合,加强多方的合作,着力推进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建设水平的提升,改革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培训体系,全面深化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技术性,着力提高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应用效果,为整个工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并为此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郭红生.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月刊,2011,12:115-117.
[2]刘惠彦.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8:125.
[3]余峥.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4:248.
[4]张礼崇,郜祥,王焱,李兴.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技术与市场,2012,01:127-128.
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理论教学 实训教学 CA6140车床电气故障分析
“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线路”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类专业课程《工厂电气控制设备》中的重要的一章内容,知识点主要是普通车床、平面磨床、摇臂钻床、万能铣床、卧式镗床等常见机床的电气控制原理,以及各类机床常见的故障分析及排除。
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类机床的电气工作过程,我校引入了亚龙YL-ZKT智能实训考核系统,学生可以在这种教学设备上进行各种电气故障的排除、训练和演示,以达到熟悉各种故障现象和熟练排除各种电气故障的训练目的。
我校亚龙YL-ZKT智能实训考核系统共有36台各种类型的机床智能实训考核台、多媒体计算机及智能实训考核系统软件组成。其中,YL-ZC型CA6140车床电路智能考核台共有6台,该机床智能实训台是由多种电气元器件组成各种电气控制线路,并配有89C52型单片机、LED、键盘等组成的智能答题器,学生根据故障现象找到故障点,在电气原理图上找到故障点两端的编号后,只需在答题器上输入这两个编号,再按“确认”键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在《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的教学中,各类机床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是学生学习上的一个难点。要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就要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及理论实训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采取讲解法、演示法、设疑法,在实训环节中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授导型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以《工厂电气控制设备》课程中“CA6140车床电
气故障分析”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理论教学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特点进行理论教学。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讲解工作原理。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利用投影仪进行多媒体教学。首先,通过课件播放CA6140车床的电气原理图,教师对照原理图详细分析电路的工作过程,原理图如下。
在讲解和分析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中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将整个电路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主电路,第二部分是控制电路,第三部分是照明电路。先要分析主电路的组成,主电路由主轴电动机M1、冷却泵电动机M2、刀架快速移动电动机M3组成,这三台电动机分别由三个接触器KM1、KM2、KM3的主触头来控制;然后分析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按钮SB2是主轴电动机M1的启动按钮,SB1是M1的停止按钮,开关QS2是冷却泵电机的控制开关。另外,控制主轴电动机M1的接触器KM1的常开辅助触头串联在冷却泵电机的控制电路中,目的是实现顺序控制,即主轴电动机启动后,冷却泵电机才能启动,SB3是刀架快速移动电机的控制按钮,是个点动按钮;最后对照明电路中四盏指示灯点亮及熄灭过程做简单分析。
2.讲授故障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检测方法。首先,了解故障现象,其次根据故障现象,从原理图上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最后,根据故障分析,找出可能产生故障的电气部位,并加以排除。电气线路故障检修的常用方法有测量电压法和测量电阻法,重点给学生讲解测量电阻法,强调一定要断电测量,而测量电压法因为要通电测量,较危险,不要求学生掌握。
3.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将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以动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路工作过程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对两个典型故障的分析和讲解,有效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故障现象1:合上电源总开关QS1,通电指示灯HL不亮。
可能的故障原因:
(1)变压器一次侧无电压,即32~86~87~33之间的电路中有断路点。
故障现象2:合上QS1,HL亮,按下SB2,HL1亮,但主轴电动机不转,并发出嗡嗡声。可能的故障原因:主电路中电动机缺相,即三相电源中有一相断路。
排除故障:断开QS1,用万用表欧姆档分别测量42~45、47~50、52~55两点之间的电路,找出断路的故障点。
4.设置疑问,学生解答。教师分析完两个典型故障后,总结CA6140车床电气故障检测的方法及思路,并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并由学生来解答,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二、实训教学
理论教学结束后,进入实训教学,在YL-ZC型CA6140车床电路智能考核台上进行模拟故障检测。在实训教学中的主要做法是:
1.学生分组。由于我校只有6台可供实训的CA6140车床考核台,故把所任教的班级学生(一般在40人左右)分成两批实训,每批又分成6小组,每小组3人左右,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合理搭配,每组指定一名小组长,负责本组人员的各项管理。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后成立各学习小组,各组成员在故障检测实训中,可以互相讨论、交流,对疑难问题可以共同探讨。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鼓励各小组学生竞赛,对每台智能考核台设置相同数量的故障点,看哪一组能最快最准地找出故障部位并加以排除,对表现出色的小组进行加分奖励,以此激励各小组学生积极思考,通力合作,解决问题。
3.自主学习。经过1~2周时间的实训后,学生排除故障的水平高低很快就能见分晓,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安排另外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难度较大的磨床或铣床上进行排故训练,而磨床和铣床的工作原理事先并没有给学生分析讲解过,要让学生在完成CA6140车床排故实训的基础上自己看原理图学习,利用自己积累的经验,理解磨床和铣床的电气工作原理,通过自主学习,尝试排除磨床或铣床的电气故障,老师只做点拨性的指导。而那些排故水平较低的学生仍然安排在原车床上继续实训,直到能把问题解决为止。这也是分层教学的一种体现。
总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种形式多样的授导型教学方法是成功的,也是可行的。笔者所带班级学生在车床故障检测的考核中,通过率均达100%,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4
(陕西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陕西西安710021)
摘要:中职专业骨干教师部级培训存在学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差异大、所培训的电气应用专业知识更新快、专业应用覆盖面广,而培训时间有限的难题。通过对培训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优化,达到了培训学员在职业教育理念、专业理论知识、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全面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 :中职;专业骨干教师;电气技术应用专业;部级培训;教学方法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 2014) 02-0056-03
近年来,由于中职学校不断扩招,许多中职学校教师紧缺,尤其是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非常匮乏,多数青年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实践经验。一名合格的中职教师,不仅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还须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及出色的教学能力(包含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方面的能力)。
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提出培养一支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又有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陕西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精心设计培训课程,有针对性地安排专业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培训教学的管理水平,使受训的专业骨干教师在学习期间不仅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新知识、新技术,而且有机会思考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梳理自己的专业知识,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的培养,开阔理论视野,提高实践能力,从而达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培训基地的专业培训教师,针对遇到的培训问题和困难,根据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对中职电气技术应用专业骨干教师部级培训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对教学模式进行了若干改革,以提升培训基地的培训质量。中职专业骨干教师部级培训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培训任务重、时间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提出的骨干教师培训目标是为中职学校造就一大批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双师型”优秀教师和一批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专家。具体的培训目标是:“经过培训,参训教师的教学能力进一步增强,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了解课程和教学改革方向,掌握相关专业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备初步的课程开发能力: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比较熟练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关键技能:经过部级培训的教师要在原有基础上获得高一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了解现代企业生产状况、技术水平、用人需求信息,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和岗位操作规范,加深对学校教学和企业实际联系的理解”。这样高标准的要求,要让参训教师在短短100天的培训中完成,培训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参加培训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差异大参加培训的教师来自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和不同实力的学校,他们所采用教学方式和所具有的教学水平有所不同,每位参训教师的培训要求和预期目标不尽相同。参训教师在学历结构上分布于多个层次,有专科、本科、硕士和硕士研究生(近3期参训学员的学历分布为:硕士和硕士生占5.1%.本科生占66.5%.专科生占38.4%,以本科生为主),学员的职称(高级职称11.7%,中级职称69.6%,初级职称18.7%,以中级职称为主)和年龄(20—30岁学员占16.5%,30—40岁学员占38.4% ,40—50岁学员占45.1%,以中年教师为主)差别很大。参训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不同,专业实践能力层次不同。由于所在工作单位对参训学员的科研要求不同,参训教师的科研开发能力也呈现出较大差异。此外,还有一些从事专业教育不到5年甚至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现代教学理念的跟踪能力。总之,较大的个体差异,给培训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直接影响培训效果。
电气应用专业的特点增加了培训工作的难度电气技术应用是一个强弱电结合的专业。该专业不仅具有比较深厚的理论基础,更具有专业应用领域广阔、基础理论覆盖面广且理论知识更新快、新技术和新方法层出不穷、实践性操作性强等特点。要在100天内将知识层次不同、实践能力不同、基础差异较大,尤其是从事专业教学方向各异的参训教师,培训成为具备初步的课程开发能力和专业水平的专家.采用传统的培训方式难度很大。
培训缺乏统一的培训体系和成熟的培训模式由于我国中职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对中职教师培训方法和培训模式的研究相对孤立和分散,没有形成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调研和分析,研究也不够深入。因此,目前我国的中职教师培训缺乏统一的培训体系,尚没有形成成熟的培训模式,甚至没有可供借鉴的教学和培训模式和经验范例。这使得陕西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电气应用专业只能在摸索中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的改进与优化
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克服以上困难,高标准地完成部级骨干教师培训任务,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在培训工作中挖掘基地优势,围绕职业教育规律开发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探索培训方法和培训模式。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培训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和改进。
根据课程内在联系的课程内容交叉编排方式我们在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大多数培训基地所采用的“前半程集中理论培训,后半程集中实践培训”方式的基础上,认识到这种教学方式有可能造成偏重理论教学与偏重实践教学的不同教师群体。在集中式学习和集中式实践过程中,产生厌倦或者不自信的心理,从而难以达到满意的培训效果。在课程编排上,除了占教学比重1/8的“职业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教学在培训开始阶段单独进行外,专业理论教学、新技术讲座、综合实验及技能训练、企业实践等模块的各个环节,根据其内在联系安排在一起交叉进行。如技能训练环节中的“PLC水温控制系统的调试”单元和专业课程“电气控制与PLC”、“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中的PID控制算法单元以及技术讲座“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结合在一起交叉进行。
培训课程设置“点面结合”电气技术应用专业骨干教师培训有两个特点:一是参训教师作为骨干教师要求业务能力强,所带专业课程多,知识面要求广:二是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应用领域覆盖面广,参训教师来自全国,地域覆盖面广。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实践课程多,技能要求高。为此,培训基地在课程设置上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课程的覆盖面广,以项目方式开设“电气控制及PLC”、“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等课程,覆盖了电气技术领域的主要方向。课程内容不仅帮助学员梳理主要专业知识,而且重点介绍专业发展方向和电气领域的新技术,保证电气理论知识体系的完备性和全新性,突出培养参训教师的专业能力,而对专业技能不求面面俱到。针对如电气控制及PLC课程中以液位恒压控制系统、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中以水温控制系统等教学项目,以模块教学方式实现专业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并在电气电子综合实验与技能训练环节通过学员对这些项目的参与实践过程,提升学员的理论水平、实际技能和科研能力。
采用“系统前馈+反馈”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参训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与科研能力,达到参训教师的不同培训预期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自动控制理论中的“系统前馈+反馈”方法,以参训教师接受知识的效果为控制目标。开课前对参训教师进行摸底调研座谈,了解参训教师的基本情况与对本次培训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主体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的基础上,在授课过程中及时了解参训教师的反馈信息,对培训课程内容进行微调。预留20%左右的机动课时,在培训任务完成后根据教学和项目实施效果,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为学员补课,对不同层次的学员安排不同的教师以“导师制”来完成辅导。特别优秀且对某一方向有浓厚兴趣的学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导师的科研团队,进一步参与科研过程。
实验、技能训练分层次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在电气与电子制作方面,对中职教师的实验设置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参训教师的实验课程开发和动手能力,培训基地根据参训教师的能力差异,制定了不同层次实训题目。如基础层次的“555声光报警电路制作”、提高层次的“51单片机交通灯控制系统制作”、高层次的“PLC水温控制系统的调试”等实训项目是对电工学、单片机原理、电气控制及PLC、工业自动化仪表、过程控制等多门课程知识的不同层次的综合训练和知识的融会贯通。
企业实习全面选择,实践形式多样为了达到教育部要求,让参训教师能掌握专业领域的新技术和关键技能,了解现代企业生产状况、技术水平、用人需求的信息.培训基地对企业实践阶段的企业实习单位进行了全面筛选,以充分体现全面的企业实习。所选择的企业不仅地域分布广,从陕西西安、宝鸡到河南许昌:专业覆盖也广,有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这样的我国电力装备行业大型骨干和龙头企业,也有陕西群力电工电器这样的弱电设备的陕西省内知名企业:还有多层次的企业实习,有拥有国内最先进智能电气技术的西安交通大学电气自动化研究所,也有宝鸡啤酒厂的传统工业流水线:更有不同角度的企业实践,能在西电电力电容器分厂看到一个具体、完整的电气元件生产过程,也能够在西安软件园感受到西安乃至整个中国西部软件行业的整体发展的脚步。在实习过程中,为了克服参观过程容易出现的“走马观花”和“蜻蜓点水”现象,做好实习前的充分准备和规划,将培训基地实习过程分为5个环节:实习前进行企业和产品相关专业知识的准备(由培训中心专业教师以教学方式实现)——生产过程参观实习——专题技术讲座(企业技术专家承担)——交流座谈(与企业技术人员)——专业走访(走访企业管理人员),通过以上环节达到实习效果的优化。
加强教育理念,增加教学实践能力为了使参训教师增强教学能力,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了解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方向,掌握本专业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训基地在培训过程中融入新的教学思路、现代教学理念,结合培训基地的现代教学(实训)设备,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提高参训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增加教学实践环节,安排参训教师到陕西省内顶级职业技术学校——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参观学习。参观该校的理实一体教学基地,观摩该校的陕西省“省级教学名师”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并就理实一体化教学和项目教学法等开展专题座谈会。会上参训教师和“省级教学名师”积极发言,交流互动。在学期结束考核中不仅要求参训教师撰写专业学习论文,还加入了“参训教师说课”和“教学演示”环节,展示参训教师的受训效果。
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模拟器;模拟训练;故障模拟
中图分类号:TM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4-0191-02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training needs of a certain type of naval gun weapon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semi physical simulation and virtual modeling, the training simulator is developed. The general design idea of the training simulator is introduced. The function and composition of the simulator and the simulation method of the operation training and fault eliminatio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simulator can meet the needs of training posts competencies of students in assignment education academy. And it has a strong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quipment training simulator.
Key words: simulator; simulation training; fault simulation
1 概述
由于受到装备、场地、经费、维护保养等条件的限制,某型舰炮武器系统实装联动及故障排除训练很难开展,尤其是实装不可能随意产生各种故障现象,装备故障分析排除的训练更是难以开展,而模拟训练以安全、经济、不受气候条件和场地限制、能实现“全任务”训练、大批量训练等独特优势,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途径。
模拟训练是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融合的产物,已经成为军事领域重要的训练手段。本文通过实装仿真和虚拟场景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具备操作训练和故障排除训练功能的某型舰炮武器系统模拟器,能较好地满足任职教育院校培养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的需求,能有效促进装备技术保障能力的形成。
2 总体方案
模拟器由导控台、射击指挥模拟台、跟踪雷达模拟台、舰炮监控模拟台、舰炮虚拟台、舰炮监控模拟台、大屏幕投影及音效系统等组成。可以实现系统管理、操作训练、故障排除训练、考核评估、理论学习等功能(如图1)。
2.1 台位组成
导控台由一台电脑和网络设备组成,主要用来对系统进行综合指挥控制,模拟产生目标、我舰姿态、气象参数、操作场景等信息,综合处理各模拟台位之间的信息交换,设置并故障、管理训练人员信息等。
舰炮虚拟台由一台电脑组成,安装舰炮三维模型。舰炮的机械和电气机构复杂,用实物模拟实现难度太大,并且成本高昂,实用意义不大,可采取全虚拟模拟,从整体外观到具体零部件建立三维模型,模拟舰炮的实战场景、内部各部件的动作过程及配合关系、各种故障现象等,并能接收火控模拟台和舰炮监控模拟台的命令,演示舰炮相应的动作。
舰炮监控模拟台、火控模拟台、跟踪雷达模拟台和射击指挥台主要包括电脑、操控面板、指示灯面板、各种电路板和外壳等(部分台位如图2),能模拟各台位的各项操作和相应的页面显示,并能通过导控台在各台位之间交换信息。各模拟台内部的电路板不需要具备实装电路板的功能,但要能模拟各种故障现象,如各种指示灯的状态,各测量孔的测量值等,电路板通过单片机系统与模拟台的电脑相连,传送各种数据。
2.2 系统功能
系统管理可以实现用户管理、训练信息管理、目标环境管理、兵力信息管理、训练科目管理、故障代码管理等。
操作训练可以实现舰炮、火控、跟踪雷达的单机训练、战位训练、武器系统操作训练等三类科目的训练。实时在虚拟台上演示操作相关的动作引起机械动作、电路动作等。
故障排除训练可以在训练时能够根据导控台设置的故障在系统的各设备中产生相应的故障现象,根据故障现象操作人员可以确定故障设备,进一步进行故障排除。对于电气故障,主要通过实装模拟台位,进行故障电路板的定位、拆卸、换板、安装、调试及检测等模拟故障排除训练;对于机械故障,主要通过虚拟台位,进行机械部件的检测、拆装、更换,在训练结束时对排除故障过程进行记录和上报。
考核评估可以实现对舰炮武器系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维修技能的考核评估。
理论学习可以实现对舰炮武器系统装备结构、工作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方法、日常保养方法等知识的学习。
3 技术实现
3.1 三维建模
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舰炮三维建模,舰炮零部件模型为主要部分,包括炮身、炮闩、开关闩机构、供弹机构、击发机构、反后坐机构、随动系统、冷却机构、炮架等。另外,为了逼真表现舰炮的运行环境,也要建立舰船场景、舰炮射击场景等模型。利用PostEngineer软件组合各模型,完成舰炮射击前准备、舰炮的瞄准、舰炮射击动作、内部各零部件间的动作(包括开关闩动作、装卸弹动作、退壳动作、后坐复进动作、弹鼓动作、冷却装置动作、反后坐装置动作、随动系统动作等)、零部件的分解结合、机械故障现象等。
3.2 人机交互的实现
人机交互是模拟器模拟的重点,主要包括各种信号的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输入信号包括数字信号、模拟按键或开关输入两种,输出信号包括各种显示页面、指示灯和数码管等。数字输入信号和各种页面的显示可以利用软件编程实现,模拟按键或开关输入以及指示灯和数码管的显示可以采用单片机电路控制实现,实现过程如图3所示。通过对输入输出信号的控制,可以模拟舰炮武器系统的操作、操作结果的显示及各种故障现象的显示。
3.2 故障排除的实现
舰炮武器系统故障排除主要包括舰炮机械部件故障和各台位电气故障两部分。
机械故障在舰炮虚拟台上通过三维模型虚拟实现,包括射击不过火故障、卡弹故障、退壳故障、供弹故障等,预先设置好这类故障发生时机、故障现象、排除过程等,可以在舰炮虚拟台上以单个项目的形式进行故障排除训练和考核,也可以在武器全系统中以总体项目的形式进行故障排除训练和考核。
各台位电气故障主要模拟台位内部数十块电路板发生的故障,这类故障发生后,要根据故障现象及监控页面,检查相应电路板指示灯显示,测量电路板测量孔信号,在定位故障电路板之后更换故障电路板,最后进行调试,直至故障排除。故障排除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分析检查找到发生故障的电路板并进行更换,所以模拟台位上的电路板要能够通过单片机控制,实现各指示灯的显示、测量孔信号的输出,并且判断电路板的拆卸、安装及更换。
4 结束语
该型舰炮武器系统模拟器的开发能有效解决训练部门因缺少装备而无法进行操作训练的问题,在模拟器监控系统下进行操作和维修训练能有效监控训练内容,有利于规范操作过程,提高训练效果,同时也为执掌装备人员提供了各种条件下的训练平台。该型模拟器的成功运行也能为其他新型舰炮武器系统模拟器的开发提供方法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桂芹,刘海光,张永. 某大型训练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J].四川兵工学报,2012,33(8):10-11.
[2] 金烈元. 标准实施的两种模式[J]. 军用标准化,2007(6).
[3] 王彤,卢世超,武智晖. 训练模拟器总体设计技术及应用[J].国防技术基础,2010(4):43-46.
[4] 张磊,冀海燕,卢文忠. 模拟器测试与维修训练应用仿真研究[J].现代防御技术,2011,39(1):153-156.
[5] 杨文兵,朱元昌,邸彦强,等.基于本体技术的分布式模拟训练系统操作监控平台[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4,36(2):136-139.
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PLC;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46-02
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al Controller,PLC)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具有可靠性高、功能强、使用灵活方便和易于编程等优点,应用越来越广,目前已成为现代工业控制的三大支柱之一。PLC技术与机床电气控制是实现机床自动化的重要技术之一,随着PLC在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以及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广泛应用,现代工业企业对PLC技术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大。对于独立学院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好这门技术,可以为今后的就业增加筹码。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PLC与机床电气》是综合了机床设备、电气控制和PLC应用技术的一门新兴科学,是我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典型机床加工设备的机械结构组成、生产工艺过程、对电气控制的要求以及传统机床设备电气控制特点,并了解传统机床电控技术上的落后,从而采用先进的PLC技术加以改造和研发创新。以往的《机床电气与PLC》课程教学内容设计通常分为理论、实验和实训三大部分。理论教学主要介绍常用低压电器、简单的电器控制线路、PLC基本指令、步进指令以及常用的功能指令,课堂讲解过程中结合一些常见的实例加以说明,总的来说比较抽象和枯燥,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问题。实验教学方面,学校实验室虽然配备了多套三菱FX1N系列PLC试验台,但是由于实验台上的模块有限,并且相应的程序已经固化,因此只能开展验证性试验,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得不到锻炼。传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PLC与机床电气》课程的学习,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考察,绝大部分高校师生感到教学效果不佳。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机电结合,以机为主,电为机用,具备机械电子工程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制造、系统控制、测试维修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专、通、雅”协调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当务之急,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的筹码,这些都是我们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探讨的课题。另外,《PLC与机床电气》课程设计应该体现工学结合的理念,与机械制造行业的工程师、专家合作,以行业和岗位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进行系统化的项目课程开发与改革。
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机械制造业发展需要,课题组针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了适合我专业的教学大纲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案,课程内容的排序是基于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工作过程来组织的,并兼顾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以形成完整的工作任务和学习体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理论教学方面,经多次研讨,课题组决定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纳“项目驱动教学法”,将机床结构,电气控制基本概念及PLC指令系统的讲解穿插在各个项目中进行讲解。为此课题组在课程内容安排方面进行了改革,精心准备教学实施项目,具体项目及相关知识点安排如下:常用低压电器组装及测试(4课时),熟识常用低压电器的外型、文字及图形符号、动作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停控制(2课时),掌握机床电机的基本控制原理,了解电气控制线路结构特点、绘图原则及标准,熟识线路的保护环节;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和长动、正反转控制、星形/三角形减压启动控制(4课时),了解PLC基本指令,PLC控制和继电器控制的区别,自锁与互锁概念,时间原则,并会设计三相交流异步电机的起停及正反转切换控制线路等;普通机床的电气控制(4课时),了解简单机床结构、功能、控制原理和相应的控制线路等;水塔水位控制模拟(4课时),PLC基本指令及编程方法;运料小车控制模拟(4课时),基本指令编程,步进指令编程,多种方式控制的编程;LED数码显示控制(4课时),掌握移位指令SFTL在控制中的应用及其编程方法;机械手动作的模拟(4课时),常见功能指令的应用。在实践教学方面,我院配合加工中心的建设,加大了实验室资金投入的力度,建成了以FX1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实训装置22套,可开展多种基本验证性试验;同时配备了THJDQG-1型机电一体化组合实验实训平台4套以及THJDME-1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2套,可开展综合性实验。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体现在将实验分为三块进行:第一是验证性实验。配合上述项目紧跟理论教学进程进行,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电气控制基础,PLC基本指令和常用功能指令的使用,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基本的软硬件调试能力。第二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此类试验可在THJDQG-1型机电一体化组合实验实训平台以及THJDME-1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上开展,在较好完成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引入。具体项目有:机械手搬运的自动控制、皮带输送机的自动控制、物料传送与分拣控制系统设计,步进电机控制等。教师只提供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老师引导为辅,在此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拟订设计方案,写出I/O分配表、设计I/O接线图,编写系统控制程序,最后上机调试、修改等。通过这类实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用PLC进行产品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是创新性实验。对于基础较好、学有余力以及兴趣浓厚的同学,鼓励其利用实验室所具备的条件进行创新设计。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为以后从事本专业的设计、研制开发新产品打下基础。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偏重传授知识,忽视培养能力,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学生的厌倦感,长时间下去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进行学习。课题组以项目驱动教学法为主,综合应用一体化教学法、示范教学法、相互交流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法,突出任务驱动,培养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1)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依托;(2)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3)学习成果以多样化为特征。在项目教学中,每个学生会给出不同的解决任务的方案与策略,因此学习成果是多样化的。实践过程中针对学生情况给学生分组。这样,既能保证项目活动按时完成,又有利于学生间互相交流,有助于专业较差学生提高。分组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实施项目活动的计划,包括任务分配以及各项内容需要的时间等。教学手段上,全面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结合企业参观及现场教学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教学时,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协作式学习,及时地安排适当的实训、课题,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精神。除此之外,课题组老师定期安排时间带领学生参观企业PLC控制设备的安装或改造过程;聘请校外行业专家来校介绍实际操作经验,带产品进行现场安装演习,并对我校的实训项目和具体内容进行指导;同时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校外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大赛,获取更多的实际操作能力,确保学生经过培训后掌握课程所要求的职业技术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考核评价方法
由于采纳了“项目驱动教学法”,《PLC与机床电气》课程对实践教学要求比原来更高,考核时应综合考虑理论考核和实验考核两方面。理论考核(占总成绩的50%)细节为:平时练习占15%,课堂表现占15%,期末考试成绩占70%。实训考核(占总成绩的50%)主要注重过程,考核细节为:实训课堂纪律和表现占25%,实训总结报告占15%,操作技能占60%。实验报告要求整洁、完备,内容正确,概念清楚,文字通畅,符合规范。
实践表明,课程教学经改革后,教学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学生反映学习资源更加丰富,为课后进行自我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收获很大,受到了学生欢迎。然而我们对于《PLC与机床电气》教学探索刚刚开始,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很多,我们会不断努力并坚持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真正做到课程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汪志锋.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张万忠.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王炳实.机床电气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王子文.PLC技术及应用项目教程[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5]芦蔚瑶.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3).
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7
关键词:电机控制线路; 单片机; 故障诊断系统; 智能考评
中图分类号:TN9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0)13-0156-03
Diagnosis System for Connection Fault of Electrical Control Circuit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ZHENG Fa-tai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Guangdong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Guangzhou 510450, China)
Abstract: The checking and appraisal is a cockamamie thing for teachers in the class teaching on electrical control. The electrical control circuit wiring fault diagnosis system can automatically checking and prompting the existed wiring problems, and marking automatically. It is composed of MCS-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node switching matrix, decoding circuit, question number identification circuit, power supply controllers and voltage regulator. The electrical control circuit wiring fault diagnosis system and intelligent electrical control training room with accurate, fast and efficient performance, who increases teaching efficiency.
Keywords: motor control circuit;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fault diagnosis system; intelligent appraisal
0 引 言
在电气控制类课程的教学中,常规的训练项目主要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线路、连续运行控制线路、正反转控制线路、顺启逆停控制线路、降压启动控制线路、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接线与调试等实训项目[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训练结果的检查和考评是一件很繁琐的事,人工检查效率低、安全性差,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跳闸、烧毁线路等电气事故。电气控制线路接线故障诊断系统能够自动检查学生接线所存在的问题,并能提示接线故障的所在,禁止带故障合闸通电试验,保证训练过程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另外,配合接线故障诊断系统管理计算机以及相应的管理软件,可组成智能化的电气控制实训室,能够方便快捷地对每个学生的接线情况自动记录、自动检查评分,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提高接线能力及排出故障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1 电气控制线路接线故障诊断系统的组成
电气控制线路接线板的正面排列着电气控制线路所用的各种交流接触器、继电器、开关按钮和状态指示灯等电器,供学生进行接线、故障排除和通电试验等方面的训练,通电试验前的检查过程则由电气控制线路接线故障诊断系统替代教师自动完成。电气控制线路接线故障诊断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该系统主要包括MCS-51单片机[2]、节点切换矩阵、译码电路、题号识别电路、电源控制器和稳压电路等部分。
图1 故障诊断系统组成框图
接线故障诊断系统的电路隐藏在接线板里面,用隐藏的导线把接线板上各种电器的接线桩与切换矩阵相连接。从表面来看,接线板没有任何异样,不影响学生进行正常的接线训练,只在学生接线完成后接通三相交流电源时才启用接线故障诊断系统。接线故障诊断系统能快速地对接线板正面的实际接线情况进行自动检测,如果接线正确,接线板上的无故障指示灯和允许通电指示灯点亮,按下通电按钮即可接通电源对电气控制线路进行试验;否则有故障指示灯和禁止通电指示灯点亮,通电按钮无效。如果接线板联网在线,则按下提交按钮便把本次接线训练诊断结果的所有数据发送给实训室的管理计算机,由管理软件绘出实际接线图,标出故障所在反馈给学生,同时根据故障级别统计评分。
2 接线故障诊断系统的工作原理
接线故障诊断系统的核心为节点切换矩阵。节点切换矩阵通过微型继电器将接线板上各电器的接线桩依次接至检测总线,由单片机判别检测总线之间即接线板上两个接线桩之间有无导线相连,再把检测结果与储存在单片机中的正确接线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即可判别出接线的正确性以及接线错误的数量和位置。
2.1 电机控制线路节点编码
节点是电气线路中导线的连接点,接线故障诊断系统将接线板上各电器的接线桩进行编码。节点编码采用8位二进制数,高4位为器件编码,低4位为器件中各接线桩的编码。以电机正反转控制线路[3]为例,如┩2所示,电源接线柱为0号器件,电机接线柱为15(十六进制数F)号器件,学生接线只限在此二接线柱以内。各节点的编码结果见表1(添加其他器件时,编码方法类同)。
表1 电机控制线路节点编码表
器件名称器件编码
(十六进制)主节点编码
(十六进制)辅助节点编码
(十六进制)
电源接线柱001,02,03
交流接触器KM1111,12,13,
14,15,1617,18,19,1A,1B,1C
交流接触器KM2221,22,23,
24,25,2627,28,29,
2A,2B,2C
热继电器FR331,32,33,
34,35,3637,38
常闭按钮SB3441,42
常开按钮SB1551,52
常开按钮SB2661,62
…………
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8
关键词 数控机床;电气接线台;设计
中图分类号:TG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3-0126-0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大加工型企业也在不断的涌现,这些企业对ETC和EVC类的数控机床需求量非常的大,同时对这些数控机床的质量要求也相对较高。多功能数控机床电气接线台作为数控机床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机床的正常运行以及产品的加工质量。另外随着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企业对机床操作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改革逐渐深入,很多学校都在不断加强人员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力度,不断的在为企业输送人才。
1 多功能数控机床电气接线台的作用及构成
1.1 多功能数控机床电气接线台的构成
多功能数控机床电气接线台,一般是由3个部分组成:一是电气机架;二是电气的面板;三是电机的放置支板。安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支板在接线台机架的下方,机架的上方安置电气的面板。
下图是电气面板的元器件设置图,其中主要包含的有:电源的指示区域、调控区域以及电气的接线区域3个部分。其中根据实验过程中电路所需要元器件的向下兼容来取舍元器件的数量,例如,电动机的正反转接触器对电路的控制要用2个接触器,车床电气的电路控制要有3个接触器,可是接线板上面接触器的总数量是3个,其它的元器件选择基本相同。电气面板左面的hl指示灯,sa旋转的开关,sb按钮开关和扩展组件的连线控制都是从电气面板的后端来引到接线端子上面的,同时要对其做好编号。训练的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需要按照电路图来选择面板上的元器件,之后再根据接线端子去找相符合的接线编号。
图1 电气面板元器件布置示意图
1.2 多功能数控机床电气接线台的作用
多功能数控机床电气接线台可以进行很多技能的训练,比如:电动机点动控制的训练,电动机长动控制的训练,电动机异地控制训练,电动机顺序控制的训练,电动机反接控制的训练,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训练,电动机Y一开机的训练,电动机制动的训练,电动机电气车床控制的训练,电气磨床控制的训练,电气钻床控制的训练,除了以上那些之外,通过调配扩展组件,还可以来实现plc对电动机的全面控制。
1.3 训练的落实
训练人员要依据实际的训练科目,参照电路的原理图,在多功能数控机床的电气接线台上对需要的元器件进行选择,利用导线把接线的端子与电路连接在一起。这种训练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训练人员对电气控制原理图的识别能力,对电气控制接线进行布线的能力以及对电气接线台故障的检修能力等。
2 相关的技术参数
2.1 基本的指标要求
1)电源的使用上面。在电源的使用上面要选择三相五线式的电源。
2)空载的功耗不能大于250瓦,额定的输出电流不能大于1安。
2.2 条件的使用
1)对温度的要求。要求温度一般是在-10℃到0℃之间。
2)对相对湿度的要求。要求相对湿度不能大于90%。
3)对三相电源的要求是380瓦±10%,对频率的要求是50赫兹±5%。
3 案例分析
机械、电气双重联锁对正反电路进行控制的步骤是:合上开关qs电源的电路通电,之后按下sb7让kml线圈得电,kml线圈得电后主触点闭合,同时铺助常开触点的闭合,常闭的触点打开之后,电机就可以启动开始正常工作了。
如果电机需要反转,就按sb8,之后km2的线圈来电,km2线圈来电后主触点就会闭合,还可以铺助常开触点闭合,之后常闭触点打开,再然后电动机就可以反转了。如果需要停下来,按下sbl就可以了。这里面sbl是停止的按钮,sb7和sb8是机械互锁的按钮。
4 多功能数控机床电气接线台设计的具体意义
多功能数控机床电气接线台设计的具体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可作为机床电气接线台相关课程的学习情境,也可以成为提高工厂或企业电气接线台设计人员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在对机床电气进行基础的学习之后,要求学员能够在多功能机床的电气接线台上,根据机床电气的原理图布置对电器元件进行安装,对连接电气的线路进行梳理,再开始进行调试控制实验,这样可以全面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
2)学员在进行电路设计过程中,一般都是按照老师和书上教给的知识来进行设计的,学生并不能详细的了解自己设计出来的电路的可靠性以及电路的具体运行情况,这时有这样的一个调试控制板,可以为学员的很多毕业设计,提供电气接线台电路控制的实物检测。
3)该项目具体实施之后,可以把这个项目作为范本,开发出一系列的电气控制板,这样的学习情境硬件可以完全由高校独自来进行,这样可以为学员提供多方面的实操机会。
4)该项目在理论上面的意义是,为以后在情境设计以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上面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功能数控机床电气接线台作为数控机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整体的设计情况直接关系着数控机床的整体质量以及机床对产品的加工质量。在对电气接线台进行设计之前一定要熟悉它的基本结构以及其具体的功能。这样有助于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许寥.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9
关键词 风电机组;电控;检修;思路
中图分类号TM 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8-0168-02
0引言及研究背景
近年来,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如雨后春笋般改变了荒野的面貌,为人类源源不断的提供绿色能源。新风电场投产2~5年后,风电机组设备相继完成质保,风电机组需要风电场自己组织的检修队伍来完成今后的检修工作。
在风电场组建检修队伍开始,往往不乏刚从学校走向岗位的毕业生,没有见过风电设备,同时更不具备对设备的检修经验。如何快速在3个月的实习期内完成对新员工的安全和检修技能培训,使其短时间内具备分析故障、处理故障的能力,是摆在检修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由于新机组运行较稳定,故障率较低,除了在实习期内由师傅带徒弟上机维护外,基本没有更好的办法让新员工快速积累检修经验。
因此,为解决这个问题,检修部门往往编制出自己的检修作业指导书或故障处理手册,检修班长也需要将自己的检修经验的精华总结出来,从理论上向新员工进行灌输。但是只有文字、图片还是不够的,为提高新员工的实际操作水平,笔者认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设置一些故障让新员工进行实际操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应将设备检修过程条理化,通过培训可以检验新员工对设备理解程度和操作安全意识。本文主要从控制系统、电气系统阐述给新员工进行故障分析和实际操作培训的一些思路,使其建立对设备功能的系统认识和检修操作能力。
1 控制系统故障检查思路
控制系统是风电机组的大脑和神经,感知和控制风电机组所有系统的设备,并使其正常运行。新员工的培训工作应先由控制系统的认识和实际操作开始。
风电机组控制系统主要由PLC主机,PLC通讯模块,安全链模块、数字输入DI、数字输出DO模块和模拟输入模块AI等专用模块组成。通信模块通过某种通讯协议将PLC主机的指令和设备状态信息进行传输,使相应的电气设备工作在要求的状态下。
风电机组安全链回路是保障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回路,由多个节点采取串联回路连接而成,只要回路中有一个节点断开,安全链便发出指令让风电机组马上紧急停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从逻辑上看,安全链的各个环节是逻辑与的关系,只有安全链各个逻辑量是1,机组才允许正常运行。安全链回路监控的项目有:超速,振动,变桨,偏航扭缆,紧急停机按钮,PLC主机等。
在风电机组报故障后,现场检查的方法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对设备进行系统的检查。对于新员工来说,对设备的认知也经常是局部的,没有连贯性和系统性的认识。同时,故障报警列表中,往往不能直观看出故障的先后顺序,且故障总数有时可能达到5~10条,如此情况对于新员工来说,无疑加大了学习和实践的难度。为使其系统化的理解和扎实的掌握检修技能,根据现场的检修经验,总结出如下的检修思路。
1.1 PLC检查
由于PLC是控制的核心,所以要首先检查PLC的工作是否正常。通过检查操作界面,确认PLC的软件版本、工作状态是否正确,不存在死机的现象。之后,外部检查PLC的状态显示是否正常,同时感知PLC外壳,确定设备工作没有过热现象。
1.2通讯检查
PLC工作正常后第二步检查通讯功能,如果控制系统通讯存在问题,则风电机组所有的设备状态包括安全链的信号都无法检测到。通讯模块检查项目主要包括:通讯模块的电源供电模块是否正常工作,通讯模块的接头和接线是否正确,设置的通讯波特率是否合适,通讯地址是否正确,通讯光纤的信号强度是否充足,接线是否正确。
1.3 安全链检查
在通讯功能正常后,第三步检查安全链回路。根据风电机组的控制逻辑,如果安全链回路不闭合,机组的主要设备都是不能开始工作的。安全连回路检查流程中,首先要确认安全链模块的工作状态正常,安全链的软件工作正常,如果安全链模块已经发生损坏,则在更换新模块之前,后面一切检查都是徒劳的。如果安全链软件有问题,则需要重新下载或灌装安全链程序。
排除软硬件故障后,在根据电路图纸接线原理,根据回路检查各安全节点的功能是否正常,检查过程中要分清故障原因。有的情况是安全链信号传输过程中存在干扰或故障,而非发生了不安全事件。而有的故障原因是设备运行状态确实达到了触发安全报警的极限。如发生了严重的扭缆状态,机舱振动超限等。当所有安全连回路闭合,且状态正常后,主设备开始工作,之后就可以进行各分系统的检查和故障排除。
1.4各分系统设备检查
风电机组各分系统设备包括变桨系统、偏航系统、液压系统、系统、冷却系统等。在检查这些系统设备时,要严格按照电路图所指示的回路进行检查。而检查电气回路的类别主要分为控制回路和动力回路。
控制回路主要有测量、控制和反馈三种功能。测量功能主要是将各类型传感器如温度、压力、转速、位置、加速度、风速、风向、电压、电流等信号转换成特定范围的电压信号以供PLC卡件测量来判断设备的工作状态。传感器的电压一般较低,但是也有例外情况,如有些电压互感器的电压值就在230V,如不小心,会有触电的危险。这些测量信号有的是电压信号,有的是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因此,检查和更换传感器时,要注意电流传感器回路中的分压电阻的好坏,更换新的传感器后也要注意安装正确的分压电阻。
控制功能主要是由PLC卡件发出24V控制信号,用弱电控制接触器吸合和断开以实现接通或断开动力电源的目的,达到自动启停电气设备的作用。接触器常见的损坏形式有,触头粘连,电磁线圈失效等,其结果均造成不能有效控制电气设备,直至设备状态参数超出正常的范围而被测量信号检测出来,报出故障。
反馈功能回路是对于一些带有辅助触点、漏电保护或过流保护的开关和接触器,用来监视、检测这些设备的状态,从而判定是否有过流、漏电等故障,这些信号一般是与PLC 数字输入的DI卡件形成的回路,通过常开、常闭逻辑判定被监控设备的工作状态。DI模块及回路使用相同的0V和24V的直流电压而不是动力电压380V,如当空开跳开后,连带的辅助开关也跳开了,PLC的DI模块由闭合变成断开,使PLC捕捉到这些信号,并报出故障。
动力回路主要有三相回路和单相回路,单相电压主要有230V和380V两种。不论是检查接触器还是接线端子检查,在检修过程中都要注意断电和验电的安全事项。同时在上电前要注意检查设备的相间及对地绝缘状况,以免上电出现短路,损坏设备。在电机维修后,还要验明相序是否正确,避免电机反转。
电气设备故障的检查应首先根据故障类型对照图纸找到相应的电气回路,观察回路中有无明显的故障现象,如跳闸、过热、烧损或接线松脱等,以判定是否出现过流现象或电气元件的机械零件失效,进行更换。如没有明显故障现象,通过控制界面查看是哪个反馈信号或测量信号不正常,检查对应的设备工作状态是否存在问题。如设备状态正常且无损坏,检查测量回路和反馈回路是否正常。如无问题,检查控制回路及控制元件,之后是动力回路和电气设备。按照上述检测方法,不但使检查思路变得较为清晰,同时也加深了新员工对控制系统和电气系统的认识。
2新员工现场培训注意事项
在新员工现场操作前,有必要进行一些模拟故障处理的训练,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了如下注意事项:
首先,在新员工现场实际操作培训前要进行充分掌握安全规程、运行规程和检修规程,了解现场危险点和反事故措施。同时充分进行理论学习,新员工对风电机组内部的控制系统和电气系统的原理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风电机组内各系统的功能原理也要学习清楚。同时,熟悉设备检修作业指导书,会识别标准电气图纸,掌握检修用工器具和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其次,在进行现场操作时,宜选在气象条件良好,风小不发电的时间,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发电任务。同时,预先做好试题的出题和验证工作,以保证设备安全和正确培训新员工的目的。在培训过程中,故障点数量不宜过多,针对同一系统故障由1个到2个故障点组成,在学员操作过程中主要观察其安全意识,检修思路是否清晰,故障原因的分析是否正确。对不安全因素要及时纠正。
操作完成后新员工应及时总结经验,经班长总结和短评,查看新员工对问题分析的差距,同时让新员工讨论总结出比之前更好的检修方案,从而有效提升检修水平。
3结论
通过1个月左右的培训,新员工对设备的原理理解和认识水平加深,故障分析速度加快,逐步能够掌握设备检查的要领和方法,检修思路逐渐清晰,比单纯的维护作业培训效果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崔建红,许健,刘京爱.我国风力发电的现状与趋势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J],2009(10).
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10
关键词:高职电气专业;企业文化;项目化综合实训;职业心理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就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进入工作单位后能够立即进入工作角色。通过调研得到:为了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精神,提高高职电气专业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场适应性,还需要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进行针对性的岗前综合训练。现在各高职院校都在大力建设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也得到高度的重视,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利用我们现有的教学和实训条件做好岗前综合实训呢?
一、高职学生特点分析
从认知与知识结构上讲,高职学生一个普遍的特点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于工科学生而言,其在中学阶段的数理化基础直接影响到现在的学习,对于自己的认知不强。从学生情感的特点上讲,有轻微的抑郁症状、丰富而强烈的社会感情、微弱自卑、孤独、焦虑、困惑等,这些往往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等综合因素造成的。学生认知世界的方式、思维的方式也偏重于感性思维和形象性思维,不习惯于抽象的思维和逻辑推导。从意志品质上看,高职学生相对缺乏毅力,自制力和自控力不强。学生往往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但是不会克制自己,让自己做该做的。
现代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看学历更看重能力和职业素质,而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单一。据调研,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能反映社会就业能力和职场适应能力的强弱。面临这样的情况,这无疑让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我们怎样做好学生在毕业前的综合素质的强化问题。
二、校内实训基地基本功能分析
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是培养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是不能够从课本中教出来的,必须经过实践不断锻炼成长才能培养出来,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高质量、高水平、现代化的实训基地,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才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有提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场所,拓宽与丰富学生专业知识面,创造职业岗位的实践环境,接触与学习高新技术,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等。
我校电气专业实训基地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训练的场所,使学生从“有所知”走向“有所为”。为了加强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形成,我校创造了一个生产现场模拟训练和真实训练的实践环境,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和操作,熟悉并掌握本行业的主要仪器设备和基本工具,以及生产工艺、基本技能、专业技术等。并且引入了较为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如MPS实验室和三菱实训室等,使学生可以涉猎高新技术领域,接触和学习高新技术,适应社会及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展开技能操作、产品制作和项目实施等一系列模拟训练,既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思维,并使创造的欲望转化为能力。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已学专业知识和掌握的技术、技能,通过群体协作来完成训练项目,使学生不仅能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并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才能等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高职电气专业岗前综合实训实践分析
1.岗前企业文化的培训
(1)培训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微观经营管理文化,是一个企业所凝结、积淀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价值观念、企业精神、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高职学生的企业文化素质对高职学生具有特殊意义的、与企业及其文化密切相关的特殊的文化素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因为这是与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型、应用型和技能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高度一致和紧密相关的。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让学生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理解个人在企业的角色以及个人与企业的关系,培养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比,让学生理解工作与学习的差异、企业制度与学校制度的差异,企业人际关系与校园人际关系的差异。这样学生进入企业后,可以尽快地融入企业,对企业增加亲切感和使命感。
(2)培训企业文化的方法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济活动管理活动的重要特色,不同企业的文化各具特点,丰富多彩。在岗前培训时可以有针对性地介绍相关企业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岗位技术规程、操作规范、安全生产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知识,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企业,建立正确的职业观,管理和规范个人在企业的行为。对于我们部分学生能进入企业岗前实训的,企业会对我们的学生集中进行培训,企业培训会采用如故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法、拓展训练等容易接受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和体验培训活动,潜移默化的将企业文化传给了学生。对于在校生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品德课、专业教学、社会实践不断加以培养与训练。我们可以在校园内开辟一个专门的相关企业文化展览专栏,专门介绍不同企业文化的特点,收集有一定企业文化基础的企业内部文化刊物,帮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内容。平时在实训场所张贴一些体现企业文化的标语和有代表性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通过这些方式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既体现了职业的道德规范和思想品质,同时又把岗位与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非常有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企业文化和管理的适应能力。我们可以邀请相关企业的专家来为学生作专题报告,介绍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让学生了解企业的人才观、发展观以及企业对人才岗位综合素质的要求,从而加深对岗前培训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将岗前培训变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收到真正的实效。
2.岗前电气专业技术的项目化训练
实训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对电气专业学生知识和能力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岗前项目化综合实训的教学要求和方法,并在自行设计的实训设备中得到实现,通过教学实践达到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操作技能的目的。
各高职院校将毕业生都送到企业进行岗前专业技术实训,也是非常困难的,这将受到各种因素和条件的约束。那么,在校园里我们有效利用现有的实训条件,做好毕业生岗前专业技术综合实训,显得尤为重要。据调研,部分高职院校已相当重视岗前的综合实训,并且具有岗前的实训环节,仿真岗位的专业培训,培养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各种完整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故障分析及排除故障等基本技能及技巧。
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得出:将4年所学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主要技术融合为一体,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实训条件,通过电气自动控制项目化综合规范的训练,从继电器控制、PLC控制和工控组态与PLC控制3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即:通过一个典型电气控制项目,分组让学生自行设计电路控制电路图,并进行安装,接线,调试,故障排除;再将原继电器控制电路图,改装成PLC控制为主的电路图,并进行安装,接线,编程下载调试实现同样的功能;模拟现场的工艺流程,用工控组态实现上位机对PLC的控制,实现自动工控的目的。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专业技术和实际动手实践能力。
(1)用继电器控制电路实现项目的电气自动控制。
通过项目实训,要求学生自行设计电气电路,学生重新温故并掌握一般高低压电器设备的使用常识及维护;各种电器组件的安装及安装规范;电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及操作规程。了解掌握高低压电器、测量仪表等配线工艺及安装工艺;各种电器组件及电器设备安装、调试、故障分析及排除故障等基本技能方法及技巧。
(2)用PLC技术实现项目的电气自动控制
通过项目训练,进行可编程控制器基本指令练习,同时在熟练掌握现有实验基础上,学生利用上位机,使用三菱FX2N系列软件编程,进行自行设计实训的开发与调试。
(3)用上位机与PLC技术实现项目的电气自动控制
通过项目实训,使学生对组态软件的框架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能组态一些简单的工程项目,熟练应用组态软件中的各项功能;能根据工艺现场要求熟练制作动画流程。
总之,高职电气专业进行典型项目化综合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增强对电气专业技术的整体理解,而且对4年所学的主要专业知识和技术能起到一个巩固并提高的作用,做到融会贯通,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专业技术和实际动手实践的能力。而且,将现代先进的电气自动控制技术,在学校里的课堂上得以初步训练。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学习新技术能更快的理解并接受,能促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由学生向社会工作人员的转化。
3.岗前职业心理素质训练
职业心理素质主要包括积极心态、沟通技巧、面对压力、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几方面。通过职业心理素质培训主要是解除学员各种焦虑、疑惑、自大、自卑甚至恐惧的消极心理,树立起积极职业心态,坚定成功信念,从而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心态问题;使学员掌握沟通的基本技巧,促进与上下级、部门、同事之间沟通的能力,创造信任与安全的工作氛围;使学员学会改善情绪、抒解压力的方法与技巧,并学会变压力为动力,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获得自己理想的状态;使学生认识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团队成员,如何塑造优良的团队精神,如何在团队中学会沟通技巧、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以创新为核心目标对学员进行整体、系统和综合的培养,其中既包含思想观念、思维的方式与习惯的改变;使学员能充分应用沟通技巧,工程技艺及时灵活地处理工作中的各种新问题,做到既不违反原则,又不损伤人际关系,同时又妥善地完成任务。我们在班会课或职业素质指导课上,采用课堂案例分析的方法,师生共同参与的形式,让学生切身体会一些课堂以外的东西,增强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11
论文关键词:实验;实训;实践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历来都是工科院校的首要任务。而2012年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工科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作为这一计划的主体,怎样利用校内资源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显然,加强基于模拟工业场景的实验实训室的建设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实验实训室建设背景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是安阳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较大的院系,实验室较多,设施相对齐全,部分实验室的设备配置达到较高层次。在08版的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教育教学培养方案中,显著加强了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环节的设置上更注重设计性和综合性实践环节。但是,从核心专业的建设和学生实践锻炼环节来看,这样的设置仍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实验所涉及的知识是离散的,实验的内容和操作过程与生产实际亦有较大出入,甚至会产生误导。
在每年一次的自动化专业课程建设研讨会上,校企合作单位的专家在参观了现有实验室并给予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改进意见,其中包括如何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树立工程概念,培养创新能力。
针对这一情况,根据自动化专业学科特点,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以现有实验室为依托,以自动化核心专业为重点,围绕贴近生产实际的基本任务,筹建了自动专业相关实验实训室,并构建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自动化专业实验实训室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包括“自动控制”、“运动控制”、“过程控制”、“集散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用其应用”等,并设有专门的实验室。然而,原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单纯以课程为基础设置,实验室主要完成相关课程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各实验之间基本无关联。这样会造成学生无法将知识系统化,难以建立关系到多课程的系统性概念。即便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也由于实验装置的过度模块化、集成化,使得在为学生提供模拟实际的操作中显得力不从心,而难于将专业知识系统化并与工程实际相联系。实训室的建立将成为多课程知识系统化的纽带,理论与工程实践联系的桥梁。
1.电工基础实训室
包括电子实训和电工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对常用电工仪表和电子仪器的使用及测量技能。主要完成对电子线路认识、焊接、测试,对电器元件、电机的认识和基本电气控制线路接线、调试,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调试、故障排除和维修。可用于认知实习、生产实习以及维修电工的技能鉴定训练。
2.过程控制与集散控制实验实训室
将原有的传感器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运动控制实验室和PLC实验室相结合,模仿工厂的生产线,以过程控制实验室为基点,其他单个实验室相当于生产车间,通过网络把各实验室串起来,构成过程控制和集散控制实训室。以自动控制理论为核心,将传感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PLC等相关课程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实训对象形象逼真,接近工业现场的实际应用,学生很快就能适应现场的工作。本实训室除了要完成各课程的基本实验外,还可用于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3.工业控制技术综合实验实训室
在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中,PLC因其配置灵活、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使用越来越广泛,技术更新也越来越快。PLC、变频器、伺服控制、触摸屏等已成为当今工业现场的主流电气控制装置。该实训室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内容要求,根据电工培训考核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集学习、理论、验证、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设备。采用标准网孔板设计,可在该平台上任意安装、拆卸电气元件,设计、搭建自己的控制电路。实验平台完全开放,整体实训设备以西门子的S7-200工业级产品为主,以步进电机、三相异步电机、伺服电机等为控制对象,完全按照工业现场常见控制工艺配置器件,从而提供一个完全真实的工业现场操作平台。
该实训室可进行PLC基本技能、PLC模拟控制实训、PLC实物模型控制实训、变频调速控制实训、触摸屏控制实训、工业总线网络实训等,主要用于自动化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还可利用PLC与过程控制实训室的工业对象构成一个基于PLC的过程控制实训项目或集散控制系统。
三、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无论多好的实验硬件设施,如果没有相应的教学管理体系作保证,也只能是一种摆设。根据自动化专业的学科特点,通过分析、论证,构建了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块化、系统化、贯通式实践教学体系。
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把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成专业基础实验(如模电、数电、微机原理等,以验证为主)、专业课程实验(以综合性、设计性为主)、课程设计、电机电器实训、工业控制技术实训和毕业设计几大模块,分别在基础层、提高层、研究与创新层三个层面上开展,后者注重各实验的系统化连接以及与工程应用的联系,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实践教学管理
1.实验实训室管理
由于缺少专职实验教师,实验实训室总体上由实验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包括实验时间协调、实验装置维护、实验室卫生等,而实验实训任务的实施主要由任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负责完成。
实验实训任务可分为三大类:一种为培养计划内任务,即单课程实验(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一种是操作能力训练,如电机电器实训、工业控制技术实训等;一种为自主、创新性活动,如大学生电子科技创新大赛、自主选题实验、毕业设计等。
培养计划内实践任务主要是按照教学内容,通过实验对重要定义和概念进行验证。任课教师在学期初将计划书交予实验中心,由实验中心协调安排实验课表,并做好硬件保障。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任务要求完成各类实验操作,并将实验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完成。对于设计型、综合型实验,指导教师以实验室(可以是不同课程实验室)所能提供的设备,精心选择布置实验题目,学生根据实验题目要求,自行设计实验过程,分析、计算实验结果,以达到使课程知识系统化的目的。
操作能力训练,以维修电工技能培训、生产实习等形式开展。指导教师负责实训内容的确定及在此期间的管理。
对于自主、创新活动,学生自选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和指导教师,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实验的过程及结果由指导教师负责。
2.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控制
为保证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质量,必须对原有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
(1)综合型、设计型实验项目的设置以培养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为目的;课程设计项目的设置应与实用性及工程实践、新知识的工程应用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和动手能力。
例如,在进行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时,教师只给出实物对象和控制要求,由学生根据实验室现有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装置,自行设计、选择控制装置,完成系统的构建、接线、参数整定。在此过程中,学生将自动控制原理、过程控制系统、传感器原理与应用、MATLAB仿真等课程知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系统的概念,培养了专业实践能力。
(2)实训项目的开展采用任务引导的方式进行,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工程实践能力。实训的重点主要放在建立基本概念、了解基本功用、锻炼动手能力的基础上,不过多的介绍复杂的理论知识。
例如,在进行电机电器实训初期,首先让学生认识各种元器件的实物,了解其功能,然后教师结合实物对象和任务进行讲解,并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功能。课后要求学生结合课本或查阅资料自学实训中用到的各种器件的工作原理,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实训中,教师只布置实验任务,简单讲解实现任务的过程,对于回路设计和具体接线等诸多问题,由学生在具体实践中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独立思考等形式将问题逐一化解,抽象的理论知识迅速消化并转化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逐步完成线路设计、接线和功能实现。从实训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完成了教师要求的任务,一部分学生还通过小小的改动实现了不同的功能,这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索的动力,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令人欣慰的是,在实训过程中,面对同一任务要求,还经常有不同“版本”的实现方法出现,并对电机拖动、调速方法等相关理论问题充满好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实践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精力投入。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必须配备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进行实训指导,而且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最大程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12
为满足燃机发展需求,解决燃机电厂人才需求,公司培训中心积极发挥在燃机领域率先发展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经验优势,探索燃机技术培训的新思路,在培训模式、培训流程、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进行管理创新,开辟了一个既对内、又对外,有运行有检修、有理论有实践,出人才出成果的技术培训体系。实践证明,正是由于燃机技术培训创新和实践,推动该公司逐步掌握了燃机发电的生产技术,并获得了多项省部级荣誉、资质、科技进步奖,也得到系统内外参培单位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关键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仿真模型
公司的培训中心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家拥有GE、三菱、西门子世界三大燃机厂家、五种燃机仿真模型的培训中心,是国内仿真机型最多、规模最大的燃机培训基地。
(一)培训思路体系建设
1.方式多样化
公司燃机培训打破常规培训理论多,实际操作少;抽象内容多,直观内容少的现象,开发利用仿真机系统开展生产运行人员开停机操作、反事故演习和技术比武;利用燃机模型、现场实物、电气实操等不同培训方式,从视觉、动手体验全面提高燃机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
2.培训产业化
由于近几年燃机电厂建设迅速,公司看准培训市场,不仅对内培训,公司还积极开拓外部培训市场。目前已为大唐、中电投、中海油、华电运营以及华电系统内的多家单位培训。该公司将培训作为一个切入口,在培训流程和质量上严格把关,积极与送培单位构建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承接部分燃机电厂的调试、保运和检修事宜,谋求企业的多方位发展经营之路。
(二)培训模式体系建设
培训中心不同于一般的培训机构,以理论上课为主,而是通过实践,结合生产实际,逐步总结出了一套有理论、重实操,适合燃机生产准备人员的快捷有效的培训模式。
燃机模型强感性
培训中心根据现场GE F级、三菱E级燃机机组设备,等比例缩小、四分之一剖面定制了两套燃机机组模型。两套模型较系统全面的展示了燃机的结构和发电流程,极大的方便了学员更加直观的认识燃机结构,熟悉燃机电厂的发电生产过程。
仿真系统增理性
培训中心建有一机五模仿真系统:GE F级单轴联合循环仿真机,GE F级多轴燃机仿真机,GE E级多轴燃机仿真机,三菱E级多轴燃机仿真机,西门子E级多轴燃机仿真机。全面模拟了燃机集控运行操作画面和操作系统,为燃机集控运行人员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和实践平台。不仅具有冷、热态开、停机,多种事故处理等功能,还能进行科研项目的实验、现场控制逻辑的研究等。
电气实操显身手
结合燃机电厂集控制管理模式和电气薄弱的通病,建设了一套电气厂用电实操系统,由6KV开关、400V开关、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设备组成,模拟电气6KV、400V厂用电系统,培训学员工器具的规范使用,操作票的正确填写以及开关设备的停送电、隔离等操作,重点、全面的培训电气系统的一、二次知识和规范操作。
(三)培训流程体系建设
在培训流程上,培训中心从培训需求分析开始到培训结束反馈整改,整个培训过程闭环管理,专人负责。
规定动作不走样
多年的培训管理经验,培训中心已总结出了一套规范的培训管理流程。项目初期,根据送培单位的需求和培训目标制定一个总体的培训计划。开班前,做好住宿、餐饮、交通、安全等各项开班准备工作。开班时做好学员登记、学习用品发放、指定班主任,介绍培训的总体安排等工作。在执行培训计划的过程中,班主任会定期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同时配合送培单位做好学员的管理工作。
个性计划重实际
培训中心在制定培训计划时,除了解对方的培训需求、培训人数、培训时间和要达到的目标外,还将根据对方单位的人员结构、专业结构和现场经验等相关信息,准备和确认教材、培训课件的内容以及考核方式,制定一个更加细化和适合对方的培训计划。
专人负责便学员
在培训开班之际,指定两位老师作为该培训班的生活班主任和教学班主任,专门负责后勤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培训班学员有任何问题或需要都可直接联系两位老师,极大的方便了学员,同时在内部管理上也更有序和清晰明了。
(四)绩效考核体系建设
培训班的整个培训过程分三大部分进行:现场实习、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每一部分培训中心都制定了培训目标和应掌握的知识要点。培训中心将培训内容分解到各个部门或落实到人,根据培训效果、考核成绩对部门和个人进行绩效考核。
考核受托部门
中心要求受托部门(运行部、检修部)指定专人负责每次的培训讲解工作,负责学习人员的现场及安全管理,对学员进行燃机知识培训和系统讲解。培训结束,部门根据培训中心要求,对学员进行现场实习培训考核,给出成绩。根据学员的现场考核成绩以及对部门培训组织情况的反馈,培训中心对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考核现场师傅
由学员对现场跟班实习的师傅进行打分,培训中心根据打分情况和学员的成绩,评选出优秀师傅,给予一定的奖励。
核兼职教师
授课期间,培训中心要求老师准备PPT课件,每天需留思考题,由学员将根据老师上课情况进行打分,培训中心会根据学员的反馈意见和要求与老师沟通,调整上课内容和注意事项,并根据老师的课件和学员的评分情况对老师进行考核。
考核专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