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白薇老师讲座后的心得体会(讲座心得体会)

2023-04-08 04:39: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听白薇老师讲座后的心得体会(讲座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听白薇老师讲座后的心得体会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

讲座心得体会1

学术讲座,它是研究生的一种学习途径。利用课外学习时间,学校和学院给我们安排了一系列学术讲座,在我看来,旨在丰富研究生学期生活,积累专业知识,拓宽视野。这些讲座与我们专业知识紧密相关,但是却不单一,涉及不同课题观摩聆听名师讲座,名师神采飞扬,听者亦有心得。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面对着鲜活的教学对象,智慧的教师必然没有相同的课堂。听学术讲座过程中,不仅可以领略各行各业专家的口才艺术,还可以开阔视野,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进入研究生院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学术讲座,我既了解到了各领域多层次的发展前沿,使自己能够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同时充实了多方面的知识,提升了我们的理论水平;同时也看到了知名学者成功人士的人格魅力。而这也激发并且加强了我们对于所在学科领域的探索之心。在参加的学术讲座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杜小勇教授“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管理技术”这个讲座,因为他所讲的内容是我特别感兴趣的方面,拓宽了我的视野。

讲座期间杜教授的饱满的科研激情不时地感染者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听学者,杜教授幽默而又严谨的讲学风格也带动了我们大家的热情以及杜教授对专业技术领域的真知灼见也令我们在座的研究生由衷钦佩。此次讲座使我对大数据下数据管理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对其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学到了大数据专业及其他相关方面更深层的理论知识和更前端的发展概况,理论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并提升了我们的专业技能,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受益颇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虽然按照学校规定,我已经完成了听取有关学术报告和讲座的任务。但在研二研三期间对学校组织的学术讲座和报告,我还会选择参加一些对自己专业有帮助的和自己感兴趣的讲座,不会停止学习探索的脚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提醒着我不断攀岩知识的高峰,充实自我,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之前的两周时间里,我参加了进入上海海洋大学后的第一个短学期。跟以往的日常的教学不同,短学期的教学活动更丰富多彩,有课程教学、专题报告、交流讨论、实践实训、师生座谈辅导等。这种教学方式有助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营造更好的环境。

通过两周短学期的学习,使我有机会接触到优秀的企业家和行业资深人士,静下心来听一些之前认为是枯燥的东西,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

我觉得这是十分有利于我现在的学习与将来的职业定位的,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可以不止在短学期开展,也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开展。

讲座心得体会2

曾听过这样的一句话:大学,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上大学以后让我收获颇多莫过于是听讲师们的讲座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们精彩的演讲深深地感染着我。讲师们的每一次讲座,都涵盖了系统的专业知识,穿插上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并润色于独特的见解,精湛的分析。每次听完后,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增长了我的见识,更激起了我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我曾经对大学充满着憧憬,可当我真正迈入大学生活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大学的自由时间远远多于中学,很多的时间都需要自己去经营。怎样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来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呢?让大学生活过得更有意义呢?经老师的指引,我开始关注学校的“学者视野”周末科技文化艺术系列讲座。为践行“以学为上,以德为行”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学校每个星期都会开展,从未无故中断过。期间,学校会请来著名教授或老师们为我们做讲座,讲座的内容包裹人文,科技,艺术等。这给我校师生拓宽知识面提供了渠道,为渴望汲取知识的师生提供了平台。

我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程上我们更多的是学习专业知识,而讲座却涉及到各方各面的知识内容,丰富了我课外知识。大学四年来,我参加了很多的讲座。其中有为我排忧困惑教会我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的;有教会我为人处事方面的,让我学会了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学会更好的与他人相处的;有培养我的社会责任感的,让我学会关注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的等等。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我大学期间的迷茫时期——不知如何规划我的大学生涯。这时,学校为我们送上了一场及时雨,开展了一场《迷茫与成长——大学时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在讲座过程中,主讲人王国颖副教授和我们一起探讨了面对当今竞争激烈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该如何面对挑战、廓清迷雾,树立正确的目标,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将来的就业赢得竞争力,为迷茫但渴望成功的我们找到通往成功的的方法。虽然那场讲座离现在已经有两年多了,可那热情澎湃,充满激情的场面却至今仍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当时我听完讲座回到宿舍后,满腔热情地为自己制定了一份大学规划报告,指引自己如何走过大学这段精彩的道路。看着这份报告书,有些任务目标自己已经完成了,而有些在毕业前恐怕是无法完成的了。现在看来这或许是一份失败的规划书,但自己只要努力过,就敢于说无悔自己的青春。

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方面,我不会忘记郭正涛教授为我们做得精彩的讲座《浅论中国―三农‖问题》,他从―三农‖问题己呈现出复杂的多维度特征、农业供给能力增强与农业发展的约束条件、农民收入的结构特征与增长的制约因素、农村社会发展的主要维度与多重挑战等方面的内容为我们阐述了我国“三农问题”的特征和解决“三农问题”面临的困难,并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通过郭教授的演讲,让了解了“三农问题”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还是一个长期艰辛的任务,同时也让我看到了郭教授他心系民生,关注民生,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也让我们明白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的栋梁,也应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贡献。

在这里我更不会忘记邹荫生教授的《理想–人生》的精彩讲座,他教会我们“莫怕世上多风雨,一生都在旅途中”的人生哲理,激励我们去奋斗自己的理想。

在报告中,邹教授报告了他自己xx年的人生旅程:出身山区农村、经历山村苦甘、三进三出武汉大学,先后在部队农场劳动锻炼,在工厂、机关、高校、公司、公共图书馆、核心期刊编辑部等单位工作的经历。在这一段复杂的人生经历中,可以看出邹教授这一生也是充满曲折的,并非一帆风顺的,可是在面对困难时,邹教授绝不向困难低头,而是勇敢直冲,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在报告中邹教授还给我们大学生提出建议,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对亲友、对国家有所贡献,应做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合理安排生活工作时间,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加强身心健康等,从而使自己在人生旅途中有好业绩、好心情、好日子。

在这里邹教授以自身经历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精彩的人生故事,是我们大学生学习的一个榜样,给同样出生于农村我一个很好的激励,现在我即将大学毕业,自己未来的路也还是个未知数,不管未来的路有多么曲折,面临多大的风雨,我都要勇敢地去闯,正如邹教授的“莫怕世上多风雨,一生都在旅途中”,只有经历了人生的风雨,才能成为人生靓丽的风景线。

我很感谢学校的用心良苦,为我们请来了各位大师,每个星期为我们精心准备了各方各面的讲座,让我们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汲取我们各方面的知识。讲座就是我们的第二课堂,给我们广泛涉猎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成为我大学生活生涯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讲座心得体会3

7月16日上午,在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讲座上,20xx级的学长陈勃讲了很多关于他大学生活的经历和整个创业的心路历程。他说,电影中国合伙人里面有一句话,就是千万不要最好的朋友创业。合伙创业往往会让朋友因为利益不均而反目。创业初期,不管做什么事情,在没赚到什么钱或者没做大的之前,除了付出汗水就是不断努力,朋友之间基本不会出现什么内部矛盾。但是如果开始做大了,每个人都会开始有不同的想法,很容易产生矛盾。朋友之间一旦和利益扯上关系,就会变得复杂。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跟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创业更不容易。但是他本人并不建议我们这么早就开始想这些东西,创业的事情大可放到大三大四再去考虑。他认为在什么年龄段就该做什么事,不初恋怎么叫初中,不玩游戏怎么叫童年,不逃课怎么叫大学。如果你不早恋,不玩游戏,不逃课,那你的人生虽然是完美无误的人生,但是你也会因此失去很多。你无法了解早恋的美好,没法体会玩游戏的快感,更无法拥有逃课的勇气。

在他看来,大学就像个腌菜缸,进了大学,我们就像是那些个新鲜的萝卜白菜。无论你是谁,不管你来自何方,走进去再走出来就会截然不同了。其实好的大学只是配方比较独特而已,但是能不能成为好的腌萝卜腌泡菜,关键还是个人,不要让自己成为一颗烂白菜烂萝卜。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楚地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不要把美好的大学时光荒废在宿舍里。找到自己的坚持的信仰或某一种精神,努力追求并不停的战斗,这样会在大学积累下不少人生财富。

大学,带给我们的仅仅是自由,而自由这个东西,掌控不好,会失去很多。大学的时候,或许有很多人会都这样,上数学课看英语,上英语课做数学。在被周围的人看到的时候也许还会笑笑,并未觉得有何不妥,反而隐约中有一丝的得意。但是,这样做其实从一开始就错了。在错的时间做对的事情跟对的时间做错的事情,其本质的一样的,永远都不可能有在对的时间做对事情的效果,甚至会产生相反的影响。

一件事情占了其他事情的时间,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同时也使得被占用的“其他事情”也没有了当初想要的效果。这个关系一旦延续,就会导致之后的几件事情都会因此受到大小不一的影响。而这到最后的影响就是几乎没有一件事情能做好。

然而,正确和不正确都是相对的`,相对于不恰当的时间而言,就算是做了不违法、不损人、有道理的事情,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在大学期间,有不少学生都有做兼职,这样可以赚取生活费、学费,积累社会经验,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有谁敢说不对。但对于大学生来说,最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则是学习。学习是将来的就业之本。该读书时,忙着打工;该工作时,却为毕不了业发愁。或者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本领,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只能加入待业的行列了。

参加社团,投身实践,交友旅游,每一件都是正确的事情,但如果该上课的时间不去上课、该学习时不学习,而去做这类事情,就很难说是正确的了。如果忘记了这一点,不是本末倒置,就是因果颠倒,或者说贻误了最佳时机。人的一生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使得原本就十分有限的生命显得更加短暂。有紧迫感,想多做点儿事情,这种想法是好的,但还应该有必要的舍弃。要明白有得必有失,不能双赢时只能选择放弃一样。两种事情都想做,就很有可能都做不好。

重要的是,明确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学习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这是毋庸置疑的。打工也好、兼职也好、实践也好、实习也好,都只能在完成了学习任务的前提下进行,而不能把学习放在次要、甚至不要的地位。

如果真想多尝试、多收获,就要肯于吃苦,加倍努力。同时兼顾两件或者几件事情,就不得不比别人多付出。因为要想得到双倍的收获,必须付出多倍的努力。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都有24个小时,假如用8小时学习,8小时睡觉,8小时做其他事情,这样看来,做其他事情的时间还是挺多的。但是人们往往每次都会盗用睡觉的时间来做其他事情,不到半夜是不会睡觉的,天天透支第二天的时间,第二天又透支第三天的时间,若到周末也不能调整过来,那便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所以,要保持一种“在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的心态。读书的时间一心读书,读书才有效率,不虚度;娱乐的时间就不要考虑其他事情,尽情享受;休息的时间就只要静心休息,才会彻底放松,不烦躁。故此,任何事情都有其固定的时间,各居其位,井水不犯河水。若其中一项事情占用了其他事情的时间,内疚、烦躁、紧迫、不安、犹豫,种种负面情绪就会接踵而来。

人们如此不安如此焦虑,有一部分的原因是这个社会变化太快,节奏太快,诱惑太多,人人都怕落后。有的人在大二就开始感觉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开始过得多且过的生活;有的人在父母的安排下已经不知不觉按照父母的计划前进。于是,你开始害怕,害怕来不及做自己想做的,害怕来不及功成名就,害怕成为普通人,于是,别人考研,你跟着考研,别人考公务员,你也跟着考公务员,迷茫的路上人满为患。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内心信念总是可以轻易地被主流的或者旁人的价值观撼动得摇摇摆摆,然后去复制别人的经历,做了以后还自我膨胀得厉害。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有些人适合走自主创业道路,有些人却适合在办公室格子间里崭露头角。只要找到自己的追求,并努力付诸行动,就一定会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不用去走别人的路,不用把别人的人生套用在自己身上,只要清楚自己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情,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不后悔自己的决定就行了。

就跟收纳物品一样,若想把各项事情安排得条理分明,把过去的时间整理得明明白白,就要把各项事情归类整理到各个时间储物箱。每天按部就班地去做,就会形成一个好的规律。该玩乐的时候玩乐,该谈恋爱的时候谈恋爱,该认真的时候认真,该放松的时候放松。

大学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了解自己,懂得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

讲座心得体会4

听xx县二中外国语言实验学校谢xx老师作《个性语文,语文梦》的专题讲座,很受启发。尽管未能进行有声的交流,但这次无声的文却更能让听者细细体悟谢老师讲座的精髓和内涵。

在六十多分钟的文交流中,大家互动,白纸绽放出的“黑花”共有1xx多。我惊羡于同行们打速度之快,也钦佩于“高手们”见解的犀利与实在。这其中,主讲人谢xx老师的广博知识与教学的亲身体验更令我如沐春风,思想摇曳。谢老师讲解的内容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也很多。如她的“书香浸润灵魂,习惯铸造品行”,她的“阅读.悦读.越读”,她留存的学生上千幅的读书笔记相片彰显的力量已经辐射到全国几个主要的语文群,她开展的富有创意的“语文素养积淀分”、“语文颁奖典礼”活动……这些让我想到作为谢老师的学生肯定无比幸福……如果有可能,下辈子我也当谢老师的学生……

我做得不好,就好好向她学习吧!

工作室成员中,其他老师的特色也异彩纷呈。如徐xx老师会写,这是教师之真本色;祝雪老师追求“轻松诗意的教学”,这是教育之高境界;陈xx老师讲授《与朱元思书》时,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学法,这是解放自己的好方法;郭xx老师的讲座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让我领略到“百花成蜜,必历艰辛”的深刻意蕴;任xx老师对《沟通激趣》的阐释,明了了每堂课应该寻找最佳讲解的切入点,努力堂堂新……

另外,在此也感谢工作室成员无私的帮助,特别是郭xx、曹昌平、郭家琴三位老师给我在作文教学上的大力支援,陈xx老师给我的微课视频,这些对我的教学教育起到了无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尽管我们相逢可能不知名,但是诚心支援若比邻。

四、多写作,在班上营造“榜样”的引领氛围。

我不敢说自己的文章写得好,但我在学生面前从来没有说自己的文章写得不好。我常告诫学生不要轻易关掉自己任何一条通向成功的大门,在任何分内的而且是正当的事情面前,不要说“不”,而应该说“让我试试”。殊不知,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和强烈的好奇心鞭策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完全可能取得成功。

从教十多年,我特意积累学生获奖的征文,其目的是以此作范文教化后来的学子们。

如在写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时,我就会在作文评讲环节把xx州市“父母感动我”一等奖征文《落红不是无情物——子女幸福,因为有那些无私的父母》展示给学生欣赏。这篇文章是我所带的xx级5班周xx同学写的。周xx同学写得很真实,只是没有《疯妈妈,爱不疯》这一小标题的内容。这一素材其实是当时潮河镇秦庄村一位同学李茂所写,只是李茂语言能力较差,于是我把该素材介绍给周xx同学,让她以李茂的口吻行文。试想想,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完全可能获大奖而不去争取的学生就不是积极上进的学生。为了让学生在xx州市“父母感动我”征文中崭露头角,李茂的素材融入到周xx同学作文中,就显得声情并茂,血肉丰满。

汗水不负苦心人。终于,周xx同学夺得桂冠。

鲁迅先生说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往往都是“头在山东,身在河南,脚在湖北”。这里我杂取学生中的经典素材融入一篇作文,我想也是受到鲁迅老前辈这句至理名言的真切影响吧!曾记得,在升旗典礼上,学校领导还特意安排学生宣读了周xx同学的佳作。

我教每一届学生都要写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而每一次都要涉及到周xx的这篇作文。也许有老师会质疑,这样的教学没有创意。其实,针对每一届学生,这篇作文还是有示范作用,自己积累的素材都不选用还有什么说服力熏陶学生呢?

讲座心得体会5

20xx年x月x日,我非常荣幸的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聆听了来自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段宝岩教授的精彩讲座,学术讲座条理清晰、生动有序,时而介绍了教授的一些研究内容及实验效果,特别是在天线领域的研究成果,更是让我们敬佩。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听起来一点累的感觉都没有,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段宝岩教授在介绍了一些研究领域的内容与目前嫦娥探月、神舟飞船、主力战舰、深空探测等国家机电重大工程方面的应用之后,也讲述了研究生应当如何开展科学研究,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让我领悟了作为一名研究生应当有的学习方法及技巧。通过这次讲座也让我想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思考过的问题。

其实,做一些有建议的计划是可以避免许多令人头疼的事情的。为什么要上研究生?通常的理由是硕士学位可以更好的找到工作,尤其是在研究和学术性机构里。并且研究生可以使我们在某一领域中有机会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研究生的学习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激发创新和灵感的空间。想要推迟找工作的时间则并不是一个好的理由。研究生的学习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并且要求创新和集中学习,我们必须是发自内心想要进行研究生的学习。

这也有助于我们决定自己将在哪一个领域进行研究,通过阅读该领域的一些书和前沿的杂志以及其他的参考书,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进行研究学习。通过阅读这些大量的资料可以了解在这些领域中其他人所已经研究出的成果。阅读大量的科技论文以便于自己了解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必须了解最新的科研动向。研究生要有选择的阅读。当我们开始阅读一个新领域的相关文献时,向指导老师和同学询问在这个领域内最著名的期刊和参考书目,以及一些经典的论文。对于研究生而言,一个有用的也可能是过时的观点是各种参考书目的基础。相似的观点可能存在于其他相关领域。需要仔细研读这些论文和近几年的期刊杂志。

我们不仅要学会阅读,也要学会记录。定期把我们的研究生活与想法记录下来非常有必要,记录下我们所感兴趣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随时迸发出的灵感以及所查找的参考书,阅读的文献后的笔记,论文的提纲和精彩的论据。周期性的重新来看看这些记录,我们将会发现这些随机的想法会形成一种模式,这些想法会经常转变成为一个研究课题有时甚至成为一篇文章。

研究生经常会认为论文的写作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做研究,写论文。对于有些同学可能确实如此,但更多时候,这两个阶段是交迭的和相互影响的。有时在动笔之前,很难想出检验和证明的方法;同时检验的结果常常需要自己回过头,重新修改论文的部分内容;发展和检验自己的想法是永无止境的(总会有需要不断深入的地方),所以大多数研究生在论文提交前的一两天才完成研究工作。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新他们的观点并且完成它上面。然而大部分研究生把时间主要花在阅读文献上,与同学讨论,撰写修改论文上,当然,也会偶尔有创新的观点并且来完成它。在研究方法上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观念,而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做科研工作的时候不能只是埋头苦干,也要学会沟通交流。

在研究生时代我们还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就是“人际关系”。与导师相处的时候要学尊重老师,主动与导师接触,表达自己生活或者学术上的困惑,导师会是很好的解惑者。比起跟导师来说,跟同门之间相处的时间会更多,关系也会更加亲密。在学习上可以向师兄师姐请教,可以和同级的学生一起探讨,生活中亦较容易成为很好的朋友,所以彼此除了基本的互相尊重外还应该真诚相待,互信互容。

无论处于人生的什么阶段,遵循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都有助于我们自身心理健康发展,谦虚谨慎,摆正位置。要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的过去,把过去的种种经历当作未来人生发展的基石,把研究生生活作为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平静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努力保持一种平和而理智的心态,谦虚带人。平等对待,真诚相处。研究生的性格特点决定了其人际交往的基础只能是人格平等,以诚相待。因此,在学习、生活、工作,特别是困难面前,互帮互助。“善大,莫过于诚”,“人之相识,贵在知心”。热诚的赞许与诚恳的批评,都能使彼此间愿意了解、信任、倾述、交心。合作协助,友好竞争。研究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鹤立鸡群的人往往会被看成“怪物”,研究生生活环境,使得彼此间的合作不可避免。舍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时,彼此合作的契机便已来临。研究生在与他人的竞争中,应倡导“公平公开公正,既竞争又以诚相助,既竞争又相互合作。”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埋头工作而不娱乐,能在工作、娱乐以及其他事务中达到平衡并不容易。不同的人会给我们不同的建议。一些人让建议把清醒状态80%-90%的时间用在论文上,另一些人(包括我在内)认为这不切实际,而且对健康不利。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研究生应该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平衡生活的关键之一是制定一个前后一致的时间表。自己可以决定只在白天工作,把晚上的时间留给业余爱好。

听完讲座,收获很多,感悟也很多,但我们要做的更多,通过学术讲座,使我能初步领略了专家的一种思想以及思维方式,常听一些专家的讲座,让自己在具体理论以及思维方式上有一个不断的提升,进而能够理解这些专家的独特的思想,同时对于一些其他领域方面的知识更是提升了见识,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以后自己的课题研究打下一个充实的基础。

学习了刘永胜的有效教学讲座,感受颇深。

一、作为一位一线教师,应该积极积累,沉淀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有效备课作充分的准备。

二、正确理解有效二字。学生的知识积累是教学有没有效的标准。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生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知识积累,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三、一个教师绝不能凭感觉、凭经验、凭苦干去搞教学,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机械性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运用上。

要经常思考自己到底应该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怎样教学才是最有效,要钻研高效课堂理论及高效教学的实践,积极研究高效教学,借鉴经验,互相学习,加强交流,充分实现自己课堂上所有时间的有效性。

四、善于发现研究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教学问题

我们应当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为考试而教。要相信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投入,还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投入。师生应善于分别学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或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张扬、主题精神得到凸现。我们应当加强集体教研,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减少各种虚拟教学行为和“正确的废话”,不乱抢占本该属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效,使师生的教与学能最佳的呈现互动、互助、互进的效果。

五、及时多总结

一个教师要想搞好有效教学,除了要加强自身的努力实践总结外,还要善于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集体教研提问题,个体备课找差距,要学会反思自己和别人开展有效教学的经验交流,经常反思自己课堂的优势和问题的存在,不断改进,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实现高效的最终目标。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