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二章第一节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学第二章第一节,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经济
一、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
教育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
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内容。
4.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劳动者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1)提高生产者对生产过程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2)能合理操作、使用工具和机器,注意对工具的保养和维修,减少工具的损坏率;(3)提高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缩短学习新技术和掌握新工种所需的技巧;(4)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5)提高加强生产管理的愿望和能力。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说明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1)由学校教育过程实现的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无限的永恒的再生产;(2)由学校教育过程实现的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3)由学校教育过程实现的科学知识再生产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
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1)教育不仅可以通过教学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而且也可通过科学研究实现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的生产;(2)高等学校是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力量,也在应用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人力资本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
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能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这一理论充分注意到人力资本对个人收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缺陷在于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筛选标准(如性别、年龄、种族、有无工作经验及教育程度等)。
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制度
一、社会的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3.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
3.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
此外还要认识到,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作用有两个不同的结果。当教育反映先进阶级的利益时,教育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当教育反映落后阶级的利益时,教育就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当教育服务于某阶级时,就对某阶级的政治具有巩固,促进和维护作用,同时对对立阶级起到阻碍、削弱、瓦解的作用。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文化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与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地按照各自的运动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
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
2.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
3.社会文化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二、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的特性
学校文化: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学校文化的分类
校园文化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以及学校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学校职工亚文化以及课程亚文化和活动亚文化等等。其中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
第四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1.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完全是同步的。教育的发展依存于社会存在的发展,这是从根源上和发展的总趋势上说的,是从主导方面讲的。但在一定阶段,教育发展的某些方面或某些环节,会表现出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的现象。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还表现为教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上,具体表现在:
第一、教育内容的继承;
第二,教育方式的继承;
第三,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的继承。
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对理解教育的作用和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仅仅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去考察,还必须从教育内在的、特有的规律性去考察,更不能简单地照搬解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方法去解决教育问题。这不仅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3、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
原因:
①教育归根到底是受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制度决定的。
②每一时代的教育从以往教育中继承什么,也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和政治制度分不开。
③在新的政治制度下,与旧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决不会长期存在下去,迟早要改变。
④新的教育思想、只能在新的政治制度下才能真正得到普遍的实施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