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讲演录读后感

2024-03-13 04:34: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诗歌讲演录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杜甫诗歌讲演录笔记

(莫砺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第一讲杜诗的流传和注释

【杜诗的目录学著作】第一部是山东大学郑庆笃教授写的,叫《杜集书目提要》,是齐鲁书社1986年出版的。第二本书是杭州大学已故的周采泉教授写的,叫《杜集书录》,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p6)

假如你不研究杜甫的话,我想先读一种就够了,在这些注本中间选一种,比如说读清代杨伦的《杜诗镜铨》,它是最简洁的全注本,读这一种就够了。(p8)

在《南征》中,杜甫(按:57岁,去世的前一年写的)说:“百年歌自苦,不见有知音。”(p9)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个观点,他说我们要考察某一个时代文学的状态,某一个时代文学的风气,最重要的材料并不是那个时代的评论,而是那个时代的选本。(p10)

11种也好,13种也好,现存的唐人选唐诗中,只有一种选了杜甫的诗,就是其中最后的一种,晚唐韦庄选的《又玄集》。我把这个数字抄在讲义上,韦庄的《又玄集》一共选了143位诗人,300首诗,其中有杜甫,选了7首杜诗,只有这一种。(p10)

杜甫从7岁就开始写诗,到39岁已经超过1000首,可是杜甫39岁以前写的诗保存到现在的,不到40首。(笔者概括,参见p13)

杜甫去世的时候他的作品已经编好集子的应该有3300首左右。……可惜流传到后代连一半都不到(1400多首)。(p15)

现存的杜诗版本,虽然有668种之多,但它的真正的源头只有一种,就是宋代的《杜工部集》20卷……王洙(字原叔)编的。(p16)

第四讲杜诗的清代注本

我们从事古代文学研究要非常注重目录学,在开始研究之前,开始读书之前,先要搞清楚有哪些书,最好先读什么书、后读什么书,把读书的范围、次序搞清楚,然后再读,这样会事半功倍。千万不要茫无头绪地随便拿起一本书乱读一气,也许读的是不重要的,是后出的。读书应该讲究循序渐进的。(p134)

第六讲一组同题共作的登塔诗

有一次,武则天在宫里举行写诗比赛,她高高在上,坐在一个高台上面。当时诗的好坏不是由武则天决定的,而是由她的一个女官上官婉儿帮她判断的,上官婉儿当评委会主任。大家每人写一首诗交上去,过了一会儿,纸片像雪片一样飘落下来,写得不好的诗全扔下来了。百官就纷纷上前去认领。一看是张三的,张三就收起来,因为落选了;李四的也收起来了。最后只有两个人的还没扔下来,一个是沈佺期的,一个是宋之问的,大家都在下面等,看他们两个决赛,用今天的话说就是pk,像超女一样pk。又过了一会,一张纸片飘下来了,大家一看是沈佺期的。这样宋之问就是第一名了,宋之问夺魁了。上官婉儿还要解释一番:沈佺期与宋之问的诗前面都写得差不多,势均力敌,但是尾句是宋之问写得好,宋之问的结尾余意不绝。(p161)

又有一次,武则天在洛阳龙门举行诗歌大奖赛。一个叫东方虬的人首先交卷,交得早,而且写得也好,武则天看了很喜欢,就赐他一袭锦袍。东方虬当着众人的面把这个锦袍穿在身上,非常荣耀。但是又过了一会,武则天、上官婉儿她们看了宋之问的诗了,说宋之问的写得更好,武则天就下令把东方虬身上的锦袍剥下来,穿在宋之问身上。(p161)

他(杜甫)在《进三大礼赋表》中说自己生活非常困顿,他用了八个字:“卖药都市,寄食友朋。”……他说:“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意思是说他很饿,饿了就躺在床上,经常是十天都吃不饱饭。(p171)

杜甫自己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说自己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p171)

第七讲《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的心迹论

你如果想好好地读一遍杜诗的话,那么请你先读《咏怀五百字》,先读《北征》,再读《秋兴八首》、《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这些都是必读的杜诗。(p196)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我现在一息尚存,我还没有死呢,我的这个理想还是不能放弃。……我一年到头始终都在位百姓而担忧,这使我非常痛苦。P198-199】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庶”就是希望,杜甫希望与全家人一起过饥渴的日子。(p214)

“入门闻号咷(tao2),幼子饿已卒。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杜甫)

第九讲《北征》:诗史

《北征》是杜甫诗集中最长的一首诗,140句,700个字,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p247)

杜甫冒着生命危险逃离安禄山叛军控制的长安,逃归凤翔县。肃宗任命他为左拾遗,这个官是从八品上,比他原来从八品下的官要高两级。替房琯辩护(房琯获罪主要原因不是打败仗,而是牵涉肃宗朝的新贵和玄宗朝留下来的老臣之间的矛盾,房琯属于玄宗朝的老臣,所以肃宗的朝廷要处置他)。肃宗疏远杜甫,让杜甫回家(到陕北鄜fu1州)探亲。【按:自己的概括】

我以为“以文为诗”是《北征》的意义和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p275)

表现时事、叙述国家大事的经过以及发表种种的议论、看法,都是散文的功能。(p275)

长篇的叙事、大段的议论,这是散文的功能。(p276)

我觉得,在我们评价杜诗为“诗史”的时候,《北征》是一个最重要的范本。(p277)

(晚唐孟棨qi3《本事诗》卷三中说:“杜逢禄山之乱,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现有文献中最早提出杜诗是“诗史”的文献,p277)欧阳修他们认为,杜甫的诗之所以称为“诗史”,就在于它善于记录时代,善于记录时代的重大事件。(p278)

一个叫胡宗愈的北宋人写过一篇《成都草堂诗碑序》,……他说:“先生以诗鸣于唐,凡出处去就、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言知其世,学士大夫谓之诗史。”“先生”就是杜甫。“出”就是出来做官,“处”就是隐居,“去就”就是离开朝廷与接受官职,就是他一生的政治行为;或动或静,或劳或佚,就是他一生的整个生活状态;还有他内心的感受、他的悲欢离合、他的强烈的是非感、他的价值判断,等等;所有这些内容,杜甫全都写到诗歌中去了。人们读了杜诗,可以了解他所处的时代,所以士大夫称为“诗史”。(p278)

(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一个《诗目谱》)说:“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所谓“三朝”就是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杜甫的一生经历的三个皇帝的统治时期,也就是他的一生。那个时代的事情,国家、民族的大事情,都凝聚在杜诗之中,都寄托在杜诗之中。(p278)

对今天的读者来说,我们说杜诗是“诗史”,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杜诗是“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的最鲜明、最生动、最深刻的记录。……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这样两个数字:《通鉴》卷二百一十七,记载了天宝十三载,也就是754年,唐帝国的人口总数是5288万,……过了十年,也就是广德二年(764),这个时候“安史之乱”已经基本平定了,这时唐帝国的总人口是多少呢?是1690万。(p281)

孔子说:“我欲载之空言,不若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就是说我如果想把我的理论、我的思想,用逻辑推理或理论体系来表达的话,不如记录历史事件的过程,在叙事中予以表达,这样会更清楚,更容易理解,更容易体会。(p283)

《北征》当然是写杜甫一个人的性情,写他个人的喜怒哀乐,写他与家人的悲欢离合,写他对那个动乱时代的各种感受,但与此同时,当时整个唐帝国的形势,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论,都体现在这首诗里。(p283)

第十讲《秋兴八首》(上)

“兴”(按:标题中的“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感兴”的意思,就是看到外界的景物以后,内心被激起的一种状态,从而要表达,要倾诉,是“感兴”的“兴”而不是“兴致”的“兴”。(p285)

这组诗写于大历元年,也就是766年,这一年杜甫55岁,……他只活到59岁。……在这以前,他在成都度过了一段还算安稳的生活,但是随着严武的去世,随着蜀中开始动乱,那一/段生活也结束了。他离开成都,孤舟东下,甚至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向。他一开始是想到去吴越,想到去长江下游,但到了洞庭湖后又转向湘江,沿着湘江向南走了一段,又北上,简直不知道要到哪儿去。在此期间,他在夔州就耽搁了21个月,在那里住了将近两年,然后再东下。这分明是居无定所,分明是漂泊四方。而且这段时间杜甫身体不好,有很多疾病。杜甫最后是病死的,他患了风痹症、消渴症等好几种病。(p285-286)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玉露,就是玉白色的露珠。鲜红如火的枫树林。第一句写江边的秋景,色彩非常鲜明。“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就是写三峡。“气萧森”,就是一个阴暗的、封闭的环境,它无法与外部交通,整个的自我封闭着,压抑着。作者的心境也是如此,不开朗,不能发散。】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第三句先从江边写起,从巫峡写起。三峡的江水终年奔腾不息,因为长江有很多的支流,到了这里,突然束为一个很窄的江道。杜甫有两句诗说:“众水会涪(fu2)万,瞿塘争一门。”就是写瞿塘峡的形势,上游有很多的支流,到涪州、万州这里汇聚起来了,然后一齐从瞿塘峡这个很窄的江道奔腾而过。加上秋天风大,江面上涌起很大的波浪。“江间波浪兼天涌”,本来在峡谷中很深的水面,波浪竟然涌到天上去了。注意,这是从下往上。那么从上往下呢?是“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经常把远离长安、远离京城的地方成为边塞、关塞。“塞上”就是山上、城上。白帝山上云层压得很低,一直压到地面上,而江面的波浪一直涌到天上,这个环境完全封闭,阴晦萧瑟,这就是“气萧森”。而此时诗人的心境也完全是封闭的、阴森森的、低沉的。(按:根据书上内容自己概括,p290)

“丛菊两开他日泪”。“他日”在古汉语中有两个意思,用得比较多的就是将来的某一天。但是在杜甫这首诗里,它却不是这个意思,它指的是过去的某一天,已经发生的某一天。……《左传·宣公四年》记载,有一个楚国人叫子公,自称食指一动就有好东西吃,说:“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就是他过去只要食指一动,每次都尝到异味。有一天,子公的食指又动了,原来楚王得到了一个很大的鼋。但楚王把鼋放在鼎中烹熟了,却故意不请子公吃。子公就自己动手捞了一块,结果招来杀身之祸,这就是“食指大动”的故事。“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这个他日,就是说过去,是过去的某一天。……“以杜证杜”,《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粗饭依他日,穷愁怪此辰。”这个“他日”也不是说的将来的某一天,而是过去的某一天。就是我的日子依然像过去一样的穷苦,还是粗茶淡饭。“丛菊两开他日泪”,说的是他在夔州已经度过两个秋天了,两次看到菊花,两次都因为看到菊花而伤心流泪。也就是说我今年又看到菊花了,也像以往一样地流泪了。

第六句是“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在夔州是暂时栖身,他虽然也有房子住,但心里一直想着继续东下,所以他说我的孤舟一直系在江边。系在江边,最后是想到哪里去呢?当然是想回到故园去。所以系在江边的客舟实际上是系住了我对故乡的思念。“故园心”三字,钱谦益认为是《秋兴八首》的关键。我们先看一下“故园心”的指向是什么。杜甫有两处家园,一处在洛阳,一处在长安,洛阳的其实在巩县,在笔架山下,是一个黄土的山,下面有一个窑洞,据说杜甫就诞生在那个窑洞里。这是杜甫的出生地,有他的田园。他的另外一处家园在长安,在长安的杜陵,又称少陵。杜甫一生很少提在巩县的那个家园,他自己起的号叫“少陵野老”、“杜陵布衣”,他始终关注的是长安杜陵的故园。所以我说这里的“故园”也就是长安,是故国,是唐帝国的首都。

最后两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在苍茫的暮色中,从高高的白帝城里传来了急促的捣衣声。“寒衣处处催刀尺”,古代的

捣衣是指做寒衣的时候,捣那些往衣服里面填充的丝绵,丝绵如果不捣的话,就会结块、板结,只有把它捣得蓬松了,才能保暖,这跟弹棉花的道理一样。只有做寒衣的时候才会捣衣,所以砧声总是伴随着秋风传来。杜甫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始终想着其他百姓,一听到从高高的白帝城传来急促的捣衣声,就想起“寒衣处处催刀尺”,百姓都很寒冷,这个时候必须做寒衣了。

这首诗从江边的枫树林写起,一直写到暮色中的捣衣声,从色彩、声响两方面为“秋兴”的环境作了一个铺垫。他的“兴”是从什么地方感发的呢?就从这满眼的秋色、满耳的秋声中来。

典故何罪之有?在传统的诗词中,典故是万万不可缺少的。你要把典故完全去掉,那么古典诗词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就无法存在了,没法写了。好的典故并不是作者要想炫耀学问,也不是要故作深沉,不是的。用了典故以后,表面上虽然还是写一件事情、一个细节,但是它负载着这个典故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典故是一个历史文化的载体,它是经过千百年的群体接受才积淀下来的。凡是约定俗成的典故,读者一看就知道这儿有典故,这说明这个典故深入人心。如果你在诗中把这个典故用得恰到好处,你的文本除了字面上的意义以外,还有字面以外的意义。原来积淀在这个典故内部,但是并没出现在文本中的那些意义,都会渗入文本,从而使文本变得更加深沉、更加厚重。(p297)

《秋兴八首》前三首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第一首的白天写到第二首的傍晚、半夜,再写到第三首的清晨,时间过去了整整24小时,完整的一天一夜过去了。从第四首开始,它的结构就改为空间结构,改为让思绪在夔州江边和长安两地之间不停地转换、来回,一会说夔州,一会说长安,一会儿又说夔州,完全变成了空间的次序。

第十一讲《秋兴八首》(下)

总之,对长安的思念就是《秋兴八首》的纲,是它的核心内容,是它的主题。(p321)

后面五首所思念的对象又是不一样的,第四首说长安,第五首说皇帝,第六首说皇帝游览的地方,第七首说长安一般的景物,第八首回忆自己当年游览的经历。(p321)

第一本是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孟元老是南宋人,他的《东京梦华录》是写什么的呢?写他对北宋的首都汴京的回忆。此时汴京已经沦陷了,被金人占领了,作为南宋人的孟元老就在书中反复回忆当年汴京怎么繁华,怎么富丽。第二本是周密的《武林旧事》。周密是南宋的遗民,他写书时南宋已经灭亡,已经入元了。《武林旧事》是周密对南宋的首都临安的繁盛状况的回忆。……请大家看一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武林旧事》的评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湖山歌舞,靡丽纷华,著其盛,正所以著其哀。”周密之所以要反复回忆杭州当年的繁盛景象,西湖多么美丽,西湖上如何歌舞纷纷,等等,正是为了反衬宋亡以后杭州的衰落。(p323)

当我们读《秋兴八首》的时候,不能光注意它字面上是多么华丽,字面愈华丽,里面所蕴含着的悲凉之感就愈是深刻,字面上的华丽正是为了反衬那种深刻的悲哀。这才是《秋兴八首》真正的价值。(p324)

七言律诗在唐代的各种主要诗体中是最晚成熟的。(p325)

何谓七言律诗?何谓五言律诗?它们在形式上最大的特征是平仄,而不是对仗。……律诗最主要的格律是平仄。(p326)

杜甫以前写得最好的七律有哪些呢?首先是崔颢的《黄鹤楼》,……它不合格律。第二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上句一平六仄,“黄”是平声,后面六个字全是仄声字。一句七言句的平仄竟然是平仄仄仄仄仄仄,这不是七言律诗的句子,这是古诗的句子。下面一句“白云千载空悠悠”,“空悠悠”三个字都是平声,这是“三平调”,“三平调”按格律来说只能用于七言古诗,律诗中是不应该出现的。所以仅仅从这一联来看,崔颢的《黄鹤楼》还没有合律。我们再来看李白的《游金陵凤凰台》……这首诗合律吗?我们检查前面的三联:“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这三联的平仄格式是一样的,都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都是这样的。当然第一句是押韵的,平仄句式相应地变成了平平仄仄仄平平。总的来说,这三联的平仄调式是一样的,这当然违反近体诗格律中最重要的一条规律——粘。它“失粘”了,不对的叫“失对”,不粘的叫“失粘”。李白这首诗根本不符合平仄格律中最重要的一条规律,它的第二联跟第一联没有粘,第三联跟第二联又没有粘。他应该把第二联变成“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样才上下都粘了。也就是说,李白这首诗还是不符合格律。(p328)

上面是从形式上面来讲的。从内容上面来讲,结论也是一样的。在杜甫以前,唐代的七言律诗主要是写宫廷生活,主要是写在宫廷或公主、宰相等人的府第里的宴会、游乐等内容,是所谓的应制诗、应教诗。应制诗就是皇帝叫你写的,应教诗就是公主、太子那些人叫你写的,那些达官贵人出一个题目,大家来写实。那样一种写作方式,那样写出来的作品,有一个致命伤,就是违背了诗歌应该是个人抒情的根本性质。(p328)

杜甫开始较多地写七言律诗的时候,具体地说是758年,……代表作是《曲江二首》和《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甫已经把七言律诗改造成跟其他诗体一样的用来抒情述志的诗体。在这方面最早尝试成功的诗人就是杜甫。我们读这三首七言律诗,惊讶地发现他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准了。这是杜甫对于七言律诗的巨大贡献。……一直到晚年,到了夔州,他写出了《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标志着他的七言律诗在内容和艺术两个方面都达到了巅峰状态。可以说,七言律诗后来成为能够与五古、五律、七古同样水平/的一种诗体,最大的功绩应归于杜甫。(p329-330)

第十二讲《戏为六绝句》:杜甫的诗歌理论

我一直认为博士生阶段没有必要开课的,博士生最好的学习/就是自己读书,有问题再找老师讨论。我回想我自己当年读博士的时候,程千帆先生根本没给我开过课,程先生的课是在我读硕士的时候开的。……当年程先生对我的指导就是让我每星期到他家里去跟他聊天,向他请教问题,我觉得那比开课的收获更大。……你们与其来听我讲杜诗,还不如利用这些时间自己去读杜诗,那样收获会更大。(p355-356)

附录杜甫的文化意义

愿起公死从之游。(王安石对杜甫的仰慕)

中华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它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人本精神,它始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是以人为一切价值判断的出发点的一种文化。(p361)

儒家在本质上最强调的是实践,强调的是人生中的/行为,追求生前的功业建树。(p363-364)

杜甫就是平民中的一位圣人,虽然他诚心诚意地站在平民百姓中间,但是他是一位圣人。(p366)

一个人做任何事业,要想获得大成功的话,必须全心全意地去/做,必须要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融入进去。(p384-385)

诗是中国一切文学的极致,文学最高的境界就是诗。(p385)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