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母校演讲内容(家庭教育:马云重回母校—杭州师范大学演讲内容汇总)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马云母校演讲内容(家庭教育:马云重回母校—杭州师范大学演讲内容汇总),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7月15日,马云重回母校杭州师范大学为首届马云乡村师范生颁奖刷屏了!马云在现场与100名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乡村师范生握手拥抱,并上台发表讲话。谈及教育时,马云表示,老师的眼界就是学生的眼界。惩戒是教育的刹车,老师没有惩戒的权力,就如同让老师去开一辆没有刹车的汽车。学生不是向老师低头,是向规则低头。
是啊!当老师都奉行“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时何谈教育!当老师连学生砸向自己的凳子都无法处置,何谈振兴中国梦?
前不久,广安某教师群流出一个视频:一个小学生在教室发怒,其暴怒指数远超其年龄阶段应有的特质。视频中,该孩子不仅仅是乱扔课本,简直是暴打教师——拳脚相向难解恨,连续扔桌子板凳砸向教师!而老师居然束手无策……只能招呼同学离开,默默拍摄视频“明哲保身”。
是谁,捆绑了教师手脚?是谁,助长了无知的嚣张?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是学校教育的错位,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是舆论引导的失误?
确实,社会中关于老师的负面新闻,都无一例外地被无限放大。导致很多人对教师群体都有很大的意见。所以,最终在媒体摇旗呐喊,观众的捕风捉影,家庭溺爱的扶持下……最终有了一幕幕文章开始视频中的镜头。
总之,教师怕了,学校虚了,地方政府妥协了,我们的未来就强了吗?当教师的尊严都不存在时,我们的教育真的就成功了吗?
众所周知,在我国那些幸运的独生子女所受的宠爱简直让我们这些“生不逢时”的成年人“眼红”,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到了空前绝后的地位——《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关于“严禁体罚”的明文规定,甚至,中学政治教材里都有介绍,生怕学生在学校里只顾“糊里糊涂”的学习知识,而忘记了自己随时有“民告官”的伟大光荣权利。
这种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直接扼杀掉了中国教师的最后一点尊严,造成很多老师对于学生想管却不敢管的局面。体罚学生当然不好,看到媒体暴光某地体罚学生的过激行为,谁都会不开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嘛!但是“严禁”也未必都对;写进教科书里,就更不应该了——这样无异于在为调皮学生撑腰,让不幸碰到这类学生的老师难堪。今天你不允许老师惩罚学生,明天你的民族就会被惩罚!!!
我们不必说三味书屋里寿老先生那把不常用的戒尺对学生的约束力有多大;也不必说韩麦尔先生胳膊底下夹着的那把“怕人”的铁戒尺对小弗郎士的警示力有多强;更不必说“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造就了多少人才。单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思考一下,也许您会同意我的观点。
就戒尺而言,这种教育方法古今中外由来已久,肯定有它积极的一面。它至少可以让学生从小形成并强化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管住自己。尽管在运用的时候,有比较愚蠢的行为(体罚不当、不得体),导致个别的不愉快,但是这毕竟是个别现象,我们如果因此而全盘否定之,那就等于是因噎废食。
凭心而论,毕竟它的功是大于过的——把“严禁体罚”令实施以来进“少教所”的人数与以前比较,会发现相对数量呈急剧上升趋势。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那些“少年犯”在学校时炼就了胆量——没有“怕处”:我就要这样,你能把我怎么样?于是,平时不给吃小苦头,到头来只好让他吃个大苦头。
再者,媒体一味强调学生权利,而淡化学生纪律观念,忽视教师教育权利和保障,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学生有尊严,老师就没尊严?更为严重的是,片面强调学生权利,很容易暗示某些调皮学生“用我的个性挑战你的耐性”,故意跟老师对着干,出臭风头,以此自夸。
首先,禁止体罚是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这一点是积极的。至于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这一点目前世界上没有定论。但一味强调学生的人格尊严,而压缩甚至归零教师的职业权利、个体权利、人格尊严是顾此失彼。导致学生对老师不尊重,对知识轻视,对学习失去兴趣。这多年来,全国学生素质下滑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次,由于有“不被体罚”保护伞罩着,很多学生越来越桀骜不驯。高初中学生群殴事件频发,并且由向小学蔓延趋势。学生谈恋爱低龄化、性史小学生化、吸毒中学生化......这一切都是因为孩子从小没有“规矩”意识造成的。
再次,学生殴打老师时有发生,并且频率越来越繁,这已是很严重的信号。学生打老师后,家长道歉、学生检讨后就没事。一旦哪个老师打学生,哪怕象征性碰一下,那就是大问题,马上被媒体渲染的很厉害。赔款、处分是轻的,被开除的老师大有人在。当事教师自然是羞愤难当,甚至是一辈子阴影。这些老师以后很少有人还能保持以往的工作热情,其他的教师也会感到职业尊严的丧失,体会到教师职业的悲哀,会产生对待越来越难管的学生管得了就管,管不了也别太在意的想法。然而,教师出于自己对教育的使命感和对学生的责任感,还要顾及社会的压力,并不能轻易放松对自己工作的要求,这就使教师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工作和心理上的压力。
也许有人心里说用戒尺是无能的表现,看看人家西方国家就不用戒尺,那样多么尊重学生的人权啊!对此,我想请您先看一段文章:
“与我国不同的是各个学校的‘学生行为规范’不但是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行政教育的手段,而且还带有了一定的法律效力。学校依照这些法规条款来教育和管理学生,家长配合学校教育、监督学生的执行情况。
一般来讲,学生行为规范
(StudentCodeofConduct)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考勤及请假制度;
第二,考场纪律;
第三,课堂纪律要求;
第四,着装要求;
第五,关于学生使用手机、BP机和收录机等的要求;
第六,性行为的要求;
第七,各种被禁止的行为,如打架、帮派、抽烟、携带武器、偷窃等。
行为规范中还明确了学生违反这些规定可能带来的后果。
例如,周六到学校上课、请家长、停课一周、转学等。在新学期开学初,学校要组织家长和学生学习“学生行为规范”,并和学生、家长签订一份落实“学生行为规范”的协议(SchoolPolicyAGREement),一旦学生和家长在协议上签字,表明学生和家长同意学校对学生的各项要求,并愿意承担违反规定所带来的后果。”
今年春天一个日本幼儿园视频轰动网络。一个4岁小男孩在跳鞍马,跳了几次后总是过不去,全体老师、家长和同学都鼓掌鼓励他,也不知道他跳了十几次或者是几十次后终于成功。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中国,那么我敢肯定的说,老师家长早就不让他跳了,并且家长十有八九会很心疼的爱抚他。
日本是个提倡体罚国家,尽管以前被禁止过,可后来社会强烈反对,目前进入模糊体罚阶段。当时日本教工会和很多社会组织要求恢复体罚的主要理由是:强大的民族必须要实行体罚制度。
除了日本,还有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实施体罚。尤其是新加坡,对体罚有严厉明确的规定。新加坡在对于体罚的解释中是这样说的:如果一个人不能承受羞辱、谩骂、误解、威胁、殴打,那么他将来一定会是社会的负担。新加坡对学生的体罚很特别,打屁股不要说了,劳动、值日、检讨是必须的,严重的话,家长还要在学校或体罚站陪孩子一起受罚。进入中学后,如果学生违纪严重或频繁,成人后是不会给他工作机会的,或者降低工作待遇。
目前世界上明令禁止不准体罚的国家只有这几个:中国、奥地利、芬兰、德国、挪威、瑞典、丹麦、冰岛、乌克兰和罗马尼亚。其余的国家或明令允许体罚或默许。这些国家中,只有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其他都是发达国家,人文、社会素质非常高,犯罪率极低,教育程度很高。
英国在一战前废止了体罚,二战后受德国启发,开始恢复体罚,上世纪七十年代又废止。2006年经过国会同意又恢复体罚。国会当时对人民的解释书上有这么一段话:如果你还记得二战中我们的人民是多么软弱的话,那么就从你的孩子开始培养吧!
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体罚机制再一次为我们敲响警钟: 学校加入体罚制度,不仅可以维护教师的尊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更可以让学生从小有规矩意识。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从小在被惩罚下体会磨难,长大后能做一个有胆识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