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读后感 特别的爱给予“后进生”——《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读后感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后进生读后感 特别的爱给予“后进生”——《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后进生”,当看到这个词的时候,作为同行的我们可能会有很多共同的语言。特别是临近期末,各科都在进行着单元或者是综合性练习,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常常听到身边的老师在说,某某同学连基础题都能出现错误,那么基础分数也得不到,甚至是最终只得几分或者零分的都有。其实他们口中的在谈论的,就是班里面的“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后进生是我们班级的一份子,虽是“硬骨头”,但我们从教师职业道德出发,也一定要去“啃”。我相信,从教学实践中我们都有过太多“差转优”工作的经历,每一次都刻骨铭心,最后有的真的达到了我们所期望的目标,但也不乏有收效甚微,甚至是以失败告终的。因此,“啃”的过程还是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的。
我们阅读经典,从中学到的就是触动自己内心的那个点。岁岁年年,年年岁岁,我们在做着同样的事儿,就是教与学,而每一学年都会面对不同人数、不同程度的“后进生”。但我们很少去分析、研究这些孩子的可救途径,更多的可能就是“唉声叹气”。苏霍姆林斯基先生却善于从心理学和哲学的高度对一般认为的“差生”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差生”观。他认为,一般认定的“差生”,有三种类型: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它的觉醒”。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时的差生。第三类属于“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因为自身的知识能力有限,我们可能很难做到像苏霍姆林斯基先生这样科学的哲理性的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得出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加明显的教学策略。但是我们也可以根据已有的实践经验,针对班级中后进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做出一个简单的诊断,也远胜过不作为。
文中还有一段话,让人深思,并受益匪浅。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得东西就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
短短几句话,道出了做好后进生工作的钥匙——阅读和思考。其实这也是我们学校老师现在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不仅后进生不会阅读,就算优秀生或者是中等以上的学生,仅仅是会读文字而已,称不上是阅读,因为他根本就不懂得在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特别是五、六年级刚进行的期中测试卷,课外阅读比例明显增加,孩子们失分严重,阅读理解弱项暴露得“体无完肤”。我们老师之间对此也进行了交流,讨论如何让孩子学会在阅读书籍的同时有文字记录和脉络梳理,以保证读完之后脑海里面确实能够有所积累。所以,教会小学生阅读和思考,特别是“后进生”能够边阅读边思考,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我们所有老师倾注更多的心血去探索,以取得更大的突破。
“后进生”,是相对较弱小的孩子群体,更需要我们特别的爱与呵护。倾心阅读,关注思考,为“后进生”的成长插上有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