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姐 你的“勇敢发声”害更多人“忍气吞声”【精选】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清华学姐 你的“勇敢发声”害更多人“忍气吞声”【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近3天朋友圈用的最多的表情包是“否认三连”。
“谁是你学姐,你们全家都是学姐”,不得不说,作为清华2019级在读的硕士学姐,我现在拒绝“学姐”的称呼。具体原因,还不是因为被推到微博热搜第一的“清华学姐事件”。
清华学姐事件拢共分三段:
第一段:清华某女生(2019级学姐),在食堂打饭时觉得被人摸了屁股,马上认定身后的一位男生(2020级学弟)性骚扰。男生当场否认并表示通过调取食堂监控查证事实。
在监控查明前,女生在朋友圈曝光了男生的姓名、学号,称“让这个小东西先在我的朋友圈里“社会性死亡”。并把“性骚扰事实”和男生个人信息发到男生所在的院系群。
同时,该女生的朋友圈截图被他人发到了清华内部匿名交流平台“树洞”。至此,该女生朋友圈、该男生所在院系、整个学校都看到了“学弟性骚扰”。
注:社会性死亡,指让这个人在公众面前出丑,身败名裂,被孤立。
第二段:食堂监控证实该女生是被男生的书包碰了一下,不是“咸猪手摸屁股”。女生删除朋友圈信息,补发一条进行解释,把该条截图发给辅导员,让辅导员替她向男生转达歉意,同时在“树洞”进行澄清和道歉。
第三段:“发声-道歉”事件激起了网友的愤怒,该女生的照片和个人信息被曝光,并遭到“热情洋溢”的评论。
“清华学姐”的自我保护意识、敢于发声的勇气、维护权益的态度、权益能得到维护的自信,都说明女性对于“侵犯”零容忍态度和发声意识得到了强化,这是社会进步和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良好现象。这一点“清华学姐”不愧是清华学姐。
无论是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还是女性被社会重视的程度,现代女性相对于男性依然是弱势群体。联合国最近的一份性别调查,至少90%的人对女性持有某种偏见。多起男权迫害女性(如养父性侵女儿、熟人性侵女孩、导师性侵女大学生、校长性侵女中学生、前辈或上司性侵女员工)的新闻不绝于耳……虽然用“不绝于耳”来形容,但事实证明,愿意站出来维权的女性极少。
一项对1200名女大学生进行关于性骚扰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4%的女性遭遇过不同形式的性骚扰,其中,明确认为遭遇性骚扰就应该严厉制止的仅56%,默不作声或者选择躲避的占近50%,而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比例非常低。被称为“全国首例”的“性骚扰”案发生在2001年7月的西安,30岁的童女士控告其上司对她进行了性骚扰。5个月后,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了诉讼。
之所以女性性侵或性骚扰频繁发生,且长期得不到伸张,是因为
(1)相对于男性,女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弱势群体,强者能动用的资源、产生的效应总是强过弱者。
(2)性犯罪具有隐蔽性,常发生在私密场合,少有第三人在场,而言语和身体接触很难留下证据。即便有证人,想要搜集证人证言或说服证人出庭作证,也十分困难。根据民事诉讼中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无法证明“性骚扰”的发生,就要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
(3)一旦维权或曝光,受害者往往要承受二次伤害(回忆事情经过、向第三方口述案发过程、现场回顾举证、面对法律程序的质询等)以及巨大的社会歧视和舆论压力。
(4)维权结果不能弥补受害人的身心伤害,对加害人的处罚力度和社会监督不尽如人意。
“清华学姐”勇气可嘉,但她“勇于发声”很可能让真正受害的女性陷入无路可退只能“忍气吞声”的境地。因为轻率的“发声”使所有遭到过性侵和未来可能会遭性侵的女性,暴露“不被信任”的环境中。
“清华学姐”对社会赋予的“弱势同情牌”滥用,玩弄大众信任。
“弱势同情牌”真正的意义是当一个社会还不能切实做到男女势力平等,法律不能时刻保障,道德不能面面俱到,“弱势同情牌”是顺势出现的、虽不绝对公平但目前没有更好的让女性获得保障的一种默许的信任、同情和善意,它是普世情怀的社会里支撑弱者的一种力量。
也被解释成“社会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是社会自发地对弱势群体发起的一种补偿,从而重新平衡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力量对比”。
“清华学姐”让“小东西在朋友圈社会性死亡”的盲目自信仰仗于她对“弱势同情牌”的信任和利用。她错在求证事实前、自以为是的轻率的举动,不容分说就给男生扣在“性侵”的耻辱柱上,让其“身败名裂”“置于死地”(社会性死亡),不负责任、不顾后果、只图“快意恩仇”的心理,将正义的维权变味成了施加不可挽回性伤害的“网络舆论暴力”。
当监控还男生清白后,“清华学姐”的道歉态度和方式给人傲慢、缺少诚恳的印象是她被网络暴力反噬的原因之一,我认为重点是她滥用“弱势同情牌”,让大众感到自己的同情、善意和信任才是差点将无辜学弟“置于死地”的邪恶力量,大众被她草率的愚弄,因此掀起对她进行人肉搜索的暴击。
“清华学姐事件”让社会对女性自我意识和自身维权的信任被削弱。被同情的对象成为了别有用心者,借助对弱者的同情和信任去达到自身打击报复甚至不可告人的目的。清华学姐的“乌龙操作”使她成为了迫害学弟的强势一方,人们赋予她的同情成为了她伤害弱势的特权。
“弱势同情牌”来源于社会自发的锄强扶弱的朴素情感,是社会“除恶扬善”的善良正义,带有“感情用事”的纯真义气。这份义气一旦被辜负,甚至发现被愚弄、欺骗,将会自行消解,甚至反噬利用舆论的这个人,并给未来只能依靠这种力量获得保护和正义的弱势群体,造成“不被相信”、甚至“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的负面评价与影响。
真正需要被帮助的弱势群体权益受到损害。未来受害者维权的门槛和难度,会被进一步提高。试想一下,下一次一个真正受到性骚扰、性侵犯、需要帮助的女性是否还能获得“弱势同情牌”的保护?当她想获得这种力量的保护时,是否会担心被指责“清华二姐”“诬蔑”“想当网红”的而忍气吞声?
企图以“打击报复”伤害他人获得内心补偿的做法,会给自己带来无法估量的二次伤害。在社会舆论对于不良侵害的曝光意识和力度不断增强、社会环境对受害者的善意和包容不断提高、对加害者的防范和惩戒越发严厉的情况下,面对侵害,有敢于发声站出来的意识勇气,通过理性的途径,给是非对错做个符合事实的判断,进行正当维权,既不委屈自己,也不伤害无辜,才能获得正义的加持和自身的保护。
女性的勇敢和发声被社会信任和重视,才有机会让“弱势同情牌”特权升级为男女平等的权利,女性不再因“性别”而作为“人”获得公平的尊重。
“清华学姐事件”让清华“物以稀为贵”的学姐失去了象牙塔赋予的清高光环,白衣飘飘、发丝飞扬、裙摆摇曳走过清华园、正眼都不看众男生的女神图腾变得不再那么神圣。不知道会不会有“乘风破浪的学姐”能让清华学姐重回被膜拜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