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王的演讲 《国王的演讲》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英国国王的演讲 《国王的演讲》,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国王的演讲》
《国王的演讲》是以乔治六世的原型拍摄的,获得了14项提名、得到7项大奖的影片,其中包括最佳电影,最佳英国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原创音乐。主要讲述了1936年英王乔治五世逝世、爱德华八世退位后,患有严重口吃并且在巨大压力紧张的氛围下甚至会完全失语的约克公爵阿尔伯特王子(博迪)临危受命成为英国国王,后在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的治疗下,乔治六世克服障碍,在二战前发表鼓舞人心的演讲。
知识小贴士
言语障碍与口吃
言语障碍:言语障碍是个体口语产生及运用出现了异常,包括声音的发出,语音的形成,以及正确的语流节律等。临床上常见的言语障碍有: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失语症、口吃等。
口吃:口吃是一种言语流畅性障碍,又叫语流障碍,俗称结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将其定义为一种言语节律障碍,在说话过程中,个体确切地知道他希望说什么,但由于不随意的发音重复,延长或停顿,而在表达思想时产生困难。儿童口吃的五个常见原因:遗传因素、孩子性格内向,过敏感、强行纠正左利手、吃的食物过于细软、家长说话语速过快。
影析特教
首先,我们来看看家庭对国王的影响。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约克公爵的妻子伊丽莎白不断的为丈夫寻找医生来治疗口吃,每当约克公爵想要放弃时,他的妻子就会一直鼓励他,劝慰他,给予了他很多力量。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阿尔伯特王子在和他的家人相处时不会出现口吃的现象,还可以特别流利的给自己的两个女儿讲故事。在乔治五世去世之后,阿尔伯特王子向罗格医生吐露病因:在他小时候,母亲和哥哥不喜欢自己,就连保姆也不喜欢自己,甚至常常让他饿肚子,自己小时候是左利手(左撇子)却偏偏被掰成用右手,还被强制戴上矫治O型腿的铁具。因此在害怕父亲和哥哥的嘲笑中他逐渐丧失了自信心,也导致了他害怕面对大众,无法在大众面前讲话。
其次,引起笔者思考的就是罗格医生与国王之间朴素的友谊。国王第一次见罗格医生时并不相信他会治好自己的口吃,并说不会再有下一次治疗。因为博迪已经经历了一次次的希望然后再失望。但是同时罗格医生又是博迪的拯救者,两人从医生与患者的简单沟通开始,进而复杂升华为朋友和知己。罗格医生并没有因为博迪的身份而对他卑躬屈膝,反而他要求国王听他的,一副“我的地盘听我的”的架势,他用自己不卑不亢的耐心和诚恳,最终打开了国王坚固的心扉,找到了国王年幼的心理阴影。同时他还故意激怒国王让国王流利的说出骂人的话,以此来锻炼他的语言能力。而正是这种不卑不亢,真诚的交流,让罗格医生获得了尊重,他与国王也成了一生的好友,国王的第一次演讲就是在罗格医生的陪同之下完成的。在影片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此后国王的每一次战争演讲都有莱昂纳尔陪同”。可见两人这种无关高低贵贱,职位高低的友情之贵。
最后,国王为什么可以战胜口吃? “我们面前或许有无尽的黑夜,战争也不仅仅发生于战场”乔治六世克服口吃的经历,也成为是他这句话的最佳证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博迪的口吃部分是由于心理恐惧,而博迪可以战胜自己内心的敌人,最终成功地发表鼓舞人心的演讲,这都源于博迪自身的自信。因为自信,博迪可以去不断尝试治疗口吃;因为自信,博迪可以成功发表演讲;因为自信,博迪可以战胜自己。当国王成功演讲后,他的神态和姿态变得那么自信,那么挺拔,这都源于国王自己的成功。
影片感悟
观看了这部影片,笔者的感悟是:一方面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家庭尤其父母的关心与照顾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作为父母,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要有耐心,当发现孩子是左利手时也不要强行去纠正他们,否则会适得其反。在发现自己孩子出现口吃或者其他的言语障碍时,要及时带孩子进行康复训练,一般认为80%的儿童口吃可随年龄增长而自愈,所以及早进行适当的干预,可以受到很好的效果,在青春期便可恢复说话的流畅性。倘若没有及早的对孩子进行干预,可能会发展为慢性口吃,持续到成年期,发展为终身。除此之外,父母不要批评或呵斥他们的孩子,应该放松的、慢慢的与孩子进行交流,并给予特殊儿童适当的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缓和其紧张的情绪,相信他们有一天也可以成为震撼人心的“国王”。
另一方面,希望《国王的演讲》中的励志力量可以传递给每一位观看这部影片的人,当我们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不要放弃,当我们像国王一样坚持不懈时,奇迹总有一天会发生,成功也会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