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的十大技巧(演讲技巧总结)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演讲的十大技巧(演讲技巧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内容结构
演讲分大体两类:故事类和说明说理类。故事类需要情节曲折、情感共鸣;说明说理类需要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一个相对优秀的演讲,应该是兼取之美,为我所用。
演讲组成——主要内容——常用手法及作用
开头——个人经历、新闻等故事、或者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使用问句、歌曲等吸引听众注意,引出主题,增加趣味
主体——-要点1……-要点N;说理:问题-重要性-措施;说明:定义-原因-行动;故事:铺垫-发展-高潮——使用逻辑提示词来表明条理;重复关键词、句式来提起听众注意演讲核心
结尾——总结全文、号召行动、期望未来;排比修辞、祈使句等再次向听众强化演讲主旨
演讲的内容基本上围绕主题,同时也会根据主题和个人风格选择不同的遣词造句。孙宁老师的演讲开头以故事引入主题;主体部分先从合作成效和负面风险辩证地看待,再从中国面临的挑战和年轻学生的角度给出建议;结尾一句话。从结构上来看似乎不是特别明显的三段论,但其实整体演讲逻辑是很严谨的。谈及的目标对象逐渐缩小,从全球到中国再到年轻人。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到面临挑战再到怎样做,是why-what-how的脉络。没有特别明显的逻辑提示词,更多的是逻辑上的暗合,在听众听起来可能相对故事类需要更多时间思考。
而曹丰老师的演讲语言都比较平实,相比孙宁老师和顾秋蓓老师的演讲,几乎没有复杂的词汇或者是句式,高中毕业的听众能听懂,有点白居易的风格。但这不代表都是一成不变的简单陈述句,他的演讲里涉及了问句(E.g. What is reality actually?)、感叹句(E.g. How pathetic!)、倒装句(E.g. Only when……can we)、复杂句的时间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等多种,还使用了排比修辞和反问修辞。多样的句式展示了语言实力和充分准备,也有一种丰富之美。相比起严肃风格的选手来说,他的台风也属于比较自然活泼,相信和个人的性格有所关联(不是说严肃风格不好的意思)。
整体的语言风格是比较平实的,也和主题有关系,主题和年轻人、梦想和现实有关,应当不需要去谈很晦涩的内容,而是尽量的拉近与听众之间的关系,让听众心中产生共鸣,因此一定要听众听懂,降低听众理解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选手自身准备的难度,或许是一种备赛策略。孙老师可能是一个特例,感觉本身就比较喜欢经济学和政治学,有话可聊也有深度积累,不是硬背稿子的小孩穿大人衣服。在真正的演讲当中,因为站在台上会非常紧张,所以要么就是自己之前已经非常熟悉稿子,要么就是尽量降低自己记忆背诵的难度。最好的策略还是使用自己的思考,在台上才能自然。
辅助技巧
演讲中最重要莫过于演讲内容和所传递的价值观。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使用声音。肢体、互动等辅助技巧,会将演讲内容传递给听众的效率更高,演讲也就更有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的辅助技巧应该与演讲内容相一致,比如双手抱肩传递出抗拒的信号,不应该被用于表示欢迎的内容。
声音技巧包括重读、停顿、声调和速度等控制节奏的方法。
最重要也最基本的一点,是发音一定要正确无误且稳定,不要有口误或者浓重口音,会造成听众的理解障碍,进而可能会引发分心、对演讲者的不信任。
此外,声音要稳定和自信,语速适中,一定避免出现er和en等迟疑重复的问题。我们来看完美典型顾老师,从头到尾一直以非常稳定的语速在输出演讲,约700词耗时5分钟,其中没有口误、没有嗯啊、没有发音含糊、没有声音过大过小。这应当是基于长期练习熟悉内容的结果。
句子重读有提示重点的作用。有的时候重读的意思或者是音节比较相似的话,也能形成一种呼应。让听众召唤以前的回忆,再次身临其境复杂交织,并对后面的内容有一个期待。比如曹丰老师演讲中one day在结尾处五个排比,上升到了全体年轻人和梦想与现实的抽象高度。五个排比,听起来逐层递进气势非常,并且语速也越来越快,非常慷慨激昂热血沸腾.
如果演讲内容上多次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那么相应的声音技巧就是重读排比句的关键词。重读和排比共同出现是声音与内容的结合,作用是引起听众注意并洗脑,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还有形成气势。重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正如歌曲当中的副歌洗脑在于和弦重复,语言也是一种音乐也有节奏,所以重复结构的排比就会成为观众脑中深刻的印象。
停顿有两个作用,提供思考时间、表明要点结束。曹丰老师演讲53秒的What IS the reality actually?是一个重读、停顿以及手势的三重作用结合,说完这句之后,他还停顿了大约一秒的时间,此处的留白设计巧妙,留足给读者思考问题的充分时间,无声更有声。在2分20多秒的“这些现实的其实并不是梦想,而是任务”,说到了重要信息和新内容的时候,语速会降下来,并伴有前后的停顿,标明上下文之间是两点事情而不是同一点。
声调变化暗示对比。还有在最开头说童年和初中的时候的梦想,一直是升调;当说他大学时候的梦想,停顿了一下,并且后面 to graduate声调明显下降。与前面的内容放在一起,表现一种突兀感以及强烈的对比感。充分凸显出童年时VS长大的梦想=非现实、充满想象的VS现实的、冷酷的这种差距。
还有声音高低与速度的变化:比较低沉和舒缓的慢速轻读,适合抒情和描写场景;而略微加快的语速和奋进高昂的重读适合充满激情和激励人心。在说到很为重要事情,尤其是核心内容的时候,要有声音高低的变化和与大部分内容不同的轻重读变化将其凸显出来。而且不仅仅是单纯的高昂,由高转低或由低转高的变化,其实也是提醒着观众:此刻有变化、此处要注意,通常是用于内容的转折和承接过渡。
肢体语言包括站姿、手势、目光交流、面部表情。
保持微笑的松弛表情。这是一种演讲礼仪,同时相比起一脸僵硬的紧张型选手,也传递了“我不紧张我很放松”的信息,评委和观众会觉得“沉稳!大气!加十分!”。相比起面无表情的严肃气场,微笑更亲和无攻击性,拉近演讲者和听众的距离,让演讲主题更容易被接受。
站姿要保持稳定,不要交换重心、左右摇动。演讲者站定在讲台后面的时候是一种庄重稳定的状态,站姿很挺拔,没有佝偻着腰背,以及眼神透露出来自信坚定。同理可见各部委的新闻发言人,让人信服她或他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不容置疑,自然而然就带有一种威严感,这或许增加了距离感,而微笑又让你觉得是不带有攻击性,因此你会愿意听信跟从。
注意左右环视、与评委和观众目光交流的动作,这体现出对听众的关注,让听众也能集中在演讲上,而不是走神。
手势的使用也需要精心设计,常用三种手势:单手下点、单手握拳和双臂展开。单手下点的手势一般与排比句式、重读意群一起出现,三重手段的作用是提示要点信息,类似于期末考试前最后一节课老师的敲黑板划重点。还有一种作用是呼应题目和关键词。单手握拳常与采取行动和信心相伴出现。一般来说,握拳上举是在炫耀力量、表达诉求和号召,比如赛场加油、示威喊口号和带领手下,所以用于演讲中就常与(呼吁)行动的内容相得益彰。双臂展开一般是用来表示更大更广的范围,比如在场所有人、全国、全世界等等。有时候也会表示开放、欢迎的意思,需要依据情况灵活掌握。
与观众建立亲密连结,有助于增加信赖和效率,最终实现演讲目标。
在内容上可以设计个人经历的讲述,根据听众的年龄、经历等设计他们感兴趣的主题。运用原始模型故事挖掘出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然后以独一无二、具有文化特异性的表现手法对它进行装饰。以个性化“我”的视角讲述了人类共有的追求——自由与亲密,从而引起在场听众的情感共鸣,听众更愿意听从演讲者的说明和建议。
和观众的互动,主要通过问句和请观众举手回答来实现。在开头问观众“为什么我们要做现实的梦想,什么是现实,为什么要屈从于现实?”这些引人思考的部分,相比起陈述句直接说“我们不应该做现实的梦”,会更加引起读者的思考,从而将关注点放在聆听演讲,而不是无聊刷手机。
用与听众息息相关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主题,能更好的让观众理解,同时也能引发思考、留下深刻印象。用莱特兄弟和大家怎么来澳门的问句,来例证人类飞天的梦想曾经是不现实,但也能转化成为现实。
在参加比赛的时候,还可以大胆的将目光投向评委,并且问评委的想法,抓住评分者的喜好和心理。首先人都喜欢自信的人,你越盯住他,他反而觉得你不害怕、会敬佩你。其次人都喜欢被关注,越是强大的人越期待与强者交流碰撞,一场比赛没几个人敢问评委,目光交流有有点距离可能看不清,在一群“冷落”评委的选手当中,谁敢问谁就给评委留下深深印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