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基础知识汉字的历史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汉字基础知识汉字的历史,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汉字的起源,自古以来流传多种说法。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一为结绳说。《北史·魏本纪》中说,北朝魏的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易·此辞下》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记录了原始社会部落或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在文字出班之前,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把战争、猎获、会盟、选举、庆典、联姻、生育、疾病和灾管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记录下来。人们利用结绳的方法帮助记忆,但是结绳和文字毕竟是两回事,结绳而治只是说明了文字创造之前,人们记录事件的方法,结绳并不等于文字。
二是八卦说。《易纬·干·凿度》认为:乾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离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卦,风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卦,山字的古文;兑卦,泽字的古文。八卦说起源于占卜或数卜,古人在龟甲或兽骨背面按一定的程序钻一个圆形的凹槽,然后在已经钻好的凹槽一侧再凿一个椭圆形的凹槽,在相连的凹槽中用火灼烧,甲骨发生爆裂,正面就会显现出裂痕,称为“兆纹”,人们通过兆纹来判断吉凶成败。有学者认为八卦是由模仿占卜的龟兆而来,是标准化的“兆”;也有学者认为八卦与结绳记事中的大结、小结有关;因此有学说认为文字是由八卦衍生。
三是仓颉造字说。此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荀子·解蔽篇》说:“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这是最早提到仓颉这个名字,不过荀子并不认为文字是由仓颉所造,只是说他独传而已。但《吕氏春秋·君守》里有“仓颉作书,后稷作稼”,就径直认为文字是仓颉所造。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更加盛行,《春秋纬·元命苞》中说:“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首领,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供联盟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由此可看出仓颉应该只是对文字进行了规范整理,文字不可能是仓颉所造。
四是图画说。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说文》说,“隹”是短尾鸟的总名。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晚商青铜器上的鱼形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拿它们与古汉字中的一些“鱼”比较,其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确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出的。
五是河图洛书说。《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玉版》:“颉为帝,南巡狩,发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辞海》“河图洛书”条下说: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自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
六是起一成文说。宋代的郑樵在《通志·六书略》中提出“一”字可作五种变化,“一”及其不同的曲折方式,如直角、锐角及“引一而绕合之”,为方形或圆形各种形态,由“一”通过变换角度,组合起来,就可以构成汉字的各种结构。郑樵的这一理论是建立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家哲学思想上,用来解说汉字的起源,但这毕竟只是一种主观上的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