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兰大学毕业演讲(如何看待马里兰大学中国留学生杨舒平争议性毕业演讲)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马里兰大学毕业演讲(如何看待马里兰大学中国留学生杨舒平争议性毕业演讲),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很多出过国的朋友一定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是言必称中国xxx、美国xxx,更有甚者有的人出了国一不说中文,二说自己是ABC。这种演讲出现是不意外的,因为上面说到的群体并不小。我们“如何看待”呢?
正常看待就成
。
-----------------
这种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就没有断过:
80年代初改革开放,多少公派留学生出国不回,留在国外把中国批判一番;
李小文院士们回来了。
那些兜售中国肯定干不过印度的人,不知道尚能饭否;
90年代初东欧剧变,多少人就出去了,留在国外把中国批判一番;
张朝阳们回来了。
那些兜售中国就是下一个苏联的人,不知道尚能饭否;
2000年代初留学平民化,多少人就出去了,留在国外把中国批判一番;
颜宁们回来了。
那些兜售中国只会抄袭的人,不知道尚能饭否;
2010年代初东欧剧变,多少人就出去了,留在国外把中国批判一番;
外国人开始来中国取经了。
那些兜售中国有钱但是xx的人,还能网上饭一饭;
有这么一些人,最喜欢的不是他们宣称的独立思考、不是他们见到的自由,是某种自以为是的优越感。你让他们去分析未来的走势、自己的机会、人生的选择,没有;既然能够这么片面地理解中国美国,他们对于自己个人发展的理解也不会有太多新鲜的。这就如同思想钢印,面对世界的变化发展,这种人将是痛苦的,一根筋的思维模式被打脸,多数会变成新时代的祥林嫂,谁也救不了。历史上这些人最常出现的地方就是某些xx媒体和被豢养的组织,而正常看待形势好好发展的,要么在美国打出一番天地、要么在国内风生水起。
-----
所以正常对待就好,笃定在美国发展就在美国好好干,笃定在中国发展就回国好好干。人不会因为这些偏激的观点成功,也许短期有人能欣赏这种态度,长期来看这就是些糖果钱。
作为(伪)哲学家,我照例还是会从一些稀奇古怪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首先有一句话我觉得蛮好玩的:
I could challenge a statement made by my instructor. I could even rate my professors online.
“我们甚至能在网上给我们的教授评教呢!”
不知道在国内上过大学的看到这句话是什么感觉,我反正是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所以我们大中(山)大(学)不评教不给看成绩简直民主楷模,中国第一,不接受反驳(笑)。
But nothing prepared me for the culture shock I experienced when I watched a university production of the play— Twilight: Los Angeles.Twilight is a play by Anna Deavere Smith about the 1992 Los Angeles Riots The riots followed acquittal of four Los Angeles police officers in the videotaped arrest and beating of Rodney King.For six days, the city was in chaos as citizens took to the streets.In Twilight, the student actors were openly talking about racism, sexism and politics.I was shocked, I never saw such topic could be discussed openly.
我非常怀疑美国人听到这种东西时候的感受,我估计应该和你去跟德国人说“哇!你们德国人太民主,太自由啦!居然可以公开谈论纳粹在二战时候犯下的滔天罪行,什么屠杀犹太人啊……”
我猜想德国人心里应该会降下一万条黑线吧?也许美国人人种不同(其实好像并没有),不会不爽也未必可知(笑)。
Democracy and freedom are the fresh air that is worth fighting for.Freedom is oxygen. Freedom is passion. Freedom is love.And as a French philosopher Jean Paul Sartre once said: freedom is a choice, our future is dependent on the choices we make today and tomorrow.
同学啊,您这里提到的几个“自由”的意思都是不一样啊亲!你要去争取的自由是“能够做出选择的可能性”,即一种不被强迫的状态,萨特那个自由说的是你做出的选择,一个是“潜能”(而这个到底是说给美国人听的还是?你让美国人去fight for这个?EXM?),一个是“现实”,这两件事根本不一样!所以这句萨特的话放在这里根本毫无逻辑。浓浓的高考硬掰风!!举个例子来说,这最后一大串的呼告听上去就像——“让我们为争取GLBT群体的平等权利而做斗争!所以勇敢地和你的同性爱人**吧!勇敢地同时和男朋友女朋友**吧!”——“蛤?”
还有,自由什么时候成了“激情”,成了“爱”了?只要堆砌一下意象就好了吗——“啊,美利坚!你甜美的空气就像我们家乡的过桥米线,总让我想起高中教室里沉默不语的同学们”?而且上面的正文到底哪里表现出来这是激情和爱?只能说,它是“本真的激情和爱得以释放的前提”吧?
所以解析完她的讲稿之后我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一个“毕业生演讲”要去歌颂什么美国的空气和美国的民主自由了——因为看来在论文写作和学术训练方面,或许这位学生并没有学到太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