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hr必须知晓的一笔账单【精选】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新手hr必须知晓的一笔账单【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随着人才流动的加剧,很多HR反应招聘越来越困难了,很多95后乃至90后都很难稳定。通常而言,当核心人才流失,招聘到新人再到新人上手,光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年薪的1倍到1.5倍。可以说,招聘环节同样是企业的运营管理成本。
下面我从服务过的上百家企业咨询案例中,总结一下招聘管理中的常见误区,帮助企业思考和审视招聘方面深层次问题的思路方法。
误区1:没有人才储备,随时抓人
人才储备已经是现在很多企业的共识。成功的企业招聘经验,大都是提前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和储备,而不少中小民营企业,对待招人还停留在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招的前提上。没有人才规划,更谈不上储备。
当出现紧急用人时再招聘,但是这种招聘方式一是比较匆忙,容易降低用人标准;另一方面,HR的招聘工作同样需要时间,不能马上到位。一般主管级以上人才招聘周期大概要3到4个月...
问题根源:以上问题的根源,是因为企业在招聘方面重执行,轻规划,缺少前瞻性、战略性思考,没有提前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和储备。
优化建议:
1) 人力资源部根据企业年度发展规划、业务发展目标、组织发展需要及企业人才现状盘点情况,年初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明确为什么招人?招多少人?招哪些岗位?每个岗位多少人?以此确定年度招聘计划目标。
2)招聘工作常年不懈的开展,做到未雨绸缪,根据预判(如某方面业务量突增用人、人才团队不稳定更换等),提前储备一些合适的候选人简历或备选人才,建立人才数据库。
3)企业日常用人时,可通过轮岗、挂职、实习等方式,提前对核心管理和业务骨干人才的后续梯队人才进行储备和培养,以减少因为核心岗位人才离职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误区2:没有明确的用人标准
用人需求和标准不清晰当是很多中小民营企业招聘中较为常见问题。
首先,招人的标准都搞不清楚很难招到合适的人选。HR也很难分清楚是招领导喜欢的人还是企业需要的人?招德才兼备、完美、高大上的人还是认可并适合企业的人?人才要高配还是低配?
表现及影响:不少中小民营企业没有明确的组织架构,部门职能分工不清晰,没有针对性的岗位说明书,即使有,也是流于形式,实际做的工作与岗位说明书描述不一致,岗位胜任力就更谈不上了。
即使人才进来了,但入职后发现实际工作与招聘描述上差别较大,最后还是离职流失,或者是人才入职后,发现人才具备的能力与岗位偏差比较大。
还有种情况是,招人跟着老板的感觉走,老板喜欢高学历、高文凭的,就把高学历、高文凭作为硬条件一刀切;老板喜欢高大上的外资或海归人才的,外企或留学背景作为第一考虑因素;老板追求完美的,就把既高大上又德才兼备作为招人标准,对于人才的要求并不是按企业实际出发的。
灵活多变是很多中小民营企业的优势,但如不加以有效的引导,也会给招聘工作带来很大问题。
这个月老板说一定要招高学历背景的,人力资源部辛辛苦苦找了很多高学历背景的候选人,由于老板经常出差还没来得及面试,到了下个月,准备给老板面试时,老板可能受了某些人或事的影响,思想观念已经转变了,忽然说,学历背景不是第一位的,有实力、能干才是第一位的,人力资源部跟在老板后面疲于奔命,事倍功半,严重影响了招聘效率,增加了招聘成本。
另外,也有的企业,老板一个用人标准、用人部门负责人一个标准,人力资源部自身也有一个标准,这几个标准之间有矛盾,于是人才就这样不知不觉在几个用人标准间辗转后流失,有些即使勉强过关被录用,后面还是因为不同领导用人标准不同,导致人才流失。
如人力资源部看中,用人部门不太愿意要的,虽然勉强录用了,试用期转正时,部门领导不予通过导致人才流失,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
最后的结果是人员走马灯似的换,不停地进进出出,既造成了很大的人力成本浪费,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问题根源:以上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因为中小民营企业用人需求和标准不清晰,没有事先明确和达成共识。
优化建议:
1)首先明确组织职能分工、拟招聘岗位的职责和需要的核心能力,以此作为岗位用人标准确定的主要依据。
2)人力资源部事先与老板沟通,明确公司用人的理念及不同岗位用人标准,立足企业实际,而不完全是领导个人喜好,确定用人标准。
3) 人力资源部将公司用人标准,与用人部门事先沟通并达成共识。
4)明确人力资源部、用人部门和老板在招聘流程中各自的权利和责任,事先明确分工,以减少摩擦和内耗。
5)提升人力资源部人员的专业性,做好老板的左膀右臂功能,做好参谋,将人力资源工作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影响。
6)走出用人标准理念误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永远是紧缺的,不一定能找到。在德才不能兼备的情况下,企业要根据自身不同发展阶段、业务发展需要、行业特点、岗位特点、企业文化、区域人才市场状况等综合确定用人标准,并可动态调整,如可以有的岗位选择高配,有的岗位选择低配。
7)事先确定好企业用人底线和原则,并严格执行标准,用人底线和原则尽量不要经常变。
误区3:招聘的随时性,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
很多HR都在苦恼一个问题,招不到人就背锅。仅仅一个招人的问题是HR的问题还是整个公司的问题?
很多老板的想法,招不来人,就是人力资源部的问题,不行就换人。而在帮企业做咨询诊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的招聘问题,表象在招聘,根源却在其他。
首先现在的招聘形势早已不是买方市场,而是卖方市场。对于你真正想要的紧缺人才,市场上其他企业也需要。
对于求职者而言,就是进行比较选择再决定去哪家的问题。所以,招聘要做的就是把企业作为一个产品进行营销,营销是否成功,就是企业提供的职位及综合待遇与其他企业比是否有竞争力,这里面可以比较的因素包括:公司品牌及影响力、行业领域、薪资福利、人才培养体系、职位晋升空间、领导风格、企业文化、所在区域、办公环境等。
以上方面,一般情况下,企业拥有的优势越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强。反之,如果企业没有任何优势,那招人难的问题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所以,吸引求职者的内在因素是企业的综合实力,是企业的势和老板的势。
需要说明的是,在人才争夺大战中,与大企业比,中小民营企业并不是完全没有优势。我咨询服务过的一家初创企业,做区块链和大数据业务,刚成立6个月,企业还处于亏损状态,也不知名,就吸引到了十几位来自阿里巴巴、华为、IBM等知名企业的中高管和核心技术人才加盟,很多人还是降薪过来的,为什么?
因为这家企业拥有明确的业务发展前景规划、相对清晰的组织分工、健全的股权激励机制、人性化的管理风格,以及富有创业激情的工作氛围。
问题根源:如果企业招聘有问题,根源一般不只是招聘。只有跳出招聘看招聘,深入分析企业的优势和不足,这样才能找到问题根源,制定出有效的招聘策略。
优化建议:
1)调整观念:招聘是系统工程,一定要跳出招聘看招聘,不能简单将招聘定义为人力资源部的事。
2)人才是靠吸引的,梳理公司在人才吸引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如分析用工市场情况、企业的势、老板的势,并以此确定招聘员工的策略和标准。
3)完善人才激励体系,加强对人才的吸引力,招人方面的政策支持要明确?
4)明确用人部门在人才招聘和管理中的责任,与人力资源部招人工作进行利益捆绑。
5)招聘其实是对公司的营销,要树立营销的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误区4:老板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成本的问题
关于“企业经营的根本,是产品还是人?”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好多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力资源成本正在逐年攀升。
有很多中小民营企业的创始人,是做市场、产品或技术出身的,他们对业务非常精通和热衷,对管理不是很擅长,或者兴趣不大,认为招人就是人力资源部的事,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老板的精力应该放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市场或产品、技术方面。
通常持这种传统理念的企业,受老板的观念影响,其他中高管团队也大多是重业务、轻管理,人力资源部地位比较低,没有专职人员或即使有,但专业化能力不足,进而又进一步弱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
一个对人才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重视的企业,很难有很好的运营管理水平。即使业务大发展时企业盈利状况良好,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程度一般是堪忧的。
问题根源:很多企业招人难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还没有把招聘工作放到老板真正重视的战略地位,还没有把人才真正当作资源,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才经营也是在为企业创造价值!
优化建议:
1)观念转变:企业的人才经营理念往往更能体现企业价值。
2)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选择通过外部咨询专家方式,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程度。
亲亲小保,上市公司,手机一键缴社保。致力于通过互联网为企业、个人提供高效便捷的人事服务,为企业提供社保代理、社保托管、人事代理、业务外包、工资代发等服务,为个人提供社保公积金代缴、补缴、转移、个税代缴、补缴、医疗报销、生育报销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