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扶贫互助协会工作计划 互助资金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2023-10-11 12:26: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村级扶贫互助协会工作计划 互助资金协会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村级扶贫互助协会工作计划

互助资金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2、依据“章程”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程序规则和财务管理明细;

3、执行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

4、负责互助资金的安全运行;

5、负责借款的发放和回收;

6、负责与上级指导部门的工作联系和协调;

7、按照要求定期向指导部门提交报告、报表、并接受监督检查;

8、定期向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监事会报告互助资金管理和运行情况。

村互助资金协会会长职责

1、负责协会全面工作。

2、负责组织实施项目发展及技能培训。

3、负责组织协会会员入会及互助资金的借还款。

4、负责处理协调互助资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5、负责互助协会借还款情况及产业发展情况的总结。

6、负责保管使用协会章程。

村互助资金协会会计职责

1、实行会计管帐不管钱的原则;负责保管使用财会专用章和银行预留印章。

2、负责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及项目要求及时进行会计制单,总账与明细账的记账工作,编制财务报表及报表说明。

3、负责个人借款台帐的建立和等级工作。

4、负责财务业务的审查与复核,本金与占用费的计算与回收。

5、负责财务凭证资料的收集、整理、装订和财务档案的管理工作。

6、接受财务审计与监督,及时向协会或上级财务主管部门反馈财务活动和核算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等。

7、负责财务月、季、年报表的上报及协会运行情况按季度张榜公示。

村互助资金协会出纳职责

1、负责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记账工作。

2、定期与会计对账,做到手续齐备,日清月结,账表相符,账实相符。

3、负责协会个人借款的催收,严禁公款私用。

4、回收现金和当时发放不完的现金,必须存入专用账户,库存现金不超过500元。

村互助资金协会会员职责

1、遵守协会章程。

2、缴纳互助金。

3、按时按量归还借款本金和占用费。

4、负责小组成员到期借款还款的督催及承担小组逾期借款的还款责任。

5、负责摸清小组借款农户产业发展风险情况。

6、推出协会应提前告知,并书面申请。

村互助资金协会监事会职责

1、负责监督协会执行互助互助协会章程和规章制度情况。

2、负责监督借款发放和回收过程。

3、负责监督协会定期上报项目执行情况。

4、负责项目村、组的争取。

5、负责监督公开公示的程序和内容。

6、接受互助协会成员投诉、与协会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

7、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意见和建议。 村互助资金协会借、还款制度

1、会员以书面申请的形式向协会申请借款,所借资金必须用于发展相关产业,并拟定发展产业和还款计划。

2、小额借款,等额偿还。借款期限1年。

3、按规定,在自愿的前提下由5-10户组成负有连带责任的互助小组。

4、互助资金的借款:赠互助金的成员,第一次单笔最高限额为1000元;交纳基准互助金的会员,第一次借款最高限额为3000元;其他会员借款额度单笔不超过5000元。都采取小组联保。

5、借款占用费率,按照千分之六(月利率)。逾期借款从借款到期次日起,按百分之二十收取占用费。

6、还款方式:整借零还。

扶贫互助资金协会财务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扶贫互助资金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内部财务管理,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特制订以下制度。

第一条:本协会属非营利性组织,不得从事任何商业经营活动。 第二条:本协会财产归协会集体所有,任何人不得占为私有。 第三条:协会会长不得兼任财务负责人。

第五条:本协会经费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活动,不得在会员中分配。本协会的资产,任何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六条:协会换届或更换负责任之前,必须接受有关部门的财务检查和审计。

第七条:协会自成立起,就应建立明确的账目,有专人负责管理,所有账目需及时入账,并定期向会员公开账目,实行账务公开制度。

第八条:协会经费支出必须按照正式发票报销,年终上交报表及发票,报表上的项目须与发票一致,做到账目细致明朗。

互助资金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各位领导:

我村于2009年6月,在上级扶贫部门的支持下,从县扶贫办争取互助资金30万元,按上级文件精神要求,村里召开了专题会议,经研究成立了村互助资金管理委员会,由村支书左卿担任管委会主任,成员由村文书、各队队长组成。管委会及时向群众宣传了上级扶贫部门,下拨互助资金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制定了相关的条例、制度。并严格按照文件规定,借贷实行3户或5户连保制,先入股后贷款制等。

农户入股不得少于3股,每股为400元,政府配股,每股不高于600元,每个农户贷款不超过3股,每股为1000元,借款周期为一年,并参照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我村互助资金农户贷款利率定为7‰等原则进行借贷。

2009年7—8月份共吸收入股农户75户,225股,入股资金9万元,发放贷款22.5万元。

2010年1—2月份又吸收入股农户28户,84股,入股资金3.36万元,发放贷款8.4万元。

2010年8—9月份管委会将第一批发放的75户22.5万元的贷款全部收回,收回借款利息22444.3元,按照收回利息40%用于农户分红,35%滚入本金,25%管理费的原则,给农户分红8977.72元,滚入本金7855.58元,管理费用5611元。以上收回的75户农户,又有74户续签了借贷合同,重新发放22.2万元。2010年1—2月份借款的28户农户,因村内工作忙,暂时还没有收回,准备近期收回。 目前,我村先后有103户农户,借款发展种、养殖业,共发放贷款总额为30.9万元,村互助资金的帐面上现有余额130579.21元,(包括管理费的5611元)。管委会决定不能让资金闲置,准备抓住春耕、春种的有利时机,及时发放,把有限的资金有效的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为我村今年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互助资金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按照上述互助条款,上述签约会员在缴纳一定的互助费之后,在互助期限内,因发生互助责任范围内的意外事故导致人员死亡的,每人将获得20万元的补偿;导致人员伤残的,按照《中山市农业风险互助协会人身伤残补偿标准》,给予最高20万元补偿;发生了住院医疗费用的,协会给予最高2000元的补偿。

首张“保单”为协会探路

这是中山市农业风险互助协会推出的首个互助条款,也被形象的称为该协会的首张“保单”。

去年年底,中山市农业风险互助协会正式成立,这也是国内首个以互助合作制开展综合性农业保险业务的机构,它意味着中山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开始走上民办、民管、互助共济的新道路。

据了解,该协会由中山市金融局牵头,市农业局、海洋与渔业局等单位的相关人员组成筹备组联合建立的,旨在提高会员在生产经营中的抗风险能力和自救能力,探索建立具有中山特色的农业灾害救助补偿机制。成立之时便吸纳了首批50位会员。

“与首批三位会员签约之后,风险互助协会才算真正运作起来。”杨庆民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简而言之,协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会员缴纳的互助费集中起来,形成一笔风险补助金,当农户遇到相关风险之后,对其给予补助。”

杨庆民说,协会首先选取了农业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这一风险相对较小的领域开展业务,一方面是为争取建立起补偿基金的资金池;另一方面,为协会探索一个成熟的运作机制。杨庆民还称,因为目前补偿基金的“池子”还很小,所以协会还在考虑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准备以“分散风险”的方式,度过暂时的困难。

农业保险已然起步

因为农业风险大、赔付工作复杂,农业保险一直成为商业保险的“禁区”。中山临近大海,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经常侵袭农田,农户却又一直希望有一张“保护伞”。为此,中山在推进农业保险方面一直在探索。

据了解,从2008年以来,中山市政府和人保财险以及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合作,先后推出了能繁母猪保险、水稻种植险以及农户房屋保险等险种。尤其是水稻种植险,给中山的农户带来了实质性的好处。

南朗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程润广称,2008年黑格比台风携暴雨袭击南朗,海水倒灌进南朗临海的农田,导致半沙村、农社村两个村的300多亩稻田颗粒无收,当时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就按照协议对当地农户进行了全赔。要在此前,这些农户仅能靠政府的风险补助。

在南朗承包200多亩稻田的罗先生,是此次与农业风险互助协会签订互助条款的个人之一。“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在农田里干活,上田之后,我马上就来‘投保’了。”罗先生之前也投保了水稻种植险,他知道保险对他们的益处。就在一年前,他的妻子在去收割水稻的途中,被一辆无牌农用车撞到,压碎了妻子的左手的两个手指,花了两万多元医疗费,依然会留下残疾。他说,要是早一年推出该产品,互助协会就会承担这一意外带给他们家庭的损失。

农户得到了保护,农业保险的风险已然显现。南朗镇农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林顺钊昨日提供了一组数据:中山能繁母猪险赔付率在90%以上,水稻种植险的赔付率也在60%-70%左右。如果按照商业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原则,赔付率在70%以上,保险公司完全亏损。这也是为何中山要建立起风险互助协会,探索新的农业保险路径。

道德风险可待破除

“近年来,包括多个镇区的农办,都向保险公司提出了开发对虾、水果等险种,但一直都推不出来,最主要就是风险太大。”杨庆民说,这类产品也是当前农户最需要的,目前农业风险互助协会,正在准备开发包括苗木种植,对虾养殖等险种。

但摆在杨庆民面前的问题依然很多:比如如何核定一个虾塘的产量或一棵观赏树的价格?涉及理赔时,如何去界定自然灾害到底带来了多大的损失?而最大的风险,则在于农业行业因为很难标准化,加之无法时刻监督而带来的道德风险。“任何风险都大不过道德风险。”杨庆民说。

互助资金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 我国乡村老龄化严重

我国在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 呈现速度快、时间段、势头猛的特点, 其中农村的老年人比例达到全国老年人的55.92%, 农村人口老龄化比例要超过城市。截止到第六次人口普查, 农村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相对于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了1.95%, 已经达到了总人口的8.38%, 而城市的老龄化人口比例相对于第五次人口普查仅增加了1.08%。

(二) 我国乡村老年人养老的特点

受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 我国乡村的老年人养老有着与其他国家以及我国城市的老年人养老截然不同的特点。

1. 我国乡村老年人养老环境差

在许多国家, 老年人更倾向在退休以后去乡村养老, 但是国外老年人的乡村养老更像是一种度假和休闲, 因为国外的乡村十分现代化、庄园化, 因此外国人的养老虽相较于我国来说更加的舒适和便捷, 虽然我国的乡村也逐渐趋于如此, 但仍然面临着城乡资源分布不平衡带来的交通不便、医疗不便等很多问题, 因此我国乡村老年人养老的环境不是十分理想。

2. 我国乡村老年人离土不离乡

现代的老年人坚持种地的已经不多, 他们大多可以接受也愿意接受老年以后不再继续种地的思维观念, 但是对于乡村的老年人来说, 无论乡村的环境再差, 也是他们一辈一辈的根基, 家乡不仅是他们生养之地, 也是他们难以割舍的情怀, 所以即使城市的环境再好, 儿女再三要求老年人进城养老, 乡村老年人也不愿意走出他们情怀之所在。

3. 乡村老年人身体状况差

和城镇的老年人相比, 乡村的老年人普遍身体情况较差, 这与乡村的医疗条件差、饮食生活条件等均有关系, 而这种普遍偏差的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就要求乡村养老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和人员照护, 但是我国长久以来的城乡二次元格局导致乡村经济、医疗等各方面条件都不能满足这种要求。

二、乡村养老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 乡村的养老模式

在乡村, 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和土地带来的经济收益。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是老年人照护的主要方式, 而经济上, 子女的经济供给和乡村人均分到的土地带来的收入是老年人经济的主要来源。

(二) 乡村养老存在的问题

对于居住在乡村的老人来说, 家庭养老的方式似乎更容易被接受, 子女提供给他们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持, 更是精神上的慰藉, 代际养老的观念已经深入到他们的传统中, 家族亲人的帮助, 邻里之间的互助是乡村老年人固有的养老模式。然而这种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小觑的。

1. 老人“空巢化”导致的无人养老问题

我国的城乡资源分布不均衡、发展不均衡, 导致乡村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逐年增加, 加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 真正可以在乡村照护老年人的年轻一代越来越少, 伴随而来的就是留守在乡村的老年人逐渐成为“空巢老人”, 无人赡养的问题。

2. 养老制度、设施不健全

相对于各种养老制度都比较健全的城市来说, 乡村老年人的养老机制并不能很好的运行。乡村的各项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 当老年人丧失劳动能力甚至自理能力时, 出行、饮食等各方面都面临着问题, 老年人的生活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困境。

3. 传统“孝道”的约束力减弱

对于乡村传统的养老模式来说, 制度的约束并没有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老年人养老真正依靠的是传统“孝道”的约束。但是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和儿女赡养比例的不断增大, 这种传统思维的约束力逐渐变弱, 当“孝道”不再足以支撑年轻人对于父母的责任,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逐渐显现, 而这一问题在乡村尤为突出, 随着年轻人外出上学、务工的时间增加, 回到乡村的观念也越来越弱, 对于父母的养老意识也逐渐减弱。

三、乡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的概念及特点

(一) 乡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的概念

乡村老年协会是由村委会领导、乡村老年人的互助组织, 目的是实现老年人的互相照护、帮助, 加强老年人的福利水平, 维护老年人的权益, 老年人在协会中不仅可以实现基本的衣食住行、还可以参与一些协会组织的娱乐活动。

王满富将互助养老定义为“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 能够实现“离家不离村, 离亲不离情;养老在乡村, 享乐家门口”愿望的养老方式。

刘雪成则认为互助养老是服务互助, 由非老年人的非家庭成员照顾老年人或者由相对健康、年轻的老年人照顾年龄大、不健康的老年人, 但是这两种情况都是基于双方都相互自愿的基础上互相照护。

(二) 乡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的特点

1. 组织规范

乡村老年协会与一般有第三方机构的社会组织不同, 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村级领导组织和建设的互助式养老协会。从协会的发起到协会的建成都是由村级领导组织的, 协会所用到的场所也是由村级领导经过商议的乡村中的闲置房产, 因此, 乡村老年协会相较于其他养老机构信任度更高, 组织更加规范。

2. 互助模式

乡村老年协会采取的是互助模式, 参与协会的老年人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需要子女或者自己承担以外, 其他照护任务大多由老年人互相承担, 相对年轻的老年人照顾年长的、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差的, 这种互助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 还为老年人提供了精神上的抚慰。

3. 群众参与

尽管互助养老的模式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节省人力和资金, 但是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其他因素, 有一些工作还是需要年轻人来做, 因此乡村老年协会需要群众参与。一方面, 可以由村里组织志愿者为老年协会中需要帮助的老年人进行服务, 另一方面由群众自愿自发的为协会服务或者提供资金或协会需要的器材、设施以及自愿的进行协会场地的维修等等。

四、乡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的优点

(一) 节约人力资源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严重, 老年人的数量急剧增加,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也愈加严重, 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照顾老年人的劳动力不足, 这一问题在乡村更加突出, 年轻大都选择外出务工, 因此老年人的养老成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老年协会互助养老的模式把以往需要照护的老年人变成了劳动力。进入老年协会的老年人可以互助养老, 在生活上可以互相照护, 节省了国家对于老年人照护的劳动力。

(二) 满足老年人“自我实现”的需求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层, 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近年来很多专业的养老机构逐渐建立, 但是养老机构的作用更多的是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问题, 也就是更加趋近于完成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也致力于利用各种休闲娱乐活动完成老年人的归属和爱的需求, 但是这类老年机构往往采取别人照护的方式进行养老, 不仅不能使老年人的自尊心得到满足, 对老年人“自我实现”的需求更是视若无睹。而老年协会却可以让老年人以“互助”的模式进行养老,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老年人的自我实现的需求, 让老年人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被需要感。

(三) 协会经费易筹措

由于乡村老年协会是由乡村委会领导的, 会长一般也都是退休有威望的老年人, 因此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 乡村老年协会的经费相对比较容易筹措, 会费筹措渠道也比较多, 除了有村委会直接拨款以外, 社会的捐助与老年协会本身的经营收入也可以维持乡村老年协会的正常运转。

五、乡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的具体实施

(一) “时间银行”在乡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中的运用

1.“时间银行”的概念

“时间银行”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被提出, 这一概念的倡导者是美国人埃德加·卡恩。埃德加·卡恩认为时间只是用来衡量一个人劳动价值的单位, 因此不管从事什么工作, 价值都没有任何区别, 无论是照顾孩子还是盖房子都是平等的, 埃德加·卡恩设计了时间银行系统, 将每个人的工作时间都记录在电脑中, 等到需要的时候则可以自由支取被服务的时间。

2.“时间银行”在乡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模式中的具体运用

加入到乡村老年协会的老年人可以在自己空闲的时间帮助其他老人做一些事情, 进行的工作以时间进行衡量和累积, 当自己生病或者感到孤独时则可以任意支取自己的劳动时间。老年人也可以要求自己的子女帮助其他有需要的老人以获取这种“时间报酬”, 以便自己在需要的时候支取。这种以乡村老年协会为依托的互助养老, 有政府推动, 协会负责组织和倡导, 老年人之间开展互助的服务, 不仅可以实现老年人之间的资源流动, 还扩大了老年人的交友范围, 但是要求对老年人需求和老年服务的累积有专业的评估指标和计量方法。这种“时间银行”的互助养老模式的优势是有比较系统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二) 完善乡村老年协会的制度和设施

对于老年人来说精神的空虚往往大过身体的不适, 因此老年协会要健全相应的配套设施以供老年人平时的休闲娱乐, 并且要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邀请有特长的老年人为其他老年人讲课或是传授技能, 建设一个专门的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 另外, 形成一套规范的老年协会的制度和合理的老年日常活动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 为乡村老年协会成员建立个体档案

尽管乡村老年协会中的成员大都年龄相仿, 但是由于个人的生活经历、身体状况、精神情况都有所差异, 所以对于协会中的老年人的照护政策、方式也不尽相同。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可以采取子女代为付出劳动以换取被照护老年人的“照护时间”, 对于有特长、身体好的老年人则可以多发挥个人的积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 为乡村老年协会成员建立个体档案可以充分的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和身体精神等不同阶段的变化情况, 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互助工作, 提供最合适的照护政策和方式, 但是在建立协会中老年人个人档案的时候要注意保护老年人的隐私、关注老年人的意愿。

(四) 调节老年人的行为规范

乡村老年协会的互助养老模式是一种正在发展和探索中的养老模式, 虽然有很多优点,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的是这种养老模式利弊共存, 互助养老在满足老年人各种需求的同时, 也容易存在各种纠纷, 因此在具体运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老年人的行为和心情, 及时调节可能发生的老年人的不规范的行为, 协助老年人误会的化解和矛盾的澄清, 避免乡村老年协会因为老年人的不规范行为而不能正常运行, 维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六、结语

乡村老年协会互助养老模式具有人力资源利用充分、可以满足老年人的“自我实现”需求、经费容易筹措等优点, 对于现代我国的乡村老年人养老情况十分适用,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发展乡村老年协会的互助养老模式, 用以解决乡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互助养老是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 作为社区养老的补充, 互助养老更强调普通居民间相互的帮扶与慰藉。

河北省民政厅:河北省肥乡区探索出"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农村社会互助养老新模式, 较好解决了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活动等需求问题, 既体现传统居家养老习俗, 又促进了家庭和睦。该模式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雪成.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新模式[J].科技创业月刊, 2013 (10) :170.

[2] 朱云鹏.河北:力推互助幸福院破解农村养老难题[J].社会福利, 2011 (5) :9.

互助资金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自2008年我县启动贫困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以来,我们结合贫困村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及时宣传发动、周密部署,推动了试点工作扎实稳步开展。截止目前,全县已分两批次在6个乡镇的6个重点贫困村成立了6个扶贫互助社,网络540户农户加入互助组织,入社率平均达到了村总人数的23%,其中贫困户入社率达到了32.7%,互助资金募集规模达到了120.1175万元,其中社员入社资金为10.1175万元,财政扶贫资金90万元,村级配套20万元。截止目前,已累计向农户发放借款155.6万元。发挥了非常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 主要作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为切实抓好全县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我县严格按照《湖北省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研究制定了《保康县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及时成立了由分管扶贫开发工作的县委常委、副县长任组长,财政、扶贫、民政等七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县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扶贫办,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抓好试点综合协调工作,及时研究解决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六个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机构,各试点村都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形成了左右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为试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与此同时,进一步明确部门

职责,县财政局具体负责互助资金的使用和监管;县扶贫办则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其他县直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自身职责,积极协调配合全县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有关工作。

(二)严格工作程序,确保规范运作。我县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制定出台了《保康县贫困村互助资金管理办法》,并指导六个扶贫互助社制定严格的互助组织章程和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按章程吸纳社员,按管理办法筹集资金、审批发放借款。同时,严格控制借款额度和期限,每户首次最高借款额不超过3000元,借款时间根据项目周期而定,最长不超过12个月。大大增强了互助资金的流动性,降低了借款风险。

(三)加强业务培训,实行跟踪指导。为确保各互助社规范高效运作,县试点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各乡镇负责人、财政所具体经办人及各试点村互助社管理人员开展了四次集中培训,从互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和培训。同时从县扶贫办、县财政局组建试点督导专班多次深入各试点村互助社,对机构配臵、资金使用、档案管理等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必要时开展现场培训,大大提高了互助社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四)加强督查力度,践行民主管理。在日常管理中,我县充分发挥互助社社员自治作用,本着“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的原则,通过召开社员大会,民主推选产生3-5人组成互助社管理成员,严格按互助社章程和资金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社员入社、借款用途等建档立卡进行管理,并及时把资金账目、

用户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示。与此同时,社员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监事会,负责监督资金的管理使用。各试点村定期向县扶贫办汇报资金发放和使用情况,扶贫办不定期到试点村了解情况、监督检查,确保了互助资金一直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至今没有出现一笔死账和呆账。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缓解了生产发展缺资金难题,促进了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通过财政扶贫专项互助资金引导和群众入社,试点村初步建立了稳定的资金互助链条,有效缓解了贫困村农户发展生产的资金短缺问题,为试点村群众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持。据初步统计,我县6个试点村累计向253户发放互助资金借款155.6万元(其中种植户149户,养殖户24户,加工业36户,运输业44户),扶持种植烟叶、蔬菜、葛根共计726亩,新引进新西兰肉兔12组,新发展樱桃谷鸭6万只,生猪养殖137万头。通过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开展,使产业扶贫到户切实落到了实处,有力促进了贫困村产业发展。

(二)增强了农民脱贫致富能力,提高了农户生产生活水平。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的投放,既使农户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又增强了自我发展的紧迫感,广大农户纷纷想办法、谋出路,挖掘潜力发展生产,更用心学习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提高了发展生产和脱贫致富的能力。通过发展各种适合自家的多种经营生产项目,使试点村群众走上了长久以来都在殷切期盼的脱贫致富道路,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也随之有了显著提高。据统计,6

个试点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幅度达到600元,超过了全县平均水平。

(三)增强了农户诚信意识,奠定了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信用基础。通过贫困村互助资金的投放和运转,极大提高了农民的主体意识、发展意识、民主意识、合作意识和诚信意识,而且由于互助社的地域性特点,社员之间有着血缘、地缘、亲缘关系基础,互相之间知根知底,再加上担保风险制约,促使农户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同时通过积极开展诚信宣传,试点村农户自觉规范信用行为,诚信意识普遍得到了提升,为构建和谐新农村奠定了稳固的民风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我县的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必须正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目前的财政扶贫专项互助资金总量过小。无法满足农户发展生产所需投入,需要进一步扩大村级互助资金的规模;二是借款周期相对过短,与农村生产发展周期不符。根据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运行规范要求,项目借款周期在3-6个月,最长不超过12个月。根据实际情况,像核桃种植和渔业养殖等项目的生产周期一般都需要一年以上,有些项目甚至更长,互助资金无法与投资较长的项目实现衔接;三是借款程序过于复杂。根据扶贫互助社组织章程规定,农户申请贷款,必须由3-5名社员负责担保,担保人需在被担保人如期还款之后方可申请借款,致使很多农户不愿给他人担保,增加了农户

借款的难度;四是扶贫互助社缺乏必要的办公经费。各村扶贫互助社运行过程中,由于回收的占用费非常有限,造成工作人员误工工资、办公资料费用等无运行保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正常运行。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积极争取增量扩面,逐步满足发展之需。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扩大我县互助资金试点范围,增加互助资金总量。另一方面积极挖掘各试点村资金聚集,动员群众踊跃入社,鼓励有一定实力的村集体注入部分资金,吸引社会各界无附加条件援助部分资金,逐步满足贫困村生产发展之需,帮助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二是创新机制,加强管理,探索建立和完善科学、简便、易操作的资金管理新办法。在社员联保的基础上,要稳妥化解借款受程序复杂的困扰,积极探索新的担保方式,比如可通过抵押、质押等多种担保体系,进一步简化现有借贷程序,方便群众发展生产致富项目。

三是配套经费,保障试点正常运转。针对互助社没有费用保障等问题,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上级还要补一点,县级财政拨一点,另一方面各试点村从转移支付中挤一点,从占用费适当支一点,确保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正常运转。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