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布车间转正工作总结 2023涂布工工作总结格式及范文

2023-03-17 20:52: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涂布车间转正工作总结 2023涂布工工作总结格式及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涂布车间转正工作总结

先来看前半句话,“凡是能说的,都能够说清楚”,什么是能说的?这里只涉及前期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的语言哲学观念,会尽量用最平浅的语言来解释,所说的观念引自国内外专业学者,自己另说的会加以标注。知乎上关于哲学的回答有时候太过玄乎,一堆术语堆砌不知何云也不加以解释,这严重影响了可读性,哲学不是玄学。

回到正题,什么是能说的?/“前期维特根斯坦只是向我们表明超越语言的界限并不在于发现不可言说的真理,而在于发现界限之外是毫无意义的。”1:徐弢《前期维特根斯坦意义理论研究/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这里首先引入的第一个术语是“世界”。在维特根斯坦那里,世界是所有发生的事情(Die Welt ist alles, was der Fall ist.)。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Die welt ist die Gesamtheit der Tatsachen, nicht der Dinge.)。所谓事实就是指发生的事情。通俗来讲,世界并非物质原子构成的实体,而是发生的事情关联成的总体。

(你可以联想海德格尔的世界概念即实践意义关联全体,就是事物种种可能的实践用途即应手相关性,世界就是意义。一个锤子不是一块木头加上一块铁,然后人为赋予锤子锤钉子的意义,而是锤子本身处于实践意义关联全体中(世界中,或者说意义中),首先对人显示的是锤东西的意义,刚好和我们平时想的反了过来,大概这就是哲学家吧哈哈哈。)

然后在这里我们要引入三个术语“逻辑空间、事态与事实。”逻辑空间中充满了事实,就是世界的意思,另一种说法。事实可以简单理解成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事态是说事情成为事实前发生的可能性。在Norman Malcolm《nothing is hidden》一书中,他认为可能事态的总和构成的世界就是逻辑空间,可能事态的总和就是世界固定的形式,世界是由每一种可能的事态所组成。“世界的形式是不会变的,是永恒的,世界的形式就是任何一个设想的世界的形式,是完全先天决定的。世界的形式完全不依赖于语言和思维,世界的形式并非语言和思维的创造物。”维特根斯坦自己也说:“正如我们不能离开空间与时间去想像任何对象,我们也不可能在与其他对象联系的可能性之外去想像这个对象。如果我在事态的联系中想像一个对象,那么我就不可能在这种联系的可能性之外去想像这个对象。”所以,/一个对象可以和其他对象一起结合的必然性就如同时空中的对象必然要和时空中的其他对象一起发生联系一样(比如万有引力),必然是由对象出现于事态中的可能的空间所决定的。1:/所以,/事态和事实都可以说是在逻辑空间之中,只是讨论的视角不同而已。事态的存在为正的事实,事态的不存在为负的事实,两者可以对应起来。1:/

接着,我们要说的一个概念是“对象”。第一层,Martin Stokhof在《世界和生命合一:前维特根斯坦思想中的伦理和本体论》中指出:有意义的语言是描述性的、偶然的语言,这才是《逻辑哲学论》意义观念的核心和本质。“什么是能说的?”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可以回答一部分了,能说的就是描述性的语言,是有意义的语言。另外,Norman Malcolm认为:“语言中有意义的东西奠基于实在中简单成份的可能组合。”这里的实在不是指某个实在的东西,比如原子分子,之后会在第四层解释。简单成份说的就是简单对象。

第二层,我们切入对象这个概念,首先,对象内在地包含着一切事态的可能性;其次,对象是简单的。需要指出的是,Martin Stokhof认为维特根斯坦的对象并不是物质的原子,而是一种逻辑的对象。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对象不是完全外在的感知对象,而是他逻辑语义分析的结果和范畴。正因为如此,维特根斯坦才会主张对象构成了世界的形式和实体。他之所以不能举出简单对象的例子,就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对象不是经验世界中的具体对象,而是一种逻辑分析和语义阐明的结果。1:/

第三层,我们来看“对象内在包含一切事态可能性”的这一特性的解释。维特根斯坦说:“我们真正言说的东西都是事实,而不是对象,我们只能用名字来命名对象,或者说通过语词说到对象,但是不能把对象说出来。”/对象只能被提及或者被命名,但是不能被言说,这就决定了对象和对象之间的配置或组合是毫无规律的。所以我们不能要求这个对象和那个对象相互配置。比如,红的声音并不存在不能从对象的内容特征或法则中得出,为什么声音不能是红色的,没有任何理由。红色和苹果组合在一起,但是不能和声音之间发生任何组合,这就说明了对象之间的组合和配置是毫无理由的。我们不能追问声音为什么是红色的,因为这种追问毫无意义,这种追问违反了对象之间的配置是无规律的逻辑要求。这种怀疑也是无意义的,因为“问题只能存在于有解答的地方,而解答只能存在于有某物可说的地方。”这就是说,我们追问哲学问题只能在可以言说的范围之内才有意义,才有疑问和解答。综上所述,对象本质上包含了一切事态可能性的东西,对象是简单的,因为它是逻辑和语义分析的终点,而不是具体的经验世界中的个别对象,对象存在的必要性就在于它构成了世界的固定的形式,对象是固定不变的,对象之间的配置是变动的,对象的配置组合成事态,然而,对象之间的组合或配置毫无规律,我们不能要求这个对象应该和那个对象相互配置,正如我们没有理由来追问为什么红色的对象不能和声音的对象相互组合一样,因而,在对象配置构成的事态的层面上,没有规则可言。1:/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物质世界的实体可以被命名,但简单对象是无法言说的,所以维特根斯坦说的“对象”其实不能说,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在里面。

第四层,我们来解说“对象是简单的”这一特性。前面说到实体,在维特根斯坦那,简单对象的总体构成了世界的实体,对象自身不变,虽然对象的组合会变。这有点像莱布尼茨提出的单子,单子如果在空间之中存在,由于空间可以无限细分,如果单子占据了某个体积的空间,总会有更小的空间,这样单子就不是最小单位了,所以单子只能在空间(物质世界)之外。

那维特根斯坦为什么要定义对象是简单的呢?因为维特根斯坦之所以将对象规定为简单的,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命题意义的确定性,回答意义到底是如何可能的问题,维特根斯坦认为对象的简单性就是命题具有意义确定性的要求。这句话该怎么理解?首先,除了对象自身是简单的,对象还存在一种将彼此勾连在一起从而构成事态(可能性)的能力,称之为形式。其次,对象彼此勾连后就会存在一个固定的世界形式,这个固定的形式是由简单对象组合而成,世界的形式和对象独立于语言和思想。马尔康姆把这种观点称之为“实在论”解读。正是这个固定的世界形式保证了命题的意义的确定性。反过来想,如果世界的形式不固定,那么命题的确定性也就无从谈起了。当然,/我们对于世界的形式或结构的理解不能脱离语言和逻辑,相反,正是由于逻辑分析的需要,我们才会要求命题或语言必须有确定的意义,而命题或语言确定意义的要求或前提就是对象是不变的,而对象是不变的另一层内涵在前期维特根斯坦这里就是指世界的形式是固定的,是先天的。所以,前期维特根斯坦强调世界的形式的先天性与固定性以及对象的简单性是同一的。1:/

最后,我们要引入的术语是“形式”。从前面我们知道简单对象构成了世界的固定形式,而形式是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最核心的概念,对此,Martin Stokhof说道:“语句不能谈说对象是什么,因为语句不能表达对象的内在属性,也即其形式,因为这些内在属性是必然的,根本就不能描述。”前文我们说过将对象勾连在一起而构成事态的能力称为“形式”,这说明这种能力是对象的内在特性,是无法被言说的。在维特根斯坦那里,对象和形式都无法言说,却要强说,所以维特根斯坦举不出关于简单对象任何一个例子。

现在回到那个最初的问题,答案已然明朗。凡是能说的,都是可以被命名的,当然可以被说清楚。凡是不能说的,关于简单对象和形式,我们无法言说对象内在特性,就像追问声音为什么不能是红色的,那是无意义的,我们对此必须保持沉默。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