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儿童之家开展活动方案(“护蕾”行动——西门社区儿童“关爱之家”“五彩行动”项目总结)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社区儿童之家开展活动方案(“护蕾”行动——西门社区儿童“关爱之家”“五彩行动”项目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背景介绍
(一)政策背景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党和国家历来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重视儿童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困境儿童保障工作。
我国建立与完善了以宪法为基础、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主体,包括义务教育法、母婴保健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在内的一系列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2019年,江苏省多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2020年江苏省民政厅发布《关于全省开展困境儿童精准排查和保障工作的通知》(苏民儿童【2020】8号),2021年金坛区印发 《金坛区儿童关爱之家“五彩行动”实施方案》坛民字【2021】58号),进一步明确了困境儿童的服务内容,大力推进儿童“关爱之家”建设,为困境儿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常州市金坛区益初心社工服务中心不断探索儿童保障工作,以更好地满足特殊群体需求。
(二) 理论背景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无论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还是普通家长,都不陌生。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
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1.生理需求
是指维系生存及延续种族的需要。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2.安全需求
是指寻求受保护与免于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安全需要,如希望拥有交通安全、环境安全、食品安全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3.社交的需求
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4.尊重需求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
5.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往往会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获得成就感。
马斯洛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的人处于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觉。
儿童的发展包含了身体从弱小到强大、智力从低到高、心理人格从无到有以及行为从稚嫩到趋于成熟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需要获得不同方面的照顾、引导、支持和保障才能完成。生理层面,需要获得基本的生活照料和社会身份;儿童的身心发展则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同时,儿童有受保护的需要,不受虐待、忽视和剥削;最后儿童有社会化需要,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方面的能力和行为方式。
(三) 需求分析
2021年,通过社会排查,金坛区共困境儿童216人,分布在3个街道6个乡镇,地域分布较为分散,服务对象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和地区差异性,社会工作者在走访中,发现服务对象普遍面临的问题有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教育缺失、社会支持系统单一,存在缓解经济压力、照顾着减压、家庭赋能、增加社会交往等需求;针对个别服务对象存在学习成绩差、身体健康发展不健全、重病重残等,他们有课业辅导、生理发展、康复训练等需求。
二、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项目以“社工+儿童服务人员+义工+社区”的形式,以困境家庭为主体,根据服务对象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整合社区资源,设计合理的个性化服务方案,促进社区融合,构建儿童权益保护与社区治理良好的互动模式,提升儿童及其家庭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 分目标
2.通过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等服务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同时培养兴趣爱好、提升自身素质。
3.针对社区困境儿童,开展心理辅导、入户探访、个案管理等服务进行关爱教育和情感抚慰。
4.通过募捐、慰问等活动,为困境家庭筹集资金,缓解经济压力。
5.搭建亲子沟通平台,完善家庭教育,促进家庭和谐。
三、项目方案
(一)受益群体描述
本项目以金坛区金城镇西门社区为服务地域,以辖区困境儿童保障对象、事实困难家庭30人为直接服务对象,社区其他儿童200人为间接服务对象,针对他们的缓解经济压力、照顾者减压、家庭赋能、增加社会交往、课业辅导、生理发展、康复训练等需求开展“五彩行动”。
(二)服务指标
1.开展青春伴读活动不少于10场,使70%的社区儿童得到阅读指导服务,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开展课业辅导及兴趣培养不少于20场,培养社区儿童兴趣不少于2项。
3.开展感统训练不少于50次,使50%的社区儿童得到成长训练。
4.针对困境儿童开展个案服务不少于5个,链接社会资源不少于1次,以缓解家庭压力。
5.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沙龙等不少于10场,为90%的儿童家庭提供技术指导。
(三) 风险分析及应对
风险1:参与对象积极性不高
应对方案:项目前期,重点做好社区宣传工作,为社区儿童建立公共服务群,必要时,对接辖区学校、培训机构等联合开展服务。
风险2:当前,疫情并未全部消除,项目中的线下活动有受到疫情影响的风险
应对方案:疫情期间,探索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增加线上服务,结合线下个案服务,开展入户探访、资源链接等服务。
(四) 项目管理机制
1. 每周开展一次团队例会,商讨项目进展和服务对象的需求变化,做好服务计划。
2. 按月汇报,每月向社区负责人汇报项目进展情况,结合社区重点工作做好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3. 次次联动,每次活动开展前,联动社区儿童主任及辖区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4.督导计划:由执行机构邀请常州市相关督导机构督导员进行服务督导,此外,积极参加常州市民政局主办的相关儿童服务培训。
(五) 服务计划
1. 服务一:青春伴读
选择合适的绘本,有助于孩子养成一生爱阅读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社工利用社区场地为服务对象提供全面阅读的情境,主要包含“亲子阅读” “故事泥巴”“故事手工”“经典诵读” 等。
2. 服务二:入户康复
针对困境儿童开展入户、个案服务,制定辅导计划,开展个性化辅导服务,实施一户一档。链接心理老师、健康师等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疏导和生活健康支持。
3.服务三:阳光融合
“家里照顾的再好也不如孩子们一起成长更精彩”西门社区儿童关爱之家组织开展快乐活泼、娱情益智的文化活动,如夏令营、劳动体验、科技探秘、关爱老人、保护环境等社会实践活动,将困境儿童放到整个儿童群体中,为孩子们提供共同成长的机会。
4.服务四:微心圆梦
感觉统合不足或感觉统合失调就会影响大脑各功能区、感觉器官及身体的协调发挥,引发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感统训练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西门社区儿童关爱之家每周固定开馆时间,为服务对象提供感统训练场所和技巧。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问题,链接资源,掌握政府政策,通过申报政策帮扶和社会资助,来缓解困境儿童的家庭经济困难、减轻监护人的精神压力。
5.服务五:家庭赋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能力”,通过开展家庭讲座、家长沙龙、亲子活动等,帮助家长增强家庭教育意识,掌握家庭教育技巧,促进家庭亲子关系的建立。
四、项目方案实施过程
(一)项目启动阶段
1.开展联席会议,建立服务机制
社区与社会组织建立联席会议,商讨项目目标和具体的计划,由社区工作人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等成立项目管理委员会,建立服务机制,为儿童保障工作保驾护航。
2. 四位一体,明确职责
项目运行“社工+儿童服务人员+义工+社区儿童主任”模式,吸纳专业社会工作者参与儿童服务,设定儿童老师统筹项目运营,招募家长志愿者成为项目的主力军,同时接受社区儿童主任和街镇儿童督导员的监督和指导,四位一体模式为项目的有序运行奠定了基础。
3.走访入户,开展需求评估
项目启动初期,社会工作者通过走访入户,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对服务对象的个人及家庭情况进行摸查、评估。
4.服务宣传,拓展服务影响力
秉承“走出去”原则,为了让更多社区儿童享受儿童关爱之家的服务和支持,社会工作者在项目初期,开展“图书漂流”“益智游戏”等活动,将服务带到各个小区广场,呼吁更多的家长关注儿童的成长。
(二) 项目执行阶段
项目执行期,围绕“五彩行动”内容开展课业辅导、家长讲座、感统训练、亲子阅读、个案服务、困境儿童慰问等一系列的活动。满足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的不同需求,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1. 专业介入,一对一个案服务
由社区转介,社会工作者掌握服务对象初步信息,通过入户探访,深度了解服务对象的家庭情况,最终与5位困境儿童建立专业关系,提供个案服务。针对每个个案的家庭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根据他们的需求,分别建立服务计划。
如链接金坛二院精神康复科医生提供心理支持;设置感统训练场地,对多动症、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也邀请个案服务对象参加社区活动,与其他孩子建立同辈群体关系等。
2. 资源链接,提供经济支持
针对特别困难的家庭,搜集政府政策,募集社会资源,2021年,通过申请政策支持,直接发放慰问金1000元;社会公益人士捐赠4000元,用于困境家庭慰问;疫情突发等特殊困难期间,社区及其他政府部门慰问支持约5000元。各类资助帮助服务对象缓解了部分经济压力。
3. 青春伴读,开展家庭赋能
项目通过“亲子阅读”服务,一方面,让更多的家庭学习阅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另一方面,在这个平台上,家长们建立互助联盟,相互传授育儿心得、共享资源等,在“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做智慧父母”等家长讲座中,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习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4.组织联动,助力儿童服务
在社会工作者的推动下,辖区红太阳幼儿园、启创家政、城西小学、图书馆、博盛园林等社会机构参与到项目服务中,形成联盟团体,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为服务对象的成长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尽心斋”工作室的老师们每周日上午为社区的孩子们提供公益书法和剪纸服务,大大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
(三) 项目总结阶段
对项目的进展情况、人力和物力投入情况进行评估,系统的评价社会工作者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务水平,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总结运营模式,为下一个周期的运营做好准备,幷将服务经验进行全区推广,构建更多更好的儿童“关爱之家”。
五、总结评估
(一)项目目标与指标达成情况
通过一年的运营和服务开展,项目目标基本完成。开展青春伴读活动11场,服务100余人次,帮助服务对象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书法、剪纸、手工等公益课程,参与人员28人,服务人次300余人次。
开展寒暑假课业辅导25次,服务人次达到200余人次,丰富了服务对象的假期生活。开展个案5个,服务30余次,资源链接3次,缓解了服务对象的家庭经济压力。搭建“家长学校”亲子沟通平台,开展家长讲座、家长沙龙等10场,服务200人次。
(二) 服务专业化
该项目采用“社工+儿童服务人员+义工+社区儿童主任”模式,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手法开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同时辅以督导、社会工作行政,依靠马斯洛需求理论、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社会心理发展理论等服务理论,更加专业化地提供社会工作服务,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
(三) 社会评价
该项目得到金坛区、金城镇、西门社区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评价,项目得到了2022年金坛区儿童关爱之家建设工作中的各级领导的走访调研。
该项目也得到了各级媒体的宣传报道,学习强国、金坛日报、金坛手机台等媒体报道10余次,在媒体的共同宣传下,扩大项目影响力,让更多人关注儿童的成长。
六、 专业反思
在此项目执行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发挥了“资源链接者、教育者、组织者”的角色,让服务对象自我决定、自我发展,充分发挥了服务对象的主观能动性。
在这个项目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如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对社会工作服务的都认识不够,家长参与社区服务的主动性不够,家长志愿服务精神有待加强。
在下个周期服务中,要加大对“社会工作”服务和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社区儿童主任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尤其是,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的服务手法上加强对社会工作者培训和督导,更好地促进儿童“关爱之家”的服务体系建立。
作者:金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