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的发展现状 浅析粤剧发展的现状和创新性策略探究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粤剧的发展现状 浅析粤剧发展的现状和创新性策略探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贺雪玲 朱嘉伟 雷盛楠 吴敬仪 孙嫣
摘 要:粤剧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然而,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带来,各式各样的现代文化不断冲击传统粤剧的地位,粤剧的发展面临举步维艰的窘境。本文从粤剧发展观众“白头化”,传承断代,市场和校园推广难的四个主要现存问题出发,分析导致粤剧逐渐衰落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粤剧传承与发展难题的基本策略和创新型方案,希望能够为当今粤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策略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一、粤剧发展的现存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粤剧观众“白头化”
粤剧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府地区代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却也免不了面临观众逐渐“白头化”的问题[1]。目前,中老年观众占了粤剧观众粉丝的绝大部分,青年观众寥寥无几,粤剧观众年龄断层十分明显。
随着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式各样的网络亚文化现象不断涌现,娱乐项目不断增多,新鲜有趣的文化不断吸引着年轻人的眼球,而粤剧往往被贴上“老一辈”、“冗长罗嗦”等固有标签。目前,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大火也反映出了当代年轻人追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诸如粤剧这般需要花较多时间去欣赏的传统文化早已淡出年轻观众的视线。
(二)粤劇传承人断代
弘扬与传承优秀的粤剧文化,传承人在其中发挥着主心骨的力量,但目前从事粤剧演出与编剧的人员越来越少,优秀的粤剧传承人因此日益稀少,粤剧发展出现传承危机。
粤剧传承危机与现代文化的冲击也有着极大的关联性。如近年来兴起的耽美文化圈粉无数,甚至发展成了网络亚文化,深受观众喜爱。有需求才有供给,粤剧文化观众稀少与“白头化”现象,使得一批有娴熟技艺的粤剧传承人为了生计不得不转行寻找更有希望的“朝阳产业”,进一步导致了优秀粤剧编剧与演出的稀缺。此外,国家对于粤剧人才培育的机制和资金还没有完善的体系,显现出对粤剧人才培育不够重视。
(三)传统粤剧市场推广难
虽然粤剧剧场的商业演出活动在宣传推广上有了较大的创新,宣传推广途径日益多样化,但在获取年轻人的关注上仍然不足。这是因为年轻一代并不主动关注粤剧得相关信息,且获取粤剧的信息渠道有限,很多时候都不知道到底何时何地有演出活动,处于被动接受粤剧市场化推广的状态。
每当谈起粤剧演出,年轻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编剧情节老套、舞美不华丽等,且粤剧发展缺乏资金,活动场地也较少,并不能满足当代年轻人对于舞台演出的观赏需求[2]。相较之下,追星已经成为大多数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观赏一场知名歌手的演唱会或追某个综艺节目都能成为年轻人的共同话题和爱好。
(四)粤剧进校园形式老旧
随着粤剧观众“白头化”现象的日益凸显,各粤剧院团也意识到了粤剧发展问题的严重性。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近年来一些粤剧院团相继进入校园开展相关活动,如设立粤剧培训班,增设相关粤剧课程等,但这类活动依旧没有跳出“粤剧文化推广难”的怪圈。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学生是一个热血、青春朝气、喜爱新鲜事物、能够快速信息传播的群体,要想让高校学生喜爱上粤剧,必须更注重粤剧文化推广活动的易接受、体验感、创意性等。可见,粤剧院团与高校取得合作要注重分析当代大学生特点,让高校学生喜爱上粤剧的同时,也成为粤剧文化的传播者与弘扬者。
二、弘扬与传承粤剧文化的策略探究
(一)基本策略
1. 加强政府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
政府要不断完善粤剧弘扬与传承的相关政策,为支持粤剧进校园、集中培养专业粤剧表演人才等多方面奠定政策优势的基础,出台更多有利于粤剧现代化发展的规定,为粤剧的弘扬与发展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3]。此外,要加大对粤剧行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提高剧团演出的经费投入、为培养专业粤剧表演、编剧人才给予更多的资金帮助,在以社会效益为前提的基础上,运用商业模式大力发展粤剧剧团演出服务,帮助粤剧在文化产业市场开辟新道路。
2.促进社会组织的跨界融合
公益性组织应积极响应粤剧进校园活动。现今粤剧进校园活动多面向中小学生群体的低年龄段阶层,普遍为设置粤剧教学课程、开设讲座等传统活动形式。而在对于高校类的粤剧进校园活动的合作则少之又少,因此,影响力较广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如广东粤剧院、佛山粤剧院等组织可开发粤剧进高校类型活动,加强与各大高校组织校方的合作与联系,利用高校内社团活动的植入、开发更多形式的粤剧宣传活动,如演出、展览、文创比赛等,还可以开展“大学生走进剧场”演出季活动,通过密集宣传和有效组织,借助一元钱申请的形式资助贫困生,推进名家进校园,举办粤剧一日游活动,从而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戏剧,这将粤剧进校园的观众覆盖面由中小学生进一步扩大到高校生,有效地加强粤剧的受众影响力。[4]
(二)创新型路径探究
1. 开发文创产品市场
文化创意产品是以实物为载体的形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而粤剧文化的传承也可依靠文创产品的开发,但目前市场所展现的文创产品只是将粤剧文化流传于表面的形式以及多为简单可规模性生产的产品。因此,要开辟文创产品的新市场就必须要采用新的技术、如3D等技术对文创产品加以改动,用新的技术和粤剧文创相结合。此外,还可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对粤剧文创进行针对性创新,如粤剧面谱饼干、粤剧人偶挂饰、粤剧卡通人物表情包等等吸引年轻人的小玩意,从大众的日常需求出发,开拓粤剧文创的市场。[5]
2.提供粤剧文化新式服务
一是对粤剧的表现内容进行创新。将粤剧中有关精忠报国、弘扬家风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剧目进行保留,而在表现形式与载体上进行创新,找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二是举办新式的粤剧文化节活动。加强广州、佛山、深圳等城市兄弟协会的交流,定期举办粤剧文化节活动,以粤曲会友,将粤剧服务用更大的规模得以展现,扩大其观众影响面。三是创作如粤剧黄金周、粤韵金声、粤剧曲艺艺术大讲堂等知名粤剧文化品牌。用品牌的影响力为粤剧文化节活动打响招牌,吸引更多的粤剧传承人和爱好者的加入,为粤剧的交流协作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 谢敏婷.地方戏剧在青少年中的传承探究——以粤剧为例[J].戏剧之家,2016(10):71.
[2] 孔珍.关于粤剧的现状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4,27(05):188.
[3] 谢丽萍.“粤剧文化进校园”浅谈[J].黄河之声,2020(11):146-147.
[4] 陈艳冰.新时代粤剧发展之思[J].中国戏剧,2019(12):6-7.
[5] 杨敏霞,黄玮,沈静,许峰.论粤剧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途径[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2):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