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考察情况报告 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情况报告范文

2023-06-17 05:49: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组织考察情况报告 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情况报告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组织考察情况报告

最近无意中看到了毕导之前关于诺贝尔奖提名的文章。毕导发现,爱因斯坦于1921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1922年提名他的人却是最多的。他吐槽到:

“1921年在14个人的提名下,爱因斯坦终于获奖了。问题是,1922年居然还踏马有人继续提名爱因斯坦!而且提名者比1921年还多啊!你们是不是不看新闻啊……还是经纪公司请来给爱因斯坦刷票的?不过1922年之后,突然再也没有人提名爱因斯坦了……为什么呢?我们真的回不到过去了吗……”

我恰好对这一段的历史小有研究。可以说,爱因斯坦能获得1921年诺贝尔奖,得益于1922年那些提名人的坚持;而这一段历史也时刻提醒着世界人民要严防纳粹主义与种族主义的复辟。

你可能会觉得我在胡言乱语——1921年的奖怎么还能受到1922年提名的影响?这莫不是时间旅行?一切都得从1905年说起。

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物理年鉴》杂志上发表了四篇划时代的论文——其中包括狭义相对论的《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还有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奖的《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变的一个启发性观点》(光电效应)。这一年也被称作了爱因斯坦奇迹年。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并且1919年,英国天文学家亚瑟·爱丁顿的日食观测结果验证了其中关于光线在引力场中弯曲的预言。从此,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的呼声日益增高——大家都认为他应该因为相对论获奖。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认为爱因斯坦应该获奖的。大佬可以提名爱因斯坦获奖,大佬也可以激烈反对他获奖。其中就有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站出来提出了尖锐的反对——菲利普·莱纳德(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和约翰尼斯·斯塔克(19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们对相对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批评,比如说目前的实验验证还不够;但是本质原因是:这两位是信奉纳粹主义的。他们崇尚“德意志物理学”,反对“犹太物理学”。莱纳德甚至还宣称,如果爱因斯坦因为相对论获诺贝尔奖了,他就归还自己的奖牌。

1921年,在莱纳德和斯塔克的阻挠之下,诺贝尔物理学奖终究还是没有颁给爱因斯坦。诺贝尔奖委员会决定将这一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空缺。根据诺贝尔基金会的法规,当某一年的诺贝尔奖空缺时,将会在下一年再度评定——如果下一年评定出了结果,则将前一年的诺贝尔奖授予之;如果下一年依然空缺,则彻底空缺。

诺贝尔基金会法规第五条。如果第一年未能找到足够重要的工作来颁奖,则延续到下一年;如果下一年依然没有,则彻底空缺。

因此,1922年甚至更多的人提名爱因斯坦。但是爱因斯坦自己则不太相信能获奖,所以他选择了前往日本讲学(因为日本支付高昂的工资)。而这一年,诺贝尔奖委员会想出了一个绝佳的折中方案——将1921年诺贝尔奖颁给爱因斯坦,但是给光电效应。一方面,莱纳德是1905年因阴极射线获奖,与光电效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他没法对这个决定进行反对;另一方面,光电效应导致了量子理论的提出,而1922年诺贝尔奖则颁发给玻尔,以表彰其对量子论做出的贡献。

结合毕导的文章可知,1922年爱因斯坦提名了玻尔,玻尔也提名了爱因斯坦,然后两人一同获奖了,只不过一位是1921年补发的,一位是1922年的。当时这两位估计都没有意识到,对方在未来将成为自己的“一生之敌”吧。(这两人的论战可以在未来细谈)

在此再提几个冷知识:

爱因斯坦是在中国上海正式得知自己获诺贝尔奖的。在前往日本的途中,爱因斯坦于1922年11月13日抵达上海,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通知他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上海,爱因斯坦听了昆曲,还游览了城隍庙、豫园等地。

爱因斯坦未能亲临现场领奖——没能与未来的一生之敌(调侃)——玻尔——同台领奖。如果他去领奖的话,这个获奖报告应该是做得不舒坦的,因为他被告知不能提及任何有关相对论的内容。

诺贝尔奖官网上有爱因斯坦的获奖报告照片,但是那是1923年7月拍摄的。爱因斯坦1923年7月来到了瑞典哥德堡,在其建市300周年的大会上领取了1921年诺贝尔奖;这一次,爱因斯坦被允许提及相对论,因此他做了题为《相对论的基本思想和问题》的报告,甚至瑞典国王也在座聆听。这次建市大会上的报告,也被算作爱因斯坦的诺贝尔演讲记录在了史册中。

实际上,爱因斯坦的贡献当然不是单单一个诺贝尔奖就能描述的了的。他对于后人影响深远的研究还包括激光概念的提出、波色-爱因斯坦凝聚、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引力波等等,催生了一个又一个诺奖。

至此,我揭开了爱因斯坦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也算是解答了毕导的疑问。正是因为这些1922年提名人的努力,爱因斯坦才得以于1922年获得补发的1921年诺奖。而这背后的故事,会一直提醒全世界人民要警惕纳粹主义、警惕种族主义。

参考文献:

菲利普·莱纳德对爱因斯坦的反对部分:维基百科词条(英文版)

约翰尼斯·斯塔克对爱因斯坦的反对部分:维基百科词条(英文版)

诺贝尔基金会法规:诺贝尔奖官网

爱因斯坦在中国的经历部分:维基百科词条(中文版)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