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泰山文化的实践调研(泰山与中国传统文化)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泰山文化的实践调研(泰山与中国传统文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由泰山的历史文化地位所决定,每每谈到泰山,我们就不禁生发附随一种仰望的态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第一次登临泰山,就被其厚重的历史文化深深震撼。后来在《齐鲁学刊》编辑一篇泰山研究的文章时,我还建议文章直截了当提出“应建立‘泰山学’”。“泰山之阳则鲁”,鲁国产生了孔子与儒学,这与泰山及其周围的文化积淀直接相关。201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在曲阜和泰安设置两个分会场,与主持人李佳明先生说起二者的联系,记得我是脱口而出,说“孔子是人中之泰山,泰山是山中之孔子”。
杨朝明,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一
从文化地位上,很多学者都把孔子与泰山联系起来。例如蔡尚思先生写过这样的话:“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他作这样的类比也比较合适。武夷山与泰山相比,就好像朱熹之与孔子。德国学者卫礼贤也把泰山与孔子联系起来,他说:“在离孔子诞生地曲阜不远的地方,坐落着神圣的泰山,泰山是中国的奥林匹斯山,它是一列大山脉最高的一部分。”
其实,就宏观的中国文化地图看,孔子和泰山可以说就是一体的,泰山上有孔子的足迹,有孔子登临处,还有孔子庙,孔子就出生在泰山之阳的鲁国,这片土地养育了孔子,培育了孔子学说。孔子平生最崇拜周公,他晚年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在孔子的心中,周公是令他魂牵梦绕的人物。周公被尊为“元圣”,制礼作乐,经天纬地。鲁国是周公的封国。鲁国建都曲阜,连城邑的位置也是周公选定的,这就是《说苑》记载的“作邑乎山之阳”。
泰山具有特别的地位,于是人们也以泰山比喻孔子。孔子弟子用泰山比喻孔子。一次,子贡到齐国,齐景公打听孔子,齐景公以为子贡的夸赞过了头。子贡于是说:“臣赐何敢甚言,尚虑不及耳,使臣誉仲尼,譬犹两手捧土而附泰山,其无益亦明矣;使臣不誉仲尼,譬犹两手杷泰山,无损亦明矣。”他也是把孔子比作泰山,说自己的赞誉之词,不过是给泰山添了一捧土,不会使得泰山更加高大;反过来,即便是自己不去夸赞孔子,也不会损害他的名誉,就像用两只手刨去泰山上的土石,不会有损于泰山的崇高。孟子则夸赞孔子“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以“泰山之于丘垤”类比。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孔子在后世人们的眼里,就是崇高的泰山。孔子和泰山就是这样被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
从文化的积淀看,孔子儒学的深刻就像泰山的厚重。《诗经·鲁颂》有一句话:“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周公选定泰山之阳为鲁国封域,上古时期这里就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地位十分特殊。“泰山之阳”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也承载了特定的文化意义。周公无天子之位而有天子之德。中国古代“以祀礼教敬”,特别重视祭祀。周公地位特殊,鲁国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因此也可以望祭泰山。作为周公封国,鲁国保存了完整的周代礼乐制度,故史称“周礼尽在鲁矣”。春秋末年礼乐崩坏,孔子创立儒学,也与鲁国的礼乐文化紧密相关。
孔子是中国2500多年前的历史人物,但他却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化的最杰出代表。孔子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一生好学,因好学而博学。他站在当时历史的制高点上,对他以前的中国文化进行了凝练总结。元武宗即位时,让翰林起草诏书,其中说:“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后世学者中也有人明确指出:孔子以前数千年中国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的手里。用钱穆先生的话说,是孔子指示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建立了中国文化的理想。
我们距离孔子2500年,这只是时间上的距离。我们要在心灵上走近孔子,理解孔子,把握儒学,必须了解孔子儒学的历史文化承载。孔子儒学为什么这么深刻?如果不理解孔子以前中国文化的漫长发展,就很难理解孔子的高度和深度。我们今天谈到孔、孟、老、庄的时候,都喜欢用一个舶来的概念“轴心时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东西方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很多思想人物,在中国,这个时代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实,这个“轴心时代”的说法未必适合中国,西方那时属于他们的文化突破期,而中国则已经进入了文化成熟期。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他们掌握了此前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只有了解了他们以前中国上古文明的漫长发展,才能理解“孔孟老庄”简单语言背后隐含的极不简单的智慧。钱穆先生要求凡读其《国史大纲》请先具正确的信念,不能对自己的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不能以为自己“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做不到这些,经典意义的流失就在所难免,就很难避免出现无知的怀疑、低级的误读甚至不可思议的理解的扭曲。
孔子儒学的深刻与泰山的厚重正好相应。那么,为什么人们推尊泰山,为什么有“五岳独尊”的说法?据《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周成王十九年来泰山进行封禅,后来的秦皇、汉武也举行封禅。典籍说秦始皇之前中国有72位帝王来泰山举行封禅活动。如何看待这些记载?关于中国上古文明的一些记载,说有容易说无难,不宜轻易地去否定。要知道,文明的发展是加速度的,中国上古文明的发展进步一定是步履缓慢。很多的考古发现我们以前不敢想象,例如在淮河的上游,在河南舞阳的贾湖遗址,发现了8000多年前的骨笛,测音结果表明,那时不仅有了完整的七声音节,而且音孔的精度让人惊叹。它可不是单独的发现,而是发现了30多支。要知道,它的年代是在孔子以前五、六千年,在这样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有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被记载下来,这不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吗?
泰山的地势是如何形成的,泰山的地位难道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吗?有学者认为“虞夏商周根在海岱”,这对于思考泰山周围上古历史文化很有启发。西汉司马迁说“天道多助西北”,是说西北的族群反而常常能够征服东方。提到周朝,大家都知道周人是从西安过来的,那么我们想过在夏朝时期的周人住在那里吗?2001年,我在《人文杂志》发表过一篇题目为《先周文化渊源研究管见》的文章,认为夏朝时期,周人恰恰是在今天的山东,就是在泰山周围。实际上,越是在上古时期,今天这里的考古遗迹越十分典型而重要。两周时期,鲁国与齐国分处于泰山南北,在泰山以南的鲁南地区,已发现了众多的原始文化遗迹。“沂源人”与“北京人”时代相当,他们可能是这里古人类的祖先,以之为中心,仅其附近便发现了猿人化石和近百个旧石器和细石器地点,说明这里是几十万年来古人类活动的重要中心之一。更为重要的是,进入新石器时代以来,这里更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一脉相连,在鲁南地区形成了中国史前文化的完整序列。到上个世纪之前,我们在附近一带地区发现了许多刻划符号,它们与我们的文字起源有什么联系?作为一种成熟形态的文字,甲骨文的形成是一朝一夕的吗?所以,我在泰山脚下思考古代,会从泰山的厚重想到儒学的深刻,思考思想的中国、文化的中国。
三
从文化的特质看,儒家精神可以说稳如泰山。“仁者乐山”,泰山象征着儒学的仁爱气质与精神。中国文化漫长的发展,从尧、舜、禹、汤以至于文、武、周公,再到孔子、孟子,中国人思考人本身,研究人性与人的价值,中华文明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国儒学的气质禀赋、精神气象、价值追求,夯实了中华文明价值体系的基础,它没有焦虑,如如不动,见证永恒。
儒家以人文本,思考人之所为人的问题。比如天命,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争论没完没了。其实,夏朝尊命,殷商尊神,周代尊礼。周代的礼乐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典型的人文文化。孔子整理的《尚书·泰誓》就记载商纣王以为天命在身,胡作非为,不敬其德,结果牧野一战直接被打垮了,几百年的商朝化为乌有。从中看出,天命就是天意,天意就是民意,所以周人才会主张敬德保民。孔子说“君子……畏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除了对外在自己使命的认知,还包括了内在的对于自己道德使命的主动担当。在孔子时代,政治家、思想家们超越了天命、鬼神的束缚,特别注重和强调人的因素。
孔子儒学是为政之学,为政之学要求为政以德、政者正也,因此儒学也是修身之学,为政者不修身如何为政。“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泰山,站得高,思维远阔;因为思维阔,所以将“天下”装在心中。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看似说泰山之高,实际是指人的眼界、视野之高,寻求突破,超越自我。这是超然物外的心境,因为人的视点越高,视野就越宽广。随着视野的转换,对社会人生的领悟也就更深更高。孔子自述自己的社会理想,希望“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怎样理解“天下为公”,《说文》引韩非的话说“背私为公”,一个人不自私才是公。“公”就是人的公共意识、公德意识,就是人的社会性意识。一个人如果清晰意识到自己不仅是“自然人”还是“社会人”的时候,“天下为公”才能实现。
谈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我们很容易想起《孔子家语·致思》篇中的“农山言志”。孔子带着子路、子贡和颜渊去登山,文中记述说:“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登高望远,可以无所不至,正可以畅谈志向。颜渊的理想得到孔子的赞赏,他说:“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颜回希望辅佐“明王圣主”,然后“敷其五教”,所谓“五教”,指的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五教”后来发展成“五达道”,即工作上的君臣关系是上下级关系,社会上的朋友之交或长幼关系,以及家庭中的父子、夫妻和兄弟关系。这“五达道”是根本的道,如果这些做好了,社会也就和谐了。为了做好这些,孔子儒家展开了自己的论述,形成了自己博大精深的学说。
孔子儒家最重视仁与礼。礼就是人组成社会后所必须的规则、原则,人都自觉遵守这些规则、原则就是仁。不言而喻,人们总结规则、制订法则并不难,难的是使这样的规则与法则得到自觉的遵循。早就有人说:“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孔子也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如果没有遵守礼的自觉,这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呢?由此,仁和礼在孔子那里得到深刻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思考颜回“农山言志”的那番话,我们可以想象,孔子在泰山顶上是如何“小天下”的。